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北宋历史的高手请教个问题

作者&投稿:席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熟悉宋代历史的高手请进。~

  徽宗二
  四年春正月庚午朔,改熙河兰会路为熙河兰湟路。丙戌,筑溪哥城。壬辰,诏察诸路监司贪虐者论其罪。丙申,诏京畿路改置转运使、提点刑狱官。蔡卞罢。立武学法。丁酉,秦凤蕃落献邦、潘、叠三州。以内侍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
  二月乙巳,筑御谋城。己酉,置亲卫、勋卫、翊卫郎、中郎等官,以勋戚近臣之兄弟子孙有官者试充。甲寅,以张康国知枢密院事,兵部尚书刘逵同知枢密院事,吏部尚书何执中为尚书左丞。乙卯,班方田法。庚申,诏西边用兵能招纳羌人者,与斩级同赏。壬戌,升赵州为庆源军。甲子,雨雹。乙丑,改三卫郎为侍郎。
  闰月壬申,复元丰铨试断按法。令州县仿尚书六曹分六案。甲申,置陕西、河东、河北、京西监,铸当二夹锡铁钱。己丑,御端门,受赵怀德降,授感德军节度使,封安化郡王。壬辰,曲赦熙河兰湟路。
  三月壬寅,置青海马监。甲辰,以赵挺之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丙午,诏建王口砦为怀远军。庚戌,令吕惠卿致仕。戊午,复银州。乙丑,诏州县属乡聚徒教授者,非经书、子、史毋习。丁卯,牂牁、夜郎首领以地降。是月,夏人攻塞门砦。
  夏四月辛未,辽遣萧良来,为夏人求还侵地及退兵。戊寅,夏人攻临宗砦。辛巳,诏诸路走马承受毋得预军政及边事。己丑,夏人寇顺宁砦,鄜延第二副将刘延庆击破之;复攻湟州北蕃市城,知州辛叔献等击却之。
  五月戊申,除党人父兄子弟之禁。壬子,遣林摅报聘于辽。赐张继先号虚静先生。癸丑,罢转运司检察钩考法。辛酉,命官分部决狱。
  六月丙子,复解池盐。占城入贡。丁丑,虑囚。辛巳,罢陕西、河东力役。甲申,曲赦熙河、陕西、河东、京西路。戊子,赵挺之罢。
  秋七月丙申朔,罢三京国子监官,各置司业一员。辛丑,置荧惑坛。置四辅郡,以颍昌府为南辅,襄邑县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甲寅,诏夺元佑辅臣坟寺。丁巳,还上书流人。户部尚书曾孝广坐钱帛皆阙,出知杭州。
  八月戊辰,以德妃王氏为淑妃。庚午,以王、江、古州归顺,置提举溪洞官二员,改怀远军为平州。丙子,以东辅为拱州。甲申,奠九鼎于九成宫。乙酉,诣宫酌献。辛卯,赐新乐名《大晟》,置府建官。壬辰,遣刘正夫使辽。
  九月己亥,赦天下。乙巳,诏元佑人贬谪者以次徙近地,惟不得至畿辅。诏京畿、三路保甲并于农隙时教阅。乙卯,赐上舍生三十五人及第。丙辰,诏自今非宰臣毋得除特进。
  冬十月,自七月雨,至是月不止。甲申,以左、右司所编绍圣、元符以来申明断例班天下,刑名例班刑部、大理司。丁亥,升武冈县为军。戊子,诏上书进士未获者,限百日自陈免罪。壬辰,日中有黑子。
  十一月戊戌,安定郡王世雍薨。丙辰,置诸路提举学事官。己未,章敦卒。十二月癸酉,升拱州为保庆军。甲申,分平州置允州、格州。是岁,苏、湖、秀三州水,赐乏食者粟。泰州禾生�鲁。
  五年春正月戊戌,彗出西方,其长竟天。庚子,复置江、湖、淮、浙常平都仓。甲辰,以吴居厚为门下侍郎,刘逵为中书侍郎。乙巳,以星变,避殿损膳,诏求直言阙失。毁《元佑党人碑》。复谪者仕籍,自今言者勿复弹纠。丁未,太白昼见,赦天下,除党人一切之禁。权罢方田。戊申,诏侍从官奏封事。己酉,罢诸州岁贡供奉物。庚戌,诏崇宁以来左降者,各以存殁稍复其官,尽还诸徙者。辛亥,御殿复膳。壬子,罢圜土法。丁巳,罢书、画、算、医四学。壬戌,复书、画、算学。
  二月甲子朔,诏监司条奏民间疾苦。丙寅,蔡京罢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以观文殿大学士赵挺之为特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庚午,诏翰林学士、两省官及馆阁自今并除进士出身人。壬申,省内外冗官,罢医官兼宫观者。蒲甘国入贡。丁丑,以前后所降御笔手诏模印成册,班之中外。州县不遵奉者,监司按劾,监司推行不尽者,诸司互察之。
  三月丙申,诏星变已消,罢求直言。辛丑,改威德军为石堡砦。封眉州防御使世福为安定郡王。癸卯,御集英殿策进士。丁未,罢诸州武学。乙卯,废银州为银川城。丙辰,蔡王似薨。己未,赐礼部奏名进士及第、出身六百七十一人。
  夏四月丁丑,停免两浙水灾州郡夏税。
  五月丁未,班《纪元历》。辛亥,封子栩为鲁国公。乙卯,罢辟举,尽复元丰选法。
  六月癸亥,立诸路监司互察法,庇匿不举者罪之,仍令御史台纠劾。改格州为从州。甲子,诏求隐逸之士,令监司审核保奏,其缘私者,御史察之。丁卯,诏辅臣条具东南守备策。壬申,虑囚。
  秋七月庚寅朔,日当食不亏。壬寅,诏改明年元。
  九月辛丑,河南府嘉禾与芝草同本生。
  冬十月己卯,升澶州为开德府。庚辰,降德音于开德府:减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
  十一月辛卯,陈王佖薨。乙巳,诏立武士贡法。辛亥,并京畿提刑入转运司。十二月戊午朔,日当食不亏,群臣称贺。己未,刘逵罢。壬戌,诏臣僚休日请对,特御便殿。己巳,诏监司按事,有怀奸挟情不尽实者,流窜不叙。是岁,广西黎洞韦晏闹等内附。
  大观元年春正月戊子朔,赦天下。甲午,以蔡京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戊戌,幸兴德禅院。复废官。庚子,复置议礼局于尚书省。甘露降于帝鼎内,群臣称贺。壬寅,吴居厚罢。戊申,进封卫王俣为魏王,定王偲为邓王。壬子,以何执中为中书侍郎,邓洵武为尚书左丞,户部尚书梁子美为尚书右丞。乙卯,封仲损为南康郡王,仲御为汝南郡王。
  二月壬戌,以向宗回为开府仪同三司,徙封安康郡王。甲子,以黎洞纳土,曲赦广西。乙亥,复医学。己卯,复行方田。丙戌,以平昌郡君韦氏为才人。
  三月丁酉,赵挺之罢。以何执中为门下侍郎,邓洵武为中书侍郎,梁子美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朱谔为右丞。甲辰,立八行取士科。癸丑,赵挺之卒。
  夏四月乙丑,以淑妃王氏为贵妃。
  五月己丑,封子棫为杨国公。朝散郎吴储、承议郎吴侔坐与妖人张怀素谋反,伏诛。贬吕惠卿为祁州团练副使。庚寅,邓洵武罢。甲午,诏班新乐于天下。癸卯,诏自今凡总一路及监司之任,勿以元佑学术及异意人充选。以安化蛮犯边,益兵赴广西讨之。乙巳,子构生。
  六月己未,以梁子美为中书侍郎。壬戌,诏景灵宫建僖祖殿室。甲子,以黎人地为庭、孚二州。癸酉,赐上舍生二十九人及第。乙亥,朱谔卒。丁丑,虑囚。甲申,以才人韦氏为婕妤。
  秋七月乙酉朔,伊、洛溢。戊子,诏括天下漏丁。壬寅,班祭服于州郡。乙巳,贤妃武氏薨。
  八月乙卯,曾布卒。丁巳,封子构为蜀国公。庚申,以户部尚书徐处仁为尚书右丞,吏部尚书林摅同知枢密院事。己巳,降德音于淮、海、吴、楚二十六州:减囚罪一等,流以下释之。
  九月庚寅,建显烈观于陈桥。己酉,加上僖祖谥曰立道肇基积德起功懿文宪武睿和至孝皇帝,朝献景灵宫。庚戌,飨太庙。辛亥,大飨明堂,赦天下。升永兴军为大都督府。章綖坐冒法,窜海岛。李景直等四人以上书观望罪,并编管岭南。
  冬十月己未,诏士有才武绝伦者,岁贡准文士上舍上等法。辛酉,苏州地震。乙丑,贬张商英为安化军节度副使。己巳,大雨雹。
  闰月丙戌,以林摅为尚书左丞,资政殿学士郑居中同知枢密院事。乙未,诏守令以户口为殿最。升桂州为大都督府,镇州为靖海军节度。壬寅,禁用翡翠。乙巳,升太原府、郓州并为大都督府。
  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蔡京等以不及所当食分,率群臣称贺。乙丑,置符宝郎。己巳,升瀛州为河间府、瀛海军节度。戊寅,南丹州刺史莫公佞降。徐处仁以母忧去位。十二月庚寅,以蔡京为太尉,进何执中以下官二等。癸巳,以江宁、荆南、扬、杭、越、洪、福、潭、广、桂并为帅府。置黔南路。丁酉,置开封府府学。己亥,以婉容乔氏为贤妃。开潩河。是岁,秦凤旱。京东水,河溢,遣官振济,贷被水户租。庐州雨豆。汀、怀二州庆云见。乾宁军、同州黄河清。于阗、夏国入贡。涪州夷骆世叶、骆文贵内附。
  二年春正月壬子朔,受八宝于大庆殿,赦天下,文武进位一等。蔡京表贺符瑞。乙卯,以婉仪刘氏为德妃。己未,蔡京进太师;加童贯节度使,仍宣抚。庚申,进封魏王俣为燕王,邓王偲为越王,并为太尉;京兆郡王桓为定王,高密郡王楷为嘉王,并为司空;吴国公枢为建安郡王,冀国公杞为文安郡王,楚国公栩为安康郡王,杨国公棫为济阳郡王,蜀国公构为广平郡王,并为开府仪同三司。甲子,以神宗德妃宋氏、刘氏为淑妃,贤妃乔氏为德妃。庚午,徙封仲损为齐安郡王,仲御为华阳郡王,孝骞为晋康郡王,孝参为豫章郡王,并开府仪同三司;封仲增为信安郡王,仲忽为普安郡王,仲癸为咸安郡王,仲仆为同安郡王,仲糜为淮安郡王。戊寅,徙封向宗回为汉东郡王,向宗良为开府仪同三司。仲损薨。河东、北盗起。
  二月甲申,置诸州曹掾官。甲午,诏建徽猷阁,藏《哲宗御集》,置学士、直学士、待制官。己亥,以安德军节度使钱景臻为开府仪同三司。庚戌,以婕妤韦氏为修容。
  三月庚申,班《金箓灵宝道场仪范》于天下。甲子,封子材为魏国公。乙亥,封子模为镇国公。戊寅,赐上舍生十三人及第。升乾宁军为清州。诏监司岁举所部郡守二人、县令四人赴三省审察。夏四月甲辰,复洮州。
  五月庚戌朔,日有食之。辛亥,虑囚。以复洮州功,赐蔡京玉带,加童贯检校司空,仍宣抚。甲寅,复诸路岁贡供奉物。壬戌,溪哥王子臧征扑哥降,复积石军。戊辰,诏官蔡京子孙一人,进执政官一等。
  六月乙酉,以涪夷地为珍州。甲午,以平夏城为怀德军。乙未,以殿中六尚、算学、太官局、翰林仪鸾司皆隶六察。
  秋七月庚戌,罢建僖祖殿室。乙卯,以婉容王氏为贤妃。
  八月辛巳,邢州河水溢,坏民庐舍,复被水者家。丙申,中书侍郎梁子美罢知郓州。己亥,置保州敦宗院。
  九月辛亥,以林摅为中书侍郎,吏部尚书余深为尚书左丞。壬戌,贬向宗回为太子少保致仕。壬申,封子植为吴国公。癸酉,皇后王氏崩。削向宗回官爵。丙子,曲赦熙河兰湟、秦凤、永兴军路。冬十一月丁未朔,太白昼见。乙丑,上大行皇后谥曰靖和。
  十二月壬寅,陪葬靖和皇后于永裕陵。是岁,同州黄河清。出宫女七十有七人。于阗、夏国入贡。涪夷任应举、杨文贵,湖南徭杨再光内附。
  三年春正月乙卯,祔靖和皇后神主于别庙。己未,减两京、河阳、郑州囚罪一等,民缘园陵役者蠲其赋。丁卯,以涪夷地为承州。甲戌,升湟州为向德军节度。
  二月丙子朔,播州杨文贵纳土,以其地置遵义军。丁丑,韩忠彦致仕。
  三月丙午,立海商越界法。庚戌,御集英殿策进士。辛酉,诏四川郡守并选内地人任之。壬戌,并黔南入广西路。乙丑,赐礼部奏名进士及第、出身六百八十五人。壬申,张康国卒。
  夏四月戊寅,林摅罢。戊子,以淑妃刘氏为贵妃。癸巳,以郑居中知枢密院事,吏部尚书管师仁同知枢密院事。癸卯,以余深为中书侍郎,兵部尚书薛昂为尚书左丞,工部尚书刘正夫为尚书右丞。
  五月乙巳朔,孟翊献所画卦象,谓宋将中微,宜更年号、改官名、变庶事以厌之。帝不乐,诏窜远方。丙辰,令辟雍宴用雅乐。丁巳,虑囚。戊辰,大雨雹。辛未,以德妃乔氏为贵妃。
  六月甲戌朔,诏修《乐书》。管师仁罢。丁丑,蔡京罢。辛巳,以何执中为特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泸夷地为纯、滋二州。庚寅,冀州河水溢。
  秋七月丁未,诏谪籍人除元佑奸党及得罪宗庙外,余并录用。丙辰,诏罢都提举茶事司,在京令户部、在外令转运司主之。
  八月乙酉,封子朴为雍国公。己丑,嗣濮王宗汉薨。甲午,以仲增为开府仪同三司,封嗣濮王。丙申,升融州为清远军节度。己亥,韩忠彦薨。
  九月癸丑,封子棣为徐国公。己未,赐天下州学藏书阁名“稽古”。
  冬十月癸巳,减六尚局供奉物。
  十一月丁未,诏算学以黄帝为先师,风后等八人配飨,巫咸等七十人从祀。己巳,蔡京进封楚国公致仕,仍提举《哲宗实录》,朝朔望。十二月己亥,罢东南铸夹锡钱。是岁,江、淮、荆、浙、福建旱,秦、凤、阶、成饥,发粟振之,蠲其赋。陕州、同州黄河清。阇婆、占城、夏国入贡。泸州夷王募弱内附。
  四年春正月癸卯,罢改铸当十钱。辛酉,诏士庶拜僧者,论以大不恭。丁卯,夏国入贡。二月庚午朔,禁然顶、炼臂、刺血、断指。庚辰,罢京西钱监。甲申,诏自今以赏进秩者毋过中奉大夫。己丑,以余深为门下侍郎。资政殿学士张商英为中书侍郎,户部尚书侯蒙同知枢密院事。壬辰,罢河东、河北、京东铸夹锡铁钱。
  三月庚子,募饥民补禁卒。诏医学生并入太医局,算入太史局,书入翰林书艺局,画入翰林画图局,学官等并罢。甲寅,敕所在振恤流民。癸亥,诏:罪废人稍加甄叙,能安分守者,不俟满岁,各与叙进,以责来效。丙寅,赐上舍生十五人及第。戊辰,诏上书邪下等人可依无过人例,今后改官升任并免检举。
  夏四月己卯,班乐尺于天下。癸未,蔡京上《哲宗实录》。丙申,立感生帝坛。丁酉,诏修《哲宗史》。
  五月壬寅,停僧牒三年。丁未,彗出奎、娄。甲寅,立词学兼茂科。丙辰,诏以彗见,避殿减膳,令侍从官直言指陈阙失。戊午,赦天下。壬戌,改广西黔南路为广南西路。癸亥,治广西妄言拓地罪,追贬帅臣王祖道为昭信军节度副使。甲子,贬蔡京为太子少保。丙寅,余深罢。
  六月庚午,御殿复膳。乙亥,以张商英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壬辰,复向宗回为开府仪同三司、汉东郡王。乙未,虑囚。丙申,薛昂罢。
  秋七月辛丑,复罢方田。戊申,封子�咢为冀国公。
  八月乙亥,以刘正夫为中书侍郎,侯蒙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邓洵仁为尚书右丞。戊寅,省内外冗官。庚辰,以资政殿学士吴居厚为门下侍郎。丁亥,行内外学官选试法。
  闰月辛丑,诏诸路事有不便于民者,监司条奏之。癸卯,改陵井监为仙井监。辛酉,诏戒朋党。以张阁知杭州,兼领花石纲。
  九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丁酉,立贵妃郑氏为皇后。郑居中罢。戊戌,太白昼见。以吴居厚知枢密院事。
  十一月乙丑朔,朝景灵宫。丙寅,飨太庙。丁卯,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改明年元。丙戌,罢拱州为襄邑县。十二月庚戌,改谥靖和皇后为惠恭。是岁,夔州江水溢。海水清。出宫女四百八十六人。南丹州首领莫公晟内附。
  政和元年春正月己巳,以贤妃王氏为德妃。壬申,毁京师淫祠一千三十八区。戊寅,封子�共为定国公。丙戌,废白、龚二州。壬辰,诏百官厉名节。
  二月壬寅,册皇后。乙巳,诏陕西、河东复铸夹锡钱。丙午,以太子少师郑绅为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己巳,诏监司督州县长吏劝民增植桑柘,课其多寡为赏罚。癸酉,以吏部尚书王襄同知枢密院事。
  夏四月乙卯,罢陕西、河东铸夹锡钱。丙辰,虑囚。立守令劝农黜陟法。丁巳,以淮南旱,降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
  五月癸亥,诏四川羡余钱物归左藏库。戊辰,改当十钱为当三。己卯,东南有星昼陨。丁亥,解池生红盐。
  六月甲寅,复蔡京为太子少师。
  秋七月壬申,以疾愈,赦天下。癸未,废平、从二州为砦。
  八月乙未,复蔡京为太子太师。丁巳,张商英罢。戊午,诏:“监司部内官吏,一岁中有犯罪至三人以上,虽不及三人而或有曾荐举者,罪及监司。”九月戊寅,王襄罢。丁亥,封子栻为黄国公。是月,郑允中、童贯使辽,以李良嗣来,良嗣献取燕之策,诏赐姓赵。
  冬十月辛卯,以用事之臣多险躁朋比,下诏申儆。庚戌,封昭化军节度使宗粹为信安郡王。辛亥,贬张商英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十一月任戌,以上书邪等及曾经入籍人并不许试学官。丙子,封子榛为福国公。十二月己酉,诏台谏以直道核是非,毋惮大吏,毋比近习。辛亥,废镇州,升琼州为靖海军。是岁,虔州芝草生。蔡州瑞麦连野。河南府嘉禾生,野蚕成茧。出宫女八十人。交趾、夏国入贡。

一共打了了十天。

战争进行至十日(靖康元年,1126 ,闰十一月)以後,金军为早日攻下汴京,一方面加紧各项攻城之准备,大量制造攻城利器,且分,一方面假意谈和批计诱宋廷王公大臣至金营扣押之以弱宋势。此时钦宗虽有心守城,数次亲临城楼督战,亦曾遣专使赴地方召诸道派兵勤王,然而在援军不至,万般无奈下,糊涂的钦宗竟误信妖道郭京之言,将亟亟可危的京城防务交给了郭京,而郭京竟临危弃城而逃,终使金兵蜂涌登城,汴京城於丙辰(二十三)日失陷,北宋灭亡。

参考一下这个

宋徽宗
人物概述
徽宗生平
成就贡献
后世评价
词代表作
后妃子女
历任宰相

人物概述
宋徽宗(1082~1135)名赵佶 (北宋后第二没落皇帝),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擅长婉约词,创“瘦金体”。
[编辑本段]徽宗生平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放荡的习性。据说在他降临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变得越加声色犬马起来,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个交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地送给他的,后来逐渐成为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于此,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有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府邸,长期据为己有。
与此同时,赵佶结交了一批与他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他的挚友王冼,娶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大门王冼为人放荡,行为极不检点,神宗为此曾两此降王冼的官位,但他却不思悔改。他与赵佶经常一起光顾当时汴京城内有名的妓馆——撷芳楼。王冼藏有名画《蜀葵图》,但只有其中的半幅,于是时常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赵佶便铭记于心,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另外半幅画,并将两幅画裱成一体。由此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二十五岁的哲宗英年驾崩,没留下子嗣。显然皇帝的人选只能在哲宗的兄弟中选择。神宗共有十四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并非嫡出,又非长子,按照祖宗法度,他并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后由于向太后的鼎力支持,使其他在19岁时,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哲宗朝宰相范纯仁在常州病死。在他的遗奏中即有劝皇帝“清心寡欲,约己便民”之言。此话说得极重,非常直接地批评徽宗纵欲过度,这在宋朝士大夫中是极为罕见的。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梅花绣眼图》页,宋,赵佶绘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徽宗生活糜烂、荒淫。为了寻欢作乐,徽宗专门设立行幸局负责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员竟然帮助徽宗撒谎。如当日不上朝,就说徽宗有排档(宫中饮宴),次日未归,就称之有疮,不再上朝。秘书省正字曹辅曾经挺身而出,上书劝谏徽宗应该爱惜龙体,以免被天下耻笑。徽宗听后,勃然大怒,立即命王黼等人处理此事。曹辅随即被发配到郴州。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 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耻”。《听琴图》轴,宋,赵佶绘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行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 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 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成就贡献
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芙蓉锦鸡图
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即位以后,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为高。有如此优厚的待遇,加上作为书画家的徽宗对画院创作的指导和关怀,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最为繁荣。在他的指示下,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赵佶本人的创作面目并不象他要求画院画家的那样工谨细丽,而是偏于粗犷的水墨画。传世作品中,有其签押的作品较多,但所画比较工细的,如《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翠竹双雀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等作品皆被专家认定为是画院中高手代笔之作。只有藏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四禽图》卷和上海博物馆藏的《柳鸦图》卷被认定是他的亲笔,两画都是水墨纸本,笔法简朴,不尚铅华,而得自然之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图》也属此类。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瑞鹤图
北宋灭亡后,兴盛一时的徽宗宣和画院随之结束,一些画院画家经过辗转逃亡,逐渐集结于南宋的都城临安,先后被恢复在画院中的职务,成为南宋画院的骨干力量。李唐、刘宗古、杨士贤、李迪、李安忠、苏汉臣、朱锐、李从训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宋高宗虽然在政治上也是苟且偷安,但对于书画之事,仍十分重视,特别是后来他利用绘画为他的政治服务,组织画家进行创作。所以,南宋时绘画活动主要还是以画院为中心。
宋徽宗赵佶他创造的“瘦金书”,颇得书法家重视,用这种字体书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币是收藏家至爱的珍品。《书史会要》评价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他的绘画重视写生,尤善画花鸟画,极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著称。
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枇杷山鸟图》页,宋,赵佶绘
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赵佶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由于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本人又擅长会画。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有一观点确定他的真迹有《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宋徽宗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春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 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他还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崇奉道教,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对研究道教历史和经典,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他下令编写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等书,使我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料。
[编辑本段]后世评价
章敦:“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宋史》记载:“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於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椓丧之馀,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编辑本段]词代表作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燕飞。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燕山亭》
裁剪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宋徽宗过浭水》
沙岩古寺树苍苍,塔势崚嶒大道旁。
北狩至尊犹出塞,西流浭水自还乡。
看花古驿愁春雨,驻马危桥泣晓霜,
五国城中寒月白,魂归艮岳总荒凉。
后妃子女
显恭皇后王氏
显肃皇后郑氏
懿肃贵妃王氏
贤妃韦氏
贵妃乔氏
贵妃刘氏
贵妃刘氏
妃崔氏
淑仪金弄玉
淑容裴氏(名月里嫦娥)
淑容陈娇子
充仪申观音
充仪左宝琴
充容刘氏(名新刘娘)
充容秦怀珊
充媛席珠珠,初封美人
充媛奚巧芳
贵仪金秋月
贵仪朱桂林
昭仪朱素辉
昭容李珠媛
昭容王三宝奴
昭媛郑媚娘
修仪陆娇奴
修仪蒋敬身
修容黄宝琴
修容毛朱英
修媛陈大和
顺仪曹柔
顺容徐散花
顺容周镜秋
婉仪林月姊
婉容王月宫
婉容任金奴
婉容阎宝瑟
据《开封府状》统计,靖康之难时,徽宗有封号的妃嫔及女官共143人,无封号的宫女多达504人。
儿子
宋徽宗有共生有32子,其中有25位能活到成年。
长子---赵桓,宋钦宗,北宋末代皇帝,母显恭皇后王氏
次子---赵柽,早殇,封衮王
三子---赵楷,封郓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四子---赵楫,早殇,封荆王
五子---赵枢,封肃王
六子---赵杞,封景王
七子---赵栩,封济王
八子---赵棫,封益王,母贵妃刘氏
九子---赵构,封康王,即宋高宗,南宋创建者
十子---赵材,早殇,封邠王
十一子---赵模,封祁王,母贵妃刘氏
十二子---赵植,封莘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十三子---赵朴,封仪王
十四子---赵棣,封徐王
十五子---赵㮙,封沂王
十六子---赵栱,早殇,封郓王
十七子---赵栻,封和王
十八子---赵榛,封信王,母贵妃刘氏
十九子---赵椿,早殇,封汉王
二十子---赵屋,封安康郡王
二十一子---赵楗,封广平郡王
二十二子---赵机,早殇,封陈国公,母懿肃贵妃王氏
二十三子---赵梃,封相国公
二十四子---赵樾,封瀛国公
二十五子---赵柍,封建安郡王,母贵妃刘氏
二十六子---赵椅,封嘉国公,母贵妃刘氏
二十七子---赵栋,封温国公
二十八子---赵楒,封英国公,母贵妃刘氏
二十九子---赵桐,封仪国公
三十子---赵柄,封昌国公
三十一子---赵枞,封润国公
三十二子---赵相,封韩国公
女儿
政和三年,公主改称为帝姬。 宋徽宗还有34女(见《宋史》和《靖康稗史笺证》中《开封府状》《宋俘记》《呻吟语》《青宫译语》等):
嘉德帝姬赵玉盘: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封德庆公主。改封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嘉德。靖康之变时28岁,初嫁左卫将军曾夤,靖康之变后,为金宋王完颜宗磐妾,完颜宗磐被金熙宗诛杀后,嘉德帝姬没入宫中侍金熙宗,死于天眷三年十二月,后追封夫人。
荣德帝姬赵金奴:母显恭皇后王氏。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靖康之变时25岁,初嫁左卫将军曹晟。靖康之变后,为金完颜昌之妾,完颜昌为金熙宗诛杀后,荣德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安德帝姬赵金罗:初封淑庆公主,改封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安德。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宋左卫将军邦光,1127年靖康之变后为金之都统完颜阇母所占,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于完颜阇母寨。
茂德帝姬赵福金:初封延庆公主,改封康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茂德。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茂德帝姬容貌最美,因而为金人指名索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茂德帝姬先为金二皇子完颜宗望所占,后完颜宗望死,又为完颜希尹所占。第二年,即天会六年八月即被折磨死于完颜希尹寨。
成德帝姬赵瑚儿:靖康之变时18岁,初嫁向子房,入金后入洗衣院[11]。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洵德帝姬赵富金:靖康之变时18岁,初嫁田丕,靖康之变后,为金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之妾,设也马即国相完颜宗翰之子。
显德帝姬赵巧云:靖康之变时17岁,初嫁刘文彦,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顺德帝姬赵缨络: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17岁,初嫁向子扆,靖康之变后,为完颜宗翰所占,后离开完颜宗翰寨去五国城,为金东路都统习古国王按打曷所拘,很快死于按打曷寨中[12]。《宋史》言其改嫁习古国王,这不一定。看金人之行为,则习古王强占顺德帝姬恐难免,但是应该未嫁。
仪福帝姬赵圆珠: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四皇子完颜宗弼所占。
柔福帝姬赵多富:又名嬛嬛,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先为完颜宗望所得,北上时又为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所占,间且为千户国禄所占,入金后,为金太宗吴乞买所占,旬入洗衣院,后又为完颜宗贤带归,最后完颜宗贤将其嫁于徐还。 1130年逃回宋。1142年被宋高宗赵构生母韦氏指为假冒被赵构诛杀。但《随园随笔》和《窃愤续录》认为韦氏在金国也归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正好和柔福帝姬共事一夫,回宋后为名声计杀柔福帝姬以灭口。
保福帝姬赵仙郎: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三月七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仁福帝姬赵香云: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五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惠福帝姬赵珠珠: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宝山大王完颜斜保妾(斜保为完颜宗翰之子,完颜设也马之弟)。
永福帝姬赵佛保: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贤福帝姬赵金儿: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宁福帝姬赵串珠:靖康之变时14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兖王完颜宗隽之妾,完颜宗隽被金熙宗诛杀后,宁福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和福帝姬赵金珠:母贵妃刘氏。靖康之变时12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录。
令福帝姬赵金印:靖康之变时10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华福帝姬赵赛月:靖康之变时9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庆福帝姬赵金姑:靖康之变时7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纯福帝姬赵金铃:靖康之变时4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先为完颜设也马之妾,后被遣嫁王成棣(即《青宫译语》之作者)。
以下排名不明:
顺淑帝姬:政和三年前死于宋。 初封顺庆公主。薨,追封益国。及改帝姬号,追封顺淑。
寿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初封寿庆公主。薨,追封豫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寿淑。
惠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母懿肃贵妃王氏。
安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初封安庆公主,改封隆福。薨,追封蜀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安淑。
崇德帝姬:宣和二年薨于宋。初封和庆公主,改封崇福。寻改帝姬号。下嫁左卫将军曹湜。再封崇德。
康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母懿肃贵妃王氏。
荣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保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悼穆帝姬赵金仙:初封徽福公主,政和三年改帝姬,靖康之前薨逝于宋,追封悼穆(感觉象是谥号)。即《开封府状》之征福帝姬,“征”字或恐为“徽”字之误,亦或相反。
熙福帝姬:《宋史》上为“熙淑帝姬”,《宋史》记载:初封熙福公主,及其薨逝,改帝姬,追封熙淑。这可能是《开封府状》上记载其为“熙福帝姬”的原因。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敦福帝姬赵三金:政和三年前逝于宋。遍查《宋史》,帝姬无敦福者,政和三年前,公主亦无封敦福者,因此疑敦福帝姬即《宋史》上之“敦淑帝姬”,又《宋史》记载其初封寿福公主。因此疑《开封府状》上之寿福帝姬和敦福帝姬乃同一人。
申福帝姬:政和三年之后薨逝于宋。
恭福帝姬赵小金:靖康之变时才一岁,未北迁。
另以下2位是34位中的别号。
崇国公主,母显恭皇后王氏
冲懿帝姬,母懿肃贵妃王氏
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徽宗入五国城后,又生六子八女,全部子女共八十人,可谓历代皇帝之最。
历任宰相
章敦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蔡卞
蔡攸:蔡京之子
蔡懋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郑居中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浪子宰相
白时中
王安中
郑居中
张邦昌
吴敏
童贯
高俅
梁师成
唐恪
张叔夜
种师道
薛昂
邓洵武

① 《宋史》卷329《邓洵武传》。

三年(1104)六月,又将元佑、元符党人与上书邪等者,删去一部分后合并为“元佑党籍”,以司马光为首,共309 人,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其中有与上述三项无关的改革派章敦、曾布等10 余人。并刻石于文德殿门东壁及各州、府。

被当时人称为“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形成以蔡京为首的腐朽统治集团,蔡京、王黼先后任首相或太师、太傅,依靠宦官童贯、梁师成,以朱勔、李彦为爪牙,控制着整个徽宗时期的朝政,逢迎着臭名昭著的昏君宋徽宗,使北宋末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腐朽的时期之一。

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三千索(“索”意与贯同),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①。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如和预买,原是官府春季预先出钱预买,民户夏、秋随两税纳绢,自愿进行的钱、绢贸易。后改为硬性分配给民户,预付的钱改为三分给钱、七分给盐。徽宗时先是不给盐,后又不给钱,完全成为民户新的赋税。又如盐茶官府专卖,徽宗时改为全面实行钞引通商,连茶笼、盐袋也规定向官合同场购买,除交纳通常的过境税和营业税等,还要交纳“头子钱”、“秤提钱”、“市例钱”等等。又如征收所谓经制钱,是“取量添酒钱及增一分税钱,头子、卖契等钱,敛之于细,而积之甚众”②。苛捐杂税,积累了大量财富,“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③,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稍小于宫城的延福宫和规模更大的艮岳,还乘机利用搜刮的民财大修各自的豪华宅第。为了阻止其他官员的议论,诏书也不依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复核、上奏后颁行的正规途径,而是请徽宗亲书后即颁行,称为“御笔手诏”,甚至请宦官杨球代书,号称“书杨”,以达到他们任意胡作非为的目的。

当蔡京受到群臣攻击而被迫罢官致仕时,王黼继而擅权,虽一方面罢除了蔡京施行的一些苛政,另一方面则更加紧搜刮民财,以供徽宗任意挥霍。蔡京当政时,重用苏州人朱勔主持苏州应奉局、杭州造作局,年复一年地强取民间奇花、异木、怪石。当时由十艘左右的船只组成的一个运输船队称一纲,大量的花石竹木由船队经运河运往都城开封称为“花石纲”,由于抢夺来的花石竹木数量之多,络绎不绝的花石纲船队,致使运河航道不畅而部分改用海运。应奉局的官吏在抢夺民间花石竹木时,乘机敲诈勒索,逼得民户拆房毁屋,甚至卖妻鬻子,倾家荡产,民怨沸腾,终于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方腊起义。

徽宗初年,宦官杨戬先设“稻田务”,开始在汝州(今属河南)立法,可以种稻的田土,收索民户田契,辗转追寻,直至无契可证,将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称为公田,种植户即作为佃户,须交纳公田钱,继而推广至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又设“营缮所”,检括公田。后皆并为“西城所”,所有荒地废田都作为公田,强令百姓承佃,交纳公田钱。宣和三年(1121)杨戬死后,宦官李彦继任,更为凶狠残暴,凡民间好田,指使他人诬告为荒田,田主虽有地契也无用,即括为公田,甚至鲁山(今属河南)全县的农田都被① 朱弁:《曲洧旧闻》卷10。

② 《宋史》卷179《食货志》下一。

③ 《宋史》卷472《蔡京传》。

括为公田,原业主即作为佃户,许多投诉者受刑致死。弥漫数百里的梁山泺(泊),是济州(今山东巨野)、郓州(今东平)数县沿湖渔民赖以生存之所,也被按船只强行收取赋税,逃税者按盗匪处罪。在李彦及其党羽的摧残之下,北方也是民不聊生,小规模起义不断发生。

宋江起义宣和元年(1119)宋江起义于河北路,同年十二月已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军,被称为“河北剧贼”,北宋朝廷曾下诏进行招降。但宋江未受招安,而是于次年转战南下京东路,被称为“京东贼”,活动于青、济、郓、濮(今山东鄄城北)诸州境内。这时南方的方腊举行起义,发展迅猛,亳州(今属安徽)知州、前执政侯蒙上书称:“(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①徽宗即任侯蒙为梁山泊附近的东平府(郓州)知府,负责招安宋江,侯蒙未及到任即病死。南宋时传说宋江起义军在梁山泊活动,可能就在这个时期。

其后宋江移军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知州蒋圆假作同意起义军借道而袭击南下的宋江起义军,起义军遭受较大损失后,“北走龟蒙间”②。宣和三年初,宋江起义军南下淮阳军(今江苏邳县南),朝廷派官军追击,起义军继续南下,进入淮南路楚州(今淮安)地区,又被称为“淮南盗”。起义军转而北上,途经沭阳时③,遭到县尉王师心邀击,略有损失。二月,在海州(今连云港市区西南部)为知州张叔夜“伏兵乘之,擒其副贼,(宋)江乃降”④。而另一种记载是宣和四年夏季,折可存在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军之后,又“奉御笔,捕草寇宋江”①,宋江向何人投降,已无从考证。

李若水在《捕盗偶成》中,记载了宋江投降后的简况: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②宋江起义军的规模虽不大,但战斗力较强,活动的地区离首都开封又较近。起义军的三十六个将领投降后又同日封官,在首都行进时趾高气扬的神情,给居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于宋江起义军三十六个将领的传说、画像、说唱曲艺、话本小说的传播在南宋时已是名闻遐迩,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更使宋江之名妇孺皆知。方腊起义① 《宋史》卷351《侯蒙传》。

② 张守:《毗陵集》卷13《蒋圆墓志铭》。

③ 参见陈振:《宋史研究中官制引起的几个问题》第二节《沭阳之战到底说明了什么?》等,《宋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3 年版。

④ 《宋史》卷353《张叔夜传》。

① 1939 年陕西省府谷县出土的《折可存墓铭》,转引自《北京大学学报》1978 年第2 期。② 李若水:《忠愍集》卷2。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是方腊起义军。方腊是两浙路睦州(今浙江建德东北)青溪(今淳安西)西部山区的帮源洞(通峒,指山谷地区)漆园主(一作佣工)③,屡遭“造作局”酷取,他利用包括明教(摩尼教)等各种秘密宗教组织起义,为里正发觉,遂杀里正而于宣和二年(1120)十月起义,次月即建立政权,首先攻占青溪县城。深受“花石纲”之害的两浙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随即攻占睦州、歙州,消息传到首都开封,徽宗立即派亲信宦官、知枢密院事(最高军事长官)童贯统率数十万原准备攻辽的大军,迅速南下,而起义军差不多与此同时,已攻占两浙路首府杭州(今属浙江),方腊拒绝部属关于北上抢占江宁,控扼长江天险抗击官军渡江的建议,而是主力南下,先后攻占婺州、衢州、处州(今丽水西)等地。

北宋官军于宣和三年正月,受命首先抢占江宁、润州。当正月下旬,北上的东路起义军围攻秀州(今浙江嘉兴)之际,东路官军也到达秀州,起义军在官军的内外夹击下退往杭州,二月中旬官军攻占杭州。北上的西路起义军,先后受挫于旌德、宁国、歙州。三、四月之际,官军又攻占衢州、婺州等地。四月中旬,方腊放弃青溪,退回西部山区帮源洞,帮源洞在东西两路官军的夹击下,激战数日后起义军战败,二十六日,方腊为官军小军官韩世忠所俘,起义失败。起义军的余部转战于浙东地区,至八月间,才最后失败。方腊被俘后被解往首都开封,于八月下旬被杀害。

北宋朝廷虽然镇压了方腊起义,但并没有吸取教训,革****局,而是更为黑暗腐败,其时距北宋被金灭掉不过5 年左右。

宋朝被打入天牢的或者处死的名人或者重臣?别逗了,有宋一代,刑不上大夫,一个文官无论犯下多大的罪行,除了谋逆,只会被贬斥,而不会坐牢。

宋朝的重臣中,被处死的只有岳飞,而就是这个事件,从当时开始,就争议到现在。

你所说的情况,只会出现在别的朝代。

宋朝徽宗时期历任宰相
章敦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蔡卞
蔡攸:蔡京之子
蔡懋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郑居中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浪子宰相
白时中
王安中
郑居中
张邦昌
吴敏
童贯
高俅
梁师成
唐恪
张叔夜
种师道
薛昂
邓洵武

只有蔡京贬逐出京.

熟悉北宋历史的高手请教个问题
答:被当时人称为“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形成以蔡京为首的腐朽统治集团,蔡京、王黼先后任首相或太师、太傅,依靠宦官童贯、梁师成,以朱勔、李彦为爪牙,控制着整个徽宗时期的朝政,逢迎着臭名昭著的昏君宋徽宗,使北宋末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腐朽的时期之一。 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

宋朝时的南京提问,高手来,专家来!!
答: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为中国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

跪求熟悉北宋历史的高手们解惑。、、、
答:一,皇宫的正门“宣德门”,两边左右各有一门,左边“左掖门”,右边“右掖门”,后面为妃嫔、宫女、太监生活区(但如童贯这样的太监,在宫外另赐有府邸)。二,右边的右掖门,一般是百官进入皇宫的特定之门。三,宣德门后为大庆殿,是宋朝君臣在正旦、冬至等节庆日举行称贺大礼、致斋仪式的地方。...

关于北宋时期辽国奚族的一些问题,请历史高手进。
答:1.首先,纠正您一个错误,奚族只有五部,隋时如此,唐朝也是,隋朝时,五部分别是:一曰辱纥王,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昆,五曰室得。唐朝时: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2.加奴并非是因为信佛,而是汉人对他们的一种蔑视,东汉经学家郑玄注云:奚,“女奴也”。奚...

历史高手都进来
答:第一问 1.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最根本原因)2.社会统一,安定。(文化的发展的前提是统一)3.科举制度的发展,诗词为考试内容。4.两个时期的统治者采取开放的政策。5.两代人民的思想十分活跃。第二问 1.要改革,刺激经济发展。2.对社会不良风气要加大整治力度,使国家和谐统一。3.我们应该提高意识,...

北宋都城汴京如何被金国攻破?了解宋朝历史的高手请进.
答:一共打了了十天。战争进行至十日(靖康元年,1126 ,闰十一月)以後,金军为早日攻下汴京,一方面加紧各项攻城之准备,大量制造攻城利器,且分,一方面假意谈和批计诱宋廷王公大臣至金营扣押之以弱宋势。此时钦宗虽有心守城,数次亲临城楼督战,亦曾遣专使赴地方召诸道派兵勤王,然而在援军不至,万般...

北宋被金朝打败的原因
答:陷害忠良什么的不过是腐败的一些小小缩影,王朝的兴盛不是靠一个两个忠良就能力挽狂澜的,必须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等,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而无内忧,外患又何足惧哉。问题十:北宋都城汴京如何被金国攻破?了解宋朝历史的高手请进. 楼主,汴京的攻破其事是人谋不彰的结果。我在宋朝吧有发一篇“一场不...

关于名著《水浒传》的问题,高手快!
答:《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讲的是北宋未年(农民起义 )的故事。

两道历史题?历史高手进,谢谢 找出它的历史错误
答:1.北宋时,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在我国产生。这是错的 因为雕版印刷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的,但活字印刷是在以后发明的,时间有错位,其更为先进一些 2.北宋的海船上安装了指南针,当时叫做司南 这也是错的 因为指南针在汉代就以产生,所以时间不对 希望能帮到你 ...

请教高手,北宋为什么要联金抗辽
答:那是要搞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是金军作大,灭辽后,反过来把狠狠地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