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下焦湿热肝郁脾虚,吃什么中成药,请回复

作者&投稿:糜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肝郁脾虚,下焦湿热,该用什么中成药~

军令如山
发表于
2013-1-8
09:01
不知道你根据什么断定自己是下焦湿热的,难道就凭尿短黄吗?早晨苔黄舌淡,下午舌红少苔?我认为这是表象
...谢谢军令如山的回复,我想归脾丸是应该对证,因为我昨天用了睡眠立即好转,但同时舌左侧第二天就出现了口腔溃疡,同时眼睛开始出现干涩酸痛,如果我用参苓白术丸则眼干酸的症状缓解,但出现失眠的情况?关于湿热我是根据舌苔中后部有黄苔,小便短涩,大便粘,肛门和阴囊潮热来判断的,不知是否正确,望赐教。

治疗这的根本原则是舒肝健脾
所以当然就要用舒肝健脾丸这类药
不过可能的话用一些化湿
燥湿的药就更好了
还要看你其他症状选择一下

肝郁脾虚常用中成药: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理中丸。根据你的情况,寒湿很严重,兼有郁热。单靠服中成药很难治疗,毕竟能解决问题的中成药很少的。不要吃寒凉的龙胆泻肝丸,要不你会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不信你就试试。但是可以用这些药物混合敷肚脐。最好还是找中医看看。

病因
  1.膀胱湿热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过度,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湿热秽浊毒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或肝胆湿热下注皆可使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热淋;若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则发为血淋;若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日积月累,结成砂石,则发为石淋;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分清别浊,脂液随小便而出,则发为膏淋。

  2.肝郁气滞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或气滞不会,郁于下焦,致肝气郁结,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气淋。

  3.脾肾亏虚久淋不愈,湿热耗伤正气,或劳累过度,房室不节,或年老,久病,体弱,皆可致脾肾亏虚。脾虚而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则发为气淋;若肾虚而下元不固,肾失固摄,不能制约脂液,脂液下注,随尿而出,则发为膏淋;若肾虚而阴虚火旺,火热灼伤脉络,血随尿出,则发为血淋;病久伤正,遇劳即发者,则为劳淋。
  诊断依据
  1.具有淋证的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等基本临床特征。尚可有各种淋证各自的特征。

  2.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症。

  3.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劳累过度,情志变化,感受外邪而诱发。

  4.结合有关检查,如尿常规、尿细菌培养、X线腹部摄片、肾盂造影、双肾及膀胱B超、膀胱镜等,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实证有膀胱湿热者,治宜清热利湿;有热邪灼伤血络者,治宜凉血止血;有砂石结聚者,治宜通淋排石;有气滞不利者,治宜利气疏导。虚证以脾虚为主者,治宜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者,治宜补虚益肾。所以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时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

  淋证的治法,声有忌汗、忌补之说,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说:“淋家不可发汗”,《丹溪心法·淋》说:“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验之临床实际,未必都是如此。淋证往往有恶寒发热,此并非外邪袭表,而是湿热熏蒸,邪正相搏所致,发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证多属膀胱有热,阴液常感不足,而辛散发表,用之不当,不仅不能退热,反有劫伤营阴之弊。若淋证确由外感诱发,或淋家新感外邪,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者,仍可适当配合辛凉解表之剂。因淋证为膀胱有热,阴液不足,即使感受寒邪,亦容易化热,故应避免辛温之品。至于淋证忌补之说,是指实热之证而言,诸如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自当运用健脾益气,补肾固涩等法治之,不属忌补范围。

  用药原则
  ·热淋

  症状:小便频急短涩,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

  本方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其中木通、篇蓄、瞿麦、滑石利尿通淋,大黄、山栀、甘草梢清热解毒。若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生大黄,并加枳实以通腑泄热;若腹满便溏,则去大黄;若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可合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若湿热伤阴者,去大黄,加生地、牛膝、白茅根以养阴清热;若小腹胀满,加乌药、川栋子行气止痛;若热毒弥漫三焦,人营人血,又当急则治标,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以清热泻火解毒;若头身疼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有表证者,加柴胡、金银花、连翘等宣透热邪。

你好,你的病情看来肝郁脾虚,所以健脾丸有效,你吃服人参健脾丸,加味逍遥丸,知柏地黄丸,就不再吃交泰丸。吃交泰丸,一般不入煎剂,黄莲15克,肉桂1.5可以粉碎,每次1克,每天两次,口服,你最好在当地医院中医大夫的指导下用药,我们离得远,不能全面掌握你的病情,祝早日康复。

  .还可以用楂-脾@芝圜来调理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请找正规的中医给你看,最好是喝汤药来的比较快,现在的汤药也不用自己熬,熬好的都装到袋里,喝的时候,用热水烫一下就行!祝你早日康复!

肝郁脾虚,肾虚,下焦湿热,内热外寒 吃什么药?
答:平时多注意饮食,不要喝酒抽烟,早睡早起,多吃黑米粥(黑米、薏米、黑豆、百合、花生、大米、红枣一起配置熬粥)这个吃了不错。

经行味腥的简易疗法是什么?
答:①逍遥丸,每服6g,日服2 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者)。②金匮肾气丸,每服6g,日服3 次。③艾附暖宫丸,每服6g,日服3 次(适用于下焦虚寒者)。④香砂六君子丸,每服6g,日服3 次(适用于痰湿下注者)。⑤清热凉血膏,每服10g,日服3 次。⑥妇科千金片,每服4 片,日服3 次(适用于湿热蕴结...

治疗肝郁脾虚的中药,什么时候喝好?
答:不过,如果您吃的是粥,比如说白米粥,马上吃中药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您吃的是绿豆粥,薏仁粥,最好还是间隔一小时!晚上用中药,也可以睡觉前饮用!不过不要太晚!别超过晚上9点。你这病脉除了细,还应该有弦吧,找个好大夫再摸摸吧,弦脉主肝胆经啊,肝胆经的问题啊!!是脾土湿,肝木有热...

2021天津医疗卫生中药学:降肝火认准这些中成药
答:逍遥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它能疏通气机,消除因肝气郁结带来的诸多症状,调节人体内气血正常运行,服用后使人气血流畅、周身舒适,故名“逍遥丸”。总之,降肝实火证的中成药成份中多为苦寒之品,儿童、孕妇...

阴囊潮湿吃什么药好 :一剂完带汤,祛湿泄浊,轻松止汗
答:证属肝郁脾虚、痰湿积滞,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拟方:炒白术、淮山药、党参、赤白芍、车前子、炒苍术、薏苡仁、陈皮、黑芥穗、醋柴胡、威灵仙 7剂药后,患者前来复诊,诉服药后自觉阴囊潮湿较前减轻,遂自行购药服用20剂,现已无阴囊潮湿,皮肤瘙痒亦明显好转。因近日受凉后咳嗽来院就诊,主动找...

一文读懂常用中成药功效,建议收藏,掌握这些才能对症用药
答:适应症: 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 茵栀黄颗粒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适应症: 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 消炎利胆片 功效: 清热,祛湿,利胆 适应症: 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 护肝片 功效: 疏肝理气,健脾消食 适应症: 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六味地黄丸 功效: 滋阴补肾 适应症: 肾阴亏损 金匮肾气丸 功效...

【健康】这些好中药,滥用会伤肝!记牢养护肝脏的这六大要点
答:茯苓粥: 茯苓50克,薏苡仁30克,大米100克同煮,分两次食用,每日1次,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之功。用于肝郁脾虚之证。枸杞子粥: 枸杞子50克,大米100克,煮稠粥,每日分2次食用。本方法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养肝的效果。扁豆淮山药粥: 取白扁豆100~150克,怀山药50克,均研细末。大米150克,...

春季如何排湿毒?
答:2.天然柠檬水排毒法 柠檬实在是个好东西,每天早晨空腹一大杯柠檬水,是我一直在用的排毒方法。这个方法简单实用,既可排毒,又帮助减肥,还有预防感冒的效果呢,但是一定要坚持才有效哦~ 柠檬水可以排除体内有害物质、美白、排毒、清肠,又可以解渴且冲淡想吃东西的欲望,不需要特别节食,一举两得...

我究竟是脾胃寒湿还是脾胃湿热???请中医和高人解答,谢谢!!!
答:尿急“说明你的肾虚气化功能失调,感觉腰及小腹不舒服,有拘急的感觉。”少腹拘急“的症状,这个《金匮要略》里有描述。可以参考!总的来看,你不只是脾胃寒湿的问题,还有肾虚的一面根据以上分析,处理如下:1、治则:温补脾肾之阳,利湿以协调肾气。2、 方药:真武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化裁 ...

怎样才可以在湿冷的梅雨天气降低对肝脏的损害?
答:慢性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中医辨证多属于“胁痛”,病变机理上多有“肝郁脾虚”的特点。中医认为脾属土,主运化水湿,喜燥而恶湿;外界湿热太过,易成为诱发疾病的“湿热邪气”而侵犯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出现头昏头胀、困倦乏力、胸脘痞闷、心烦身热、口苦口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