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乾县人情风俗录系列文章之节日风俗

作者&投稿:双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五)大年初二“祭新灵”

正月初二这天,在乾县大多数人均不走亲戚。少数人但见走者,均为穿白带孝之人。何也?皆因正月初二为“新灵”祭日之故也!

当地有一风俗,亲友中有故后未满三年以上的家庭,每年正月初二,亡者家庭的亲友都要参加这家的“祭新灵”活动。谓之“新灵”,实为鬼节,所有亲友本家、亲戚要带上香烛纸钱前往祭奠、悼念,女性们更得在离有新灵的亲戚家老远的地方就开始哭着吊孝。中午吃完饭,所有的亲戚还要去亡者的坟上烧纸,以示祭奠。在当地,这一天你见不到任何一家除过“新灵”以外的走亲访友者,也更谈不上“娶媳妇”等红事喜事会选在这一天举行。

偶有不知道这一风俗的人,倘若要冒冒失失的在大年初二这天跑到乾县拜亲访友,那被拜访的人家要是没有及时想到推脱的方法,一准要会被郁闷死的。据老人们讲是尊重“死者为大”的传统,大年初一是自家人团聚的日子,不走亲戚。所以在大年初二,开始走亲戚的第一天就要先祭奠亡者。

所以,入乡随俗确实很重要,我们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他乡的风俗习惯,然后再做活动安排,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行走在乾县」乾县人情风俗录系列文章之节日风俗
答:9.锣鼓家伙,自然是首推乾县大王镇的蛟龙转鼓,这是乾县人都知道的,已经被列入省级文化保护遗产,勿需多讲。10.姜村镇的莽塬战鼓,也叫"风搅雪",是流传于乾县姜村镇姜村、白落寨等地的一种用来鼓舞士气、欢乐庆典、礼年祭祀的鼓舞艺术,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11.乾县梁村镇芝兰村锣鼓—"八百里...

【行走在乾县】乾县人情风俗录系列文章之节日风俗
答:正月初二这天,在乾县大多数人均不走亲戚。少数人但见走者,均为穿白带孝之人。何也?皆因正月初二为“新灵”祭日之故也!当地有一风俗,亲友中有故后未满三年以上的家庭,每年正月初二,亡者家庭的亲友都要参加这家的“祭新灵”活动。谓之“新灵”,实为鬼节,所有亲友本家、亲戚要带上香烛纸钱前...

陕西乾县结婚的风俗
答:1.陕西结婚,男方需要给女方送四样礼,分别是肉、莲藕、烟、酒。2.结婚当天新郎新娘需要吃汤圆,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3.新娘结婚当天出门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寓意着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温馨提示:竹匾需...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答:“行走在乾县”,一个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乾县乡土风俗的平台,通过文字和影像,记录下这些即将被遗忘的故事。在这里,每一处窑洞都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感受那逝去岁月中的匠人精神。虽然窑匠的手艺可能已经不再流行,但它留下的痕迹,如同乾县大地上的文化瑰宝,静静诉说着古老与现代...

乾县的民间风俗600字作文
答: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 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 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 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 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

去湘西乾州古城游玩能感受到怎样的风土人情?
答:再者,乾州古城的风土人情也体现在丰富的民俗文化上。这里的土家族和苗族人民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如土家族的吊脚楼、苗族的银饰工艺、土家族的摆手舞等,都是乾州古城的独特风情。此外,每年的农历六月六,乾州古城还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最后,乾州古城的美食也是...

乾县的婚礼男方当天给女方都拿什么
答:红包 花 一个菜 一瓶酒 黑猪踢

陕西乾县特产:乾县馍豆豆
答:馍豆豆是乾县传统特色小吃,其制作方法被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保留至今。看似简单的馍豆豆说起来很容易,但要做好却不那么简单,这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每一步操作都要认真,不能马虎。馍豆豆制作在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悠久,城乡分布广泛。根据民间二月二日炒豆豆的风俗,娘家要给女儿送炒熟的馍豆豆。馍豆豆有...

陕西咸阳订婚习俗及礼金
答:酒过三巡。介绍人将男方为媳妇所备衣物和客人所赠之礼品,入在大盘内,呈于女家主婚人面前(包括事先约定的婚礼现金,用红纸封好)当面交付,如无意见,即完成订婚(过礼)任务,酒后吃饭,一般是一盘端,九个菜带馍。现行订婚礼,大体分为“仁义亲”240元,“普通亲” 360元,多于以上者为“高价亲、。过礼后,每逢四...

乾县已婚女儿送终穿啥孝服?
答:中国习惯送终都穿白色的孝服,结婚不结婚一样的,一般都是穿白色,可能你们当地有特殊情况,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