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断裂调查与区域稳定性评价确保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

作者&投稿:禾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略重点~

(一)主要平原(盆地)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态评价
以北方平原和地下水盆地为重点,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包括海河平原、淮河平原、山西六大盆地、内蒙古河套平原、银川平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岩溶地区、关中盆地、辽河平原、吐-哈盆地等。详细查明含水系统(包括包气带和含水层)的地质条件、结构与功能、水力特性和空间分布,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评价提供更为详细、准确的地质构架。
建立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构建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体系,实现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服务现代化,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开展地下水评价与预测预报;在地下水开发引发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基础上,定期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对策措施,为地下水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含水层修复
继续开展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总结东部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成果和经验,继续开展中西部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按照区域调查和重点地区调查两个层次开展工作。区域调查主要是调查评价区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的总体状况,调查精度为1∶25万。重点地区调查主要调查评价地下水质量和污染状况、圈定地下水污染范围和查明污染趋势等,调查精度为1∶5万。利用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定期跟踪地下水污染变化情况。研究重金属、农药、石油污染物等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运移、转化机理,预测地下水污染变化趋势,提出地下水保护对策措施。
选择典型重金属污染、石油类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场地开展土壤、含水层修复工程示范研究,探索和推广经济、高效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和技术。
(三)严重缺水区及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
在北方干旱区、南方红层区、饮水型地方病区和劣质水分布区选择严重缺水的重点地区开展地下水勘查,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分布规律,通过典型地区示范推广地下水成井和提水技术,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当地政府解决水资源匮乏提供找水技术方案。针对季节性缺水地区,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明确地下水找水方向和重点区域,提出地下水找水预案。
(四)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
根据国家重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开展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主要包括环渤海湾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等重要经济区。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按照两个层次开展:区域上按照1∶25万比例尺开展,重点区域按照1∶5万比例尺开展。通过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地质环境安全专题研究,提出与国家宏观社会经济规划相适应的地质环境功能区划,为国土规划和区域生产力布局服务。
(五)重要城市地质环境调查评价
以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为目的,开展重要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主要包括省会级城市和重要地级城市。区域上按照1∶25万比例尺开展,城市核心区按照1∶5万比例尺开展。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城市基岩地质、第四纪地质、活动断裂分布及其活动性、区域地壳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问题等。利用历史地质资料和调查成果,建立城市地质环境基础数据信息系统,为城市管理提供地质资料服务。
(六)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
开展全国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以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为主,查明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特征、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的大中型矿区、老矿区为重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建立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平台,对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及时提出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对西部矿产资源接替区开展地质环境调查和矿产开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我国在西部地区取得了一系列找矿突破,今后一段时期将进行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为支持西部矿业发展和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应对矿产资源接替地区进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估地下水资源潜力和矿产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地下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对地下水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型煤炭矿区,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主要包括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煤炭规划矿区。通过以1∶5万比例尺为主的调查,重点查明含水层结构和分布规律、矿产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和地下水质变化,提出地下水综合利用与灾害防治方案,制定区域含水层保护对策措施。
(七)活动断裂调查与区域稳定性评价
开展我国主要活动构造区活动断裂调查研究。针对大型活动断裂给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在南北向地震带、青藏高原周缘及其内部重要的活动地块边界断裂带、郯庐断裂带等区域开展1∶5万活动断裂调查,同时选择重点区域开展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分析相关活动断裂未来强震发展趋势。以自然灾害链理论为指导,评价断裂现今活动性及其对地震和次生地质灾害的控制意义。围绕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地质安全,在南北活动构造带、三江活动构造带、环渤海湾等重要活动构造地区和国家重大工程区,开展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八)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预警
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以西南、中南山地区为重点,主要包括青藏高原东缘、云贵高原、川东渝南鄂西湘西山地、秦巴山地、东南丘陵山地、黄土高原等。详细查明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背景和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选择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建立监测网络,完善监测内容,开展典型区域专业监测;健全完善覆盖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的群测群防网络;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自动监测报警仪器,不断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
(九)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
利用现代化监测技术,完善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监测网,长期开展监测评价。开展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等地面沉降工作空白区地面沉降调查,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根据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营需要,开展重大工程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结合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开展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制定分区地面沉降控制目标和管理措施。
(十)全球变化的地质环境调查与应对措施研究
开展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通过不同石笋、冰川沉积物等地质体的气候变化记录,开展地质历史上古气候变化与地质环境演化研究。通过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青藏高原、黄土沉积区、岩溶石漠化区等地区开展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全球变化的地质环境效应。
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基础上,从地学角度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针对全球变化影响下不同区域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变化的规律,提出不同区域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地质环境调查和关键技术研究。选取具备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条件的地区,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
(十一)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物质流调查与分析
以物质流理论为指导,开展我国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历年物质流核算与分析。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获取化石能源、金属矿石、建筑材料、地下水等基础数据,估算我国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物质流,对物质流随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揭示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开展省级行政区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物质流核算与分析。采用物质流计算方法,对全国各省(区、市)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的物质流进行核算分析,分析和归纳输入、输出物质流的区域分布特征,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机制。
开展我国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物质流分析成果为基础,以输入物质流表示社会经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结合地质环境先天脆弱程度,建立我国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我国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物质流消减与对策研究。以物质流分析成果和地质环境现状评价结果为基础,预测我国物质流变化趋势,提出我国物质流消减主要指标(例如直接物质输入量、物质消耗强度等),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政府部门加强地质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十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研究,包括地质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划、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风险定量评估、风险控制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等。围绕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价流程和风险的全过程监控机制,构建灾害风险管理的协调机制和法制体系,探索将地质灾害管理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的途径,实现地质灾害风险信息共享,广泛普及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理念,提高全民灾害风险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
一、十二年地质大调查成果回顾
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水工环地质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广泛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1.水文地质调查
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省区评价了地下水资源量和质量状况,为国家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平原、松嫩平原等我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一步查明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循环规律,初步掌握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环境效应,为我国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含水层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平台。
基本查明了西南8省(区、市)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石漠化状况,完成了1:5万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调查15万平方千米,建立了380处地下水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解决了30余万人饮用水、20余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为2010年西南抗旱提供了地下水开发基础资料和示范经验,为国家实施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图1)。
启动了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初步完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流域平原区、华北平原区及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的区域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状况,为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展西部干旱区、西南红层区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地区地下水勘查,在西部干旱和地方病严重地区成井470眼,为330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通过省部合作,在四川红层丘陵山区实施小口径浅井180万眼,解决了7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图1 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示范工程

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络。目前共有各类地下水监测点23800余个,其中国家级点1422个,控制国土面积近100万平方千米,在北京、济南、乌鲁木齐等地下水监测示范区和华北平原共有300余个地下水监测点实现了自动监测、无线传输与网上发布。近年来,通过中国地下水信息网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地下水监测信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2.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完成了1640个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覆盖面积约650万平方千米,涉及人口约7.9亿,调查并确定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10余万处,基本摸清了我国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发育分布现状;针对查出的重要隐患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为国家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川滇山地区、湘鄂桂山地区、新疆伊犁谷地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完成127个县近40万平方千米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初步建立了四川雅安、重庆巫山、云南哀牢山等8个代表不同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的监测预警示范区,为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
初步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10万平方千米,基本建立以基岩标、分层标和GPS、水准测量为主的区域地面沉降立体监测网络,为我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全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成功避让地质灾害近5000起,安全转移20余万人,避免财产损失近30亿元。
3.环境地质调查
完成全国1:50万以地质灾害为主要调查内容的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易发区的分区,获得了区域环境地质基础资料,为国土资源宏观规划管理提供了技术资料。
开展了环渤海、东南沿海等沿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区域地壳稳定性、海岸侵蚀和淤积、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状况,并对重点港口和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为制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开展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上游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状况和中下游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我国大江大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中下游地区水患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完成了181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这些城市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分布状况,对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措施,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完成了全国以省(区、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共调查矿山11万余个,调查矿山面积580余万公顷,初步摸清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国家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宏观决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开展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区活动断裂调查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国家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4.应急救灾和应对气候变化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极端干旱频繁发生,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地质工作者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打井找水工作。
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地质系统迅速开展航空遥感解译、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及评估、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积极服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重庆武隆、贵州关岭、甘肃舟曲等特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灾害排查评估、应急处置等。
2010年春夏,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地区遭受百年罕见干旱,国土资源系统紧急动员抗旱找水打井人员上万名,钻机上千台,物探设备上百套。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完成勘探钻孔2703口,成井2348口,总出水量36万立方米/日,解决了520余万人的饮水困难。
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全面估算了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分析了开发利用前景,完成了北京、天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全面启动全国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全国陆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估算初步完成,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进展顺利。与神华集团合作在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成功实施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建设,首次在中国建立了深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监测体系。地质碳汇调查研究得出新的岩溶和矿物碳汇能力估算数据。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取得新认识。编制完成了中国国土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报告,为中国政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十二五”期间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应用,着力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新格局”的基本要求,统筹部署国家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综合研究,构建区域地质环境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提高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为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服务。主要工作目标如下:
(1)重点加强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主要开发利用区、重要经济区等地区中比例尺基础水工环地质调查,显著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2)积极推进城市地质、地热资源调查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进一步拓展水工环地质服务领域;
(3)完善国家地下水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综合集成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监测资料,构建数字地质环境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水工环地质工作对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重点工作部署建议
1.重点地区基础水文地质调查
在我国主要平原(盆地)、岩溶石山地区和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开展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调查,查明区域含水层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结构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提出含水层保护建议,构建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资料信息平台,为国土资源规划以及含水层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2.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在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中西部和东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查明平原(盆地)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3.严重缺水和劣质水地区水文地质勘查示范
在以往严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北方缺水区、饮水型地方病区、南方红层缺水区及水污染区水文地质勘查示范,解决450万~5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不同缺水类型地区提供找水方向与勘查经验,探索地质环境与地方病关系,提出解决缺水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推进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4.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基本建成较完善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和国家地下水监测试验与科学研究基地,有效提升国家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满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地下水环境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撑。
5.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在我国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清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基础地质条件,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和完善的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6.全国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调查
继续进行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监测,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强化InSAR监测技术应用,优化基岩标、分层标和地下水分层监测孔等设施。开展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等地区地面沉降调查。开展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详细调查与监测。继续开展武汉、广州等重点地区岩溶地面塌陷调查和监测示范。
7.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发与预警示范区建设
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仪器研发和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工作,选择辽东南中低山泥石流区、浙东南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区、陇中黄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区、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区、滇南哀牢山滑坡泥石流区、新疆伊犁河谷滑坡泥石流区,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开展地质灾害早期预警区建设。
8.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
选择我国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开展环境地质调查,查明区域构造格架和地壳稳定性以及城市群核心区断裂带活动性、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重点城市环境地质安全评价,开展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建立环境地质可视化信息平台,为我国主要城市群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行等提供决策支持。
9.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开展我国重要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和潜在的矿业基地或重要成矿区(带)的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与评价,开展重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监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闭坑后所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0.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
继续实施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工程、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与示范工程、地质碳汇潜力评价与固碳示范工程和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摸清国土资源领域节能减排潜力,提高气候变化规律认识,提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服务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战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滇藏铁路是我国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是继青藏铁路之后规划的第二条进藏铁路,途经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全长约1500千米。

青藏铁路和滇藏铁路均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附近,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活动断裂、地震和地质灾害强烈发育,而且铁路沿线前瞻性区域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匮乏,铁路工程规划和建设受到严重制约(图1)。

为了查明铁路沿线新构造活动特征和重要活动断裂分布特征,完善青藏、滇藏铁路设计与施工方案,诊治地质“病害”并解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先后开展了“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层调查与地应力测量”、“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调查与监测”、“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等工作。

开展活动断裂调查与区域稳定性评价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技术人员克服野外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和高原缺氧等不利条件,瞄准铁路规划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活动断裂、地壳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特殊性岩土体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采用多种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了调查与评价研究。实测了364个冰丘、24条构造裂缝带、14个滑坡体和7处泥石流,发现了6个移动冰丘和若干严重灾害隐患。沿青藏铁路唐古拉—拉萨段埋设了15个GPS测量标志,建立GPS观测局域网,完成了2期GPS测量任务;在西大滩、安多、羊八井、五道梁分别建立了地应力综合监测站;重新厘定了14条重要的全新世或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

通过项目实施,获得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1)提交了铁路隧道地应力测量与工程稳定性分析报告、1:2000活动断层与地质灾害分布图、1:10万卫星遥感影像图与活动断层分布图及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勘测成果报告,应用于设计施工中,为青藏铁路优化设计施工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2)发现85道班移动冰丘、83道班移动冰丘、雅玛尔南移动冰丘及牦牛成群穿越路基产生的灾害隐患,沿青藏铁路对断裂诱发地质灾害进行了跨季节对比观测,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分析了移动冰丘等地质灾害对线路工程的破坏机理,多次提交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报告及防治建议,管理部门及时采取了必要的工程防治措施,有效地消除了隐患,保障了青藏铁路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

图1 滇藏铁路沿线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

(3)铁路设计部门采纳了调查技术人员提出的丽江—香格里拉线路优化方案,使昆明铁路局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在该段工程节约投资约4.3亿元,初步估算可节约工期4个月。

(4)活动断裂调查与区域稳定性评价核心成果还在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建立了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且简便易行的分区评价及特殊岩体判定方法,已在滇西片区铁路建设中推广应用。



活动断裂调查与区域稳定性评价确保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
答:开展活动断裂调查与区域稳定性评价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技术人员克服野外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和高原缺氧等不利条件,瞄准铁路规划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活动断裂、地壳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特殊性岩土体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采用多种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了调查与评价研究。实测了364个冰丘、24条构造裂缝...

重要工程区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
答:(2)综合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热场、构造应力场、地形变场、区域工程地质岩组及地质灾害等因素,采用基于ArcGIS的信息加权叠加方法,评价了滇藏铁路沿线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和近场区工程地质稳定性,为铁路选线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其中滇藏铁路丽江-香格里拉段铁路走向方案提出的优化建议被铁路设计部门采纳...

湖南省主要活动构造及稳定性分区评价
答:根据湖南省活动断裂发育历史与构造规模可分成两类活动断裂:一类活动断裂形成于中生代或更早,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又重新活动,即继承性活动断裂,这类断裂数量多,规模大,切割深,以NNE向、NE向为主;另一类活动断裂形成于新生代,规模小,切割浅,对水系和微地貌及第四纪地层有一定控制作用。NNE向继承性活动断裂带主要分布在...

区域稳定性综合分析与评价
答:以主要构造断裂与新构造运动为分界线,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划分出19个区域作为评价单元(图2-5)。 图2-5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分区略图 2.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 评价因素集中每个因素在“评价目标”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各个评价因素在综合评价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即权重,根据《区域地壳稳定性...

活动断裂的涵义及研究方法
答: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中,断裂带分级的主要指标通常包括:断裂带的规模(断裂带的长度、宽度及其所涉及的构造层次等)、断裂带与该区不同级别活动地块的关系及其在地块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根据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质构造格局以及最新的活动地块划分方法,可将研究区的活动断裂划分为4级(表3-3)。构成一级活动地块边界的...

区域稳定性分区及评价
答: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并参考震中分布图和活动断裂图,结合稳定性分区指标,编制出分区草图,再依据深断裂和地壳结构类型进行界线修正。最后,根据区域稳定性分区图最终确定界限,并对各区地壳稳定性条件逐个给予概括性评价,指出可能的内生地质灾害(主要是断裂与地震的活动性)。 9.5.2 稳定性分区标志 (一)深...

地震灾害及区域稳定性分析
答:3.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1)区域构造稳定性分级及依据 根据前述情况将本区划分为不稳定区、次稳定区、较稳定区、稳定区四个等级。各分区依据为: ·不稳定区的依据 a.北北东向新生代活动的地堑盆地; b.控制地堑盆地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的走滑断裂,有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交会; c.地球物理资料证实大型重力梯度...

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关因素分析
答: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中,各类地质构造特别是活动断裂的现今活动情况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活动断裂对地壳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断裂活动切断地壳岩层,使相邻块体产生差异运动,引起其上建筑物破坏;二是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地震往往是沿活动断裂发生,受活动断裂控制。深部构造也是控制地壳稳定性的...

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答:表9-6 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分级标准表 滇西北地区,不稳定区约15714 km2,占该区面积的18%,较不稳定区36926 km2,占该区面积的42%,较稳定区33056 km2,占该区面积的38%,稳定区2174 km2,占该区面积的2%。不稳定区主要分布在红河断裂带、程海断裂带、鹤庆-洱源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楚雄-...

断裂(层)及其活动性调查
答:1.断裂活动性鉴定对象 断裂活动性鉴定的对象是“主要断层”,一般是指: 1)区域地震构造图上有标示的区域性断层; 2)长度大于10km或大于15km的断层; 3)对其活动时代的认识有分歧,并且可能影响到场地地震危险分析结果的断层; 4)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迹象的断层; 5)通过场址区并且与工程场址区安全性评价相关的断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