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境解释词义

作者&投稿:市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阅读教学,离不开词语的理解。要深入理解段落、篇章的意义,就必须首先准确充分理解词义。教师只有把理解词义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和推断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理解词义的金钥匙是什么?那就是语境。平时阅读可以翻查工具书,也可以利用造字法和构词法理解词义。但在进行速读时,为了扫除生词、难句方面的障碍就必须正确地利用语境,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法宝。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它分为大语境和小语境,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小语境,即上下文。语流中的句子,不论长短,都是由一个个词语组合而成的,以便传达一定的信息。而语流形成的语境又制约着每一个词的意义的表达。所以,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语境提供的信息,就可以推断出语流中的语词的.意义,也就可以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那么,怎样利用语境推断语词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境提供的相关、相似、相反的信息,推断语流中的语词意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利用相关的信息理解词义。

这种相关的信息,包括单句的信息和复句的信息两种。单句提供的相关信息表现在语词的组合关系方面。如: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讲义原是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但在这里用不上。原来听到这个谓语动词提供了信息,听到的不是教材,只能是讲课的内容。又如:将走的前几天,他交给我一张照相。照相原是拍照,是动词,但在这里用不上。原来交给这个谓语动词提供了信息,照相变成了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了相片的意思。再如:屋檐下的猫睡梦中喵喵了几声。喵喵是拟声词,形容猫叫的声音。但在这个句子里,它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点。由此可以推断,喵喵是发出叫声的意思。

复句提供的信息表现在信息与语词的某种因果联系上。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推断词义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有大概、主旨粗心两个义项,但用在这里语气不顺。到底怎样理解呢?前一个分句的隐隐约约提供的信息正是大意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从因果联系方面推断,这里的大意只能理解为大概的轮廓。又如: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秋风忽至,一场早霜,是造成歌舞的原因。由此可以推断它的词义是落叶飘落、上下翻飞的意思。

第二、利用相似的信息推断词义。

语境提供相似的信息,也有两种情况。有的重在对称,有的重在强调。不管哪一种,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准确推断词义。

重在对称的。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再如: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孕育着成功。在小语境里,直面就是正视的意思,孕育具有包含的含义。这种推断方法类似古汉语里的互文见义,这里就不赘述了。

重在强调的。如:不懂装懂,势必搞瞎指挥,乱弹琴。在这个例子中,乱弹琴具体指的是瞎指挥。再如:在首都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热闹繁忙。这里的热闹繁忙,正是对车水马龙的解释。这两个例子表面上看语义重复,实际上是为了加强语势,引起注意。

第三,利用相反的信息推断词义。

在一些对比衬托的语境中,前后提供的信息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提供的信息,从反面推断词义。有时可以直接利用反义词来推断。如:努力使自己从门外汉变成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内行。这里的门外汉,我们可以从内行提供的反面信息推断为外行。又如: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酷暑,可以从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提供的反面信息推断为黑人不平等、不自由的日子。再如: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这里的绕弯子可以通过反义词直截了当推出来,也就是不直截了当的意思。

利用语境准确地推断语词的意义,这就扫除了阅读道路上的障碍,从而提高了阅读的速度,达到了速读的目的。



利用语境解释词义
答:由此可以推断它的词义是落叶飘落、上下翻飞的意思。第二、利用相似的信息推断词义。语境提供相似的信息,也有两种情况。有的重在对称,有的重在强调。不管哪一种,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准确推断词义。重在对称的。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再如: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

语境在词义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语境使词义单一化。所谓词义单一化,指同一词在一定的语境范围内只有一种意义。例如:“山洞里一片黑暗。”“黑暗”一词在这语境里,指没有光。“在万恶的旧中国到处是一片黑暗。”这里的“黑暗”比喻社会腐败,政治反动,而不包含“没有光”之意。又如:(1)“字要写得端正。”(2)“品行端...

语文结合语境,辨析词义
答:3.地界,也表示对未来的向往 4.文中丰富的知识,比喻词

词义和语境
答: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二、语境的意思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这类的题该怎样答?
答:1、多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其意义是不同的,随意解释词语,必须结合语言环境进行;2、一个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内涵就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起内涵比辞典中要丰富、具体得多,所以必须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他”,在辞典中,就是第三人称男性单数的代词,但一旦到了具体的文章、句子中,...

速求:如何学好文言文,在解释的时候如何蒙字词的意思
答:第一个“绝”是“停止,动词”,第二个“绝”是与世隔绝,形容词”,第三个“绝”是“非常,副词”,第四个“绝”是“渡过,动词”。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词义不同,词性不同。根据这个特点,准确判断词性也能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

语境在分析词义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词义除了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是由环境补充、确定的。因此,词义的运用、理解与交际的环境,说听双方的职业身份、心情、生活经历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句子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往往需要参与交际的人自己去补充。而交际的语言环境则可以使词语具有比较确切的意义。具体的说,语境就是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主观因素所...

为什么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答: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是语境决定了词语的选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语境决定了多义词义项的选择,多义词有若干义项,多义词进入句子不会造成歧义,由于上下文的控制,决定了一个义项得以实现。

举例说明古汉语解释词义的三种方式.
答:因文求义:是据上下文即具体语境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例如:1、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凶,在上句中应解释为“庄稼收成不好”“歉收”.由其前词“岁”(年成、年景、收成)可以推知.2、轨遂投城遁走.投,在上句中应解释为“弃”“抛弃”.由其后词“遁走”(逃跑)可以推知.3、帝每面称之曰:“...

高中语文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的方法
答:高中语文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例1:“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 例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中的“速”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