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武(孙子)为什么被称为“兵圣”呢?

作者&投稿:归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今日的山东在历史上分属齐鲁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名人。公元前551年,被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就降生在这里,十几年后,约535年,另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在这里诞生。他就是与孔子被后人并称为齐鲁“文武两圣”的武圣,后世百代兵家乃至各学派公认的“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孙武。

孙武出生在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一个世袭贵族之家,本姓陈,其远祖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的后代,后因在齐国做官改姓为田,到孙武祖父时因军功被齐王赏赐乐安一块采邑,并赐姓孙。对于孙武具体的生卒年月,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资料供参考,所知道的是,他的祖辈均精通军事。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孙武自小就萌发了对军事的兴趣,并有机会学习先秦军事典籍《军政》,以及古代名相伊尹、姜尚、管仲等人的用兵策略。

孙武生活的时代正值齐国内乱最为严重的时期,齐国宫室之间矛盾重重,为攫取权力明争暗斗、危机四伏。孙武虽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屑于政治上的纠葛,于是毅然离开齐国,长途跋涉奔吴而去。此后,孙武再也没有离开过吴国,死后葬在这里,这也是《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将孙武称为“吴人”的原因。

在成为吴国的军事将领之前,孙武一直隐居在吴国穹窿山。然而他并不像文人墨客那样寄情于山水不问政事,而是一面专注于自己兵学著作的写作,一面关注吴国时局,待机而发。在此期间,有两件事对孙武的后半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件是他完成了被后世誉为世界第一兵书、兵学经典之首的旷世巨著《孙子兵法》;一件是他结识了伍子胥,并与其成为莫逆之交。几年后,在伍子胥的鼎力推荐之下,吴王阖闾终于答应接见名不见经传的草民孙武。而孙武先前写就的13篇兵法,使吴王看到了他的才能,并对其赏识有加。

然而,吴王阖闾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不会轻易将兵权交与孙武,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阖闾为考验孙武故意让他训练宫女,并由自己的两名妃子担任首领,结果孙武严格按照军法进行训练,处死了违背军令的两名妃子。吴王看到孙武治军严谨,军令威严,就封他为上将军,辅佐自己治国。从此,孙武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担任上将军不久,孙武就指挥吴军攻克楚国的两个属国钟吾国和舒国,吴王想乘胜进攻楚国,孙武提出“民劳,未可”,被吴王采纳。真正使孙武名声大震的是吴楚之战,公元前506年,吴王采纳孙武“联唐、蔡攻楚”的计策,向楚国发起进攻。在决定吴楚之战胜败的柏举之战中,孙武凭智勇大败楚军,并在10天后攻克楚国都城郢都,几乎灭亡了楚国。值得关注的是,孙武率领的军士仅3万人,而楚国则多达20万,这次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使孙武一战成名,震惊中原诸国。

此后,孙武又辅佐吴王在很多战役中取得胜利,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因不听孙武劝告,进攻越国惨败,并气愤病死。孙武继续辅佐阖闾的儿子夫差治国练兵,于几年后大败越军。

随着夫差霸业的扩张,他走上了帝王惯于骄奢的老路,不仅不纳忠言,还凶残地将伍子胥杀死。对于孙武此后的经历,史书上并无记载,有人认为孙武认识到了“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悄然隐居,不问世事,以丰富的实战经验修订其13篇兵法,使之更趋完善。

公元前482年,夫差在黄池大会诸侯,争得霸主地位,这与孙武的军事谋略和精心训练军队不无关系,孙武为夫差的霸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也是在这一年,失去孙武和伍子胥辅佐的夫差遭越军袭击,从此一蹶不振,至公元前473 年被越国灭亡。至此,孙武希望吴一统华夏的梦想化为乌有。

孙武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他的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他给后人留下了一本珍贵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此书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军事理论和军事哲学方面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是我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古老的军事著作。而孙武也正因为在此书中所阐述的丰富、深刻且全面的哲学思想,成为春秋末期思想界和孔子、老子齐名的大思想家,在中国历史的上空闪耀着光芒。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军事著作,又名《孙子》、《孙武兵书》等,共13篇,5000多字。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春秋末期孙武草创,其后人孙膑整理成书。此书主要反映孙武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系统地提出战争全局的问题。《孙子兵法》首次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普遍规律,总结了很多现在仍很有价值的作战原则,一直影响了后世二千五百多年。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孙武具备系统思维。

因为他非常厉害,熟读兵法,用兵如神。并且自己还写了书,流传百世。

因为他创立了孙子兵法,这套兵法在历朝历代都受到重用,就算是现在,也有人在使用

孙武(孙子)被称为兵圣是因为孙武他写了一部孙子兵法,里面记载了各种兵法精髓,孙武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

孙武是怎么死的
答: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

孙子曾经为哪国效力
答:编辑本段著书兵法 概述《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 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

孙武为什么被称作兵圣 孙武和孙膑是什么关系
答:除了对战场感兴趣外孙武还对兵书十分上瘾,仔细钻研家中所藏的兵书,遇到不懂的就问自己的老师问长辈,在孙武正式领兵作战之前,孙武前往蒙山求学并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这段丰富的游学经历,为孙武日后编写《孙子兵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孙武到了吴国,被伍子胥引荐给吴王阖闾。为了试验孙武所蓍兵法...

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孙武是怎么写出《孙子兵法》的?
答:《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以前的战争经验,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系统论述战争全局的著作。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孙武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流传至今,是中国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法。它被列为宋神宗北部吴京七书之首。全书共分十三章,包括计划、战斗、进攻、形式、...

历史上孙子指的是谁?
答:历史上孙子指的是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孙子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安邦治国,发展军力。公元前506年冬,吴国以孙子、伍子胥为将,出兵伐楚。孙子采取“迂回奔袭、出奇制胜”的战法,溯淮河西上,从淮河平原越过大别...

兵圣孙武为何在击败楚军后下落不明呢?
答:这一说法,绝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确实是史有明文记载的。兵圣:孙武 孙武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战略家,但并不代表他同时也是历史顶级名将。甚至可以说,他虽然不像两千年后的西欧兵圣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作者)那样,是一个根本不会打仗的纯军事理论家,但单纯作为...

孙子师承何人,为什么打仗这么厉害?
答:孙子是当时其他人对其的尊称,原名是孙武,春秋晚期的齐国人,又被称之为兵圣,兵家的鼻祖,在兵家排名第一,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成为后世兵家必读之书。孙子少年时期就很厉害,一直在寻找一个自己认为可以辅佐的国家,但是直到中年才找到心中可以实现抱负的国家吴国。当时吴王阖闾怎么看都是一代明君,...

孙武最终是怎么死的?为何在击败楚军后下落不明
答: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百家争鸣,而孙武则是兵家的代表人物,被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春秋末期,孙武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但是,在此之后,一代兵圣却就此销声匿迹,这是为什么呢?孙武...

孙武在吴国受到了谁的重用?
答:孙武在面见吴王的时候向吴王呈上了自己所写的兵法十三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孙子兵法》,并在朝堂上高谈阔论,让吴王很是震惊,但是吴王怕孙武是一个只会空谈的人,边想当面测试孙武的军事才能,于是便让孙武带领一百八十名宫女操练阵法,后和伍子胥一起攻破楚国都城郢。吴国兵败后孙武去向 认为孙武...

历史上的孙武
答:历史上孙子并不是不是伍子胥孙子,名武,字长卿。孙武,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另一说为惠民县)人。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另一说为惠民县),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孙子是齐国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