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祭祀是怎么做的?比如祭祀爷爷奶奶 要祭品?还是烧纸?我不是满族的 出于好奇了解一下

作者&投稿:何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民俗传统文化~

1、拜太岁
太岁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信仰,源于古代中国民间的天体崇拜,与岁星(木星)有一定的关系,由道教继承发展为拜太岁信仰。常见的化煞解厄方法,大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当代拜太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城隍庙、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香港蓬瀛仙馆等道观。
2、五福
这“五福”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传统习俗中,五福(蝠)合起来就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时,我们衷心祝愿各位把下面的五福搬回家。
3、满月酒
满月酒,是指婴儿出生后一个月而设立的酒宴。中国古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度过了一个难关。这个时候,家长为了庆祝孩子度过难关,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式。

4、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5、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要头朝西,脚朝东。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要停灵三天。第一天,报丧。通知远近亲友,当晚家人不能睡觉,叫做“守灵”。死者头前放一盏豆油灯。用棉花捻成长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边,豆油灯一夜不灭,俗称“照尸灯”。死人,一般要在屋里停放一夜,第二天入殓、祭奠。当人们抬尸首时,不能走门,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留给活人走的。第三天出灵,即出殡。

祭奠
第二天,中午开始“祭奠”。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帐子”和礼钱。“帐子”就是整幅白布,上边别上用白纸写的大字“某某千古”、“某某万世流芳”等,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陪孝”。吊唁的亲友要站在棺材前头,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听真,这位是你老的什么什么人,前来给你老吊孝来了!”随后向凭吊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凭吊者三鞠躬后跪下磕头。主持人喊:“平身!”凭吊人起来走开。下面继续第二人。
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
满族人家死人成殓后,在院内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头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将红幡挂起,太阳落山之后,将幡取下,放在棺材盖上。

出殡
出殡的时候,长子手举“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铭旌”,就是细长的布条,像旗帜一样,结在一根长棍上。布条的周围镶着狼牙边。旗的颜色,要根据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满族死人,不写“殃榜”,这点与汉族不同。所谓“殃榜”,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写明某人某日某时“含殓”,某年某月某日为死者生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四熬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避忌日”,告知亲友,按时参加仪式,按时回避。

丧葬分类
满族人的棺材与汉族人的不一样,汉族人的棺材是平顶的,满族人的棺材是起脊的,上尖下宽,跟起脊的房屋一样。满族人叫“旗材”或称“满材”。
棺材不能白茬,要着色,一般是红土色。两边棺材帮,要画上山水花纹、云子卷儿,俗称“鞑子荷包棺材”。棺材头要画云子卷儿和仙鹤等,也有的画上各种花卉,俗称“花头棺材”。
棺材头的横批,一般是“驾鹤西去”。棺材后头,要画上莲花,叫做“脚踩莲花上西天”

满族祭祖分大祭与小祭。小祭每年都可以举行,时间可选在中秋前后,或农历10月末,也可选在过年前后或正月15前后。祭祀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上供,礼拜家谱上的祖先等。
大祭则比较复杂,通常为每12年一次,选在龙年或虎年(个别在鼠年)举行,具体时间各家不同,但大多选自在农历10月间,或农历正月间,也有的在早春2月上旬。举行大祭一般都持续3天,头一天准备,并迎接亲朋。次日早晨开始杀争猪领牲祭祖,要由家族萨满领神高唱神歌,同时由穆昆达主持纂修家谱。到了晚上还要由萨满执行背灯仪式。

满族民间祭祖又称“大祭”,一般要举行三至五天,首先要花两天时间准备祭品祭器。祭品中一类是面食,即饽饽。仔细挑选、去除不饱满籽粒后的黄米、黄豆,用水泡半天,再磨面蒸成饽饽备用。第二类是酒,在祭日前一两天用黄米或糯米制成,称“米儿酒”或“清酒”。祭品中最重要的是用于献牲的猪,因此过去民间又称大祭为“使唤猪”或“供太平猪”。所用猪要求甚严,非自家饲养、通体黑色无杂毛的公猪不行,祭祀所用猪的数量依家庭状况、祭祀项目不同而不同,一般两至四口。

祭器主要是供桌、大小盘碗、酒壶酒盅、筷子、刀和盛猪血、猪肉用的槽、盆及煮肉用的大锅等,事先要收拾干净。供具中较有特点的是“香碟子”,木制,长五六寸,宽厚各三四寸,顶面凿出半寸左右深的香槽,型如木碟。香碟所燃香俗称“达子香”,是用山上的达子花叶制成,每年七月七或九月九采摘,阴干,磨成面。用时,洒在香碟里,成
“一”型,点燃后味清香。正式的全套祭仪,在民间一般分三天进行,由家萨满主持。

第一天在室内,分朝祭和“背灯祭”两个步骤:
朝祭,在天亮之前即请下祖宗板、香碟,将蒸好的饽饽装盘,摆在神位前,点燃达子香,开始举行朝祭。查玛系上神裙、腰铃,手持单鼓,走着舞步,摆动腰铃,口唱满语祝辞,祭毕,众人叩头行礼,然后大家分吃饽饽,称为“饽饽祭”。随后是“使唤猪祭”,将所备黑色公猪绑好,不许绑嘴,不许抓耳朵,头西脚北放在屋地上,查玛跪在左边,将酒倒进猪耳内,猪耳一动,便是“领牲”,表示神或祖先已领受此猪,则众人欢喜,纷纷向祭者祝贺;否则众人叩头祈求神灵,默祝:淘米不洁净啦,斋戒不虔诚啦,猪毛不纯黑啦,直至“领牲”为止。随即杀猪取血,褪毛收拾洁净后,将猪按部位分解为八大块(称为大肉),入锅煮至大半熟捞出,按部位拼成整猪之形,猪嘴含左蹄,供在祖先前,俗称“摆件”。再从每部位各切一小块肉放在一个碗中,俗称“拿件”,代表全猪。之后,查玛分三次将拿件肉(又称小肉)和酒献于神位前,每次众人都要随之叩头行礼。礼毕,将肉复入锅煮熟,切成三四寸见方的肉块。众人坐炕上蘸盐水分食,谓之“吃福肉”。如有客人
来给主任叩喜,准许同吃。此肉不得带出祭所,且吃得越干净越吉利,如剩下,则连同猪毛、骨等由专人包好送到河中顺流冲走或掩埋在自家大门旁。
第二天是祭天,也称作“还愿”,主要仪式是在院内的“索罗杆”前进行,所以也叫祭索罗杆。索罗杆为木制,在每次祭天时,由主祭者亲自上山挑选砍伐树木,做成新杆备用

满族风俗的祭祀习俗
答:祭祀分为白日祭和夜晚祭,白日祭在祭祖后进行,将猪分解成十二件,连同内脏一起煮熟,供品摆设整齐后,主祭人跪读祭文,众人按辈分依次跪听,然后行叩首礼。夜晚祭神分为两步,首先请出祖先,燃起香和白蜡,然后杀猪祭祀,接着进行背灯祭,将门窗遮闭,主祭人吹灭灯,手持铜铃,舞动腰铃,口中念念有词...

清朝贵族祭祀的过程
答:一、祭祖 一般安排在白天,主祭人先将供桌及祖位架摆放好,然后将祖先请出,再把一头祭祀用的纯黑猪,抬到屋内南炕沿下。一切准备完毕后,主祭人诵读祭文,此时,所有参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辈分依次跪听。读完祭文后,叩首起身,然后众人把猪抬到供桌前杀祭。杀祭时要将猪毛退净,并将大小蹄角和猪胆...

满族文化:“白山黑水”间的祭祀活动
答:“星祭”在秋季九月以后的午夜里天上的星星出全了的时候举行,一般是在居室西窗以外的烟筒后面摆起祭桌,陈放七个香碟、七盅米酒、七盏油灯碗儿(这个数字各氏族之间也有区别)。祭桌之外,另设一个小桌放祭猪,口噙五谷,头朝北斗。 举行“星祭”时,全宗族的人按照辈份面向北斗排列。 满族由于长期在山...

祭堂子满族的祭祀活动
答:"星祭"是满族自然崇拜的反映,通常在秋季九月后午夜举行,以七个香碟、米酒、油灯等祭品向北斗或北极星祈福,展现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家祭"则是满族家族祭祀祖先的重要活动,分为朝祭和夕祭,分别在木人或绫条代表的祖先面前举行,食物如打糕和猪肉等都是必备的供品。满族对山川树木的崇拜源于长期的...

满族家祭仪式方式
答:祭祀结束后,家中的儿童会摘下旧的“索”(五色线拧成的细绳圈),换上新“索”,以此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安幸福。因为福豆妈妈是主要祭祀对象,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作福豆妈妈祭。妇女们会制作满族特色的打糕,由糯米和黄米混合而成,或是小圆饼,蒸熟后供孩子们抢食,称为“抢福”,这是为了将福祉...

满族家祭民族特色
答:满族家祭的仪式富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其中献牲环节尤为引人注目。祭祀开始时,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杀猪祭神。这种用于祭祀的猪被称为"争",必须是本家饲养,毛色纯黑且健康的去势公猪。主祭者会将猪腿绑在西炕前的供案上,然后用烧热的白酒灌入猪耳。若猪嘶叫摇头,表示祖先神灵已接纳这次祭祀,此即为"...

黑龙江朝鲜族和满族的清明节习俗
答:“烧包袱”是满族人清明节重要祭祀活动之一。通常是用白纸糊成一个“包裹”,里面装满冥钱,祭祀时,在祠堂或家宅正堂设供案,将“包裹”放于正中,“包裹”前面摆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燃烛,全家以尊卑长幼施礼后,将“包裹”拿到门外火化。火化时,划一大圆圈,按去往墓地方向留一缺口。...

满族家祭所祀之神
答:夕祭则在晚上进行,地点设在正室的西北角或北墙,祭祀的对象主要是传统的部落神和祖先神。其中,“背灯祭”是一大特色,仪式中会熄灭室内灯烛,据传是为了祭奠“万历妈妈”,一个因救努尔哈赤而牺牲的女神。萨满会制作小鞋“勿剌”,象征性地供奉给她,因为民间认为她的灵魂需要每年更换新鞋,以适应在...

探秘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有哪些
答: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林区鄂温克人举行祭祖议典时,将祖神偶像挂于树梢,东、西两侧分别挂日、月和大雁、布谷鸟等木制模型各一个,树间皮绳上悬挂驯鹿或犴等兽头、喉、舌、心、肺、肾脏以及四肢和尾巴,兽头朝向祖神;禁用他们认为不祥的四爪兽供祭。祭祀场所附近的树干涂抹兽血。草原的鄂温克人常于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