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月亮》传达出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作者&投稿:彘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部刷新对爱情认识观的影片,《苦月亮》到底想传达什么样的爱情观?~

《苦月亮》自一出现,就颇受争议,到底是什么类型的片子?只能这样定义--对女人来说,这是一部爱情片,对男人来说,这是一部恐怖片。其中表达了一种贪婪、欲念的爱情观。

这是一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从相识、热恋、厌恶到最后互相报复的故事。生活中大多恋情不也都是这样,从刚开始的非你不可到欲求不满,直到最后成为了平淡无求甚至厌弃。《苦月亮》则多了一个极端的手段,即互相伤害,让当初浓烈的爱情蒙上了一层恐怖色彩。
其中贪婪这点,则表现在奥斯卡想抛弃一个咪咪来换取所有的女性。咪咪则是贪婪的想占有奥斯卡的全部,咪咪可以容忍奥斯卡的打骂、出轨,但她无法接受奥斯卡离开她。至于欲念,则是影片的一个大背景,奥斯卡的所有爱恨、恩怨都从这儿衍生及依附。他对咪咪排山倒海的爱从正常的性爱向虐恋倾斜,直到最后体验过所有高潮后,甚至想摆脱束缚。奥斯卡以为他对咪咪的伤害、抛弃是成全,实则咪咪对他是爱而不得,更是恨之入骨,直到奥斯卡死前才得以理解。
这种扭曲的爱情,只会伤害更多的人,本不该存在,奈何人性的贪婪铸成了这种爱情观。

《苦月亮》是一部尤为独特的爱情电影。

《苦月亮》该片是一部奇妙的作品,因为导演曾与十三岁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的经历而遭遇到了两极评价。认同该片的人会将其视为波兰斯基最具深度和力度的电影,否定该片的人则说在片中充分体现强奸犯内心的变态意识。

如果细看该片的话,就会发现这两种答案其实都在片中得到了展现,片中的独特不仅在于其大尺度的镜头,更深层次令人惊诧于本自美好的爱情,居然也会令人性变的如此扭曲,充满着让人无法超脱的痛楚,或许爱情与人生的波折本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奈杰尔和菲奥娜是一对正值“七年之痒”的英国夫妻,搭船到印度去给他们缺乏激情的婚姻充电;奥斯卡是个终日瘫在轮椅上的美国作家,他的妻子咪咪年轻美艳,是个法国舞蹈演员,这对夫妻关系诡异。
两对夫妇相逢在黑暗的海上。奈杰尔被咪咪的美貌吸引,不由自主地接近他们。奥斯卡遂以咪咪为饵,要奈杰尔倾听他们的故事。多年前,奥斯卡在巴黎的公共汽车上偶识咪咪。
她的美貌让他着迷。他走遍巴黎城想要再度遇见她。终于在他心灰意冷地与他人约会晚餐时,发现站在身边的女招待便是寻觅了许久的咪咪。于是,一段浪漫疯狂的爱情有了开始,激情迸发,二人掉入爱的深渊。

《苦月亮》其中展现了一对恋人从热恋到恋情下滑,感情淡漠到相互折磨的过程,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奥斯卡的激情恋爱观以及咪咪的培养爱情观。但是,在展示了两人的爱情观之后,导演还有自己的想法。

奥斯卡是一个继承了祖父遗产的一个美国作家,但是其实他并没有任何代表作品。为了寻求灵感,他来到巴黎住下,在公交车上被一个穿着小白鞋的清纯女孩吸引,帮助了找不着车票的她,但是自己却被赶下了车。之后,奥斯卡一直想着她,难以集中注意去做自己的事,他常常在那一次乘坐的公交车线路上徘徊,希望能够再次遇到这个女孩子。这就是两人恋情的起点。

有一天,奥斯卡在寻找女孩的过程中在服装店发现了一个背影,这个女店员的背影很像那个女孩。他上前打招呼,但却发现不是这个女孩子,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奥斯卡还是邀请这位女店员共进晚餐。但是非常意外的是,在饭店里,负责上餐的女招待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女孩咪咪。咪咪很感谢他当时的帮助,而奥斯卡被咪咪的美丽和纯真吸引了,两人在接触和吸引后走到了一起。

在最开始的恋爱中,咪咪放弃了工作搬到了奥斯卡的家里,而奥斯卡也深深迷恋着这个女孩。两人在爱情的催化下纠缠了很久很久。疯狂的性爱使两人感情进一步升温,只是很小的举动,都能引发两个人爱情的泛滥。

但是,两人的恋情走到顶点之后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奥斯卡对于咪咪的兴趣减退,但是咪咪希望两人的感情持续下去。因为热情不再,生活中一点点小矛盾都能引发矛盾。奥斯卡提出分手,咪咪非常痛苦,用自己的无条件妥协来挽救这段关系,而奥斯卡用自己的残忍和冷漠伤害着她。当咪咪说自己怀孕以后,奥斯卡坚持要她流产,并且在她流产之后骗她上了飞机摆脱了她。

奥斯卡的爱情观显然是一种处于冲动状态的、戏剧性的爱情观。他希望爱情应该维持最美好的模样,充满激情和活力。但激情和情感消退后,就意味着爱情消失,一段恋情也应该在此处该画上句号。咪咪对爱情的重新唤回和挽救的努力,在奥斯卡看来只能说是一种无意义的纠缠。

他的爱情就像潮水,在奔涌上岸后一段时间就会迅速退去,下一次出现的潮水并不是原来的潮水。这样的爱情是新鲜的,却不是长久的,奥斯卡将会在人群中寻找着他的下一个名为爱情的猎物。

但咪咪不是,咪咪的爱情观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成长的爱情观,她认为爱情有高潮也有低潮的。爱情中不仅有令人感动和战栗的激情碰撞,也有温情脉脉的长久陪伴。当两人的激情消退,理所当然地应该迈入一种稳定和和谐的平静生活状态。这种想法被奥斯卡否定,她希望用妥协来度过这段过渡期,慢慢找到原有的感情。

两人的爱情观发生了冲突,奥斯卡的自私和咪咪的固执造成了两人悲剧性的后果,一个准备放弃,一个执意继续,两人的拉扯让原本单纯的爱情扭曲了。奥斯卡伤害着咪咪,而咪咪陷入了无限妥协的怪圈。
在骗走咪咪之后,奥斯卡恢复了自由的生活,他重新寻找着妙龄女郎来满足自己情感和生理上的需求。

但有一天奥斯卡被一辆车撞了之后,在骨折和脑震荡的折磨之中痛苦难当。咪咪出现了,带着强烈的恨意和爱把奥斯卡拖下病床,让他下半身瘫痪。咪咪照顾奥斯卡,但是却无时无刻地在折磨着奥斯卡。两人在相互折磨之中变得再也离不开对方,以一种畸形的相处方式结婚了。在讲述完自己的故事之后,奥斯卡扣动了扳机,两人的爱情结束了。

两人的关系如同奥斯卡最后感叹的那一句:我们都太贪心了,宝贝。本来爱情观不符合的两人,一定要捆绑在一起。在激情消退之后对爱情态度的矛盾凸显,最终以悲剧落幕。

奥斯卡用激情把咪咪拉上了爱情的马车,自私狂妄,而咪咪用自己的固执毁了奥斯卡的下半生也毁了自己,偏执悲情。如果一开始更多地想到对方,真正了解彼此的需求,会不会这个故事会有另一个结局。



《苦月亮》对于爱情的观点是:平淡如水的爱情必将陷入苦闷和死亡,而热情似火的爱情又会让人欲罢不能、走向毁灭。所以爱情可能没有什么对或者错,不管是何种爱情都会面临问题。

这种爱情观其实是通过片中两段恋爱故事将其表现的。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影片其实包含了双重叙事,一个是一对有着七年之痒的英国夫妻借着旅游的契机希望能够修复彼此之间的感情,另一对则是英国夫妻在船上遇到的美法恋人,他们代表着另外一种爱情相处模式:虐恋模式。

所以在影片中,随着美国男人奥斯卡的讲述,他和法国女人咪咪之间惊心动魄而又充满诡异气氛的爱情经历在英国男人的脑中产生了激烈的反应,因为他对于自己的爱情或者说婚姻生活已经心灰意冷,他需要找寻新的激情。而美国人奥斯卡却又在自己的充满互虐关系的恋爱中受尽伤害,对于咪咪其实也一样。

因此,当我们细致观察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时,会发现其实爱情没有任何对的定式,那对英国夫妻对于对方的感觉可能就是张爱玲所说的白玫瑰,而美法夫妻则是红玫瑰,他们之间又形成了某种围城一样的困境,他们只能期望对方的爱情模式可以拯救自己,然而最终,他们都走向了某种毁灭,只能用最为平和的方式来寻找平衡点。

所以,《苦月亮》对于爱情无疑表达出了一种悲观的态度,然而这份悲观却是相当真诚的。



《苦月亮》中有两对夫妇,分别对应两种不同婚姻形式或者说爱情观。英国的奈杰尔,菲欧娜夫妇对应是一种大多数文明人都会拥有的形式。两夫妇在外人看来幸福快乐,然而其实早已千疮百孔,但是他们还是要尽力维持着体面,想办法挽回这段关系。他们为自己婚姻找到的出路是旅行。他们选择去印度来改善自己的关系。

而游轮上的另一对奥斯卡,咪咪夫妇则是奈杰尔夫妇的反面。他们之间的爱情在现在大部分人看来,有点畸形,甚至有点变态。他们一直在不停追求快感,企图达到快感的顶峰。他们换了各种PLAY,只为了给他们的爱情保鲜。正如奥斯卡所说,他年轻的时候疯狂地崇拜着咪咪,渴望着他的肉体。一次次达到快感的顶峰。但情绪总逃不过一个铁律: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奥斯卡终于有一天觉得他与咪咪的感情在走下坡路,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咪咪富有激情,而是开始疲倦。一开始他提出分手,咪咪不同意,他们的关系也随之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虐恋。奥斯卡为了逼咪咪离开做出了各种伤害她的事情,在他的折磨下,咪咪开始失去她的美貌。但是奥斯卡做这些事情并不是完全因为他是个变态。其实他心里还爱着咪咪,只不过他的表现形式已经从最开始的疯狂的性爱变成了没完没了的折磨。正如奥斯卡在片中所说“折磨一个不相干的人不会有任何快感”其实这就是他口中所谓“发酸的爱情”而第一次他成功逃离之后,各种滥交,一次次快感冲击的背后指向的其实是无尽的虚无。

所以,咪咪的再次出现虽然是奥斯卡噩梦的开始却也是他们爱情新一阶段的发端。这时候最初的受虐者转换成了施暴者。这看上去像是在复仇,却依然是一种发酸的爱。所以,奥斯卡在有机会终结自己的痛苦的时候选择了不。不仅如此,他还选择跟咪咪结婚。说到底,他也认识到了他与咪咪之间有一条无法断开的纽带。

《苦月亮》存在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宣扬某种爱情观。在电影中两种爱情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比起猎奇的PLAY展现,波兰斯基其实更想讨论的是爱情的真谛。在他看来,或许只有咪咪和菲欧娜才称得上真正的爱情。



很多人说《苦月亮》是一部剖析爱情的电影,但我觉得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部电影对婚姻剖析的非常透彻。

电影中的英国夫妇也就是奈杰尔和菲奥娜在婚姻生活中,逐渐步入七年之痒,为了寻找失去的激情,他们踏上了游轮。而奈杰尔在一次偶然机会认识的咪咪,因为咪咪舞姿迷人,身材也苗条,这让奈杰尔对她产生了另外一种情感,最后两个人还在一起调情,当然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男人本来就是关注外表,喜欢从表面上看待事物的一种动物,喜欢追求刺激是男人的本性,对新鲜的事物也容易充满好奇。片中的奈杰尔是一个英国人,看起来非常绅士,但他的内心确实暗流涌动,绅士的外表只是用来伪装自己的,心里有这出轨的想法才是他真正的想法。

影片也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的本质。我觉得影片要告诉我们的是,得不到的女人并不是真爱,要珍惜眼前的人。性的确能够作为催化爱情的良药,是一种让人们更加容易互相了解的方式,在婚姻中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而我觉得在婚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信任、互相宽容和理解才能白头偕老。



关于《苦月亮》很多人说是一部情色片,但是我觉得并不是一部情色片(虽然片中有不少情色片段)。无论是从爱情和婚姻来说,性是一种最好的交流媒介。

有人说男人和女人对性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男的可以和任何人发生关系,但是女人不会,女人只会和自己爱的人发生关系。但是从爱情来说恰恰相反,女人可以和任何人谈恋爱,但是男人只会和自己喜欢的人谈恋爱。而《苦月亮》中的Oscar和mimi是典型的例子。

对于Oscar来说mimi很迷人,但是Oscar是不可能为了mimi放弃整座森林,因为mimi对Oscar来说是会厌倦的。但女人不同,就像mimi,她说“离开你我就活不下去了。”所以就算Oscar在怎么折磨她,哪怕做奴隶,哪怕被抛弃,哪怕被虐待,只要不离开你就好。

欲望是想要拥有,而爱是无法割舍。Oscar对mimi可能欲望大于爱,毕竟对于一个像mimi这样风情万种,身姿妖娆的女人,的确能让男人欲望加身。而mimi对Oscar的爱是无法割舍的,后来两人分手,mimi哀求Oscar说,无论你怎么样对我,我都要留在你的身边,因为mimi说自己要是离开Oscar就活不下去了,只要你答应,无论我做什么都可以,无论是堕胎,还是骗她上飞机,但是痴情的mimi也不愿放弃。这种近乎疯狂的爱,让人窒息,也至于Oscar想尽一切办法去摆脱她。

这部电影对于男人来说是恐怖的,对女人来说是一部很好的爱情片。片中男人不愿因为一棵树去放弃整座森林,而女人想要永远的占有男人。可以把男人需求看做性,女人需求看做感情,对于爱情和婚姻来说,性与感情要合理调剂,不然就容易产生裂痕。这是大部分人在爱情和婚姻中所遇到的问题。



《苦月亮》传达出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答:《苦月亮》其中展现了一对恋人从热恋到恋情下滑,感情淡漠到相互折磨的过程,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奥斯卡的激情恋爱观以及咪咪的培养爱情观。但是,在展示了两人的爱情观之后,导演还有自己的想法。奥斯卡是一个继承了祖父遗产的一个美国作家,但是其实他并没有任何代表作品。为了寻求灵感,他来到巴黎...

一部刷新对爱情认识观的影片,《苦月亮》到底想传达什么样的爱情观?
答:《苦月亮》自一出现,就颇受争议,到底是什么类型的片子?只能这样定义--对女人来说,这是一部爱情片,对男人来说,这是一部恐怖片。其中表达了一种贪婪、欲念的爱情观。这是一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从相识、热恋、厌恶到最后互相报复的故事。生活中大多恋情不也都是这样,从刚开始的非你不可到欲求...

如何评价《苦月亮》(Bitter Moon)这部电影?
答:他说:“孩子是婚姻的灵药”,但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给观众去感受影片中的悲剧力量与黑色幽默。总的来说,《苦月亮》是一部挑战观众情感界限和道德观念的电影,它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的艺术品。观看时,不妨抛开道德的框架,去感受导演所要传达的深刻主题。

《苦月亮》评价怎么样?值得一看吗?
答:《苦月亮》是一部尤为独特的爱情电影。《苦月亮》该片是一部奇妙的作品,因为导演曾与十三岁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的经历而遭遇到了两极评价。认同该片的人会将其视为波兰斯基最具深度和力度的电影,否定该片的人则说在片中充分体现强奸犯内心的变态意识。如果细看该片的话,就会发现这两种答案其实都在片...

付出真心的情感会可能伤得最彻底吗?
答:付出真心的情感有可能会伤的非常彻底的,如果付出了真心,但是对方没有和你付出真心,对你只不过是敷衍了事,甚至在欺骗你,那么你付出真心的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被伤的非常彻底了。

有催人泪下的电影吗?介绍几部(不要香港片),最好是很经典的电影!谢谢了...
答:法国的《天使爱美丽》,这部影片也是儒内以最佳方式传达出了无尽的乡愁,对孩提时代的巴黎、梦想中的巴黎的眷恋。在看这片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的给主人公的所为而感染,不是露出会心的微笑。 法国的《香水》,一部充满香气,但是同时充满恶臭的电影。看后有一种无以言喻的感觉,但是可以得到很多的感...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答:(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

诗歌里哪些描绘的景物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
答: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所有意象的象征意义有哪些?
答: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燕子”: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

孙洁的主要作品
答:爱情本无所谓对错,错就错在我们爱了,而且不言放弃。2、 《心灵的感应》: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病。一旦爱了,你的智商便急剧下降。但爱情的力量也很神奇,无论相爱的人距离多远,他们的心灵都会时时感应。演唱者的歌声像一页漂浮的小舟,自由而又连贯,淡淡的忧伤里有一种热力,抚慰着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