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古诗四句

作者&投稿:左丘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竹里馆》

[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山中杂诗》

[ 南北朝 ]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3、《庭竹》

[ 唐 ]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译文:

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4、《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唐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5、《新竹》

[ 清 ]郑燮

关于竹子的古诗四句
答:石竹咏 王绩 唐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咏檐前竹 沈约 南北朝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新竹 郑燮 清...

关于四季竹子的诗句古诗
答: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4.关于竹子的古诗 1、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原文选段: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描写竹子的诗句(4句)
答: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

关于竹的诗句大全4句
答:1.描写竹子的诗句(4句)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有关竹子的古诗!!!要分析
答:《竹》--苏轼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起始两句先写风中之竹的情态。起句不加修饰直叙其事,斩截有力,初秋时节,南风吹刮,此为缘起;...

关于竹子的古诗四句100
答:开篇两句“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意思是说:刮去竹上的青皮写下我楚辞般的诗句,白粉光洁香气浓郁留下一行行黑字迹。这两句描述诗人在竹上题诗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含蕴深厚。句中的“青光”指代竹皮,同时把竹皮的颜色和光泽清楚地显现出来。“楚辞”代指诗人创作的歌诗。诗人从自身的...

竹石的诗意
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翻译:竹定青山不松,立根破岩之中。任凭狂风 岿然不动 阐释: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它第一二句说竹子扎根于破岩之中,基础牢固。第三四句说任凭呼啸狂风,千般万般的折磨,它们仍然岿然不动。...

竹石古诗
答: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竹石》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

赞美竹子的古诗词
答:1、《咏竹》——王安石(宋)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作品译文: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2、《竹》——(唐)诗人李贺 入水文光动,...

读了竹石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竹子
答:【赏析一】 竹石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