《长津湖》现实跟电影一样惨烈,亲历者含泪讲述过往,你了解多少?

作者&投稿:汝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影片从多个方面高度还原了长津湖战役,这些还原与亲历者们的回忆完全符合。但从亲历者的嘴中可以得知,这场战役远远比影片中呈现的更加惨烈,一些细节更让人破防。

当提起这段往事,亲历者们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在影片中,志愿军们从南方赶往朝鲜,在敌军的压力之下还没来得及拿着棉被与棉衣。于是,他们都只能穿着从南方穿来的薄棉衣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朝鲜作战。

事实就是如此,老兵们也多次提到作战条件艰苦,曾为志愿军第九兵团27军79师的师医院院长于芝林,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到,那个时候是零下38到40度,志愿军们手里捏着铁,每当拿下来时就得掉一块皮。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志愿军们还需要防止敌军的侦察机,只能选择夜间行军。同时,为了能尽快形成对敌人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志愿军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崇山峻岭中不停前进。为了保暖,他们只好将被单披在身上,为了更好的隐藏在雪地中,就将被单反过来。据数据统计,这次战役中第九兵团冻死4000多人,冻伤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二,其中就有令敌军都感到震惊的“冰雕连”。

为了堵截敌军,志愿军们保持作战姿态匍匐在雪地中,等待几天几夜后129名战士全部被冻死,但仍然保持着作战姿态。他们有的端着枪,手里还扣着扳机,有的举着手榴弹。当看到这一幕时,南逃的敌军感到震惊,打扫战场的志愿军们心痛无比,回忆起这段往事的志愿军老战士李士瑜泣不成声。就这样,志愿军们仍旧凭借钢铁般的毅力在人体难以承受的环境下作战。但同时,伤亡也是相当之大,让人心疼。

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有2800个冻伤战士,其中冻掉脚趾头需要截肢的相当多,而这些战士们都是二十多岁,最小是16、17、18岁。年纪轻轻就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身体与心理的创伤,可他们谁也没有哭闹,再痛也不哭。在这些冻伤的志愿军们中,就有当时只有16岁的周全弟,他与战友们负责堵截从此处逃跑的美军陆战一师,为了不暴露目标就在黄草岭雪地里潜伏了三天三夜且纹丝不动。


当时气温为零下40℃,等到第四天攻击命令下达时,全连170位将士只剩下不到50人。能站起来的志愿军们奋不顾身往前冲,站不起来的志愿军们着急与遗憾,但从来没有后悔。

就像周全弟,当攻击命令下达时,他全身手脚麻木没有任何知觉,即便用针扎,用刀划也都没有用。可他想到的不是今后再也站不起来了,而是遗憾没能跟战友们一起冲。在这场战役中,周全弟失去了双腿双手,可他仍旧积极乐观。这一幕在影片中被高度还原,坐在影院中的观众哭湿了口罩。

“勇士和阵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辉。”

志愿军们钢铁般的毅力让人敬佩,“冰雕连”就是文化的象征,是精神的象征。极寒天气给志愿军们身体与心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还有老兵回忆,有的志愿军们耳朵冻掉了,鼻子也冻塌了。但谁也没有抱怨一句,没有哭闹一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志愿军们的奉献与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长津湖》的还原,让观众们更了解历史与铭记历史,意义非凡。

除了严寒的天气,志愿军们还要忍受饥饿的困扰。影片中,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在吃土豆充饥时,一口咬下去掉了半颗牙,因为土豆早已冻成石头那么硬。在如此条件之下,志愿军们能有块土豆吃,或能有一块热的软土豆吃都是一种奢侈。

在老兵回忆中,志愿军们当时的艰苦程度与电影中呈现的一样。

志愿军们身上带的干粮两三天就能吃完,实在饿得忍不住了炊事员就拿出身上仅有的一包海椒面给大家用雪拌着吃,一人一口勉强充饥。有的时候,可以吃到刚刚煮熟的土豆,很烫但也来不及剥皮,直接用已经冻麻木的手抓着吃,吃到嘴里后嘴皮都被烫坏了。

在敌军穿着羊毛大衣时,我军穿着单薄的棉服;在敌军吃着烤鸡时,我军在吃着硬土豆;在敌军开着坦克与飞机时,我军在徒步。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我军仍然凭借着强大的毅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扭转了局势。提到这,老兵激动地说。

“如果每位战士都能吃到两个热土豆,一定能全歼美国陆战一师。”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很荣幸能看到《长津湖》这样的大制作去还原历史,出品人于冬曾说过,他也很荣幸能将当年那段历史呈现在大银幕上。


看着影片中志愿军们的英勇无畏,看着老兵们的激动与感动泪水的交织,一切都恍如隔世。“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长津湖》让年轻观众更了解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去铭记历史,先辈们“先有国后有家”的思想以及钢铁般的毅力,会永远影响与鞭策着下一代。



我了解的其实也不多,而且我也是听一些长辈说的,拍摄的真的非常的好,已经是可以充分的还原历史了。

我了解的还是比较多的,一般现实生活当中的情况会比电视剧当中还要残酷,还要严重,然后这些志愿者也经历了很多不容易非常坎坷的事情。

我只知道在当时能够活下来的人都是经历过九死一生的,那个年代的人真的特别的不容易,许多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潸然泪下。

《长津湖》现实跟电影一样惨烈,亲历者含泪讲述过往,你了解多少?_百度...
答:影片从多个方面高度还原了长津湖战役,这些还原与亲历者们的回忆完全符合。但从亲历者的嘴中可以得知,这场战役远远比影片中呈现的更加惨烈,一些细节更让人破防。当提起这段往事,亲历者们情不自禁流下眼泪。在影片中,志愿军们从南方赶往朝鲜,在敌军的压力之下还没来得及拿着棉被与棉衣。于是,他们...

《长津湖》3个小时的片长引热议,这部剧是否拍出了当时战争的激烈感...
答:长津湖这部电影从播出到现在为止已经拿到了十个亿的票房,真的很不容易,这是令人不敢想的成绩,一天就破十亿,后劲也是非常强的,而且又是国庆期间,肯定有很多人都愿意为这部电影买票。长津湖上映以后基本没有人说不好看,口碑非常好,这部电影集齐了很多老艺术家,但同时也拥有流量和演技派。三个小...

电影《长津湖》热映中,这部影片背后的真实事故的怎样的?
答:其次,长津湖战役发生的那段时间里,长津湖一带还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极寒天气,在《长津湖》中就有明确的镜头说明当时的气温,基本上都是在零下四十度左右,所以我方的很多战士们其实都是在冰天雪地中,被活生生冻死的,这在电影中也有镜头展示,但是真实的历史远远比电影中的呈现更加可怕。最后,哪...

长津湖伤亡,伤亡2万余人的长津湖战役那么惨烈
答:9月30日,《长津湖》全国公映,电影里战争场面的残酷和暴虐,志愿军战士的坚韧和牺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落幕,很多人久久不能平静,有人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场惨烈的战斗,为什么非打不可?打赢了这场战役,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认为,不论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层面上看,这场战役确实无...

《长津湖》被家长投诉,画面血腥不适合小孩观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_百 ...
答:长津湖这一部电影描述的,可是我志愿军伤亡36万余人的抗美援朝战场,这电影呈现出的战场,那肯定是不及真实的战场惨烈真实的战场上。我们当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米多的浮土,面对敌军的时候,你还指望着人家跟你保持文明?轰炸,施放毒剂,焚烧就是为了消灭我们志愿军的有生力量。敌人可不是纸老虎,人...

西安观众看完《长津湖》后泣不成声,这个影片背后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答:西安的一个女观众在看完《长津湖》这个电影以后泣不成声,记者在采访这个女孩子的时候这个女孩子所说的话也让大家觉得非常的感触。这个女孩子表示自己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都非常的想哭,而且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在看电影的时候也都是这样的。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相反这是根据...

《长津湖之水门桥》剧组放出了拍摄现场照,剧照中的有多真实?
答:拍摄剧照有多真实结合上面的时代背景,能分析出当时战况有多惨烈,环境有多恶劣。其实在《长津湖》电影开头一幕,就是续集《水门桥》的预告。电影里有一条红色围脖一直穿插在两部电影之间,也是两部电影里唯一一抹鲜艳的颜色,从《水门桥》的海报上能看到这条红色围脖最后被系在了大树上。从目前拍摄现场的...

《长津湖》电影被举报血腥暴力,这样的家长的举报该不该采纳?
答:关于电影《长津湖》的负面评论的确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可以拿出来公开讨论的,可举报的家长给出的理由却让人哭笑不得,网友们也对此展开了热议。有网友指出,现实中的抗美援朝比电影中更加惨烈,既然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就应该高度还原当时的场景,而不是加以美化,以满足家长不让孩子接触暴力画面的...

看完《长津湖》,没有激情澎湃,只有深切的悲壮
答:事实上,如此惨烈的长津湖战役发生在战争初期的1950年11月到12月间,战役虽然是朝鲜战争的拐点,但直到1953年7月才签定《朝鲜停战协定》,1958年志愿军才全部撤回国内,可以想见这期间还有多少英雄倒下。有一位朋友的爷爷就是一位曾经参加过战争的老干部。她说,有一次他们带爷爷去烈士陵园,她爷爷很伤感...

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不足,那么电影《长津湖》的不足之处是什么?_百度知 ...
答:如果你看过十年前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纪录片《冰血长津湖》,就会知道这一战的制胜点在于志愿军利用长津湖的特殊地形,制定的诱敌深入,分而围之的打法。实操中的关键,则在于十万大军以无数战士冻死冻伤的代价,趁夜秘密急行军,分割穿插包围美军精锐。但以上这些,在这部电影中竟然几乎被完全省略,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