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题: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AB上一点,且AD=1/3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3AC,点...

作者&投稿:颜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13?潮州二模)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13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3~

解答:解析:(1)连接OC,由AD=13BD知,点D为AO的中点,又∵AB为圆的直径,∴AC⊥BC,∵3AC=BC,∴∠CAB=60°,∴△ACO为等边三角形,∴CD⊥AO.∵点P在圆O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点D,∴PD⊥平面ABC,又CD?平面ABC,∴PD⊥CD,PD∩AO=D,∴CD⊥平面PAB,PA?平面PAB,∴PA⊥CD.(2)过点D作DE⊥PB,垂足为E,连接CE,由(1)知CD⊥平面PAB,又PB?平面PAB,∴CD⊥PB,又DE∩CD=D,∴PB⊥平面CDE,又CE?平面CDE,∴CE⊥PB,∴∠DEC为二面角C-PB-A的平面角.由(1)可知CD=3,PD=BD=3,∴PB=32,则DE=PD×BDPB=322,∴在Rt△CDE中,tan∠DEC=CDDE=63,∴cos∠DEC=155,即二面角C-PB-A的余弦值为155.

(1)证明见解析;(2) . 试题分析:(1)先利用平面几何知识与线面垂直的性质证线线垂直,由线线垂直得到线面垂直,再由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2)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证明符合二面角的定义,再在三角形中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求出所求的二面角.试题解析:(1)如图,连接 , 由 知,点 为 的中点,又∵ 为圆 的直径,∴ ,由 知, ,∴ 为等边三角形,从而 .∵点 在圆 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点 ,∴ 平面 ,又 平面 ,∴ , 由 得, 平面 ,又 平面 ,∴ .(2)方法1:(综合法)如图,过点 作 ,垂足为 ,连接 , 由(1)知 平面 ,又∵ 平面 ,∴ ,又∵ ,∴ 平面 ,又∵ 平面 ,∴ ,∴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由(Ⅰ)可知 , ,∴ ,则<img src="http://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e7cd

CD⊥AB,PD⊥面ABC,CD∈面ABC,CD⊥PD,CD⊥面PAB,AP∈面PAB,∴PA⊥CD,
设AC=1,BC=√3,AB=2,AD=1/2,CD=√3/2,BD=PD=3/2,取PB中点M,PB=3√2/2,DM=3√2/4,PC=√3,CM=√30/4,cos<CMD=√15/5。

CD⊥AB,PD⊥面ABC,CD∈面ABC,CD⊥PD,CD⊥面PAB,AP∈面PAB,∴PA⊥CD,
设AC=1,BC=√3,AB=2,AD=1/2,CD=√3/2,BD=PD=3/2,取PB中点M,PB=3√2/2,DM=3√2/4,PC=√3,CM=√30/4,cos<CMD=√15/5。



【初三数学题。】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2,BC=3,点P是AD边上的一...
答:因为PE‖DQ,所以∠EPA=∠QDA,(两条平行线相交的同位角)2个角想等了 因为PE‖DQ,所以∠AEP=∠AQD,3个角想等了 3个角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相似。(2)这个里面你必须把Q固定,不然这个问题里面就有两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变量了,这和题目并不矛盾,因为题目上说P是动点,而Q不是动点,只是...

急急急!!!如图,若线段AB=20cm,点C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
答:ILYLPF 采纳率:33% 擅长: 数学 物理学 男性泌尿科 其他回答 1、MN=20/2=10(cm)2、MN=a/2。 因为无论C点在何处,都有AB=2MN; lic_ling0...为您推荐: 如图:线段AB=20cm 已知线段 线段的中点的定义 线段ab=24 什么是线段 线段的定义 如图所示 已知线段ab等于10cm 如图线段2a–b ...

数学题: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CB=90°,AB=5cm,BC=3cm,CD⊥AB于...
答:根据勾股定理a²+b²=c²,得AC=4cm。(因为AB是斜边,AC和BC是直角边)根据面积相等可得△ABC的面积=1/2×AC×BC=1/2×CD×AB=12 所以CD=12/5

数学题:在△ABC数学题: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CB=90°,AB=5cm,BC...
答:∠ACB=90° AB=5cm,BC=3cm,AC=4cm CD⊥AB于D S=AC.AB=CD.AB 3*4=5*CD CD=2.4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如图所示放置,角ABC=90°,AB=10,BC=5,反比例函数y...
答:∠CBD=∠BAO(均为∠ABO的余角);∠CDB=∠BOA=90°.则⊿BDC∽⊿AOB,BD/BC=AO/AB,4/5=AO/10,AO=8;OB=√(AB^2-AO^2)=6.即点A为(0,8); 点B为(6,0).OD=OB+BD=10,故m=10.2.点C为(10,3),代入y=k/x,可求得k=30,即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y=30/x.设直线AB为Y=k'x+8...

初二上学期数学题: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AC=120°,D,F分别为...
答: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30°所对直角边的一半这个定理也不能用么。。。不用真做不出。。。如果可以 做AH⊥BC于H,HC=15/2(三线合一希望没问题。。。)∵等腰 ∴ACB=ABC=30° ∴AC=2EC/根号3EC(如果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可用,这个用勾股定理推出即可)=5根号3 ∵F为AC中点 ∴FC=5/2根号3...

初二下数学题。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角A=120度,BC=6.AB的垂直平 ...
答:初二下的话对三个角为30、60、9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应该掌握了吧:三个角对边长度的比为:1:√2:3。所以如图做AH⊥BC,∠1=∠2=∠3=60°,根据上述长度关系:BE=AE=2EH BC=2BH=2*(BE+EH)=2*(2EH+EH)=6EH 总上,BC=3BE ...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p70页第八题:如图三角形ABC中,AB=2cm,BC=4cm.三 ...
答:解: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乘CE=BC乘AD,因为 AB=2cm, BC=4cm,所以 2CE=4AD,所以 AD/CE=2/4,即:AD与CE的比是1比2。

初二数学题:已知矩形纸片ABCD的边AB=1,AD=2,点M在边AD上(不与点A重合...
答:两种情况,第一种y=x/2+1/(2x),0<x<1 第二种y=x,1《x<2。 不懂可以追问

初二数学题:如图所示,已知∠1=∠2,BD=DC,∠ABD和∠ADC都是钝角,求证A...
答:过D作DM⊥AB于M,DN⊥AC于N,∵AD平分∠BAC,∴DM=DN,又∠1=∠2,∠AMD=∠AND=90º,∴△AMD≌△AND(AAS)∴AM=AN,① 又BD=CD,∴△BMD≌△CND(H。L)BM=CN, ② ①+②∴A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