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教什么——点评《秋天的怀念》《一颗小桃树》

作者&投稿:阮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写在前面: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的半壁江山,到底教什么,怎么教,与各位同仁商榷。

课例一:《秋天的怀念》

一、导课

深情地语言,好好活儿导入

现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2通过对比的手法,体悟作者复杂而独特的情感。

三、目标实施

        (一)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感情朗读:

        1对文章内容有自己的理解。

        2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思融合在一起。

        交流何谓有感情,明确阅读任务,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一学生交流)

        母亲                我

      身患绝症      双腿瘫痪

      精心呵护      自责  愧疚 

      至真至纯的母爱    怀念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表达情感。

        明确: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的愧疚、怀念等情感。

      (二)二读课文,感受母爱,体悟作者复杂而独特的情感。

        用对比手法感受母爱,体悟作者复杂而独特的情感。

        (分角色朗读)

        男生读第一段(双腿瘫痪后至摔向四周的墙壁)

        学生语速较快,师指导朗读,感情基调不够到位。

        女生读第七段。

        训练朗读依然落实。

        老师对第七段解读,烂漫的菊花,蓬勃向上的生命。

        明确:我先前的 任性、灰心 和后来的 愧疚、悔恨 形成对比。表现了 “我”对母亲的理解,表现了母爱的力量和永恒 。

        小链接:衬托与对比。

        对衬托和对比进行解说。

    (术语解读,不如举个例子更生动形象。)

9时45分

生1:子暴怒无常    目耐心抚慰

师:读一遍,勾画词语。

生1:悄悄地  偷偷地  红红的

师:慢慢地读

生1:读,但依然读得不到位。

老师:忍住哭声怎么说?

生1:读了一遍,好点了。

老师:母亲忍住的只是哭声吗?

忍住的是自己疼痛,还有孩子病痛。

老师读的很好,为什么不读完呢?慢慢地,还没带进去。

母亲身患绝症    不在人世

儿子浑然不知    懂得母亲

拒绝看花 

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答应开花    母亲喜出望外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母亲进来了,“挡”住了什么?儿子的看,母亲的挡,也是一组对比。挡住的绝望,留下的失望。

        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懊恼与自责。母爱是什么?伟大!

        逝者已去,活着的人怎么活儿?

        ——好好活儿!

梳理情思:“我”开始变化了!

10点15分

    秋天怀念    怀念秋天

          秋天的怀念

          不仅仅是怀念,还有对生命的顿悟。

        从秋天的怀念里,我们读出了什么?

张爱敏老师评课:

一、教学亮点:

教师有深厚的语文素养,基本功扎实,对散文阅读教学,特别是这一篇的解读准确到位。

1. 依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体悟作者复杂而独特的思想感情。

2. 依据单元目标设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朗读,内容,情思。教学思路板块清晰:一读知内容;二读品情感;三读悟主旨(标题解读)。

3. 依据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教学内容,并有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的活动设计。

4. 注意到与作者与《合欢树》等作品与本文的关联。

5.学生参与度高。

(二)课堂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1.课文教学的情感基调没有调整到位。

2.整体感知,直接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呢?

这才是整体感知内容吧。

3.重要的训练活动"有感情地朗读",没有留下训练的痕迹。大声读,慢慢读。全文读了三次,开始时朗读,结束时朗读,中间找对比时的默读。个别读深情地读几乎没有。

4.二读课文感受母爱,体悟作者复杂而独特的情感。教学设计有点复杂化了,对比,文中有对比,教学设计也来个对比。

母爱伟大但却总在不知晓处,爱在细节,爱在普通,爱在平凡,

(用了30分钟,最后总结为什么不读出来呢?可以领读,用声音去传递情思的变化,去传递作者的复杂情感,去传递他的愧疚与怀念。)

5.教学过程中,作者复杂的情思学生并未领略到位。结尾的感恩其实依然有贴标签之嫌。

6.教学中缺少"手法"的点拨,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没有动笔训练的机会。

7结尾全体诵读,为什么不背诵最后一段呢?

(三)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篇文章有哪些教学价值:

1.文章章法:

首尾呼应,文章线索,深沉的抒情语言。

2.教学价值:

如线索、照应、详略、标题、秋天、美词美句、最后一段写意的手法。

如精彩片段的赏析及其价值。

特别是课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基调。

新的创意之一:

一、作者作品导入,进行情感铺垫。

二、听读朗读,认真领会深沉的情感基调。

三、梳理文意,请同学们用诗意的语言,根据文章内容,扩写课文的标题。换一种方式来感知文意。

四、语言赏析:

美在细节。

美在语言。

学生读课文,静思默想,圈点勾画。

五、课堂积累

背诵第7段

新的创意之二

一、作者作品导入,进行情感铺垫。

二、课文朗读训练:

第一段 第三段 第七段

三、课文写读训练:

用"秋天的怀念"写话。

四、课文品读训练:

精读课文第三段,话题: 爱,就在这撼动心灵的细节中。

(或手法欣赏训练: 照应手法分析。)

教学联想: 课文的教学,可以横连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新的创意之三

一、直接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进行情感铺垫,关于母爱的名言,作者及作品渗透,唤醒与点燃。

二、落实字词,分类展示。

三、活动训练

        1.动情地说:

        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有一种爱叫做……

        示例:有一种爱叫理解,在我暴怒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看(听)着我的动静。

      2.细腻地品

      听一听,划一划,读一读,品一品。批注思悟。

      3.深情地读。

      背诵。

      探究段落的作用。

        又是秋天——表示岁月中时间的流逝。

        花——象征着母爱的热烈与深沉。

        菊花——寄托着对母亲的深挚怀念。       

        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活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照应首段,点明了全文主旨——好好活儿。

课例二:《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目标

        1.赏析景物描写,感受语言魅力。

        2.分析文中意象,感悟背后意蕴。

三、读文

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

导出:

“寻常的景,不寻常的情”

“不寻常的景,不寻常的情”

四、品读“不寻常的景”

        散文中,许多词语都是一个个饱满的生命,寻找到最有价值的词语,珍惜这个词语,定格它,推敲它,品味它,特写它,这个词语就成了一方池塘,一个世界。

        委屈

        处境艰难,相貌丑陋的小桃树还有哪些地方表现的没出息呢?

        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一个竟字,一个感叹号。意蕴丰富。

        拱字写出了它生长环境的不易。

五、感悟“不寻常的情”

        1、小桃树到底蕴含了哪些深意?

        奶奶对我的关爱。

        “我”对奶奶的思念。

        “我”人生经历的象征。

        “我”对梦想的追求。

        “我”梦想之路上的“指示灯”

        不屈不挠的奋斗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2、如果用一个字来写小桃树,你认为作者会用哪个字?

六、结语

        人生路上的任何风雨挫折,又何尝不是梦的精灵。

张爱敏点评:

(一)本课亮点

1、教学亮点:

教学语言准确,表情达意极为雅致,特别是精湛的语文专业艺术,一开口,就征服了全场

2. 对学生的评价很准确,富有个性,感染力。如写出了小桃树的内涵,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情感,很有意蕴,思考很有深度,情感的浓度,感悟深刻,等等。学生一直在思考!

3. 学生参与度高。老师把学生带进去了!

(二)课堂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1.梳理内容,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让学生填空告知文意?

2.仅仅是在写小桃树吗?

“我”的成长经历。

字斟句酌作者的情思。

3明确文章线索,插叙,主旨?

4积累富有意蕴的句子,诵读。

(三)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篇文章有哪些教学价值:

1.文章章法:

插叙,文章线索,深沉的抒情语言。

2.教学价值:

如线索、照应、详略、标题、美词美句等。

如精彩片段的赏析及其价值。

特别是课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基调。

新的创意之一:

一、作者作品导入,进行情感铺垫。

二、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三、梳理文意,根据文章内容,扩写课文的标题。换一种方式来感知文意。

四、语言赏析:

美在细节。

美在语言。

学生读课文,静思默想,圈点勾画。

五、课堂积累

背诵富有意蕴的句子。

新的创意之二

1、作者作品

2、字词训练

3、文本对话

活动训练:

深情地说

细腻地品

美美地读

张爱敏总评:

散文到底是什么?

我们目前所谓的散文,所谓的文学性,用刘锡庆先生的话说即指精神的独创性,情感的震撼性和表现的优美性。这三性正是防止散文艺术滑坡的坚固大堤!韩晓蕙也认为,散文要有真情实感,实在的内容,深的思想,华美的文采表达。这都是散文的特质。

作者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分享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就要体认作者的所见所闻,分享作者的所感所思。阅读散文,从始至终都在散文里。散文的关键点不在所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记叙、描写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如《秋天的怀念》的关键点,不仅仅在“深深的母爱”,更在于作者在回忆时流露出来的愧疚与怀念。《一棵小桃树》不仅仅在描述小桃树的经历,而在于在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中融入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对人生的情思。

所以,阅读散文,不仅仅是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这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如何准确解读作者独特的经验呢?走进文本,去触摸,去斟酌“这一篇”独抒心机的谋篇、个性化的言语表达,流露心扉的语句来充分表现。即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体悟精准的言语表达”里,从语言符号里读懂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以达到情感共鸣,从而有所感悟。

所谓“分享”,不仅要区分人、我,散文中的所见所闻是别人的所见所闻,散文中的所思所感事,别人的所思所感。体察、认识和理解,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人,有这样一双眼睛,他们能看到这样的人、事、景、物。世界上还有一种人有这样一腔情怀,一种情调,他们能有这样的感受,有这样的思量。从而在阅读、认识和理解中,观照自我,触发或启迪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体味要做到细读,要仔细领会,追求以言逮意,即言语表达的功力。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要仔细体会与寻味语言的滋味和作者的情调。因为作者的情调就是作者的胸襟、情怀、气度啊

散文教学教什么——点评《秋天的怀念》《一颗小桃树》
答:教师有深厚的语文素养,基本功扎实,对散文阅读教学,特别是这一篇的解读准确到位。 1. 依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体悟作者复杂而独特的思想感情。 2. 依据单元目标设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朗读,内容,情思。教学思路板块清晰:一读知内容;二读品情感;三读悟主旨(标题解读)。 3. 依据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教学内容,并有体...

语文《秋天》教学反思
答:语文《秋天》教学反思1 课上过去很久了,某些原因,反思及时地写出来。有时候思想的火花是转瞬即逝的,错过了也就永远错过了。所以觉得自己对于自己的这节课写不出什么了。 激情四射的去上课,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自己的地位必须摆正,做好导读,千万不要插手太多,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美德意境,一个不留神,还是讲多了,过了...

何其芳的《秋天》一文的解析,与关于此文的心灵感悟。
答: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

初一语文《秋天》 有关资料
答:点评:以学生生活体验切入,唤起了学生对秋天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二、听读师: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因为它是收获的季节,著名诗人何其芳就专为秋天写过一首诗,命名为《秋天》(板书课题及作者),那何其芳笔下的秋景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在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的伴奏下共同欣赏诗中的秋日美景吧!(播放钢琴曲《...

二年级语文《秋天》说课稿
答:《秋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教学课文,单元主题属于“人与自然”,本单元选取的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或诗歌,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语文课程辬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

大班散文诗《秋天》设计
答:知识方面:1、积累幼儿对秋天的相关经验。2、幼儿事先对一些比喻拟人等形容手法的接触。教具方面:课件、磁带 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我准备了录音磁带和课件.以散文诗的内容为画面配以充满感情的朗诵,能吸引幼儿,诱发幼儿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理解和想象的目的.活动前让幼儿去观察秋天的景物,主动...

《秋天》的语文的课后反思
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寓情导学。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秋天。秋天来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一番吧!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师出示词语 (1)谁愿意领读这些词。学...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答:《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名篇,这是作家用凝重的情感笔触,用深邃的人生思考凝练成的感人文字,真人、真事、真情感。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参考!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篇1 《秋天的怀念》一文主要是通过对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来刻画形象的。于是,教学本文...

何其芳的《秋天》一文的解析,与关于此文的心灵感悟。
答:三 将下面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诗略)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首同样优秀的外国诗歌。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教学建议一、注重诵读。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答: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1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散文,文中回忆了自己双腿瘫痪以后,母亲为使自己走出困境、重树生活的信心所做的努力,赞扬了深沉的母爱。该文也反思了作者沉浸在自己的遭际中而忽略了母亲的病痛与感受,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愧悔。文末也表达了七年后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该文语言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