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杀害一对母子的东北小伙,庭审时却微笑求死,有何隐情?

作者&投稿:石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个人的童年到底对他成长后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弗洛伊德在《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写道,人们常常会忘记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这种理论并非没有道理,从很多罪犯的行为和心理上都可以看得到童年时期的负面影响。

时间回到2012年,当时的马金库还是一个18岁的少年,这个年龄的男孩子本应该在读书学习,但是马金库却用斧头砍死了一对母子,他自己也因为这件事面临终身监禁。追根溯源,这一切的悲剧似乎都与马金库的童年有着扯不开的联系,这些创伤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马金库的行为和道德准则。

▲马金库旧照

01

1991年,马金库出生于黑龙江省,这个孩子的降临并没有给马金库的父母带来多大的快乐,反而因为家中多了一个需要养育的婴儿,夫妻俩的关系一度恶化。马金库的父亲极其嗜好打牌,母亲樊守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选择了离婚。离婚的时候马金库被判给了父亲,父亲很快就再婚了,然而这对于马金库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

父亲再婚之后,依然没有改掉打牌的习惯,常常流连牌桌不回家。继母对马金库也不好,经常将他自己一人反锁在家中后,自己回了娘家。因此导致马金库在幼儿时期,常常两三天都吃不上饭。1995年,这一年马金库4岁,他的父亲因为打牌时起了争执,将一位朋友杀死,被判处死刑。

▲单亲家庭的孩子

继母将自己所有的不满和怨气都发泄在马金库身上,从4岁到6岁,这两年对于马金库来说,就是挨打挨骂。到他6岁的时候,继母实在不想再带着这个拖油瓶,于是把马金库送到了生母樊守丽身边。此时樊守丽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儿子了,她发现自己的儿子遭了不少罪。虽然她也组建了新的家庭,但是樊守丽依然决定好好对待自己的儿子。

02

此后,马金库获得了一段安定温暖的日子,他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家里贴满了他获得的三好学生、单科优秀等奖状。由于马金库之前被继母殴打时损伤了耳膜,所以他的听力有些问题,要修复耳膜,需要花费2万块,樊守丽暂时拿不出这笔钱,治疗的事情便耽误了下来。一直到小学毕业,马金库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他考上了五常市实验中学。

▲五常市中学照片

但是继父却不愿意再花钱送马金库去五常读书,母亲樊守丽私下借了6000块钱才将马金库送到五常读书。当时的马金库有一个梦想,他希望可以考上大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马金库渐渐发现继父一直对他很有意见,自从母亲私下借钱将马金库送到五常之后,继父和母亲的关系就急剧恶化,争吵打骂变成了常事。马金库无心在求学,他要求退学回家。但是继父对他始终没有给予任何好脸色,2009年,樊守丽与丈夫离婚,带着马金库到了北京东郊的马各庄。

到了北京后,樊守丽又找了一个新的对象。樊守丽花了三个月的工资给马金库买了一台电脑,此后马金库在网络中找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后来马金库到了朝阳区的一家商贸公司当搬运工,这件事让樊守丽特别高兴。2011年5月初,马金库在领到第1笔工资以后,拿出了200块钱给母亲和外婆,这令樊守丽觉得很欣慰,感觉儿子终于长大了。

▲受害者母子照片

《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中有云:“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还不到一个月后,樊守丽就得知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的消息:自己的儿子马金库,竟然挥起斧头砍向她老板的儿媳和两岁半的孩子。

03

2011年5月22日,马金库本来想要睡个懒觉,好好休息一下,但是老板在早晨6点多就叫他起来卸货。马金库觉得很生气,在8点多的时候,他来到公司厨房,将二三十片安眠药放进了一锅粥里。他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大家吃了这样的粥就会很想睡觉,也就不用干活了。这一天老板和几个员工都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前往医院就诊。

▲在庭审现场的马金库

到了晚上,已经十分疲倦的马金库想要睡觉,但是老板的儿媳尹女士却叫马金库帮忙修电灯哄孩子。马金库不想哄孩子,两人就争吵起来。争执越来越激烈,发展到推搡,马金库顺手抄起墙角的斧头向尹女士砍去,他砍了20多下,尹女士和怀中的孩子都当场惨死。马金库的案件庭审时,这个18岁的少年一直表现得满不在乎,他微笑着请求法庭尽快判处他死刑。2013年12月11日,马金库被判处死缓。

结语

在马金库18年的生命中,他没有学会过如何爱护自己以及他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非常淡漠。惨案发生后,马金库从来没有对死在自己手上的女人和孩子的家属表示过任何一点歉意,他看起来全无悔意,但是仅仅因为一点小事,他却葬送了两个人的性命以及自己的一生,而他的母亲樊守丽,也将在痛苦中度过下半辈子。



因为他对人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冷淡,没有人情味,而且特别冷酷,所以才会不在意人们的性命,这种行为是令人们痛心的。

没有什么隐情,就是他过得实在是太不顺利了,不太想活了,所以一直在求死,但是犯下这么大的罪孽,求死也不能挽回呀。

因为这个东北小伙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才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也非常讽刺。

《双面胶》原著中,为什么说死在李亚平拳头下的胡丽娟是自作自受?_百度...
答:其实胡丽娟会成为“双面胶”,原著结局这么悲惨也与她自己有着莫大的关联。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人胡丽娟是个上海姑娘,爸爸妈妈有知识、有文化,而且夫妻感情特别好。从小生活在爱的包围下的丽娟单纯又善良,虽然偶尔有点上海小姐的脾气,但从来都不记仇。而李亚平一个东北农村的小伙子,本事不是很大,每月...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实验?
答:在20世纪6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些实验,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一群人比一个人更不可能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他们把参与者安置在一个房间里,并将其充满烟雾。果然,当房间里只有一个人时,他们立刻报告了烟雾。当有多个…时花了一段时间。8、斯坦福监狱实验 另一项著名的不道德实验是1971年...

东北二人转包公断后戏词?
答:儿呀,为娘我要把状告,你快前去走一遭 男:你老没事快用饭,是无顾告状为哪条 女:娘叫你去你就去,沉冤不雪恨难消 男:母子相处十八载,有冤咋不对...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2.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

东北,再无“黑社会”!
答:东北人,也是高素质的象征。在快速路的早晨,人们在生命面前让出道路,只为等待救护车的来临,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东北人骨子里的素质体现。感恩与亲情,是东北人的底色 在辽宁沈阳,一位六旬大爷毫不犹豫跳入湖中,救起落水母子,母子的跪谢,展示了东北人心中的感恩之情。在东北,无论陌生人还是...

可否分享一下杀戮一代百度云盘的地址,非常感谢!
答:回答:你好,我是杨沁雅儿,用百度网盘分享给你,点开就可以保存,链接永久有效^_^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gSEbSc92Hg2PziabKkp7Q 明白的人默默的已经打开了。 . . . . . . . . . . . 甄宝珠自己不能走出农村,就在婚姻上想办du法:嫁一个商品粮。当然这话不能明确说出口,得...

电视剧(双面胶)的结局
答:电视剧《双面胶》的结局是亚平来报社找丽鹃,在老太太床前,最终两人和好了。最恶劣的情景还是发生了,一天丽鹃逗刚会讲话的宝宝说话,怎知宝宝却清晰的吐出“妈妈坏”的字眼,显然是调教的结果。再也无法忍受的丽鹃出言赶婆婆走,亚平却赶她走。言辞越来越失控的丽鹃终于激怒了亚平,他失去理智的痛...

一张老照片作文
答: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一张老照片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张老照片作文1 每当看见那张老照片,我总是忍不住哭起来。 那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

一家三口烈士,王凤阁被当众斩首,5岁的儿子为母亲擦泪说不要怕
答:借着对当地地形的了解,他们多次利用地形 将日军围追堵截,屡次获胜 ,日军长官极其愤怒,但每次派兵过去都吃了亏,这支部队的表现很快就人尽皆知了。 但有得有失,王凤阁的两个侄子全都为国牺牲了, 一个死在了抗日战场,一个在沈阳收集情报时被日军杀害。 1932年 ,王凤阁率领部队攻下 柳河县 ,以柳河为根据地,在周...

《双面胶》这部电视剧最后结局怎么样?
答:在电视剧中,剧情是这样的——出生自上海,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丽娟,嫁给了一个大学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凤凰男”亚平。亚平在自己妻子家庭的帮助下,在上海成家立业了。生活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但是亚平的妈妈,丽娟的婆婆到来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亚平的妈妈,丽娟的婆婆是个传统...

历史上血腥惨案有哪些
答:4、镇江惨案 镇江惨案是日军在1937年12月8日,也就是南京沦陷前5天,在镇江沦陷后,日军在江苏镇江大肆屠杀群众并抢劫镇江人民的财产、焚烧民房、强奸妇女的暴行。在这场浩劫中,镇江被害人数达一万人以上。仅镇江所辖的句容县就有3000余名群众被日军杀害,伤残1000余人。除此之外,日军还焚毁房舍1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