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一些历史上中外化学家的事例,多多益善?会追加分的!!

作者&投稿:田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医用注射器请思考它可以代替哪些常用仪器(化学)请举例三种(多多益善)~

可代替的不多、常见的可代替滴管、量杯、

体重最重的那一个

法国物理学家和放射化学家。1867年11月 7日生于波兰华沙,1934年7月4日卒于法国上萨瓦省。1883年中学毕业,并获得金质奖章。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和当时波兰的大学不接受女生,她担任家庭教师八年。1891年到法国深造,189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894年毕业于数学系。1895年与P.居里结婚。1904年被巴黎大学聘为助教;1906年P.居里去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她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并被15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

在H.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现象以后,M.居里和P.居里首先对各种物质进行放射性考察,发现元素钍也具有放射性,铀矿物则有着比纯铀高得多的放射性;依靠科学推测和精巧实验技术,1898年在铀矿物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开创了一门新的科学——放射化学。按照传统的概念,确证一个元素的发现应该提供可以目睹的该元素的足够纯的化合物或单质样品。他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数以吨计的铀矿物废渣中提取少量的纯镭盐。最终经光谱分析和原子量测定,证实了元素镭的存在。因对放射性研究的贡献,他们和贝可勒尔共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0年 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放射学大会上,她和一些专家提出建立镭的放射性标准的建议,这对放射性研究和辐射治疗都是必需的。大会通过镭的放射性单位为居里,以纪念P.居里,并决定由M.居里负责制备镭的标准。M.居里因发现元素镭和钋、分离出镭和对镭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和她的长女I.约里奥-居里一起参加战地医疗服务,担负伤员的 X射线透视工作。她积极提倡把镭用于医疗方面,使辐射治疗(早期也称为居里治疗)得到推广和提高,使核能造福于人类。
“起死回生”的药店学徒
1870年,在巴黎的一个交叉路口,有一家十分著名的老药店,名叫班特利药店。一天店铺里十分宁静,只有研杵和研钵发出的轻微均匀的响声,那是几个学徒在研磨药物,带着老花镜的老药剂师,在翻看一本很厚的书,寻找药物的化学配方。当时的巴黎,医药化学十分发达,化学家和医生都坚信,化学方法是治病救命、战胜死神的法宝。但是肉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当时的化学药品,只对少数极简单的疾病有效。在药店的学徒中,有一位机智聪明的青年,他就是莫瓦桑,正当他细心研磨药品时,突然,药店的门被撞开了,一个中年男子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他脸色焦黄,汗流满面,呼吸困难,眼神十分吓人,“救——救命吧——”他上气不接下气地低声说。药店的人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围在他身边。“您怎么啦?”老药剂师问:“我——中了砒霜毒,我把它当药吃了,现在——,药性已发作了——。我——肚子痛得厉害。”老药剂师慢慢地摘下眼镜,摇摇头,低声说:“已经没有办法了,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您,还有什么话要嘱咐的吗?请快说吧,我们一定把您的遗嘱告诉您的家人。”气氛十分紧张,大家都默不作声。“请等一下!”莫瓦桑高声说。他拨开众人,挤到跟前,看了看病人,回身从药架上取来一些酒石酸锑钾、三氯化铁给病人吃“民然后又让病人服了一些其他药,结果病人病情很快就缓解了。又经两天治疗,病人完全康复了。事后,巴黎的一家小报以《“起死回生”的药店学徒》为题,报道了这件事,许多巴黎人部知道了莫瓦桑的名字。
保尔·埃尔利希
PaulEhHIch
“科学研究没有园籍的限制和种族的隔阂。
……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们首先要免除门户之
见。”这是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和化学疗
法的先驱埃尔利希在接受诺贝尔奖金时讲的
话。因他对免疫性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与俄
国的胚胎学家、免疫学家梅契尼科夫并列为一
九O八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获得者。
用“神奇的子弹”来肘杀病茵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特恩。父亲是一位犹太医生。他日幼便
饱尝了种族歧视的痛苫,立志当一名济世良医。那时候,肉眼无
法看到的病菌正在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猖狂肆虐,传染病夺去了
千万人的性命。埃尔利希目睹了种种苦难,他刚跨进医学院大门,
使决心用毕生的精力向小小的细菌宣战。他说:“我一定要发明一
种神奇的子弹, 让它只射杀人体内的病菌, 而不敢伤害人体。。
在他求学时期,他的表兄威格特就在作组织及细菌培养的分类
染色研究。一八七八年,威格特发现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于各种染
料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埃尔利希对此很感兴翅,就向威格特学习
染色法,不久又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同学们讥笑他是不务正业的
“幻想医生”,他毫不在乎。他先后在弗劳兹瓦夫、斯特拉斯堡、
弗赖堡和莱比幅等大学医学院里学习,受到当时细菌学创导者柯
思和病理学家海德里希的提携。一八七八年毕业之后,他就被推
荐到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病理研究院,成为实验病理学创导者、柏
林大学教授姑雷·里希斯的助手。不久,他发现不但细菌,而且
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也有不同的染色能力。从此,染色分析法成
了解剖学家剖析组织不可缺少的方法。
埃尔利希完成了一项若名的实验:把甲基蓝染料注射到一只
活老鼠体内,然后作生理解剖,发现只有老鼠的神经末梢染,卜了
蓝色,而肌肉和骨馈不染色。这是为什么呢?埃尔利希推想:可
能在染料和神经末梢之间有某种吸引力。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
对体内病菌有吸引力的染料,又有药物的作用,把病菌杀死呢2
他开始了实现其“神奇子弹”的设想。
研究有机体对染料的感受性,提出用染色法鉴别有机体细胞
和组织,这是饱的第一大贡献。埃尔利希曾经是科鼓的学生,对
于科赫用染料使细菌着色的方法,他一直有着深刻的印象。既然
染料在玻璃片上能渗入细菌,使细菌着色而死亡。那末,如何用
染料来杀死体内的病菌,就要靠先辨明正常人体细胞和组织与病
菌的区别了,这样,才能避免“玉石惧焚”。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白血球的变种,即一种体积庞大,容易被曙红染色的颗
粒,他称之为“嗜曙红白细胞”,即后来人们所称的“埃尔利希细
胞”。一八八二年,他观察到并描述了这种白细胞吞噬红血球细胞
的现象。他的这一发现,对组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八
九六午,埃尔利希在柏林附近的斯特吉茨血清实验所任所长,他
用显微镜研究血液,gf究有机组织对染色物质的感受论发现了
望氮反应,后来被称之为“埃尔利希反应”。重氮化合物可以和许
多有机化合物产生颜色反应,可以用来对尿液、血液或血浆的提
取物进行染色试验,通过比色,就可以区别人体、动物体内的病
茵和正常细胞、组织了。埃尔利希用这种染色法首先鉴别了韶细
胞性白血病的各种类型,研究血液的正常细胞和病态细胞。“埃自:
利希反应”流传至今,应用起来非常简便。他被称为血液学和免
疫血液学之父。
埃尔利希在研究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用同一染料后,
有些组织呈红色,别的却呈蓝色?为什么细胞核可以接受某种染
色,细胞质却不能?为什么白喉毒素对鸽子无害,对婴儿会造成死
亡?他推断,各种不同的细胞、组织间,必有基本的差异存在。
埃尔利希认为“化学亲和力”即是生命奥秘的钨匙,他提出了有
机体和周围化学物质(食物、药物等)结合的学说——侧链学说,
进而又科学地导出免疫化学和化学疗法理论。
埃尔利希认为,抗原具有结合基或“侧链”,他称之为“结合
簇”,毒性抗原具有代表其毒性的“毒性簇”。抗体是机体细胞受抗
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物质。抗体也具有侧链或结合簇,能与抗原的
结合族作特殊的结合。一八九七年,他把抗体叫做受体。他推想:
化学性质不问的受体能与不同的抗原结合,在机体细胞上发生结
台反应,此后,受体即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细胞就产生更多的受体,其中有些脱落而进入血流;血流中的受体能与抗原发生反应,
从而保护机体细胞。埃尔利希认为淋巴球是参与形成受体的。他
同时提出,多形核白血球及巨噬细胞起到协助作用,因为它们能
使细菌及其他颗粒状抗原裂胳使其可涪成分为淋巴球所吸收。
埃尔利希是第一个定量地研究了毒素与抗毒素的沉淀反应,
建立起抗体理论的,他详细地说明了有机体组织对病菌感染的反
抗。由于他的研究,后来科学家才开始使用“免疫化学”这个名
词。埃尔利希因此被称为免疫化学的先驱。
埃尔利希最早用化学反应解释免疫过程。他认为抗原和抗体
之间的结合是化学的结合,正如强酸和强碱的结合一样,完全朝
一个方向进化很少是可逆的。他研究出毒素与抗毒素的中和反
应和酸碱的中和反应不同的地方,是它们不逻守倍比定律;这种
结合实际上并不经常有一定严格的比例。包尔德特在他之后建立
的吸附学说完善地解释了上述现象。但是埃尔利希的侧链学说在
.9论免疫学的发展上,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的学说已逐渐被
一些其他内容所充实,而继续存在于现代的免疫学中。他的受体说
反映在关于抗原决定基与抗体结合价等概念上,而他的关于抗原
抗体结合具有化学性质的观念,也已在现代免疫学中获得了巨大
发展。当然,现代免疫学对这一反应的理解已远比埃尔利希当年
的见解完整和正确,但埃尔利希的学说成为现代免疫学的先导,这
确实是了不起的贡献。
从一八九O年起,埃尔利希就在罗伯特·柯赫传染病研究院
主持工作。他对免疫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免疫血清具有
溶菌作用,有这种作用的抗体他称之为介体。他把介体看作是反
应过程的中间环节,它具有两种亲和力:一种是对补体的亲和力
(所谓补体簇),另一种是对红血球的亲和力(所谓细胞族)。他认
为每种血清都有作用于各种敏感抗原的多元补体。这一理论为以
后的学者进一步研究开辟了道路。
埃尔利希从一八九八年起到了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先是在法兰克福医院化验所继续免疫现象的化验研究,后来专门研究传
染病从脓肿的治疗。 “九O四年,他完成白喉毒素的研究,发现
中和白喉毒素的抗韦素。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这一发巩曾尝试在
实验室内制造这种抗毒素。虽然并未成功,却为后人指出了方向。
他也曾转而研灾癌症的化学治疗,并取得初步进展。在这期间,
他发表了《免疫论文全集》和《论毒素与抗毒素之间的关系及研究
途径》,这些著作都被看成是权威性著作。从—‘九O六年起,他担
任了乔治·施佩尔·豪斯研究院院长。
埃尔利希在医学理论上做出巨大贡献以后,就把他晚年的全
部精力投入到化学药物的研制上,以便实现他多年来的幻想——
用。抑奇的子弹”射杀人体内的病菌。他对染料的奇妙想法,英
定了他进行化学治疗的基础。由于某些染料能有选择性地给细菌
和原生动物染色,就有可能找到某种能够单为寄生虫所吸收的物
质,可以杀死寄生虫而不伤害寄主。一九O四年他终于找到了第一
种能杀死民体内银虫的染料“阿托克西尔”,又叫“锥虫红”。锥虫体
积比细菌大,在显微镜下容易被发现,注射到小白鼠的血管里.它
可以不停地繁殖,最后使小白鼠死亡。埃尔利希从一本化学杂志
上谈到一篇试验报告,说明锥虫能被“阿托克西尔”即对氨基苯
肿杀死。可是治疗的后果却很惨,病人虽不再昏睡而死,却变成
了瞎于。他决定改变对氛基苯肿的化学结构,以达到只杀死锥虫
不伤害视神经的目的。他就主动合成了数千种肿苯化合物,然后
对其一一筛选o这些药物当中,现有文献还提到的有五种,就是
他命名的五号、五九四号、六军六号、九一四号、一二军六号。
埃尔利希和他的助手、日本朋友秦佐八郎博士一起,投入研
制实验工作,他们年复一年地试验改变“镊虫红”的分子结构,
经常日夜战斗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有时连续几个晚上不回家,只农实验室的长椅上用几本书叠起来当枕头睡一会。他一次父一次
地安排“锥虫红”分子的排列方式,增加、移走或掉换原子。他要
乔清楚,到底裕要多大的剂量,才能杀死谁虫而不致引起1\良反
应。
经过改变了化学结构的“锥虫红”,已经应用了第六百零五种
了,但是当给受锥虫感染的小白鼠注射后,小白鼠仍是在狂窜乱
跳中痛苦地死去。
在达漫长而又艰苦的战斗中,埃尔利希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
过。他坚佑,射杀锥虫的“补弹”足一定可以制造出来的。当他
在一九O九年试验到六百零六号化合物时,埃尔利希终于发现一
种有效的分子式“肿凡纳明”,即二笺基二氧偶帅苯。他把它命名
为“洒尔佛散”(意为安全肿剂),它能杀死老鼠和马体内的锥虫,而
不致引起眼盲或跳跃病。
达时,埃尔利希的实验室里沸腾起来了,人们都为这个六百
零六号化合物的成功而欢呼2四年的时间,筛选出各种不同结构
的肿苯化合物,这里而包含了多少繁重的传动和多么顽强的意志
啊I
埃尔利希发明的二氰基二氧偶肿苯,后来就成了商品药名“六
O六”。“六O六”这种“神奇的子弹”为什么只杀死锥虫而不伤
害人体呢?他解释汰因为病原体和人体组织有不同的代谢方式,
这种“六O六”药物只影响病原体所特有的代谢方式。它就象导
弹一样,在人体内专门跟踪追击锥虫,而不伤害神经。
“六O六”的发明,使非洲人从昏睡病的威胁下解救出来。但
是,当时世界各地J。泛流传着一种梅毒病,这种病是由比谁虫还
小的螺旋体所引起的。无论男人或女人,甚至刚出生的婴儿,部
可能染上这种可怕的疾病。这种病在欧洲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
并正在全世界蔓延。这是一种性病,早期传染性很大,以后发生
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或其他脏器的梅毒,或潜伏多年成为隐性
梅毒。患者经过几年痛苦的折磨,最后得心脏病死去,或成为补经失常的痴果。这种病还可以内印妇传给胎儿,使下一代得先天
性梅毒。这些成千上万的患者多么希望能行一种良药,使他们摆
脱这种疚病的痛苦啊1
“六O六”能不能杀灭梅毒螺旋体,从而拯救成千上万的梅毒
病患者呢?一九O九年整个炎热的夏天,埃尔利希及其助手们都
投入到这场紧张的战斗中。
他们首先在兔子的宰九上汰入一点从患者疮疯贝取来的脓
液,让螺旋体在血城里繁殖,于是兔子的宰九附近长出不愈合的
疮门,这证明兔子染亡了梅毒病。
他们又纳患病的兔子注别一针“六O六‘。第二天,发现难以
愈合的疮口出乎意料地结痴愈合了、又过了两天,疮口完全愈合,
连兔子血液里的螺旋体巴不见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兔子
竞完全恢复了健康。他们又重复多次做试验,只要一针“入O六”
就能消灭兔丁休内的螺旋体,议验祸到了成功。
用来治疗梅毒的“六O六”剂虽远比治疗昏睡病的剂量大得
多。这么大的剂量,用在人体内是不是安全呢2会不会象“银虫
红”那样引起病人双目失明呢?
他们把注射到免子身上的“六O六”的剂运再加大,试验结
果还是—‘切顺利。埃尔利希这时充满了胜利的喜悦,通知他的好
朋友阿尔塔医生:“六O六”DJ以用来治分梅毒忠者了1
一天下‘1:,埃尔利希和秦佐八郎跑到法兰女福最下挥的娟妓
区里,找到一个得了梅毒病已经很严重的妓女,给她打了一针“六
O六”。过了一个星期,那个妓女笑盈盈地来报这两位学者,感谢
他们救命之恩。
梅毒再也不是绝瘦了I埃尔利希把“六O六”的样品送给医
院去试用。一九一O年四月,第一批报告寄回来了,证明应用“六
O六”治疗梅毒是成功的。
埃尔利希的幻想实现了1同年五月,他在巴思巴资内科学年
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发明。这个劳动全世界的新闻,给千千万万构毒病思考带来了颅音。埃尔利希等的辛勤劳功开辟了化学
治外传染病的道路。一九—O午,他发表了重要著作《螺旋体病化
学治疗的尝试》,这使他成为化‘;i疗法的光驱。这位伟大的学者
于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逝世于巴特霍姆堡。他发明的“六O六”,
这个百位数已成了他百折不抗,勇于探索的象征。

建议你上百科上查,应该都可以查到,还比较详细.

古今中外名人事迹30个名人200字左右
答: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学数学教师。当时,有个学生故意拿了一道登在外国杂志上悬赏解答的数学题目为难卢嘉锡,但他并不介意,只是说:“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来。” 经过一天多的精密计算,卢嘉锡把题答了出来。他向那位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解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那个学生从心底佩...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人
答:3、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英语: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在电磁学及电化学领域做出许多重要贡献,其中主要的贡献为电磁感应、抗磁性、电解。虽然法拉第没有得到足够的正式教育,却成为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4、孟德尔 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门德尔,...

19世纪中外科学家
答:他还在概率论、循环级数以及一些力学和几何学课题方面有重要贡献。在柏林工作的前十年,拉格朗日把大量时间花在代数方程和超越方程的解法上。他在论文《关于方程的代数解法的思考》中,把前人解三、四次代数方程的各种解法,总结为一套标准方法。他试图寻找五次方程的预解函数,希望这个函数是低于五次的方程...

有哪些和诺贝尔一样的科学家?急! !
答:要那些人的发明事迹,150字左右,中外都要有,5个科学家就行了。 展开  我来答 3...由于学会的分会设在牛津,波义耳于1654年迁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了一些很...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这位...

20位中外历史名人的事迹
答:帮助的人:8.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 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

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名人典型事例
答: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安徒生...

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家?
答: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科学家!拜托哦~~~有急用!... 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科学家!拜托哦~~~有急用!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閩裔 文化旅行者 2020-09-01 · 历史文化相关的都是些小爱好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万...

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哪些?
答: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主要成就:发现青霉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等。9、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科学家有哪些人?
答: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英语: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2、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