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为什么坚持不增设盟军副总司令?

作者&投稿:孔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945年3月,盟军在两个方向上,对德国形成夹击之势,攻占柏林指日可待。随着美军在战场上的表现愈发重要,作为盟军最高司令的艾森豪威尔,说话的分量和底气更加十足,尽管英国人依然抢权夺利,但美国“老大”的地位不可撼动。

眼看德国就要灭亡,各国间的利益争夺也更加突出。尤其是丘吉尔,十分清楚美国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英国只能在其后面摇旗呐喊,但对追求利益最大化仍是处心积虑、孜孜不倦。如今,如何增加英国在同盟国中的权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丘吉尔意欲在盟军中,增加英军的比重。

盟军诺曼底登陆前,为了统一指挥的问题,同盟国设立了欧洲盟军司令部,艾森豪威尔担任司令。随着战事的进展,蒙哥马利等人抢班夺权的势头愈演愈烈,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兼任欧洲地面部队的指挥,堵死了英国人想方设法抬高自己的野心。

狡猾的丘吉尔干脆晋升蒙哥马利为元帅,在官阶上高于艾森豪威尔,不断挑战美国在同盟国中的权威;罗斯福则“见招拆招”,晋升艾森豪威尔为五星上将,不给英国人任何“造反”的机会。不甘心的丘吉尔,又打起了盟军副总司令的主意。



在他看来,美国人担任最高司令是无可厚非的,而增设一名由英国人担任的副司令,不仅能体现出英国的地位,而且还能提高在盟军中的说话分量。于是,他提议由亚历山大担任盟军副司令,并兼任欧洲地面部队的指挥,但遭到了婉言拒绝。

艾森豪威尔认为增设副司令,极易引起美国国内的不满,激化英、美两国的矛盾。更何况,盟军已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战事稳步向前推进,各种指挥系统磨合得很好,一旦有大的改变,一定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说白了,就是“没事找事”。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出来,早在西西里岛战役中,盟军就是这样的指挥系统,结果是亚历山大以权压人,命令美军给英军让路,公然袒护蒙哥马利,巴顿、布莱德雷等美军将领怨声载道。艾森豪威尔对这个教训记忆犹新,不会再犯。

碰了一鼻子灰的丘吉尔,又将目光投向了德国。他认为,依靠英军的表现,争取更多的占领区,一样增加英国在同盟国中的地位,以及讨价还价的砝码。于是,他与蒙哥马利决定在攻占柏林的战斗中,要一鼓作气,首先攻占柏林城。



一向谨慎的蒙哥马利,更加谨慎了。

1945年3月,盟军全线逼近莱茵河,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正在做着强渡的准备。意外的是,蒙哥马利比以往更加小心,无论是从计划制定、部队集结,还是积蓄物资弹药,准备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战役都长。难道谨慎的背后,还有什么原因吗?

首先,攻占柏林意味着欧洲战事的结束,越是临近结束越要认真准备,必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行,一旦渡河失败,不仅制定的进攻计划前功尽弃,而且显示出英军实力的不强和“无能”,降低在盟军中的地位,成为他人嘴里的笑话。



其次,这次渡河战役不仅仅是渡河,还有连续进攻,向前推进的任务。原来,从德国北部直捣柏林的想法,一直就是蒙哥马利实现其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军人,没有比攻占柏林更值得纪念和炫耀了,他要保证万无一失。

更重要的是,从政治角度考虑,丘吉尔将英国的利益目标,放在了德国北部的丹麦,甚至是在苏联在向西渗透之前,占领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看来,一贯反苏的丘吉尔已经开始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划清界限,军事准备必须充足。



为此,蒙哥马利囤积了12万吨各类物资,力求在进攻的第一周内,有4600多辆坦克、装甲车,以及3.5万辆其他保障车辆通过莱茵河,并保证部队能够连续作战。为了这个伟大时刻,激动的丘吉尔也赶到前线,观看对德国的最后一战。

这天,在3500门火炮的掩护下,第21集团军群开始渡河。已是垂死挣扎的德军,毫无斗志可言,可以说是一触即溃。没有太多悬念,盟军以压倒性优势顺利渡过了莱茵河,接下来就是无险可守的柏林,兴奋不已的蒙哥马利指挥部队向东推进。



这在丘吉尔看来,先于苏联攻克德国首都,是盟军的头等大事。不仅关乎盟军的荣誉,而且为防止东方势力的渗透,柏林无疑成为阻挡苏联的“桥头堡”,特别是部队士气正旺,一鼓作气攻克柏林不是太难的事情,他在等待英军的好消息。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因为他的战功显赫,为人处事也非常得道,也得到很多领导人的赏识,斯大林非常看好他,但是盟军总司令需要一个没有私心的人来做,艾森豪威尔确实也没找到这样的人。

虽然只是一个副司令,但是还是手握很多权力,让艾森豪威尔当总司令是因为他的军衔太低而且为人谦和态度谨慎礼貌,让人感觉很温顺。当时三个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肯定会按自己的意愿推崇人员,拒绝别的国家的人选,如果增设副司令就会引起更多不必要的纷争

因为艾森豪威尔是盟军最高统帅,他想一个人说了算,不想在下达命令的时候有人提意见或者阻拦。

这是因为艾森豪威尔觉得如果增设了盟军的副总司令的话,自己的权力会大大削弱,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就拒绝增设。

介绍一下艾森豪威尔
答:中协调。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不如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 面关系上极具才能。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 持。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 他所用。

“市场花园行动”失败,艾森豪威尔为什么要背黑锅?
答:艾森豪威尔取得了盟军地面部队的指挥权,蒙哥马利心里十分的不爽。在他看来,这是美国打压英国的一部分,是公开的和英军“叫板”。于是,他一改过去“胆小谨慎”的做法,制定了一个大胆冒险的计划,这就是“市场-花园行动”。

为什么说艾森豪威尔是指挥盟军的不二人选?
答:一是,在他以上的领导人和高级将领们之间的矛盾,他都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处理,在他的斡旋下,双方都能握手言和,不满情绪到他这里“就此打住”;但事后,艾森豪威尔都会强调双方,不要将矛盾进一步下达或公开,维护团结就是...

艾森豪威尔计划是什么?
答:著名的艾森豪威尔计划,艾森豪威尔坚持在诺曼底登入时让英国空军使用空降战略,并有程序地在联军打进德国后,顶住丘吉尔的压力,坚持不同苏联红军争占柏林,最终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辉煌胜利。史称霸王计划。 盟军兵力326,000 (至6月11日)死亡37...

西西里岛战役,艾森豪威尔如何逼意大利设立两个政府?
答:原本可以“一蹴而就”的局面,由于意大利人的犹豫不决,给了德国人充分的准备。尽管意大利退出战争,牵制了大量德军滞留在意大利,但艾森豪威尔占领罗马的梦想破灭了。好在现在的局面对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极为有利。于是,...

他毫无实战经验,最大愿望是指挥一个师,为何却被任命为统帅?
答:艾森豪威尔清楚自己毫无实战经验,因此最大的愿望就是指挥一个师,他被任命为统帅,不仅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也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镜,大多数美国人对此也是困惑不解,毕竟艾森豪威尔此前从来没有过什么杰出事迹,那么身为美国陆军参谋...

德国投降后,艾森豪威尔的经历是怎样的?
答: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为了使白宫办公厅成为有效的总统行政机构,艾森豪威尔仿参谋长制度而设办公厅主任。艾森豪威尔在任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但继续奉行冷战政策,并先后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规模报复战略...

凭什么斯大林一句话,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总司令?
答:当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有许多,包括艾森豪威尔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在他看来,如果不是马歇尔在国内积极运作,几百万的美军不可能这么迅速、有序地奔赴各个战场,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指挥盟军反攻,可谓是实至名归。

二战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个人简历及生平?
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1942年3月改任作战处处长。他支持“先欧后亚”战略,主张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抄近路攻入德国。 1942年 6月,被...

艾森豪威尔为什么是反法西斯英雄?
答:艾森豪威尔用他出色的组织才能、同各兵种打交道的军事技术以及善于把各种各样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捏合到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本领,指挥欧洲战场上的盟军打败了德、意法西斯,由此成为一位深受美国和世界人民爱戴的反法西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