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名词活用

作者&投稿:龙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活用作动词,一种是活用为状语。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分为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三种类型。
(一)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可以作动词用,在句子中充任谓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名词。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即不是并列关系、同位语关系,又不是偏正关系,句中也没有其它动词作谓语,那么其中的一个名词就是活用作动词。例如:范曾数目项王。例子中的“目”,名词作动词,当“看、使眼色”讲,作谓语,“项王”为其宾语。
2、能愿动词+名词。能愿动词的位置是在动词之前的,当一个名词置于能愿动词之后,句中又没有其它动词时,这个名词作动词用。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例子中的“水”,名词,在能愿动词“能“之后用作动词,当“泅水”讲,作谓语。
3、名词+补语。补语的位置通常是附在动词之后。当一个名词在补语之前,句中又没有其它动词时,这个名词作动词用。例如:沛公军霸上。例中的“军”置于补语之前活用为动词,意为“驻扎”。
4、否定副词+名词。否定副词往往置于动词之前修饰动词的。所以紧接在否定副词之后的名词通常用作动词。例如:小信未福,神弗福也。例子中的“福” 紧接在否定副词“弗”之后,活用为动词,作谓语,当“保佑”讲。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指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我”是“使我王”,即“使我为王”。
(三)名词用作意动词。

就是名词带上宾语,主观上对宾语会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

例如: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忧愁”,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愁。
二、名词作状语。有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作用,在句中充任状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常见有以下3种类型:
(一)表示比喻意

。这是指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动态来描绘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像……一样,像……似的。

例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作状语修饰动词“立”,意为像人一样站立着。
(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看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当作……那样”和“像对待……那样。

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修饰动词“事”,作状语。
(三)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工具或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名词“廷”表示动作行为“见”发生的处所,意为“在廷上”。

文言文词类活用成语集萃
答:(一) 名词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在成语中同样保留,如:能文能武 门可罗雀 人皆可夫 2. 名词用作状语 这里所讨论的用作状语的名词,是指普通名词来说的,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对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文言文词类活用
答: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3、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词类活用,有多小种(高三要学会的)什么是名词?什么是动词?什么是装语...
答:主要有6种:1、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规律: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

词类活用的文言文词类活用
答: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口技》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例:云青青兮欲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④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例:衣冠而见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⑤古代汉...

结合实例说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答:【答案】: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①名词活用作动词;②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④名词用作状语;⑤动词用作状语等。举例略。

古代汉语中什么是名词活用?什么又是人称代词活用?不要复制的。要我明 ...
答:古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也就是把本是名词的词让它不再是名词而变成了其他的词性。在古汉语中主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有下面两种情况:一是活用为一般动词。这种活用主要表现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名词词性的临时性转换。如“驴不胜怒,踢之”(柳宗元《黔之驴》)中的“蹄”本是名词“蹄子”,在句...

关于名词活用
答:名词活用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的: 古汉语中的意谓性动词可由名词、形容词和极少量的动词充当,这在我国似乎已成定论了。愚见则以为名词绝无法活用作意谓性动词。人们通常所谓名词活用作意谓性动词,其实是名词活用作表示态度方式及动作行为的动词——愚名之曰“态度动词”。 从现有的各专家和大学编写的一些古汉语语法...

活文言文
答: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例:晋军函陵.(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例:人...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的条件以及举例说明?希望可以尽快回复我...
答:下面以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语法条件作说明;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一名词做它的宾语.例如:遂王天下,“王天下”不是“王和天下”而是“统治天下”2.形容词、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世之所高,莫若皇帝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

文言文阅读中名词在什么情况下活用做一般动词,什么时候作状语_百度知 ...
答:文言文中,如果句中没有其它动词,一般都存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谓语动词的情况。如何判别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个非常简便、易记、管用的方法(并非全部,这是一个内容较为庞杂的问题,要全面深入学习,仍需查阅相关书籍)。1、文言文中,凡是用名词去支配其它名词、代词时,它就是被用为动词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