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刀郎,在音乐圈为什么遭到那么多人的抵制?

作者&投稿:戴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音乐歌曲_火热招生中音乐歌曲师资强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别人还只是唱个歌,他刀郎又是唱歌还自己写歌,那么有才华。更气人的是写出的唱出的歌一下子火遍全国,就连偏远小乡村都能听到他的歌曲,而且越是普通老百姓还越喜欢唱他的歌。

圈子背景不同的两派之争——“学院派”和“口水派”

就如当年那英拒绝给刀郎颁奖,并公开表示:“刀郎的音乐缺乏审美”。(但是,那英还说了一句话:“论销量我们谁也卖不过他”)。

举个例子,就是学院派喜欢唱“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滴泪,那我永远都不会哭”,都会看不起那些直接唱“朋友别哭”的歌手。

草根歌手的竞争力

当年也出现了很多年轻的或者草根歌手,他们没有背景,仅有着对音乐的热爱,但曲风接地气、简单易传唱,拥有浓浓的“土味”,却极大的垄断了市场。给那些所谓“学院派”的歌手极大的威胁。

“学院派”的歌手们,因为背景不同,当然不会拉低自己的身段去唱一些口水歌,他们有自己的清高,自己的底线,或者说自己的尊严。但是,在音乐的潮流中利益却大幅缩水。

综上所述我觉得刀郎,其实是“口水派”中的另类。他的歌词真的很“接地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性。刀郎的声音沧桑却有力,他的歌曲难度不小也很有艺术性,他的音乐兼顾了“群众基础”和“音乐艺术”两者,他的实力超群,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在音乐圈里,市场资源的抢占使他们成为了“对立面”

音乐圈虽然说不大,但其中的“水”可不比娱乐圈浅啊。他们应该也分不少派系吧,就按照语言通俗来讲,就有两广的粤语,西北的草原歌曲以及京圈的流行音乐和民歌等等。

像很多在京圈里的歌手们,他们基本都毕业于专业的音乐学院,就会自以为自己是“学院派”的,会比那些草根歌手们更加的主流专业吧。

当刀郎在2004年左右走红后,那时虽然满足了听众,却也给同行们带来不少压力,特别是那些“学院派”们,可让他们有些无力,市场都被抢走了,那还玩个锤子。

那时刀郎的横空出世,确实成为一代的回忆,那多首歌曲的销量,可都让无数音乐人无法相比拟。比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西海情歌》等等歌曲,迄今为止都备受喜爱。

当时那英也说到:“虽然刀郎的歌曲缺乏音乐性,但销量我们都没法比!”可想而知,刀郎的歌曲是有多受欢迎。确实,那沧桑而有力的歌声,听着很有动感,观众们吟唱着也很有感觉。

只是刀郎的走红,不少同行们就不开心了不。



这是因为刀郎当初的名气非常的大,而且大街小巷也放着他的歌曲,并且他也是一个草根歌手,所以遭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嫉妒和抵制。

因为他的一夜爆火导致很多歌手的变得没有市场,听他们歌的人就少了,威胁到了其他人的利益,当然就会被抵制了。而他也因为压力太大所以退出了娱乐圈。

因为他唱功并不是很棒,而且他的歌曲很多自己写的词和曲都不是很有水平,只不过比较洗脑简单。

因为音乐圈的人觉得刀郎的歌曲比较低俗,不上档次,但是刀郎的歌传唱度非常高,他的歌词也非常接地气,得到过很多观众的喜欢,可能是音乐圈的人觉得刀郎挑战了他们的地位,所以集体抵制。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刀郎,在音乐圈为什么遭到那么多人的抵制?
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别人还只是唱个歌,他刀郎又是唱歌还自己写歌,那么有才华。更气人的是写出的唱出的歌一下子火遍全国,就连偏远小乡村都能听到他的歌曲,而且越是普通老百姓还越喜欢唱他的歌。圈子背景不同的两派之争——“学院派”和“口水派”就如当年那英拒绝给刀郎颁奖,并公开表示:“...

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刀郎”,销声匿迹这么多年,现状怎么样了?_百度知 ...
答:接下来要讲的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刀郎,是的,当年的刀郎以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红了,据说有1000万张的销量,刷新了中国唱片销量记录,甚至超过了周杰伦的《七里香》,周杰伦的《七里香》当时只有350万张销量。

曾经歌曲红遍大江南北的刀郎,现在怎么样了?
答:刀郎曾经凭借着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大江南北,但后来突然之间他就退出大家的视野。如今这些年都是偶尔才能看到他的消息,而最近刀郎出现在大家的视野还是前两年的时候。当时他正好出席一个活动,在现场他演唱了很多自己曾经很火的歌曲。但现在的刀郎早就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帅小子,而是一个非常...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刀郎,如今怎样了?
答:现在也变得非常的落魄,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零几年爆红的刀郎,这几年为什么不发新歌了?
答:1. 刀郎曾经红遍大江南北,但近年来很少有新的音乐作品。2. 刀郎淡出了娱乐圈,选择了低调的生活,这可能是他不再出新歌的原因。3. 在2004年,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等歌曲一夜成名,这些歌曲广为传唱。4. 刀郎在那个时代的知名度非常高,他的走红并没有经过过多的商业包装。5. 刀郎选择在...

“流浪歌手”刀郎:爆红后,为何“消失匿迹”?
答: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过了17年,我依然记得。2004年的这场雪,让刀郎红遍大江南北。在音乐圈掀起一场暴风雪,一场“流量”与“主流”的纷争。爆红后,他选择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不在江湖,江湖却流传着他的传说。至今仍有人在问,刀郎,去哪了?想知晓他的去向,让我们走进他的人生。1971年,...

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刀郎怎么没动静了?是退出歌坛了吗?
答: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刀郎之所以没动静了,是因为他开始转做幕后了。他并没有退出歌坛,他依旧在做音乐,不过只是转做幕后了。

凭《2002年的第一场雪》成名的刀郎,这些年都“消失”去哪儿了?_百度知 ...
答:很多人不明白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刀郎为什么会突然之间“消失”?现在的他又过得怎么样呢? 往事如云,一切都还得从故事的开始说起。 1 刀郎1971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他的父母和表哥都是当地文工团的演职人员。只不过那时候的刀郎还不叫刀郎,他叫罗林。这个名字的来源也很简单,因为他父亲姓罗,他母亲姓林。

曾经火到大江南北的刀郎,现在的状况怎样?
答:昔日的帅小伙明显发福,脸部从削尖的棱角变成滚圆,就连双下巴都一清二楚,有点中年油腻大叔的感觉。看来岁这把杀猪刀,也没有饶过刀郎啊,不过毕竟也是40多岁的人了,发福也在所难免,现在看到他的照片从原先的沧桑忧郁感变成了憨厚的样子,可以感觉到刀郎也在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