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思想者和思想的孤独者怎么理解?

作者&投稿:卫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孤独者》的人物特点以及思想感情~

《孤独者》评析
鲁迅的小说有时是一场心灵的搏斗,有点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种心灵的拷问。你要深切地贴近作者,贴近那个时代,有时又好像要拷问自己。 小说开头第一句就很特别——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这是一个暗示:“死亡的轮回”的沉重阴影将笼罩小说人物的命运,以及整篇小说。

小说的叙述也从“送殓”始:魏连殳一直跟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这个祖母其实不是他亲祖母,是他的父亲的继母。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魏连殳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而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惊异和不满”,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 “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根据王瑶先生的提示,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了当年的阮籍。

据《晋书》记载,阮籍的母亲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他的对手说,你的母亲死了,别下了,赶紧去奔丧吧。但是阮籍说,不行,我们饮酒。既而饮酒二斗,饮完酒后,举声一号,大哭一声,吐血数升,然后说,那些人都是礼俗之士,我要施之以白眼。这个细节跟小说里的魏连殳的表现非常接近,而且更主要的是,鲁迅曾经说过,嵇康、阮籍表面看上去是反礼教的,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 同样的在魏连殳那里,他为什么那么耐心地为祖母去装殓呢?他那样放声一哭,说明魏连殳是真正讲礼教的,是孝子,他是真孝,他反对的是礼俗。

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殳和阮籍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很接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接近。进一步我们在魏连殳身上看到的,正是鲁迅本人和魏晋文人的相通。魏连殳这个人既体现魏晋文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的东西。这里正好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于是,我们发现,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的异类感,一个是极端的绝望感。可以说,鲁迅是把历史上的魏晋时代的文人和现实生活中他自己的异类感和绝望感在《孤独者》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正是一个异类。小说一开始就说他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常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所以大家把他像外国人一样看待。而最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他喜欢发表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这是典型的魏晋风度,也是典型的鲁迅风度。这样一个异类,与整个的社会是绝对地不相容,开始有种种流言蜚语,结果校长把他解聘,没有饭吃了。于是有一天,“我”在马路边的书摊上发现一本魏连殳的书,魏连殳嗜书如命,把书拿来卖,就说明他生活陷于绝境了。于是魏连殳有一天来到了“我”家里,吞吞吐吐,有话又不说,最后临走的时候,说,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工作,因为我还要活下去。

魏连殳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他最后这样乞讨工作,是真被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了。所以小说情节的发展带有很大的残酷性,写整个社会怎样对待一个异端,怎样一步一步地剥夺他的一切,到最后,他生存的可能性都失去了。这是社会、多数对一个异端者的驱逐,一种非常残酷的驱逐。 这种驱逐显然既有魏晋时代的感受,也有鲁迅自己的感受。

小说中出现了“我”这个人物,他有个名字叫申飞,这正是鲁迅曾经用过的笔名。我们明显感觉到“我”对魏连殳是非常同情的,非常理解他,然后发现“我”的命运逐渐跟魏连殳的命运差不多了。“我”同情魏连殳,和他来往,为他的工作奔走,这都成了“我”的罪状。于是报纸上开始有文章攻击“我”了,自然是不指名的,措辞很巧妙,一看就是“我”在挑剔学潮,于是“我”只好一动不动,除了上课之外,关起门来,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我”也怕犯了“挑剔学潮”的嫌疑。这个描写显然带有象征性,概括了很多人的境遇。我们也不难从中听到鲁迅的声音,“挑剔学潮”,“躲起来”,这都是鲁迅的境遇。于是我们发现,原来叙事者“我”也是指向鲁迅自己,或者说他也是鲁迅的一部分。

当然叙事者“我”和魏连殳不完全一样,他更沉稳,善于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对外部世界的痛苦感受,他也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在讲述魏连殳的故事的时候,有意控制自己的情感,他把对魏连殳的同情收敛在自己感情的最深处、最隐蔽处,偶然闪现一点,更多的是用一种客观的打量、一种平静的讲述来讲。但是这一切,这样一种自嘲的方式,这样一种控制自己的情感、掩饰自己的写作,正是鲁迅的另一面,也是鲁迅的叙事策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小说中的“我”和魏连殳,即小说叙述者和主人公,他们都是“我”的不同侧面,或者说是“我”内心的两个不同声音。 于是小说展开了魏连殳和“我”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其实是鲁迅内心深处的两个“我”的对话。

小说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叙述的故事中,插入了“我”和魏连殳的三次对话,三次辩论。每一次讨论,都有一个主题;这种围绕一个主题来互相辩驳的方式,正是魏晋“清谈”的特点,小说写的就是“我”和魏连殳两个人在自己房间里清谈,这是其它小说看不到的。而三次清谈都不是一般的发牢骚,而是把他们现实的痛苦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三次玄学讨论:这应该是特别有意思的。 我们就来看看他们讨论了什么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孩子说起的。魏连殳非常 喜欢孩子,小说写了大良、小良和他们的祖母,这是极其调皮、极其讨厌的两个小孩,而且祖母也是个极其讨厌的小市民,但是魏连殳非常喜欢这两个小孩,这当然有他的悲剧在里面。有一次,从怎么看待小孩引发了一场争论—— (魏连殳):“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 (“我”):“那也不尽然”。 “不。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 “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内中本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何尝是无端……。” 从表面看起来是讨论孩子问题,其实争论的是,“人的生存希望”在哪里。魏连殳认为有希望,希望在孩子,在人的本性是好的,只是后天的环境造成了人的坏,既然是环境造成的,就有改造的可能性。“我”认为不是环境造成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根苗”就是坏的,无法改造,也就没有希望。这里实际上是从人的本性这个根底上来辩论人的生存有无希望的。两种观点相互质疑和颠覆,大家注意,这个讨论是没有结论的,所反映的正是鲁迅自己内心的矛盾。 第二次讨论是围绕“孤独”问题展开的。有一天,“我”看见魏连殳的样子,觉得很悲凉,却装着微笑说:“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这就是说,境由心造,这种孤独处境是自己造成的,因此也可以用自我调整的方式改变。魏连殳却说起了祖母:她是我父亲的继母,我跟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此虽然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是不理解她的,我和祖母之间是不通的,但是那一天我看到祖母的孤独感时,“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

小说结尾,“我”来看魏连殳,又感到“我”跟魏连殳有某种关系。所以在《孤独者》里,从祖母到魏连殳,再到“我”,有一个“孤独者谱系”,这里没有血缘关系,却传承下来了。所以“孤独”不是境由心造,而是本体性的,是命运造成,注定如此的,而且会代代传下去。这是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追问——鲁迅总是通过一种现象进行本体的追问,刚才追问生存希望,这里又追问生存状态:这种孤独的生存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还是无可改变的宿命,鲁迅自己是矛盾的。 第三个问题,就更加深刻。我们刚才说过,到最后魏连殳来求“我”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我还得活几天!”说完就走了,“我”没有来得及和他进行对话,但正是这一句话像火一样烙在“我”的心上。于是就有这样一个晚上,“下了一天雪,到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我在小小的灯火光中.闭目枯坐,如见雪花片片飘坠,来增补这一望无际的雪堆”,就想起了小时候跟小朋友一起塑雪罗汉,仿佛看见“雪罗汉的眼睛是用两块小炭嵌出来的,颜色很黑,这一闪动,便变了连殳的眼睛”。“我还得活几天”,仍是这样的声音;“为什么呢?”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追问,向千里之外的魏连殳的追问。正在这个时候,咚咚敲门,一个人进来,拿了一封信给“我”,打开信,是魏连殳来的。这里有一种心灵感应,“我”想着他,他的信来了,而且第一句话就说:“先前,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我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现在,大可以无须了,然而要活下去……。”

就是回答那个问题:你为什么活?这里又提出了“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从魏连殳的回答,结合他的经历大概有几层意思。第一个层次,是为自己活,为自己某种追求、理想、信仰而活着,魏连殳是曾经这样活着过的,人们为什么觉得他是个异端呢?就是因为他是有信仰、有自己的追求的人。但现在他说他活着是因为有人愿意我多活几天。这就是说,他不可能为理想、追求而活着,因为理想完全破灭了;还要活下去的动力,就来自是有人——例如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孩子希望我活着。这个时候,我活着的全部意义就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爱我者。这是一种力量,而且是很大的力量,魏连殳说,“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因为我毕竟活得有意义:为爱我者活着。但是,现在爱我者自己也活不下去了,人们也不爱我,不再对我寄予任何希望了。到了连爱我者都不希望我活的时候,人的生存价值已经推到了零度,几乎没有价值了,已经到了底线了,但是我还要反抗,我要反抗这个不可抵抗的命运,我还要活着。这个时候,我为什么活着呢?我只能为那些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活着:你们不是不愿意我活着吗,那我就偏要活着,我就是要让你们因为我的存在而觉得不舒服。这是“为敌人”而活着,这真是太可怕了,这是一个残酷的选择。 于是,就有了最后的“送殓”。

——魏连殳找到了杜师长,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这样他就有权有势了,然后他以以毒攻毒的方式来报仇: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给压迫者以压迫,给侮辱者以侮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昔日的敌人纷纷向自己磕头打拱,于是面临着“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我一个复仇之神践踏着所有的敌人,我胜利了,但是我已经真的失败了。因为“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是以背叛我自己和爱我者为代价来取得对敌人的胜利。也就是说,他的复仇就不能不以自我精神的扭曲和毁灭作为代价,并且最后必然导致生命的死亡。最后“我”赶去看魏连殳,只能面对他的尸体—— “连殳很不妥帖地躺着,脚边放一双黄皮鞋,腰边放一柄纸糊的指挥刀,骨瘦如柴的灰黑的脸旁,是一顶金边的军帽。” 而且有了最后的印象—— “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着眼,闭了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这是死者的自我嘲笑,又何尝不是鲁迅的自我警戒。我们在讲课一开始就谈到了他的爱的哲学与恨的哲学,这是构成了鲁迅生命本体的一个内在矛盾的。鲁迅显然主张复仇,但他并不回避复仇的严重后果。他看到了为真恨而活着的复仇者,是怎样在杀伤对手的同时,又杀伤了自己:这是一把双刃剑。其实魏连殳最后的选择,也是鲁迅自己可能设想过的选择。鲁迅在《两地书》里跟许广平这样说过,“为了生存和报复起见,我便什么事都敢做”, 按我的理解其中就可能包括魏连殳这种复仇方式。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叙事者“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互相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是极其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就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活还是不活”,这是哈姆雷特的命题,其实正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命题,在鲁迅这里是用中国的方式来思考与回答的:他看得很深很远,从历史看到现实,从魏晋时代文人看到他自己的同辈人,这样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本身的追问,充满了鲁迅式的紧张,灌注着鲁迅式的冷气。 到小说的结尾,人的灵魂的拷打到这个地方已经无法忍受了,到了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于是——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只受伤的狼,在小说中再次出现,却把那笼罩全篇的面对“死亡的轮回”的绝望挣扎的生命感受螺旋式的推向顶点。这深夜在旷野里发出的长嗥,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长嗥,无疑是魏连殳的心声,“我”的心声,也是鲁迅自己的心声,可以说是千古文人共同命运的一个象征、一个隐喻。 但“我”还想从这里“挣扎”出来:这正是鲁迅之为鲁迅,他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当绝望与痛苦达到顶端的时候,他又对绝望与痛苦提出了质疑,开始了摆脱绝望与痛苦的新的挣扎—— “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地路上走,月光底下。” 最后他由极度的痛苦恢复到平静,更准确地说,是把这种痛苦真正内化,隐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开始新的挣扎,新的努力,永远不停留的“走”:正是这“轻松”与“坦然”,把前面所有的惊心动魄的追问,全化作了长久的回味与更深远的思索。这样的结尾,也是鲁迅式的:它最终完成了《孤独者》这篇小说。这本小说通过主人公对生活的放荡,对希望的破灭,表现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主人公:魏连殳
思想内容比较复杂 主要反应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奈

这世界可能不只人才会思维,但一定只有人才会思想。能搬个石头采摘果子的大猩猩已经是很明显的思维动物了,可对于人,能反思自己的存在,反思自己的际遇才算是有思想。帕斯卡尔声称正是因为有了思想,所以人类才显得伟大,然而尼采却又宣布痛苦是思想的代价。在文明的历史中,思想构成了最光辉璀璨,最圣洁夺目的篇章,然而思想者本人却又经历了怎样的俗世生活呢?
  
  亚里士多德在解释城邦兴起的原因时说,人是政治动物。正是由于人的合群的天性,使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城邦。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坦承在月球中最大的感受竟然是孤独,因为整个月球沉寂一片,没有生命。那种远离人类和地球,独自在月球上行走的阿姆斯特朗式孤独是容易被人想象和理解的。然而,活在世俗中的思想者们的孤独也许并不比阿姆斯特朗浅,却并不那么容易被人们理解。丹麦的伟大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一直都承认自己从始至终是一个孤独的人,并且力图将自己的孤独引入到他的神学乃至所有哲学领域。可以说,孤独是他个体生存状况的写照,同时也是他毕生所追求的目标。他曾经说过,“孤独这件事对我—— 不是我私人,而是作为一个思想家立场的我——是一件决定性的事。” 他甚至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仅刻上“那个孤独者”。
  
  古来圣贤皆寂寞。思想者是思想园地的孤独的拓荒者,是“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孤独了,才说明你超过了别人的高度,越过了原有的疆界,跳出了他人的藩篱。身体行走在人群之中,思想却在“无人区”里游荡,这种思想者的孤独是一种不被时人理解的遗弃式孤独。《圣经》新约中曾描述,耶稣为了拯救世人而来到世间,却不被世人接纳,反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通常把耶稣的受难理解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肉体之苦,殊不知,耶稣此时被世人遗弃的精神孤独和苦楚,要远胜过肉体之苦。
  
  思想虽然常常给人带来难以排解的孤独和痛苦,却能使人深刻、伟大,因而千百年来的优秀人士,依然渴慕,追求思想。穆勒曾宣称,宁愿做一个不满足的人也不做一个满足的猪。爱因斯坦深邃的思想,天才的探索使他内心变得十分孤独,著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爱因斯坦是一位孤独的物理学家”。但与此同时,爱因斯坦依然强调要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并说:“探索奥秘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最为美妙的事情”。大思想家叔本华在看到人生的孤独的同时,却又宣称孤独是卓越心灵的命运。
  
   阿姆斯特朗式的孤独是一种隔离的、身体的孤独,而思想者的孤独则是一种遗弃的、心灵的孤独。如果说前一种孤独只是暂时的、表象的,那么后一种孤独则是恒久的、本质的,因而也是更为悲壮和高贵的。

主语不一样。孤独的思想者,说思想者孤独。思想的孤独者,说这个人在思想上很孤独

一个人在思考.
有独立的思维,和别人不同的想法

孤独者  思想者

师父跟大家讲,很多人说,我很孤独,我很难过,试想一下,人生出来的时候就是孤独的,人生出来的时候,不就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吗?孤独不孤独啊?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认识,“哇”的一声啼哭,到了这个人间,一个人来了,孤独吗?死的时候孤独吗?谁会陪你一起去死?你还不是自己一个人去死。所以,人的一生从头到尾都是孤独的,既然都是孤独的,何言孤独呢?对不对啊?

所以,人既然注定孤独,又怎么会不失落呢?但不要失落,我们到人间来走一遭,好好地来,好好地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以后往哪里走,知道目标,奋勇向前,能够自己好好地走向另一个清静光 明世界。这些实际上是师父应该跟法 师和出家僧讲的话,法 师们就是想通了,想明白了,所以,他们知道 人生不孤独,我到哪里我都有朋友,我今天一个人来到世界,本来就是一个人,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如果你想不孤独,也只能找到暂时的不孤独,你可以找其他人讲话,哪怕找一个小店的人去聊几句,你不就不孤独了吗?

有这么多的佛友,有这么多的好朋友,你应该不会孤独的,你到东方电台来,你不讲话,人家会来找你说话,你会孤独吗?这就叫哲理,孤独是心里孤独,学佛人不会觉得寂寞孤独的,大家听得懂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需知宇宙无量众生即佛。你孤独什么啊?在你的灵魂当中,有菩萨陪伴你;在你的意识当中,有天上的神佛陪伴你;在人间,有这么多的佛子、佛友陪伴你,你何言孤独啊?所以,宇宙无量众生都是佛,你周围都是佛,你不是与佛同在吗?何言孤独啊。修得好的人,等到死的时候,菩萨下来把你接到西方极 乐 世 界,你何言孤独啊?问题是你们要有本事啊,你们修到走的时候菩萨下来接你,在人间能修到菩萨常驻你的心,那你就不会孤独了。

庙里的法 师、尼姑,他们孤独吗?他们不孤独,因为他们的心中装着十万亿佛啊。看看你们为什么孤独?你们装着自私自利,你们只知道自己,不知道众生啊。

在世界上,孤独、痛心、忧虑、悲欢离合和得失,犹如一串串的气泡啊,一会儿就破灭了,就像一个气泡一样,一连串的孤独、悲痛、伤感啊,就像一连串的气泡,一会儿全没了,悲痛也没了,孤独也没了,对不对?死后到天上去,会孤独吗?这么多的菩萨欢迎你,你会孤独吗?到了人间,刚刚生出来的时候,你也是很孤独,这么多家里的人欢迎你,第一个欢迎你的就是助产士,还有你家里的人,你孤独吗?没有。

所以,要把这些东西看得穿一点,这些幻象犹如气泡一样,很快地就会消失,实际上悲欢离合也会消失,忧虑、痛心、孤独也会消失,因为都是气泡啊。你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唯有大圆 满的智慧,你才能战胜这些问题;当你有智慧之后,你就圆 满了,你就明白,你这些烦恼、忧伤、悲痛,很快没了。师父现在就把这些智慧的圆 满来告诉你们,让你们看清这个世界的真 实面貌。既然来到人间,没有办法,不死也得死,不想死也得死。

不想生,就生出来了,想不生,也生出来了。你也不知道你生出来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也是到了一岁的时候,才懵懵懂懂地知道这个家是你的。你到这个世界上来,连名字都没有,你是谁啊?要懂这些道理。

师父接下来跟大家讲,要打破人的功高我慢、我执,不要以为自己功德很高,我很傲慢,而且我很执着,我觉得我是怎么样怎么样。很多有成就的人,比如电影明星、歌星啊,他们以为自己不得了啦,实际上,有什么了不得的?一定要把自己的功放下,所以人家说,“哎哟,你有功德,功德无量”,你要把自己看成“我没有功德”,你才会有功德啊。你说你好,人家不会说你好;人家说这些好事都是你做的,你说,“我没有做什么”,那么人家一定就会说,你做了好事情,你这个人是个好人、谦虚谨慎。

其实功德不会因为别人说你有无功德而有增减。所以,以众生之心为己心,人家怎么想的,你就怎么去做,人家怎么想的,你就去怎么想,以人家的心为你的心,你才能自利利他,你才能自己得到帮助,你才能帮助到人家。

有一句话要记住啊,要“视师如佛”,要把自己的师父看成佛一样。因为师父把你们都看成未来佛,你们把师父也要看成佛。你们把师父看成佛之后,就是有三宝加持力,速得成佛。因为你们把人家都看成佛了,你的心中才会有佛,你才会得到佛的加持啊。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们能够经常把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放在心中,你们心中就有佛,你们把师父的形象经常放在脑海里,你们不也是心中有师父吗?道理都是一样的。

要经常自己想一想,“自思师之德”啊,要经常自己思想师父的恩 德。因为你把师父看成是佛菩萨,你心中就会有佛菩萨,你就会增强你自己学佛的信心,我的师父是佛菩萨,当然弟 子会很努力,对不对啊?反过来,很多人轻视师父,叫“视师如凡”,觉得这个师父无所谓。不尊重师父的人,实际上他自己吃亏的事情来了,“必寻师过”。

如果你不把这个师父当成菩萨,你就会寻找这个师父的过失,你就会由此轻法。因为你的师父你都觉得他无所谓,你不觉得他是菩萨,你觉得他是一个经常做错事情的人,实际上,你是轻了这个佛法了,因为师父是弘扬佛法的,那么接下来,你们在学佛中就“自障成就”,你们自己就障碍了你们自己的成就。

举个简单例子,尊重师父的人,他就很努力。师父走进走出,他们都很懂规矩,站起来,很懂礼貌,双手合 十,视师父为菩萨,很尊敬师父,也是尊敬了他们自己,让人家看见觉得,这个小伙子,这位佛友,这个小女孩,是多么地尊重佛法啊,对不对?如果你不把师父当回事情的话,你能跟着师父学好佛吗?如果你专门找师父的毛病,你就会觉得,师父都这个样子,这个佛法有什么好的,你就自己障碍了你自己学佛法的根基。所以,一个好好地学佛 学 法的人,首先要尊师重道。你连你的师父都不尊敬,你这个人怎么会尊重佛道呢?

怎么会尊重佛法呢?常想师父的功德,你们自己就会有功德啊。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们经常想人家做好事的人是怎么样做好事的,你心中是不是有善意了?你心中善良的话,你不是给自己种下好的因果了吗?种下了善根吗?

现在师父这么不要命地救 度众生,你要经常想到师父是这么的慈悲,想想看,你心中慈悲不慈悲啊?不慈悲的人,能够想到师父的慈悲吗?所以,你们经常想想师父的功德,你们也会有功德,这就叫道理。

很多人师父原谅他们,他们念大 悲 咒给师父,实际上师父不一定要他们念的,他们每个人的气场好坏都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他们给师父念大悲咒,他们实际上就得到师父自身大悲咒的能量,听得懂吗?你们天天跪着跟观世音菩萨念经,你们以为你们给观世音菩萨念的?你们是得到观世音菩萨的能量啊。所以,想人家的功德,你就得到功德啊,想人家善良的地方,你就得到人家善良的地方啊。

如果你想人家恶的地方,你的心中是不是就会恶?这才叫真正的佛家哲理,这才叫明理啊。这种哲理师父不说的话,你们可能想不到。 



孤独的思想者和思想的孤独者怎么理解?
答:阿姆斯特朗式的孤独是一种隔离的、身体的孤独,而思想者的孤独则是一种遗弃的、心灵的孤独。如果说前一种孤独只是暂时的、表象的,那么后一种孤独则是恒久的、本质的,因而也是更为悲壮和高贵的。

孤独者才是真正的思想者
答:1、世界上所有的思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的心灵上都是孤独的,思想是孤独的起源。一个真正的孤独者一定非常热爱思想,也一定热爱读书,人是因为有了思想才成为人的。孤独者的快乐是思想者的快乐,因为思想的宽广,所以孤独者的快乐是持久的,孤独使思想者和思想者的交流更加畅通。2、孤独者...

孤独者才是思想者?这是什么意思?
答: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本身 喧哗者终日不会成为思想者的

孤独者的思想源自于哪里?
答: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

内心孤独的人都有哪些特征和性格?
答:内心孤独的特点,简洁的来说,孤独者由于缺乏 社会 支持,承受压力较大,所以焦虑、敏感、多疑和更可能出现抑郁,悲观情绪多。 性格特点是内向、思想封闭、不负责任、消极、情绪稳定。性格可能来自童年早期,缺乏照顾和关爱所致。 随着时间流逝所有人都在感受孤独的痛苦。随着 社会 生活节奏加快,孤独的人越来越多。 孤独者...

《孤独者》的人物特点以及思想感情
答:于是,我们发现,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的异类感,一个是极端的绝望感。可以说,鲁迅是把历史上的魏晋时代的文人和现实生活中他自己的异类感和绝望感在《孤独者》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正是一个异类。小说一开始就说他对人...

...样的状态呢(ps:别给我提寂寞空虚冷,请把孤独的定义好好百度一遍...
答: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者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圆融的状态,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并非是受到情欲诱惑责任束缚的那个别人眼中的人,那个自己展现给外界的人,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他面对...

一个真正孤独的人,会有哪些特征
答:第一:孤独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独处的方式。第二:孤独是一种完整的状态,独一无二。第三:孤独者的世界自成一派,自成一体,很难有人有机会融入其中。第四:孤独者通常给人高贵冷艳的感觉,其实内心热情洋溢。安娜老师 第五:孤独是一种状态,大部分孤独者都很有思想 与众不同。第六:孤独者大多数时间...

最孤独的心灵往往蕴藏着最强烈的情感
答:但是并非如此,其实一个真正的孤独者一定是非常热爱思想,因为能让一个始终充满情趣,充满创意的源头只有思想。人是因为有独立的思想才成为人的。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兽类是因为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所以孤独者的快乐是思想者的快乐,因为思想的宽广所以他的快乐也十分持久。思想家帕斯卡说过:“人只是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