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油田枣北孔一段测井多井储层评价

作者&投稿:展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枣北孔一段储量计算~

陈景萍 王家树
【摘要】 油气储量计算是指导油气田开发、进行开发评价的主要依据,也是油藏描述的关键环节,精确的储量计算必须合理选择储量计算方法以及准确地确定有关参数,包括含油面积、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体积系数、地面原油密度等。
【关键词】 储量计算 储量参数容积法
枣北孔一段油藏是一个断块油藏,主要含油层位为孔一段枣-Ⅱ、枣-Ⅲ油组,因此计算储量主要以枣-Ⅱ、枣-Ⅲ油组的为主。
一、计算方法的确定
油藏精细描述成果表明,枣北孔一段断层多、规模小、构造复杂、储集沙体成因类型多、沉积韵律性强、岩相变化大、油层物性含油性变化也大、孔隙结构复杂、流体性质差,属于强非均质油田。油层连通以小层和断块为基本单元,纵向上受泥岩隔层作用,各小层之间互不连通,平面上断层封闭遮挡、各断块之间互不连通。因此,储量计算选择小层和自然断块为基本单元。由于计算单元小,这对于强非均质油藏,必将会提高储量计算的精度。
容积法是目前国内外储量计算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用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可靠性取决于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枣北孔一段通过测井多井解释准确求取了大量储层参数,为实现按小层和断块为单元和用容积法计算储量提供了可行性技术。
本次储量计算是采用容积法计算的。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实质就是确定石油在油层中所占的那部分体积。因此,只要获得油层的几何体积、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地质参数,便可计算出地下石油的地质储量。将地下石油体积除以石油体积系数,再乘以地面石油比重,就可以得到地表条件下石油的重量。由此,得到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基本公式
Q=100·F·He·So·Φ·ro/Boi
式中:Q为地面标准条件下石油原始地质储量(单位:万t);F为油藏的含油面积(单位:km2);He为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Φ为油层有效孔隙度(小数);So为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Boi为石油原始体积系数(小数);ro为地面原油比重(小数)。
计算步骤是先求取储能参数(He·Φ·So),然后编制储能参数等值图,最后计算储量。储能参数是用标准化后测井解释的He、Φ、So成果,利用厚度加权方法,按小层计算出每一井点的储能参数。按油藏分别制成数据表。这次统计约3000个数据,演算成720个井点的储能参数,数据量大、精度高。
储能参数等值图是以小层和断块为单元来编制的,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影响油层分布和物性参数的各种因素,应用了构造图、沉积微相图、有效厚度等值图、孔隙度等值图、含油饱和度等值图、油藏剖面图以及成岩作用的研究成果,使储能参数的分布更符合客观规律。从储量参数等值图中可以看出,构造位置和沉积微相是控制储能参数大小的主要因素,当储集条件相同时,构造位置越高,储能参数越大,在断块中也是如此。相反,即使在构造的高部位,随着砂层变薄,岩性变细,孔隙度和饱和度变低,储能参数会逐渐减小,以至为零。因此,只有有利的相带和构造位置相叠置,储能参数才最大,油气富集程度也最高。
计算储量时,先在储能参数等值图上,测量各等值线之间的面积,利用面积加权方法,求出每一计算单元的储能参数平均值(He·Φ·So),便可得出任一单元的原油储量。
二、储量参数的确定
用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参数主要有六项:即油层有效厚度(He),含油面积(A),有效孔隙度(Φ),含油饱和度(So),原油密度(ρo),体积系数(Boi)。其中,对储量影响最大的是油层有效厚度(He)和有效厚度(A),其次是Φ和So。由于枣北孔一段构造密封性断块油气藏,不发育边底水,低油气比不存在气顶,因此在构造解释确定含油断块后,含油面积可以确定;在测井评价中,以对电测解释的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进行明确的解释和对比评价;原油密度与体积系数根据原油分析资料和高压物性资料取值,因此只有有效厚度需进一步确定。
(1)有效厚度的含油性标准
以岩心油气显示为基础,取试油为油层的取心井段资料,作油气显示类型的直方图和累积曲线图。通过统计分析,油层油气显示分布都在油浸以上,油浸以下仅占9.5%;含油和油砂级占90.5%。因此,油层有效厚度的油气显示下限定为油浸以上。
从密闭取心及试油为油层的取样点的含油饱和度统计分析,油层的含油饱和度分布都大于40%;小于40%的占4.O%。而依据试油资料及测井解释含油饱和度所作的图版(图1,图2),油层的含油饱和度下限为39%,岩心与解释吻合较好,图版符合率在90%以上。
(2)有效厚度的岩性标准
从含油、油砂显示的样品统计,油层粒度中值下限为0.075mm,泥质含量下限为35%,含油以上小于0.075mm的样品占3.4%,含油以上的泥质含量的小于35%。
从Vsh-So图版分析(图3),油层的泥质含量下限为35%,图版的符合率为94%。
(3)有效厚度的物性标准
统计含油、油砂显示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分布,可以看出油层物性的下限为φ≥16%,K≥30×10-3μm,在界限之外的样品分别占2.5%,7.3%。
从φ-So,K-So图版分析,油层物性下限与岩心分析数据吻合,图版符合率为94%和90%,二者综合分析,这个下限值是比较合理的。
(4)有效厚度的电性标准
测井曲线能反映地层的岩性、物性及流体特征,也是最直接的资料,有了油层的电性标准,可以从曲线上判断油水层。在测井曲线中,声波时差反映岩石的孔隙度、感应电阻率(Rt)与地层所含流体直接有关,据此可作Rt-∆t关系图(图4)。与试油资料结合分析可知,枣北孔一段的油层电性标准为:Rt≥3.3Ω·m,∆t≥265μs/m。在3.0~3.6Ω·m之间,油水同层与油层区分不是很清楚。图版符合率90%。

图1 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关系图


图2 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关系图


图3 泥质含量-含油饱和度关系图

综合上述枣北孔一段油层有效厚度标准可概括如下:
岩性标准: Md≥0.075mm;
Vsh≤35%。
物性标准:φ≥16%;
K≥30×10-3μm。
电性标准: ∆t≥265μs/m;
Rt≥3.3Ω·m。
含油性标准:油气显示为油浸以上;
So≥39%。
对于油水同层:岩性、物性标准同油层;
电阻率在2.5~3.0之间;
含油饱和度在25%~39%之间。
水层:电阻率低,一般小于2.0Ω·m;

图4 枣北地区孔一段感应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关系图

含油饱和度小于25%。
通过有效厚度和测井解释参数的确定,与岩心分析和观察的结果相差较小,能够反映地下的储层状况。因此计算的储层储量合理、精度较高。结果表明,枣北孔一段的枣-Ⅱ、枣-Ⅲ油组属于中丰度储量。
参考文献
(1)杨通佑,范尚炯,陈元千,吴奇之,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王德明 陈景萍
【摘要】 通过对取心井的详细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资料,对官-63断块枣-Ⅱ油组储层进行了沉积相精细描述。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以冲积扇—滨浅湖沉积体系为主,其中辫状河道为有利含油气沙体。
【关键词】 沉积相精细描述 沉积体系 有利含油气沙体
王官屯油田地处河北省沧县王官屯乡境内,区域构造上属于黄骅坳陷孔店构造带的西南端(图1),处于孔东断裂带两侧,北与枣园油田相接,南与小集油田相邻,总面积约70km2。自1971年3月在官-1井发现油气层以来,相继发现了官-1、官-3、官-997、官-63等十几个高产断块,形成了具一定产能的油田。

图1 官-63断块井位构造图(枣-Ⅱ油组顶界)

官-63断块处于孔东断层下降盘、孔店构造带东侧,西以官-17-37井断层与官-3断块分界,北起官-61井,南至王官屯南断层,是一断轴背斜,包括官-905井、官-63井、官-995井、官-34-53井等小断块,含油面积2.4km2,主要目的层为枣-Ⅰ至枣-Ⅱ油组。
由于断块中油层非均质性程度较高,导致部分可动油滞留地下。如何寻找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工作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工作对沉积微相、非均质性研究的要求。本次工作以岩心、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官-63断块进行了精细沉积相分析,结合物性资料分析对其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描述,为进一步寻找开发油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官-63断块单井相分析
1.岩心(石)相分析
岩石相是以岩石结构、构造特征为主要依据来反映各沉积成因单元沙体形成过程中的水动力条件的。通过对官-63断块取心井(官-111井、官-940井等)的详细观察和描述(图2),结合其岩石的颜色、成分及沉积构造等特征,我们认为在这一地区孔一段地层中主要包括有11种岩石相。
(1)块状砾岩相(Gm)
该岩相以灰绿色、灰褐色细砾岩为主,基质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具有块状层理,分选差,磨圆程度为次圆至次棱角状,砾径一般为1~3cm。一般出现于沙体的底部或中下部,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其上覆岩相多为砂岩相或含砾砂岩相,解释为砾石河道沉积。
(2)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
由灰色、灰绿色细、中砂岩组成,分选及磨圆中等,具槽状交错层理,各层组间有冲刷面,底部有滞留沉积,粒度较粗,有时见有细砾,常发育于冲刷面上,通常是单向水流所造成的砂垄迁移产生,解释为河道沉积的产物。
(3)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
由灰绿色、灰白色细砂岩和含砾砂岩组成,具有板状交错层理,属河道或沙坝沉积。
(4)块状层理砂岩相(Sm)
以灰色、灰绿色含砾中—粗砂岩为主,砾石多在岩层底部富集,具块状层理,形成于强水动力条件下,一般位于河流沙体下部,属冲刷-充填滞留沉积。
(5)平行层理砂岩相(Sh)
岩性以褐色中一粗砂岩为主,局部可见有含砾砂岩,为水浅流急(上部流动体制)沉积环境中的产物。主要见于强水动力条件的滨浅湖地带和河道相中。
(6)波纹层理砂岩相(Sr)
以灰色、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砂岩分选较好,以波纹层理为主,为水动力条件强弱变化下形成的产物,多见于河流沙体上部、滩坝边缘沉积中。
(7)块状层理粉砂岩相(Fm)
岩性以灰色、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其中泥质常呈破碎的泥片,层理遭受生物扰动破坏,呈块状。虫孔发育,以垂直和斜交虫孔为主,解释为滨岸沙或河流沙体上部沉积。
(8)红色泥岩相(Mr)
以紫红色、棕红色泥岩为主,具块状层理,局部地区含粉砂,偶见含砾泥岩,为弱氧化-氧化条件下的产物,多形成于漫流、冲积平原或滨浅湖环境。

图2 官-940井岩心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9)灰色泥岩相(Mg)
以深灰、灰绿、灰色钙质泥岩为主,具块状层理及水平层理,见有黄铁矿晶体,虫孔发育,解释为弱水动力条件下的产物。
(10)砂泥互层层理相(Sds)
岩性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常呈互层产出,解释为水动力交互变化的产物,多见于滨湖地带。
(11)膏泥岩相(Mm)
岩性为灰色、灰白色膏泥岩。属膏盐湖环境的产物。
2.相类型分析
根据对以上11种岩石相的综合分析,归纳出5种组合层序(图3),每种层序类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沉积环境。

图3 层序组合类型

类型一:Gm→Sr→Fm
如图3(A)所示,层序下部为块状砾岩,其上沉积了一套灰白色波状层理粉-细砂岩,再向上是灰绿色块状层理含泥粉砂岩,见有黄铁矿晶体,整个剖面中砾岩所占比例较大,底部见有冲刷面,解释为砾石河道沉积。
类型二:Sp→Sh→Sr→Fm→Mg,St→Sm→Sr→Mr
见图3(B)和3(C),层序剖面上以砂质为主,底部为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的中、细砂岩或槽状交错层理、块状层理含砾中粗砂岩,向上逐渐过渡为波纹层理细-粉砂岩、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和灰绿色泥岩,解释为辫状河道沉积。
类型三:Mg→Sr→Mg
见图3(D),层序剖面以灰绿色块状泥岩为主,夹有细砂岩;该组合上下为河道砂岩,解释为河道间沉积。
类型四:Mg→Fm→Mr
见图3(E),层序剖面上以大套泥岩为主,见有水平层理,中夹薄层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下部泥岩为灰绿色,往上变为紫红色;虫孔和生物扰动构造较为发育,解释为泥坪沉积。
类型五:Mg→Mm
见图3(F),层序下部为一套灰色、灰绿色泥岩,上部为一套灰白色膏泥岩,主要发育于孔一段顶部,解释为膏盐湖沉积。
3.测井相分析
在覆盖区,岩心资料是研究沉积相分析的最好资料来源,但由于取心井数量有限,这就必须借助对测井信息的研究,分析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再通过结合地质、地震等资料预测储层的位置、几何形态和延伸方向,解释沙体储层的成因和沉积环境。
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分析沉积环境主要包括幅度(主要反映沉积物的粒度、分选性及泥质含量高低)、曲线形态(主要有钟形、漏斗形、箱形等)、曲线的光滑度(反映水动力的稳定性)、接触关系(反映砂岩沉积初期、末期水动力能量及物源供应的变化速度)四方面内容。
根据对官-63断块20余口井测井曲线的综合分析,认为在这一地区枣-Ⅰ和枣-Ⅱ油组中主要存在4类测井曲线组合,各种测井曲线组合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沉积环境(表1)。

表1 官-63断块测井曲线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二、综合沉积相分析
综合岩心相、测井相分析成果,认为在官-63地区孔一段地层中主要为冲积扇-滨浅湖(膏盐湖)环境。其中冲积扇环境中包括辫状河道、砾石河道及河道间等沉积;滨浅湖环境中主要包括膏盐湖等沉积;还见有(砂)泥坪沉积,属二者过渡带沉积。上述各环境在空间上的展布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冲积扇-滨浅湖沉积模式图

1.砾石河道
底部为砾岩、砂砾岩,向上渐变为一套灰白色波状层理粉-细砂岩,再向上是灰绿色块状层理含泥粉砂岩、灰绿色泥岩,整个剖面中砾岩所占比例较大,底部见有冲刷面,电测曲线特征多为齿化箱形,声波时差低值。
2.辫状河道
底部为含砾中粗砂岩、细砂岩,具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或槽状交错层理及块状层理,具有冲刷面,向上渐变为波状层理细-粉砂岩、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和灰绿色泥岩。电测曲线多为钟形,声波时差为低值。
3.河道间沉积
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泥岩,中夹泥质粉砂岩,具水平层理,颜色以灰绿色为主,电测曲线特征表现为低平、幅度低。
4.(砂)泥坪沉积
主要为灰绿色泥岩、棕红色泥岩,夹有灰色、灰白色泥质粉砂岩,多位于河道末端与滨浅湖过渡地带,电测曲线组合呈低平齿形。
5.膏盐湖沉积
灰色泥膏盐、钙质泥岩为主,下部泥岩呈黑灰色,电测曲线上多表现为自然电位低平,电阻率曲线呈尖锋指状,主要发育于孔一段顶部。
三、微相平面展布分析
综合岩心相、测井相研究成果,结合砂岩等厚图(图5)及砂岩百分比图,对官-63地区枣-Ⅱ油组各亚组的沉积环境及平面沙体展布状况分析如下:
枣-Ⅱ5亚油组沉积时期,官-63井处砂岩较厚(20m),官-32~59处砂岩百分比达60%,电测曲线特征多为钟形,少量指形,泥岩多为红色调,以河道沉积为主。
枣-Ⅱ4亚油组沉积时期,官-33-47井、官-940井处砂岩较厚(18m,20m),砂岩百分比分别达75%和60%,电测曲线特征多为指形,少量钟形;泥岩为红色调,以河道沉积为主。

图5 官-63断块枣-Ⅱ4亚油组砂岩等厚图


图6 官-63断块枣-Ⅱ4亚油组渗透率等值线图

枣-Ⅱ3亚油组沉积时期,官-33-47井处砂岩较厚(19m),砂岩百分比达75%,电测曲线特征多为钟形、齿形,泥岩多为红色调,以河道沉积为主。
枣-Ⅱ2亚油组沉积时期,官-33-47井处砂岩较厚(17m),砂岩百分比达60%,电测曲线特征多为钟形、齿形,泥岩为红色调,以河道积为主。
枣-Ⅱ1亚油组沉积时期,官-940井处砂岩较厚(12m),砂岩百分比达50%,电测曲线特征多为齿形,少量指形,泥岩多为红色调,水体相对变浅,以砂泥坪沉积为主。
枣-Ⅰ亚油组沉积时期,官-34-53井处砂岩较厚(16m),砂岩百分比达30%,电测曲线特征多为齿形,少量指形,泥岩多为灰色,以砂泥坪沉积为主。
四、有利含油气沙体分析
综合沉积相平面展布,结合测井资料解释的孔渗及含油性分析(图6和图7),可以看出官-63断块中以辫状河道的砂岩厚度较大、砂岩百分比较高;孔渗性好,含油性也较高,是含油气的有利沙体,其在平面上的分布区即为有利勘探区。

图7 官-63断块枣-Ⅱ4亚油组含油饱和度等值线图

参考文献
(1)《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编译组.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高锡兴.黄骅坳陷风化店构造复式油气藏形成条件.无锡:石油实验地质,1990.
(3)裘亦楠.碎屑岩储层沉积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4)余素玉,何镜宇.沉积岩石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王贺林 李华林

【摘要】 测井多井评价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储层综合评价技术,主要以测井资料为基础,应用取心资料分析,建立四性关系、计算储层参数、分析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及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精确的地质模型。

【关键词】 多井评价 储层参数 沉积微相

枣北孔一段井网密度已达175m井距,井网控制程度很高,而且有6口取心井,取心的薄片分析、物性分析、粒度分析、压汞分析、油气水分析和试油试采等方面资料十分丰富,为测井多井评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岩石体积模型的建立

岩石体积模型是该地区地层岩石成分、孔隙分布的高度概括,也是进行测井多井储层评价的主要地质依据。根据该区206块岩心薄片的统计分析,枣北孔一段枣-Ⅱ油组的岩石成分以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矿物成分如下:

石英+燧石:22.0%~49.0%,平均为35.62%;

长石(包括正长石、斜长石两种):正长石,8.0%~35.0%,平均为20.59%;斜长石,12.0%~29.0%,平均为21.72%;

岩屑:8.0%~38.0%,平均为22.07%,其中火成岩岩屑占16.23%。

由上述三者组成的碎屑总量占岩石骨架的85.5%。

胶结物含量:14.5%,其中泥质8.34%,钙质6.16%;

孔隙度:9.0%~45.0%,平均为24.6%;

按单位体积换算成绝对的体积百分比,则得孔隙度:VΦ=24.6%;

骨架:Vma=75.4%,其中:石英+燧石,22.96%;长石,27.28%;岩屑,14.23%;胶结物,10.93%(其中泥质为6.28%)。

通过岩心分析可知,该区泥质含量较少(6.28%),可以把该区地质体积模型建立为纯砂岩模型,其主要成分石英、燧石、长石密度相近,成分也都是硅酸岩矿物,火成岩岩屑以中基性的安山岩、玄武岩岩屑为主,声波时差变化范围在160~200μs/m之间,平均约180μs/m,因此,骨架时差∆tma可取石英的声波时差:180μs/m。流体时差根据枣北孔一段的油气水性质分析,几乎不含气,原始油气比很低,因此流体时差可取∆tf=620μs/m。岩电系数方面由于枣北孔一段原来的岩电系数能够满足本地求准含油饱和度的要求,因此仍取

系数:a=b=1;

胶结指数:m=2;

饱和度指数:n=1.348。

二、四性关系研究

在岩心分析、准确归位以及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后,进行测井多井储层评价的关键是准确确定四性关系。

1.岩石与物性的关系

利用岩心的物性、粒度分析资料,主要有孔隙度(φ)、渗透率(K)、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等,通过确定其相互关系,即φ—Vsh,φ—Md,Vsh—Md,Swi—φ,Swi—Vsh,Swi—Md,K—φ,K—Md,K—Vsh,K—Swi关系的回归分析可知:泥质含量与粒度中值二者之间呈指数关系,粒度中值随泥质含量的对数增加而减少。

Md=-0.1168437lnVsh-43.77381989

R=0.80833,n=290

回归的相关性较低,说明这些参数之间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许多参数共同影响的结果。如孔隙度受粒度中值及泥质含量的影响,束缚水饱和度则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粒度中值有关,影响渗透率的因素有孔隙度、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及束缚水饱和度。

因此在单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具体研究了孔隙度、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对束缚水饱和度、渗透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误差分析。

(1)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lgSwi=2.90413+0.4238lgVsh-1.357473lgφ

R=0.8845,F=136.6027

(2)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粒度中值的关系:

lgSwi=3.772865-1.782877lgφ-0.2654393lgMd

R=0.87139,F=121.56096

上述两式说明经多元回归分析后,能更清楚地表明束缚水饱和度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利用两种因素回归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误差较小,相关系数也比单相关明显增大,所得到的基本变化规律与单相关是相似的,束缚水饱和度随孔隙度、粒度中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3)渗透率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关系如下:

枣-Ⅱ油组:

lgK=2.534756+0.045664lgφ—0.053867lgVsh

n=135,F=236,R=0.88415

枣-Ⅳ油组:

lgK=0.09954+0.12711lgφ—0.051258lgVsh

n=77,F=123,R=0.87660

孔一段(枣-Ⅱ+枣-Ⅳ):

lgK=1.026956+0.094713lgφ-0.049306lgVsh

n=212,F=340,R=0.8751

(4)渗透率与孔隙度、粒度中值的关系如下:

枣-Ⅱ油组:

lgK=0.341763+2.988509lgφ+2.078932lgMd

R=0.80382,F=120.5078

枣-Ⅳ油组:

lgK=-5.545305+6.297524lgφ+0.833964lgMd

R=0.7518,F=45.5242

以上各式说明,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随孔隙度、粒度中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2.岩性、物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

岩心分析虽然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地下储层情况,但由于取心井少,只能反映储层个别点的状况;而测井信息虽然能广泛反映地下储层特征,但它反映的只是间接的地质信息,因此有效地建立岩性、物性、电性之间的关系对储层评价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在声感系列测井信息中自然电位(SP)反映岩性变化特征,声波(∆t)反映岩石的物性特征,感应电阻率及冲洗带电阻率分别反映原始地层及冲洗带的流体性质特征,各种曲线、参数的综合运用则可反映地层的渗滤特征。因此,可以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建立测井信息与地质分析信息之间的转换关系。

(1)孔隙度(φ)与声波时差(∆t)的关系

通过对33层数据统计分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有如下关系(图1)

图1 分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关系图

φ=0.17473397∆t-29.38386115

n=33,R=0.93021

上式说明φ与∆t之间为线性关系,孔隙度回归值与岩心分析值吻合较好。考虑到地层压实校正,纯砂岩模型的孔隙度计算公式(即威利公式)

油藏描述技术在黄骅坳陷南区的应用

Cp=1.635—0.00213H

式中:∆t——声波测井值;

∆tma——骨架声波时差,∆tma=180μs/m;

∆tf——流体声波时差,∆tf=620μs/m;

H——深度(m)。

利用公式计算的孔隙度与回归孔隙度、岩心分析孔隙度都吻合很好,说明回归公式与孔隙度计算公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误差小于1.0%。

(2)泥质含量与自然电位相对值的关系

统计32个层的资料,得到泥质含量(Vsh)与自然电位相对值(∆SP)之间的关系(图2)

lnVsh=3.9962642×∆SP+1.07998997

n=32,R=0.9955

泥质含量回归值与岩心分析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图2 泥质含量与自然电位相对值关系图

计算泥质含量的经验公式为:

油藏描述技术在黄骅坳陷南区的应用

式中:GCUR——经验常数,取GCUR=3.7;

∆SP——自然电位相对值;

SP——自然电位测井值;

GMN3——自然电位极小值;

GMX3——自然电位极大值。

利用该公式计算的泥质含量与岩心分析值及回归值是一致的,二者误差很小,小于1.0%。

(3)渗透率与测井响应的关系

由于影响渗透率的因素较多,在测井解释中很难求取准确的渗透率,通过岩心分析可知,影响枣北孔一段渗透率的因素有孔隙度、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等。泥质含量与粒度中值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孔隙度与泥质含量来估算渗透率。

利用岩心分析的孔隙度、泥质含量进行多元回归,建立了K与φ、Vsh的关系:

枣-Ⅱ: lgK=1.51785+0.081914lgφ—0.043804lgVsh

n=16,F=10.722,R=0.789

枣-Ⅳ: lgK=0.864710+0.081252lgφ—0.024958lgVsh

n=16,F=21.80,R=0.87770

枣-Ⅱ+枣-Ⅳ: lgK=1.108244+0.099686lgφ—0.05572lgVsh

n=32,F=103.5,R=0.93654

以上关系式说明K与φ、Vsh的关系相关性很好。在此基础上根据测井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可用反映孔隙度的声波时差(∆t)、反映泥质含量及粒度变化的自然电位相对值(∆SP)来建立渗透率的响应方程如下:

枣-Ⅱ油组:

lgK=-31.579930+14.38064×lg∆t-0.771037×lg(100∆SP)

n=16,F=16.69756,R=0.84841

枣-Ⅳ油组:

lgK=-12.77963+7.983244×lg∆t-2.796911×lg(100∆SP)

n=16,F=26.3466,R=0.89561

孔一段(枣-Ⅱ+枣-Ⅳ油组):

lgK=-27.21005+13.41356lg∆t-2.124107lg(100∆SP)

n=32,F=100.04,R=0.9348

从回归计算的误差分析看,枣-Ⅱ、枣-Ⅳ二油组分开计算效果更好些,计算值与岩心分析数据的相对误差基本上小于0.4%。

(4)含油饱和度与电阻率的关系

枣北孔一段取心井中,有枣检-1、枣检-2两口密闭取心井,岩心分析的含油饱和度基本反映原始含油饱和度,在测井信息中,深探测电阻率直接反映孔隙中的流体性质。对于纯砂岩模型来说,So-Rt的关系可用阿尔奇公式来表示。枣北地区电性参数取a=b=1,m=2,n=1.348,则理论计算含水饱和度的公式为

油藏描述技术在黄骅坳陷南区的应用

在密闭取心井中,我们取密闭率较高的五个层,研究了含水饱和度与感应电阻率(Rt)的关系:

Sw=405.77923725(1/Rt1/1.348—57.76565286

n=5,R=0.94955,Rt∈[6.0,10.0]

上式说明Sw与Rt关系密切,Sw随Rt的增大而减小。理论计算值、回归计算值与岩心分析值很接近,相对误差小于15%,绝对误差小于6.0%。但是由于样品点取值范围的限制,回归公式不能用于预测枣北孔一段的含油饱和度,因为孔一段油层的电阻率变化范围在3.0~6.0Ω·m之间普遍存在。因此样品点不具代表性,不能反映孔一段的特征。

通过上述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关系的研究表明:泥质含量、孔隙度、含油饱和度都可用经验公式来求取,因为经验公式计算值、回归值与岩心分析值都很接近,而渗透率的求取用Timur公式则不适用,而用多元回归分析所得的响应方程计算则误差较小。

三、建立测井解释模型、计算储层参数

通过上述四性关系的研究得出适合于枣北孔一段的测井解释模型如下。

孔隙度:

泥质含量:

油藏描述技术在黄骅坳陷南区的应用

油藏描述技术在黄骅坳陷南区的应用

油藏描述技术在黄骅坳陷南区的应用

渗透率:

枣-Ⅱ油组:

lgK=-31.579930+14.38064×lg∆t-0.771037×lg(100∆SP)

枣-Ⅳ油组:

lgK=-12.77963+7.983244×lg∆t-2.796911×lg(100∆SP)

孔一段:

lgK=-27.21005+13.41356×lg∆t-2.124107×lg(100∆SP)

束缚水饱和度:

lgSwi=2.90413+0.4238×lgVsh-1.357479×lgφ

含油饱和度(阿尔奇公式):

油藏描述技术在黄骅坳陷南区的应用

在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处理及解释,综合利用测井和试油资料,合理选择参数,计算储层的各类参数、判别油气水层,并利用关键井检验所求的参数的准确程度。通过对关键井岩心分析数据与相应的测井计算参数的重叠显示对比,二者数值接近,误差很小,表明上述测井解释模型符合求取地质参数的要求。油气水层判别的结果,根据试油层位的符合分析,符合率为90%以上,因此符合程度较高。

通过测井的多井解释,以成果表的形式得出了单沙层的储积参数:砂岩厚度、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有效厚度等,得出了单井剖面上的油、气、水分布状况。

四、储层参数的分布规律

应用测井解释的各储层的参数,绘制各油组和小层的平面等值线图,研究其平面分布规律,以枣-Ⅱ油组4小层为例,阐明其分布特征。

枣-Ⅱ油组4小层呈北东向展布,地层厚度约10~20m,砂岩厚度变化在0~14.0m之间,平均厚度5.71m,河道具明显的分叉与合并特征,局部地区砂岩尖灭(图3)。

泥质含量变化范围在7.28%~37.19%,平均16.45%,其分布特征与砂岩分布基本一致,在砂岩厚度大的地方,泥质含量一般都小于20%。个别井点异常,与小层内河道改道、迁移、单砂层叠置有关(图4)。

孔隙度变化在18.6%~29.36%之间,平均为24.87%;在砂岩发育的地方孔隙度大于24%。渗透率变化范围在312×10-3~4800×10-3μm2,平均为2058×10-3μm2(图5,图6)。

枣-Ⅱ油组4小层油层分布范围广,含油饱和度为37.71%~82.14%,平均61.47%,有效厚度最大10.8m,平均4.1m。在岩性差的地区,含油性也差(图7,图8)。

经逐层描述油组和小层的储层参数特征,总结归纳出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如下。

1.沙体形态和分布受沉积微相控制

枣北孔一段为冲积扇沉积,储集沙体以辫状河道沙体为主,其次为溢岸沉积薄层沙。小层内河道沙体呈带状分布,厚度一般大于4m,沙体展布和延伸方向与古水流方向一致,呈北东向。在研究区东北部河道形状明显,至中部、西南部河道合并、分叉现象多见,反映了河道改道频繁、迁移快的特点。河道沙体横切面呈透镜状,侧向厚度变化快,连通性差,河道沙体沿水流方向延伸远,但由于断层的切割也使沙体的连通性变差。河道宽度在400~1000m之间,各小层比较,河道沙体迁移改道快;枣-Ⅱ油组为冲积扇自盛至衰时期的沉积,可以看出,4、5、6小层沉积时期,河道分布位置相对稳定,自3小层至1小层,河道之间改道、迁移频繁,1、2小层地层厚度大,沙泥比小,说明为冲积扇衰退时期的沉积。枣-Ⅱ油组中,4、5、6小层砂岩最发育,3、7小层次之,1、2小层较差。

2.泥质含量受沙体发育程度的控制

泥质含量分布特征与砂岩分布基本一致,在砂岩发育的地方泥质含量小,一般小于20%,反映沉积时水动力强,为辫状河道沉积;而在砂岩不发育的地方泥质含量大,一般大于20%,反映为溢岸或河间洼地沉积。小层泥质含量的变化与砂岩的发育的特征一致,4、5、6小层少,3、7小层次之,1、2小层含量大。个别井有异常,砂岩厚度大,泥质含量也大,或砂岩厚度小时,泥质含量也小,这与小层内单沙层的分布及薄层的相互叠置有关。

图3 枣-Ⅰ油组4小层砂岩厚度等值图

3.储层物性受沙体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

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分布与砂岩厚度、泥质含量、地层的埋深及后期的成岩作用有关,枣-Ⅱ油组属高孔特高渗储层,在砂岩发育的地方孔隙度一般大于22.0%~24.0%,渗透率大于1000×10-3μm2,而在砂岩不发育的地方则低于此值。从枣-Ⅱ油组7个小层看,自浅到深层物性有变差的趋势,孔隙度、渗透率以3、4、5小层相对较好。但1、2小层泥质含量大,而孔隙度、渗透率也相对较大。这与埋藏较浅,泥质含量高从而易造成井径扩大,声波时差大,计算的孔隙度、渗透率偏大有关。

图4 枣-Ⅱ油组4小层泥质含量等值图

4.含油性受岩性和构造的控制

枣-Ⅱ油组油层分布在向西南倾没的地堑式鼻状构造范围内,倾没端枣-1261井以外的地区均不含油。油水边界线与构造等高线平行。断层的封堵造成断块间含油性差异很大,个别断块不含油,其他断块的油水界面和油柱高度也不一样。在岩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构造高部位含油饱和度和有效厚度多与油水重力分异作用有关。在油水界面以上,油层分布受岩性的控制,河道沙体发育的地方则含油饱和度高,有效厚度大;岩性差的地方,即使在构造高部位含油性也很差。枣-Ⅱ油组7个小层中,以3、4、5、6小层含油性好,油层叠合连片,分布范围大于60.0%;7小层次之,油层分布范围不到50.0%;1、2小层含油性较差,含油范围不到40.0%。

图5 枣-Ⅱ油组4小层孔隙度等值图

五、储层性质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以枣-Ⅱ油组4小层为例,说明冲积扇4种微相沙体的岩性、储集物性、含油程度的特点和储层类型。

辫状主河道微相:砂岩厚度一般大于6m,泥质含量低,为10%~16%,孔隙度为24%~30%,渗透率高,1000×10-3~4000×10-3μm2,含油时,含油饱和度高,大于60%,有效厚度大,大于4m,综合评价为好储层。辫状次河道微相:砂岩厚度在4~6m之间,泥质含量较低,为12%~20%,孔隙度为20%~24%,渗透率为1000×10-3~2000×10-3μm2,较主河道沙体低;含油时,饱和度达50%~60%、有效厚度为2~4m,也较主河道沙体低。综合评价为较好储层。

图6 枣-Ⅱ油组4小层渗透率等值图

河道间微相:一般泥多砂少,发育有河道沙体边缘及薄层沙体,砂岩厚度一般小于3m,泥质含量大,为20%~30%,孔隙度同次河道,渗透率低,为100~500×10-3μm2,含油时,含油饱和度39%~60%,有效厚度大于2m。综合评价为较差储层。

漫流微相:一般为泥岩及泥质粉细砂岩,发育薄层砂,厚度一般小于1.0m,泥质含量高,大于30%,孔隙度、渗透率低,岩性、物性都差,一般为非储层。

图7 枣-Ⅱ油组4小层含油饱和度等值图

六、储层评价

依据在储层参数等值线图上圈定范围划分储层岩性(砂岩厚度、泥质含量),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性(含油饱和度,有效厚度)的类型,按各断块各种参数的平均值对枣-Ⅱ油组各断块的参数进行评价,进而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其评价结论如下:

图8 枣-Ⅱ油组4小层有效厚度等值图

(1)枣北孔一段枣-Ⅱ油组为高孔特高渗储层。枣-Ⅱ油组7个小层中,以4、5、6小层岩性、物性好,3、7小层次之,岩性物性较差。枣-Ⅲ油组岩性比Ⅱ油组好,但物性较Ⅱ油组差。

(2)结合含油性与岩性物性综合评价,枣-Ⅱ油组4、5、6小层为好储层;3、7小层次之,为较好储层;1、2小层最差。

(3)在各断块中,枣-Ⅱ油组各个小层都有三类储层分布,综合各个小层的情况可知:枣-13、枣-1256、枣-7、枣-1251、枣检-2、枣-1263断块为好储层,枣-1225、1242、1215断块次之,1212断块枣-Ⅱ油组不含油,故最差。

参考文献

(1)马正.应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解释沉积环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2.

(2)裘亦楠.碎屑岩储层沉积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3)雍世和、洪有密.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与数字处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4)中国石油学会石油测井分会主编.测井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枣园油田枣北孔一段测井多井储层评价
答:枣北孔一段井网密度已达175m井距,井网控制程度很高,而且有6口取心井,取心的薄片分析、物性分析、粒度分析、压汞分析、油气水分析和试油试采等方面资料十分丰富,为测井多井评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岩石体积模型的建立 岩石体积模型是该地区地层岩石成分、孔隙分布的高度概括,也是进行测井多井储层评价的主要地质...

枣北孔一段储量计算
答:枣北孔一段油藏是一个断块油藏,主要含油层位为孔一段枣-Ⅱ、枣-Ⅲ油组,因此计算储量主要以枣-Ⅱ、枣-Ⅲ油组的为主。一、计算方法的确定 油藏精细描述成果表明,枣北孔一段断层多、规模小、构造复杂、储集沙体成因类型多、沉积韵律性强、岩相变化大、油层物性含油性变化也大、孔隙结构复杂、流体...

大庆采油九厂简介
答:港油田采油三厂通过前期完善注采井网 救活 了孔一北断块两口长停井 枣井风井 两口井恢复开井后 日产油均达到 吨 焕发了昔日的光彩针对产量接替不足 油井挖潜空间小等诸多困难 这个厂地质技术人员将上产的目光聚焦在部分注水完善的长停井恢复工作上 通过精细的油井资料分析 优选措施井 优化措施方案 深入挖掘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