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作者&投稿:耿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意志品质、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基础教育。劳动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感恩,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促进脑细胞发育,使孩子更聪明!

但是由于现代家庭经济都普遍好转了,孩子一出生就没受过什么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某些孩子头脑中已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由于事事都有大人护着、顶着,慢慢就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自己做一点事就觉得苦、觉得累。不管父母在家里怎样忙,孩子就是不知道帮父母分担一些事情,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为其做好的一切。正是这种怕苦怕累的心理使得“劳动”在孩子心目中成了“苦差事”的代名词。而且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娇宠、包办,剥夺了孩子们参加各种劳动的权利和机会,造成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在弱化,自理能力在下降,劳动的观念也在淡化。那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主要有以下四点:


1、鼓励孩子主动劳动

其实孩子天生都不是懒惰的,他的好奇心总是在催促着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嫌累,折腾起来没完,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精力旺盛。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主动劳动的习惯,爱上劳动,看到孩子劳动了,要给予赞扬和鼓励,这样下次他就会更加卖力,希望得到夸奖,比如吃完饭,孩子拿着自己的碗去刷,这时,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孩子,你都会自己刷碗了,真棒!当然,家长还是要给予必要的辅助指导的。


2、让劳动转变成游戏

孩子都喜欢玩游戏,我们可以试着把一项劳动演变成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做事的动力,孩子就会抱着玩游戏的心态,去主动的劳动,不再感觉劳动是苦的、累的。比如:扫地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吸尘器一人一个,这是我们的武器,地上的垃圾都是小怪兽,我们是奥特曼,那边是你的地盘,这边是我的,比一比,看看我们谁能抓到更多的怪兽。


3、要舍得让孩子劳动

很多家庭里都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劳动,尤其老一辈,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更不愿意孩子再受苦受累,也有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长宠溺,更是护的严实,不让孩子碰这些“苦活、累活”。最后就是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吃不了苦,依赖性强,最后变成啃老族。尤其现在社会很多这种现象,孩子上了大学,自己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放假背着慢慢一大包脏衣服回家,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以后怎么会照顾好别人,所以家长一定要舍得让孩子劳动。


4、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孩子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而同性的父母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更大。因此,要想孩子勤快起来,父母在生活中要向孩子展示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体会到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个人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5、别害怕孩子出错

任何人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做错事,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在劳动时出错,就不让他干了,实践出真知,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这次做错了,下次就肯定知道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了,我们家长需要给予孩子鼓励,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而不是孩子一出错就大发雷霆、唉声叹气、批评抱怨,导致孩子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以后任何事他都不敢再去尝试,遇事只会逃避。


总之,我们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就要让孩子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喜欢上劳动。小学我们就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对知识的实践,是对生活的品味,对人生的理解,所以,让孩子学习更多的劳动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关注转发收藏分享!

劳动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我们的劳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手工实践、科学文化素质、个性特长发展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彰显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我们班的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参加班级的公益劳动。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的呢?

一、树立服务意识,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他人服务,因为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分别有人负责,大家的利益戚戚相关,你不为他人服务,他人就不为你服务,大家都不做公益的劳动,每个人的利益都要受到损害。

二、科学分工,人人有事,事事有人,公益劳动人人参与。班级学校的公益劳动量并不大,如果分工不合理,总有懒惰的学生逃避劳动。怎样引导这些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班主任一开始就把班级的所有公益劳动的内容合理地分给班中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每个人都负责一部分劳动,环境卫生划块分给两组学生,班级卫生分类承包给两组学生,玻璃、窗台、花木、黑板、墙壁、桌凳等等,全部分给学生,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给他人带来的方便,给班级带来的荣誉,从而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增强公益劳动意识。

三、组织社会公益劳动实践,体会劳动创造的价值,感受公益劳动对社会文明的重要性。公益劳动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的公益劳动意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届学生,我都带领他们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大街,冬天大雪时铲雪扫路,清理垃圾池,特别是学校门前的公路沟,两面被居民倒了很多垃圾,污染了环境,很不文明,同学们每去清理一次之后,我都让他们在那里留一张照片,让他们感受到清洁级人们带来的愉悦,而这种又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从而培训了他们的公益劳动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分享成功的劳动者的故事或邀请成功的劳动者来校内进行讲座,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责任感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让他们明白劳动是实现个人目标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培养自主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活动,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在劳动中发...

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答:1、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要认识到劳动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才能真正地热爱劳动,并愿意投入到劳动中去。2、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劳动习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开始,比如自己整理书桌、打扫卫生等,逐步培养自己的劳动意识和习惯。3、寻找兴趣点,...

如何培养小学生劳动意识?
答:1、、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你认为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亟需解决哪些问题
答:1、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可贵性。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尊重劳动,理解劳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价值,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2、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劳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的劳动活动和实践项目,学生能够学习并...

培养劳动意识与责任感
答:培养劳动意识与责任感1 1、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事给他做。让年龄尚小的孩子做太难的事,只会让他受到打击和挫折。例如,如果你跟他说“把你的房间打扫干净”,孩子会被吓得丧失勇气,这样的任务对大人来说,都是很费事的。但是,像“把鞋放进鞋柜里”这样的事,就是孩子可以完成的。你会惊讶...

大学生如何树立劳动观念
答:2、3动起来 实践出真知,不要怕苦和累,当我们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甜,劳动的意识便不请自来。3、一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二学校要加强对劳动的宣传力度,如校版报,宣传册,以前举报一些活动等等,让学生激发对劳动的热爱和动力三要定期举报一定的活动或比赛,挑选出榜样,让...

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答:1、打扫教室,清理庭院。让劳动从身边做起,让美从身边开始,学会创造身边清洁美丽的环境。2、缝制沙包、小布偶、用废品创造玩具等。让学生意识到劳动能创造美,能给生活带来惊喜;学会合作劳动,掌握一些基本劳动技能,发展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3、种植劳动。每个学校都有大小不一的花园、墙角等多...

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呢?
答:最后,要在身边人中发挥模范作用。一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我们要积极地去倡导、去鼓励,向身边的人展示我们热爱劳动的态度和价值。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劳动志愿者,参加义务劳动,帮助弱势群体,传递出劳动的美德;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优秀事迹,鼓励他人从自身做起,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总之,...

在学生时期如何培养个人良好的劳动意识
答:1、鼓励孩子主动劳动 其实孩子天生都不是懒惰的,他的好奇心总是在催促着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嫌累,折腾起来没完,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精力旺盛。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主动劳动的习惯,爱上劳动,看到孩子劳动了,要给予赞扬和鼓励,这样下次他就会更加卖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答:我们班的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参加班级的公益劳动。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的呢?一、树立服务意识,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他人服务,因为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分别有人负责,大家的利益戚戚相关,你不为他人服务,他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