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

作者&投稿:俟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这部电影表达了怎样的讲了怎样的故事?~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对旧秩序的坚守,对新生的工业文明的惶恐与不屑,对技术时代的恐慌。我们不必说1900如何了,我们回到《布达佩斯大饭店》,来看看茨威格最后的几年时光,发生了什么。
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

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茨威格的自杀,或许才是1900拒绝下船最好的注脚。那是一个欧洲文明的遗老,对整个文明的告别。而1900的告别亦是如此。

这一切要从那场精彩无比的斗琴开始说起,当年反复看那一段,心里总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大抵是金庸小说中毒,郭靖和欧阳克在桃花岛那一场比斗,不懂的人看着和懂的人看着,定然不是一个结论。
二十世纪是一个太迅速的时代,伴随着不可逆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世界的中心从欧洲转到了北美。而接踵而起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摧毁了欧洲这块文化昌盛的土地。欧洲传统文人、哲学家或流亡他乡,或抑郁而死。世界的中心,从传统欧洲转向了大洋彼岸的北美,烟雾中的自由女神像,高楼耸立的纽约,那是现代化社会、工业化文明的象征。人们纷纷背弃了伟大欧洲的传统,离开欧洲,漂洋过海,他们对这一切欢欣鼓舞。

向那逝去的贵族的、优雅的、繁盛的传统欧洲文明告别,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海上钢琴师》所说的,恰恰也是这个主题。

让人沉迷的孤独
文/梦里诗书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

这是《海上钢琴师》中1900最后的原句,电影主角1900那张写满了坚毅却又带着温柔深邃的双眼,彷如以洞悉了世间的一切,这是一部我已然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电影了,每一次我都会在1900的琴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却又在最后带着一种让人难以言说的痛楚,大海、游轮、钢琴,描绘了这部电影的主线,而蒂姆·罗斯饰演的1900则构筑了这部电影的灵魂,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就是一种让人沉迷的痛—孤独。

当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感觉1900是孤独的,没有父母的至亲,从来不曾离开大海,每一次异国他乡的旅客蜂拥的登上美国,而他却一人独守留在了游轮,我不解他为何放弃了名利和爱情,把自已困锁在一搜游轮之上,但伴随自已的成才,后来才慢慢发现,我一直是以一个世俗旁观者在看这部电影,就如同电影中那乐器店的老板一般,当自已从电影中1900的角度来看,其实与他而言却并不孤独,当他选择了与游览轮一起毁灭的时候说到:“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一个没有为任何而人而存在过的人,又何谈孤独呢,其实如果这部电影的结局1900走上了岸,不管是对观众还是对这部电影来说才真的是个悲剧,正如电影当中那个最后在废弃的船上寻找1900的小号手,却最后没有阻止1900下船一样,其实在船上,便是1900最好的归宿,1900的眼中,或许真正孤独的是我们。

电影透过1900这位钢琴师与一搜3000名乘客的游轮,在一部电影的时间里,反映了一个时代物质和精神激烈的碰撞,1900同爵士乐鼻祖杰尼的对决,游轮上怀揣美国梦的旅者,二战后物是人非以被遗弃游轮视觉上的强烈对比,20世纪毫不夸张的说是人类最伟大的世纪,我们获得了几千年都不曾做到的巨大超越,但同时,在任何一个时代也都不会有着人类思想上物质与理想那么强烈的碰撞,《海上钢琴师》几乎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解读。

一个从来不曾离开过游轮,却几乎都洞悉每一个人心里的钢琴师,1900所代表的是一种泛理想化的存在主义思潮,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几乎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电影本身透过1900这样一个理想化主义的人物,正如他在电影里说道:“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在他的心里把这个世界看成了一个巨大的牢笼,金钱权利和爱情便是这个牢笼的枷锁,所以当电影里1900为了爱情要走下船的那一刻他犹豫了,这个时候电影透过1900的双眼,繁华喧闹的都市高楼俨然成为了一只巨兽,一个“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的人又如何融入这钢铁洪流之中。

这是一场不是悲剧的悲剧,世间的繁华与喧闹,我们永远无法做1900,但1900的故事是一场让人沉迷的孤独,是那般的醉人,就像一杯美酒,越品越醇。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电影是由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

  《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杰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核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征,他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碎的快乐。就像节目所说:这部影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纯真是他们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海上钢琴师》改编至意大利作者巴里克的同名小说《1900》,所以要说究竟传达了什么,其实就是传达了作者自己对孤独感的感悟。

“1900显然是一位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交织的受苦者,但却也是一位高贵的典型。与那些宁可忍受惊涛骇浪也愿去美洲“淘金”的移民不同,他丝毫没有到陆地世界去寻找“金矿”
的冲动。要不是因为那场“该死的战争”,1900的人生倒也是纯美的。然而,1900最终步入了绝境,在效果上获得“毁灭”的表现,这一点与古希腊的悲剧
秉承一致。但是,与反抗命运的悲剧不同,1900接受了自我毁灭的结局,从而也就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反而从中产生了荒诞感、孤独感、恐俱感和绝望感,缺乏了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他所表现出的种种悲剧意识显然是消极的,固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悲剧意识作品的典范。1900的故事虽然是象征的,却
是真实的,不仅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他的种种消极悲观情绪正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消极情绪的极端表现。”

作者用一个虚构人物和虚构故事来探讨孤独的意义,这种手法在那个年代非常常见,同时作为一个广播人和音乐评论人,他多少应该也受了他出生那段时期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作品影响,所以将1900的一切描写得那么美好又虚构,让人们明白逃避是美的,但只能在虚构了,不能在现实中。

详细资料来源于: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cb7nuKyfpbLcOWXyk2knR7DzsmAX-UIUcevxT0dHU6bl-jRvO83VQKVJ4R2gvdU0-gh2gLo3gzmcm-pd6qMWxNak7imIq5k3OXVgeVmuV7

望采纳。

感性的人自然会理解其中意思,电影这个东西 你问导演 他也不能说这部电影具体要表达什么,每个人的观后感都是不一样的,理解的东西也不一样,做为一个普通人,我只需要知道这部电影有没有触动我,观后有没有陷入一阵沉思,有没有看到想要的那种感觉以及你自己能理解的意思,
我评价一部电影就是这样,好就好 不好就是不好,你要说为什么好,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感觉和感性觉得他好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男主角认为自己生在船上,所以即使有想下船的理由,也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就像他即使有赚钱的机会,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音乐通过唱片给更多人听到。我的钢琴老师说,他就是太固执了,如果他当初肯下船,肯做唱片,他的人生迹事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也许就是这样的结局才让人深思,让人感到遗憾,像他这样的艺术人他的一生都是艺术。

海上钢琴师是真实故事吗
答:不是。《海上钢琴师》是由亚历山德罗·巴利科(Alessandro Baricco)1994年的独角戏《1900:独白》(Novecento)改编而成,本就是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海上钢琴师》电影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海上钢琴师》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故事讲述了邮轮Virginian号上,在船上煤炭的工捡到一个弃婴,并给他将他取名为:1900。长大后1900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弹钢琴,并开始了他在这艘船上的演奏生涯。1900的一生都在这艘船上度过,从没有踏上过陆地。我认为《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意思是,纯洁和自由。说到纯洁,一个人,一生,一架...

《海上钢琴师》励志电影
答:本书集结了他的三部重要的小说代表作《蚕丝》、《不要流血》、《愤怒的`城堡》及一部被改编成电影并迅速风靡世界的剧作《海上钢琴师》。每一部作品都题材迥异,但皆具有乐曲般的特质,并以舞台剧的形式铺陈,颇具实验性。巴里科认为,重要的不是在解释这个世界,而是不解释。作者简介 巴里科,于1958...

能不能具体讲讲海上钢琴师剧情深度解析?
答:这电影是我看过最悲的电影之一。不是因为主人公死了,而是因为主人公的死对主人公而言已经是个最大的幸运。1900象征着精神世界的理想,美国却象征着财富、地位、名利,具有现实意义。他的一生非常纯粹,他与世人格格不入,唯一感兴趣的就是钢琴。1900和女孩的父亲在深夜交谈,老父亲的生活糟透了,不仅...

《海上钢琴师》的深度意义是什么?
答:《海上钢琴师》深度意义如下:人生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恐惧、无奈、焦虑,这些情绪,只要活着,人们都会遇到。面对坎坷时,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后果。人生中遇到的痛苦,并不是只能被动忍受,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而改善。担心恐惧,害怕焦虑,被动忍受这些带来的痛苦,人们就会像一个听天由...

一部电影,一位一生没有下过游轮的钢琴家,在与一个黑人单挑时,琴弦弹...
答:在《天堂电影院》里是多多回到童年的小镇,他回到电影的真实与自己似乎已经消逝的爱里;在《海上钢琴师》里是落魄的小号手回到曾经与“ 1900”相处的废弃轮船上,回到最贴近“人”的音乐里;在《玛莲娜》里是当玛莲娜跟随丈夫重新回到带给她耻辱的小镇,回到她存放在小镇上的对一个人的爱里。 《海上钢琴师》—大海与...

海上钢琴师影评视听语言分析
答:《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一、简介 《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该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

海上钢琴师结局 海上钢琴师简介
答: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是一个在船上被遗弃的婴儿,被船上的锅炉工丹尼收养。他从未踏足陆地,一生都在船上度过。他无师自通地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钢琴师,他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个性吸引了船上所有人的目光。然而,他对于陆地的恐惧和对于大海的依恋,使他始终未能离开那艘船。结局部分,当那艘船被...

《海上钢琴师》是哪国电影
答:《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的电影作品。《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该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

《海上钢琴师》的深度意义是什么?
答:在解析影片之前,我们先来陪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一块了解一下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由意大利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导演,著名演员蒂姆·罗斯(Tim Roth)主演,该影片在1998年获得了第四十三届意大利大卫奖的最佳导演奖。这部电影被定义为爱情音乐片,影片不仅内容令人深思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