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

作者&投稿:乐正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济学里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有何区别?~

经济学里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最大的区别就是绝对优势是用客观绝对成本来比较,而比较优势是用相对成本或机会成本来比较。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扩展资料:
绝对优势亦称“绝对利益”。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所产生的在该产品生产上的优势。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绝对优势理论中提出。
如果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那这两个国家按斯密的理论,便无法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无法取得专业化利益。
绝对成本说是科学成分与非科学成分的混合,其正确的方面,是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其错误主要表现在,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分工发展的结果。
绝对成本说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但是,这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则都处于劣势,那么,它们应该怎么办?对此,斯密的理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大卫·李嘉图的功劳。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经济学家看来,所谓经济,就是创造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功利活动,所谓经济学就是教人创造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经世致用的学问。但随着后来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出现、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产生出商品经济,发展出市场经济,提升为知识市场经济,衍生出虚拟经济。
经过西方古典-新古典-新兴古典经济学家与时俱进线性抽象的一路折腾一路演化,价值逐步异化为价格,异化为金钱,经济活动逐步异化为赚钱,经济学也就逐步异化为教人怎样赚钱,包括怎样投机赚钱。随着产品的逻辑逐步演变为货币的逻辑,衍生出金融的逻辑,最后产生出金融泡沫,虚拟经济也就演变成虚幻经济。当金融泡沫破灭,虚幻经济就酿成金融危机。
这样人类经济就由常态进入非常态,催化经济非常态的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了非常态经济学。现在人类面临的问题,是使经济与经济学由非常态重新进入常态,从而完成人类经济与经济学发展的大圆圈。
这个大圆圈的起点与终点都是经济的本质价值,都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经济学思想;只不过经过人类经济与经济学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经济学思想获得了现代经济学的形态,其中包含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合理因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绝对优势 百度百科-比较优势

举个例子,绝对优势就是我一年能生产100辆车,你一年只能生产10辆,那么就说我在生产车方面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呢,我一年能生产100辆车或80架飞机,你一年只能生产10辆车或40架飞机,两个产品我对你都有绝对优势,但每个人只能生产一样东西的情况下,在飞机生产上你有比较优势

不知道你懂了没有~呵呵

绝对优势是指某一生产方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另一生产方高。比如,A生产一辆汽车需要2天,B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需要3天,则A的生产效率比B高。

相对优势指的是某一生产方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要低于另一方。比如同样的,A生产一辆汽车需要2天,B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需要3天,但是B用3天时间可以生产5辆自行车,而A用2天时间可以生产10辆同样的自行车。这样看来,如果A不生产汽车的话,他可以生产10辆自行车,换言之,他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0辆自行车;而B如果不生产汽车的话,他可以生产5辆自行车,换言之,他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只有5辆自行车。

所以在这个例子中,A拥有生产汽车的绝对优势,因为他的生产效率高;而B拥有生产汽车的相对优势,因为他的机会成本低。



作者:徐惟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40516/answer/161074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绝对优势,是指两个地方生产做比较,如果一方生产同样的产品,用的生产成本更少,这就属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是指两个地方对生产一样的产品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对另一种产品却有多有少,那么生产成本比较多的一方,就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国际贸易,是因为各国的生产技术不同。

生产技术这个词难免有点抽象,怎么把它量化呢?

我们可以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来衡量。

我们假设现在有Q的产量,L的劳动投入。

如果用Q/L,便得到了单位要素投入产出率,即劳动生产率;

如果用L/Q,便得到了单位产品所需要素投入,即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说明生产技术越高。

我们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生产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

并且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都各有100个劳动力。

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由于袁隆平院士的超级助攻,中国能生产100吨大米,而美国只能生产80吨大米。

如果两国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由于美国人爱吃汉堡披萨,天天就研究小麦,所以美国能生产100吨小麦,中国能生产50吨小麦。

我们把这个数据汇总。

那么我们用刚才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分别来衡量一下两国的技术水平。

根据劳动生产率等于Q/L,刚才的表格已经给出了具体的产量Q,只需要把表格中的每一项除以L(100),就得到了劳动生产率的表格。

不难看出,中国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美国有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

根据生产成本等于L/Q,只需要把表格中的每一项用L(100)除一下,就得到了生产成本的表格。

同样不难看出,中国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美国有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

所以得出结论,在允许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应该专门生产大米(100吨),美国应该专门生产小麦(100吨)。

绝对优势通过比较生产效率的绝对值直接得到,比较优势通过算生产一单位目标产品牺牲的其他产品的数量得到。例如:
中国每年可以生产100万吨黄油或500架飞机,韩国每年可生产10万吨黄油或20架飞机:
就绝对优势分析,不论是黄油还是飞机的生产,中国对韩国都有绝对优势因为中国每年可生产的两个产品的数量都比韩国多;
分析相对优势时算比值:就黄油生产而言,中国每多生产1万吨黄油就要放弃5架飞机的生产(500/100),韩国每生产1万吨黄油却只需要放弃生产2架飞机的生产(20/10),故黄油生产上,韩国有比较优势;反过来,就飞机生产而言,中国多生产1架飞机只需要放弃0.2万吨黄油的生产(100/500);而韩国多生产1架飞机则需要放弃0.5万吨黄油的生产,故飞机生产上中国相对韩国有比较优势。
计算和思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谁除以谁,写在纸上确认一下会更清晰。

计算方式不同:绝对优势通过比较生产效率绝对值直接得到,比较优势通过算生产一单位目标产品牺牲其他产品数量得到。比较方法不同:比较优势是同一国产品对另一种产品优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原则。绝对优势则是同一产品一国与另一国对比,比较出绝对优劣。

计算方式不同:绝对优势通过比较生产效率绝对值直接得到,比较优势通过算生产一单位目标产品牺牲其他产品数量得到。比较方法不同:比较优势是同一国产品对另一种产品优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原则。绝对优势则是同一产品一国与另一国对比,比较出绝对优劣。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联系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都是由于各国技术差异而产生的,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由差异引发比较。有绝对优势就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则不一定有绝对优势。

计算方式不同:绝对优势通过比较生产效率绝对值直接得到,比较优势通过算生产一单位目标产品牺牲其他产品数量得到。比较方法不同:比较优势是同一国产品对另一种产品优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原则。绝对优势则是同一产品一国与另一国对比,比较出绝对优劣。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联系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都是由于各国技术差异而产生的,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由差异引发比较。有绝对优势就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则不一定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何差别
答:各国都应按照本国的绝对优势形成国际分工格局,各自提供交换产品。该理论解释了产生国际贸易的部分原因,但不能解释各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与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2、相对优势理论亦称“比较成本理论”、“比较利益说”。关于比较成本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之间的共同点与区别是什么...
答: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的理论则是从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说..绝对优势论和相对优势论都只是静止的,凝固的去看待国际贸易,而且也只是抽象的提出了国际...

什么是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呢?
答:这里,机会成本就是增加一单位A的生产必须放弃B的数量,这个数量就是A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低也就意味着增加一单位A的生产放弃B的数量少,说明A的生产会节省资源。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看,A就是我们的相对优势产品。如果你非要定义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就可以这么写:绝对优势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

经济学名词:绝对优势指的是什么?与相对优势有什么区别?
答: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的区别:比较成本不同在经济学中,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两者之间比较的成本,前者使用的是客观绝对成本,后者则使用的是机会成本。绝对优势理论阐述的是国家在贸易中获利的一种理论,主要是通过技术领先来促成的。比较优势则是用其它产品来进行衡量的,对比其他国家...

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的区别是什么
答:这就是大卫·李嘉图所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即使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比较优势,因而也可以在经济交往中得到利益),这一原理就比绝对优势理论有了更广的适用范围和更强的说明力和理论的指导性,从而为那些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发展竞争主体提供了新的发展优势理论模型。虽然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有何区别?
答:绝对优势是指某一生产方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另一生产方高。比如,A生产一辆汽车需要2天,B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需要3天,则A的生产效率比B高。相对优势指的是某一生产方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要低于另一方。比如同样的,A生产一辆汽车需要2天,B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需要3天,但是B用3天时间可以生产5辆...

经济学中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降低产品的机会成本...
答:虽然A国在产品C、D的生产上都对B国有绝对优势,但如果A国生产C比它生产D效率更高,而B国生产D比它生产C效率更高,那么这时A国应该专注于生产C,而B过应该生产D,两家交换,仍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里,详细讨论了相对优势理论,并举了几个经典的例子。总的来说,绝对优势是...

二 分工和交换下的比较优 势和绝对优势理论
答:但由于每个人资源禀赋不一,投入的劳动要素不同,每个人实际的劳动成果数量和质量也有所不同。个人劳动交换如此,国家间商业贸易亦如此。因此,具体分析个人和国家的在分工中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对于交换双方具有是否互惠互利的意义,否则交换是不长久的,分工也毫无意义的。 一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是指 个人或国家在...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区别是什么?
答:决定优势和相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1. 决定优势:指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有的绝对优势。即某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擅长、更有效率地生产某种商品。例如,若甲国比其他国家更能高效地生产棉花,则甲国在国际贸易中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决定优势出口棉花。2. 相对...

为什么生产者生产有比较优势的物品,经济的总产量会增加?
答:那么,为什么不用绝对优势呢?绝对优势生产的确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但是因为绝对优势的苛刻条件,实际上很容易造成产量的下降。如果您对数字抱有疑问,那么可以把上面的数字改一改,A 5斤大米或者3斤肉,B 3大米 2肉 换数字去试一试,也是可以的, 不过当然数字要是差别太大就不好了,比如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