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东北的百万大军,是无私帮助中国还是另有所图

作者&投稿:定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每一个王朝都有其特点,我们在对比朝代的强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对比,不能忽略时间去对比,毕竟时代在进步,后面王朝的武器要强于前朝,尤其是出现了热武器之后,如果抛弃时代特点,单纯对比军事实力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将朝代至于当时,来看军事实力,看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军力最强。

以上面的条件作为对比,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为什么是汉朝了,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有短暂的新王朝,但是整体军事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作为当时来看,汉朝是不受外族威胁的。

汉朝期间,如果说受到外族威胁,也只是在汉武帝之前,匈奴鼎盛时期,汉朝甚至要称臣来保证本国的休养生息,积蓄对抗匈奴的力量。不过当汉武帝强硬态度下,汉军不断的进攻匈奴,不断消耗匈奴的力量,终于将匈奴击败,汉朝北方再也不受到匈奴的威胁,从此汉朝基本没有外患,因为自身的军事实力是在是太强悍了。

汉朝的军事实力强悍在末期体现的更加明显,即使汉朝都要亡国的时候,其军事实力都对外族形成碾压,周边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进攻汉朝,即使后来军阀林立,不管是公孙瓒、袁绍、董卓、马超,在面对北方名族的时候,随便一个军阀都能对其形成碾压,更不用说整个大汉的军事实力了。
有人会说唐朝和秦朝也很强,确实不错,但是唐朝和秦朝不如汉朝的地方在于,不能对周边国家形成碾压,甚至长期受到北方民族的威胁。虽然秦朝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但是统一后的秦朝,衰败的实在太快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

1、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
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2、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
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3、卫青
卫青,西汉着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仲卿。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4、班超
班超(32一102),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属今陕西咸阳)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
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
5、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
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

主要因为苏联只是按照美苏条约(美国人援助了很多物资,按要求苏联进攻日本,分担美国人的压力)来进攻日本,这个过程苏联并未从中国获得太多利益,当然也不是无私的,这只是中美苏的一种利益交换,来达到共同消灭日军、结束二战的目的。

苏联会无私帮助别人,哈哈,你太幽默了
神论啊
看看吧,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提出的出兵东北条件:恢复沙俄在1904年日俄战争前的利益(中国东北、库页岛、朝鲜),维持外蒙当前状况
之后,在东北,毛子也没闲着,把东西全拆走了,按照估计,工业设施损失在13亿美刀以上,加上其他损失,不小于30亿美刀

苏联在东北的百万大军,是无私帮助中国还是另有所图
答:主要因为苏联只是按照美苏条约(美国人援助了很多物资,按要求苏联进攻日本,分担美国人的压力)来进攻日本,这个过程苏联并未从中国获得太多利益,当然也不是无私的,这只是中美苏的一种利益交换,来达到共同消灭日军、结束二战的目的。

苏联在东北的百万大军,是无私帮中国还是另有所图
答:不能算无私,美国为了快速结束太平洋战场以及为了分担压力,是百般催促百般好处苏联才出兵,且中国境内战利品(包括原中国所属后被日本侵占)都搬回了苏联。属于为了正义合作共赢。

解读丨苏联在东北的百万大军,是无私帮助中国还是另有所图
答:苏联这个最自私自利,最会在队友背后打黑枪的流氓国家,居然会派出百万大军,无私帮助中国 我也是醉了 看看吧,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以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沙俄在华权益为条件,才答应出兵东北 而且他们的出兵时间真叫好,8月8日对日宣战,8月9日出动,而8月15日,日本就宣布投降了 一次旅行式的行...

苏联在东北的大军,是无私帮中国还是另有图
答:▲苏联飞行员 各方面军的进攻均按战役计划展开:截止至8月14日,外贝加尔方面军在其所担负的四个主要战役方向上,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苏蒙混合骑兵机械化集群已顺利突进至绥远;另一路主力已经赤峰指向辽东;此两路苏军达成的战役目标,除解放了其进军沿途的东北城乡外,还彻底断绝了华北日军增援关东军的念头。 方面军先头部队...

苏联出兵东北伤亡3万,它获得了什么?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是什么呢?
答: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动157万大军和大量飞机大炮,对日本发动猛烈攻势。同一天,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关东军被苏军击败,日本国内也遭受重创。在双重压力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因此,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战役,成为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战役。我们不能否认,苏联的...

苏联百万大军进攻东北日军
答: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百万大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驻守东北军之关东发动全线进攻。同时,苏海军太平洋舰队也先后在朝鲜北部、千岛群岛登陆,协同陆军作战。在苏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关东军节节后退。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自2月雅尔塔会议以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即开始对日作战之...

前苏联集结百万大军:却最终不敢南下中国,在怕什么?
答:首先以苏联的百万大军来看,长途跋涉来到远东地区部署,而当时从战后到70年代,苏联在远东地区仅有的一条西伯利亚铁路,单单想要依靠西伯利亚铁路运输物资来维持作战是远远不够的。并且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其物产根本不足以支撑上百万军队的消耗。其次回看苏联内部,虽然外界很多人都认为会有一场恶战要打,但是...

盘踞经营东北十几年号称精锐的百万大军,让苏联21天就给灭了
答:苏联看日本决定投降,压下这一消息急忙于8月9日出兵。8月10日日本看苏联不但不调停,反而趁火打劫,急忙紧急电请中立国瑞典瑞士调停,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此时苏联出兵仅仅一天。8月14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苏军到8月30日才占领全部东北。显然苏联就是来抢夺胜利果实,抢占势力范围。

冷战时苏联曾集结百万大军,却始终没有南下,究竟什么原因?
答:这之后苏联就在东北附近聚集了庞大的一批军队,大有要南下进攻中国的气势,但最终还是没有进行,只是此基础上举行了一场军事演习。这是因为苏联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大背景环境下,不得不谨慎做出决策。要知道在冷战期间,美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对苏联的封锁,使得他们本身发展上就比较困难,而一旦发生战争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