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古中国的音律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干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音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等与现代洋人音律的哆来咪唆啦。而发和西为洋创半音阶,也叫小二度。中国古曲中是没有发和西两个音的。原因好象跟古人求全美有关。宫商角微羽还相对五行土金木火水

中国的古音律是工、商、角、徴、羽,音乐的结构简单、稳定,像一些传统古乐的唱腔甚至是有棱有角的,主要是从韵味角度来欣赏,感受它的内涵,非常含蓄,音乐大多数都是比较悲情、消极。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

中国古代就五个音律,五音:宫、商、角、微、羽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

我认为我国的音律特别美,但因为历史流转原因,存下来的不多。去年我在武汉听了编钟,钟磬声音特别清脆,有种细腻抓耳的感觉。

你觉得古中国的音律是怎样的?
答:古音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等与现代洋人音律的哆来咪唆啦。而发和西为洋创半音阶,也叫小二度。中国古曲中是没有发和西两个音的。原因好象跟古人求全美有关。宫商角微羽还相对五行土金木火水

我国古代的音律是?
答:一、五音:古代音律中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级,再加上变宫、变徵两个音级,就构成了“七音”,对应于今天的1(do)、2(re)、3(mi)、4(fa)、5(sol)、6(la)、7(ti)七个音阶,其对应顺序为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这七个...

古代音律
答:中国古代音律:“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五音是指角、徵、宫、商、羽,其对应五行五脏是木、火、土、金、水及肝、心、脾、肺、肾。五音不...

中国古代的音律是什么?
答:古代汉族音律。[1][2]顾名思义,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而不是七个)构成的调式。五声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尽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中都可见到五声调式,它还是常被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式”...

我国古代音乐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西方却是七音,这是什么导致的不同?
答:两个音律的本质是一样,基于2:3的比例完成音符度数确定。但是古中国对于音律的运用是基于两次损益运算,得出五音。而古希腊五度相生律是基于五次独立运算,得出了七音。这是五声和七音的根本区别原因。而后又因为西方文艺复兴时,十二平均律于七音完美契合,如此将七音巩固,作为一个基于科学的音律推广...

中国古代的五个音律是什么?
答:释义:典同掌管六律、六同的和谐,以辨别天地、四方、阴阳的声音,以调整各种乐器的声音。凡(钟所发出的]声音:钟体上部过大,发出的声音就盘旋在钟内难扩散;钟体上下过直,发出的声音就迟重缓慢;钟体下部过大,发出的声音就会放肆而去不稍容留。钟体一边偏大,发出的声音就离散而不稍内敛;钟体...

中国的古典音乐中的音律有几个?各叫什么?
答: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是五声音阶。到了周代,增加了“变微”(Fa)和“变宫”(Si),形成七声音阶,因为当时“三分损益法”,已经日臻完善,使五音十二律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之中。五音: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1、2、3、5、6 十二律又分为:--阳声六律--黄钟、太簇约等于简谱--...

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分别是什么?
答: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

音律的概念
答:音律的概念其实主要就是音和音之间绝对的准确高度和关系,音律分化的律制主要为三种——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而我们主要讲的则是十二平均律。一、音律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古代的音律主要受到传统音乐和诗歌的影响,其中最早的音律理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三分损益法、十二律等。在汉朝时期,...

中国古代十二音律顺序
答: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1)《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jue、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