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之首”是什么?

作者&投稿:芝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味是什么?~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中医认为五味入于胃,分走五脏,以对五脏进行滋养,使其功能正常发挥,不同的食物对脏腑的选择性迥异,如《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这种五味的划分,不仅适用于五谷,同样也适用于五果、五畜、五菜、五色等,这是中医饮食营养的理论基础。

中国菜有五味、五色和五香之说。为什么都姓“五”?据说,这与中国的五
行学说有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所构成,一
切事物无不与这五种物质相关联。所以菜肴的色、香、味也与五行挂上了钩。其
实,“五”字只能理解为多样化,并不限于仅此五种。

  “五味”。味,是一种感觉,又称味觉。中国菜以滋味胜,味是中国
菜的灵魂。这里还要指出一种现象:中国人欣赏艺术都讲究味、韵味,无论诗文
书画,音乐舞蹈,都可以品味、玩味。古人把甜、酸、苦、辣、咸定为五味,这
是就口感、味觉而言,也有把醋、酒、饴密、姜、盐作为五味,那是就物质而言。
当然,这仅仅是大致的划分,有人认为鲜味、涩味也应该归入“基本味”,还有
人认为苦味不宜列为烹饪中的五味之内。可见味的种类很多,“五味”包括什么
内容还可以探讨。五味可以调出多种复合味,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着很丰富的
内容。如椒盐、酸辣、糖醋、香辣、麻辣、鱼香味、怪味等等。古人说:“食无
定味,适口者珍。”又说:“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
原料的本味,如鸡要有鸡味,鸭要有鸭味,保持原汁原味;有的人却欣赏复合味。
有的人主张味要纯,以清炖、清蒸为主;有的人却别具一格,烧成“怪味鸡”、
“怪味鸭”。有的人赞赏味浓的菜,有的人却偏爱清淡,要像吃橄榄一样,回味
无穷。总之,所谓“五味调和”,应该包含下列几层意思:一是每一种菜肴应有
自己的独特风味;对一桌筵席来说,各种菜肴的味道,应在总体上协调平衡,各
尽其美;二是烹饪技术,离不开调味品;调味品多多益善,各尽所能,投放量以
及加热过程中的先后次序,都可以促使菜肴的滋味发生千变万化,因此,调和滋
味是烹饪成败的关键;三是作为一个高明的厨师,应该善于掌握食者的口味习惯,
在安排菜单和烹饪调味中灵活变化,忌刻板划一。

  “五色”。中国把红、黄、蓝、白、黑作为正色,其他为间色。饮食时
通过舌口,获得味觉,原与视觉无涉,但五彩缤纷的菜肴,同样能引起食欲,因
此,中国菜历来注重色彩鲜明、和谐、悦目。我们中要从古人给菜肴命名中就可
以略知一二。如《山家清供》记载:“采芙蓉花,去心、蒂,汤焯之,同豆腐煮,
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名`雪霞羹'。”可以想见,这一道菜红白相间,一定
是很美的。又如《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有“四色荔”菜名,是用茄子、黄瓜、
萝卜、羊肉等四色拌菜,分作四碟,呈现四种颜色,也诱人品尝。

  “五香”,通常指烹调食物所用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种
主要香料,即芒香类调味品。它的功能,是把有腥味、臊味、膻味的食品变得无
异味,进而使食品清香扑鼻。食物的气味刺激人们的嗅觉,香者增强食欲,臭者
减退食欲。虽然也有像臭豆腐那样的食品,闻闻臭,吃吃香,但总以气香味美为
佳。福建名菜“佛跳墙”,就是因为香味四溢,能使“佛闻弃禅跳墙来”而出名,
可见香味对菜肴是何等重要!中国传统的调味品极多,其中芳香料除上述五种外,
还有艾、草蒲、忍冬、花露、桂花、蔷薇、秋海棠、佛手、橙波、橘皮等。色、
香、味俱全,是中国烹饪的要义,这三者都有做不尽的文章,说不尽的奥妙,全
看厨师的手段了。

 咸为五味之首。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咸味就是盐的味道,其他的味道都是建立在颜的基础上,没有了盐,其它的口味也会索然无味的。任何一道菜,我们首先吃到的味道都是咸味儿。例如酸辣酸甜的菜肴,也都是要必须加上咸味,才能算是道好吃的酸甜(酸辣)可口的菜。所以说一道菜五种味道缺什么都可以,但是唯独不能缺咸味儿,否则其他的味道都起不了很大的作用。盐可以少放,但绝不能不放。

而且盐是我们人体必不可缺的微量元素。如果人们吃盐过少就会容易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重的还会出现厌食心率加快的症状。而且现在我们经常吃到的碘盐,还能预防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

在古代盐商是最大的茂业交易,自古人们就知道不吃盐是不行的。而且有“好厨一把盐”的说法,古时候,女儿出嫁,第一次回娘家做母亲的就必须要送给女儿一件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一包盐。记得有一个老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就有一个片段,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巧妙机智的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给缺盐的红军去送盐。这也证明了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

在我家里,只要有盐,妈妈不需要特别多的材料,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盐焗鸡,清水虾。清炒蔬菜,只需要淡淡的盐味儿就非常的可口。还有夏天经常吃的凉拌菜,只要有盐,味道就很美味等等例子。所以咸必须是五味之首了。



       人间有五味,酸甜苦辣咸。酸是你委屈不甘时的一抹心酸,甜是你心满意足时的一缕微甜,苦是你多灾多难的人生中饱尝疾苦,辣是你大汗淋漓的舌尖上的畅快,咸是从你眼角流出的泪直到嘴角的滋味。
       如果就个人爱好来说,我最喜欢的味道是咸。小时候也爱吃那些甜的东西,各种糖果蛋糕冰激凌,从不觉得腻味,反而长大之后,除了水果那种天然存在的甘甜,对那种人工加工出来的甜再无好感,而辣味我又实在忍受不了,对那些喜欢吃辣的勇士,我从来都是报以崇高的敬意,然后自己从来不吃太辣的食物,我实在是接受不了吃个东西还要涕泗横流的感觉。

       所以如果我的午餐尝起来比较寡淡,我会选择加点盐调理一下,辣椒也可以加一点点,越少越好,有那么点味就可以了。至于剩下的酸苦二味,我其实并没有多少反感。还记得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到田野里摘杨梅,那时候应该是初夏吧,温度不低,但我们吃着自己摘的被河水洗过的杨梅,仿佛所有的燥热都离我们而去了。
       而苦味其实到了夏天,也会经历不少。奶奶在自家庭院种了苦菊,说是可以消暑,于是到了夏天,餐桌上都会有葱绿的一盘苦菊,我一般会选择蘸着豆瓣酱吃,用咸味稍稍遮盖一下苦味。还有妈妈喜欢用冰块凉拌苦瓜,偶尔为了中和一下还加几块冰糖,苦中带甜,还有着丝丝清凉,我虽然吃的不多,但并不讨厌。

       而我个人在我们家饮食方面算是特别的一个吧。爸妈都不太喜欢吃咸的,他们说盐吃多了不好,所以每次放假我回家感觉嘴里都很淡,也幸亏我妈做饭好吃,不然我感觉都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还有就是在上学的时候,这边的餐馆或者我们学校的食堂做的菜味道都还可以,不怎么辣,但是咸度是够的,很下饭。但有时候也确实会被齁到,所以我现在也有吃饭的时候旁边准备一罐饮料或者一瓶矿泉水的习惯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吧,比如我知道重庆成都的人非常喜欢吃辣,可以说是无辣不欢了。而豆腐脑和粽子自古以来就有咸党和甜党之间的不断争斗,其实这种事我感觉自己喜欢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强求别人。我从来都不喝豆腐脑,却偏爱微甜的豆浆和脆脆的咸油条。
       五味之首,我觉得应该是咸。



五味之首自然是盐,盐是我们日常调味品中用得最多的,号称“百味之王”。

最重要的是盐对人体很重要,我们日常所吃的盐大多是加碘的食用盐,既能满足每天人体对碘的需求,又能调味。吃盐过少也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就是钠离子,它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器官细胞功能和神经、肌肉兴奋性的重要物质。当人处于严重腹泻、失血、大汗等情况,或在食物非常匮乏极度缺盐时,人体会因缺钠而发生明显衰弱、乏力,甚至虚脱、休克而危及生命,常需静脉输注盐水予以救治。用盐调水能清除皮肤表面的角质和污垢,使皮肤呈现出一种鲜嫩、透明的靓丽之感,可以促进全身皮肤的新陈代谢,防治某些皮肤病,起到较好的自我保健作用。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盐虽然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也不宜过多食用,过多食用盐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高血压患者、肾病患者、白内障患者、水肿者应少吃盐。老年人也应该吃清淡一点这样才会保持身体健康,另外晚上也应该吃的清淡一点。

有时候肚子疼的时候,也可以喝点淡盐水,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只记得小时候肚子疼,妈妈就让喝点淡盐水,有时候还真的是过会就不疼了。或者有小伤口是用淡盐水洗洗据说可以消炎。

有这么一句俗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句话出自何处?
答:“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出自《酒规》。三巡和五味都是泛指。三巡一般是指主人敬主宾,主宾回敬主人,主人敬本桌客人。五味一般是酸、甜、苦、辣、咸五种基本味。所谓“三巡”,就是三遍。主人给每位客人斟一次酒,如巡城一圈,斟过三次,客人都喝光了,这就叫“酒过三巡”。表示宴席当中酒...

如何炒青菜(黑白菜)为什么炒出来颜色可以,吃着感觉没什么味呢?
答:盐是五味之首。这个不用说。一般在菜快好的时候加。鸡精直接调味。我一般炒蔬菜不加。因为 健康 ,虽然贪嘴。但是还是得忍住少吃[呲牙]。简单来说,高火烧热油温6成,放入小香葱段,同时放入沥水的青菜,调高大火爆炒。然后翻炒,让菜自身的汁液水份快速被炒出,同时调小火放入糖,再调大火翻炒,...

...做菜讲究色香味形,“五味调和”中五味具体指什么?
答:正是通过五味与五脏之间的不同 "亲和力",调和了人体的五脏和阴阳平衡,使人体的精气神饱满,气血充足,精神旺盛,健康长寿。五味的调和是和谐的关键。无论食物的具体形式是什么,它都有其特定的味道和功能。要靠自己的感官和理智来辨别和选择哪些食物适合五脏六腑的需要,用感官来辨别食物,看、摸、闻...

角音与五脏五味五行中的什么相对应
答:角音是指在五个调式中的一种,也称为角宫。它对应的是五行中的火,五脏中的心,五味中的苦。它的特点是音调高亢、豪迈、激昂,代表着激情和热情。心脏是人体五脏之首,主宰人体气血运行,掌管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方面的活动。心脏与五行中的火相应,代表着热情和活力。苦味是五味中阳性的味道,...

俗语“端午到,五毒醒”,五毒之首到底是指什么呢?
答:蜈蚣:在文学作品或传说中,蜈蚣通常是作为妖怪出现。是一种十分常见且繁殖能力超强的动物,具有一定毒性,但并不强,但如果被蜈蚣叮咬,非常疼痛难受,古人对其深恶痛绝,故加入五毒之列。而根据中医理论,蜈蚣是五毒中药用价值最大的一毒,因此也被评为五毒之首。毒蛇:古人评选五毒中的蛇,不单指...

五臭指的是什么
答:问题一:食辣子有五味,指的是什么 你好,中医里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每一味对应每一脏。除五味外,还有五色、五声、五神、五臭、五液、五志等等都对应五脏,以他们的变化,来辨症调理人体的健康。部分对应关系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味:酸、苦、...

五色、五律、五脏、五谷、无音、五体、五味指什么
答:愿我左手着地之时。令诸众生远离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也。(四摄法者。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也。)五首顶疏云。愿我首顶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也。7、五味:五味是从药物的五味转化借用而来,是指酸、甘、苦、辛、咸五味。

伊尹的五味调和论是什么
答:皆为伊尹所言。伊尹运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天下,提出食物有腥、臊、膻;调味有酸、甜、苦、辣、咸,即五味;烹饪食物需要水、木、火,即三材,认为水是第一位,火为其次。食物在煮沸的过程可使滋味发生变化。伊尹的最大贡献之一便是撰写《汤液经》,皇甫谧言: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

人生五味作文,请选择其中一味来写。快快快
答:躺在床上,心里也会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发动全班同学合作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如果真能那样,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我的初中生活,真辣。 初中生活就像一个“五味瓶”,五味俱全。初中三年,我已尝到了那其中的酸甜苦辣。然而我坚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只要我不停的努力学习,以真挚诚恳的态度待人,我们将一起...

《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
答:讲采莲的诗篇,目前能看到最早的一首,是汉乐府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王昌龄这首《采莲曲》是否也是如此呢?先看前两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两句真漂亮。哪里漂亮?首先,颜色搭得漂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