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都是那几计?都在什么时候用最好?怎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作者&投稿:骆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36计怎么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1计大海捞针 ◎和朋友相处时要热情又谨慎,经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做考量。 当双方的奉献与回报达到平衡时,就是最愉快的时候,也是获得最大利益的时候。 ◎只要有心广结善缘,随时随地都可以交朋友。 ◎真正的友情在於执著的寻觅,也在於慷慨的奉献。 ◎了解对方是谁,并且告诉他你是谁,友谊之门自然开启。 第2计一见钟情 ◎想把陌生人变成好友,自己必须先建立乐於与人为友的态度,才能有所行动。 ◎敷衍的话对熟人的意义不大,但对与陌生人的交际其实是有一定作用的。 ◎人可以从外在的表现去推测出其内心的变化。 因此在交往过程中用心体会、仔细观察,有意识地试探对方,就可以使你立於主动的一方。 ◎初次见面时,真诚、自然地表现自己是很重要的。 ◎约会时比对方早到,培养自在的情绪,这样就能在无形中增强勇气。 第3计知己知彼 ◎只有真正彼此了解、信任的才能算得上是知己。 依照对方会不会与你商量私人问题,去判断他是不是信任你。 ◎对待内向的朋友就得迎合他的心理。 和外向的人交往,则不要带著沮丧的神情; 不可迟疑不决,支支吾吾;谈话也要乾脆、避免唠叨。 ◎在拓展人际关系上,那些内心善良、学识丰富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 第4计鹤立鸡群 ◎好形象对於竞争激烈的现代人格外重要, 许多意想不到的职位会因为大方得体的形象而落在你头上。 ◎形象很重要,付两倍的价钱买高级衣物,因为质比量更重要。 形象对自己的思想及别人的看法,都有莫大的影响。 ◎改善自我性格没有任何秘诀,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意志, 每天只要花三十分钟的时间认真学习且提出问题, 性格就会随著知识增长而得到改进。 第5计甘当配角 ◎利用对对方的了解使对方成为互动时的主角,自己甘愿扮演配角,对方就会对你产生好感。 ◎杜威曾说的:「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 ◎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你就要尊重别人,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个重要人物,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在表现自我的时候,需要有谦谦君子的心态,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 ◎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低姿态表现得谦虚,使对方感到受尊重、比别人聪明,他在谈事情时也就会放松警觉。 第6计投其所好 ◎积极的情感往往会产生理解、接纳、合作的行为;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带来排斥和拒绝。所以,想要取得别人相信,那就需要先投其所好。 ◎利用彼此相关事物的兴趣,常常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对方谈论最感兴趣的事物,投其所好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沟通,为了寻求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 第7计甜言蜜语 ◎若想讨人喜欢,就必须先喜欢别人。正如卡内基所说:「主动对别人表示兴趣和关心,能交到更多好朋友。」 ◎赞美能增进人际关系。 第8计见缝插针 ◎要拥有人缘就必须积极主动。 ◎交际往往有两种目的:直接的目的就是想达到某项交易,或想得到某方面的指导。如果只是为了加深关系、增进了解,以使关系长期保持,可视为间接的目的。 ◎最好让对方明白你的交际目的,否则会让他产生戒心,那样就很难跟对方深入交往。 ◎社交成功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懂得应邀的奥妙,你和对方的关系就会顺利发展,甚至成为一生中难得的知心朋友。 ◎寒暄多,朋友多;朋友多,好事多。 ◎想要打破沉默,一定要突破心理障碍,人际交流的源头和契机和各种话题随时 随地都存在,问题在於我们能不能及时发现,并善加利用。 第9计温文尔雅 ◎人际交往其实就是一种语言艺术。一个人口才好、说话流利,善於表情达意,很快就能达到社交成功的目的。 ◎但也有人虽能言善辩,却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原因就在於他不知道谈话的要领与忌讳。 ◎说话有各种方式,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得失。但从听者的角度看,却有合与不合的问题。 ◎与人交谈是人际交往中最直接的方法,只有认真听,仔细听,反覆推敲,才能掌握住适於自己的说话技巧。 第10计妙语生花 ◎圣经:「人们有著一颗快乐的心,胜於怀藏一只药囊,可以治疗心理上的百病。」 ◎机智是以智力为基础,凭著机智可以把不相关的事情连在一起; 幽默并不是在用字遣词上故弄玄虚,而是得体的玩笑。幽默与机智可以引起他人的兴趣、缓和紧张的气氛。 ◎机智运用得法,可以使敌对的人哑口无言,赢得别人的鼓掌喝采。 ◎幽默则有些文雅,有些隐射,有些高尚,有些低级,如何拿捏运用是个学问。 ◎要能说「好听」的话,必须花相当的功夫去累积语言的素材,训练表达的技巧。 第11计忠言顺耳 ◎与人交往,想要关系更进一层,除了一般的关怀和赞美外, 还要对缺点提出善意的批评。这样往往能赢得对方的信任,甚至将自己视为他的知己。 ◎提出忠告要简洁、中肯,按照「一时一事」的原则,不要把对方指责得一无是处,否则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 ◎忠言逆耳,你的一句话可能赢得尊敬,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激烈的批评是毫无作用的。感觉受到攻击的人很可能会因胆怯、羞愧而退却,或因恼怒而还击。 ◎交际中难得的是谅解和宽容,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理解别人的难处,那麼心胸再狭窄的人也会成为你的朋友。 ◎在改变别人的态度时,一定要维护对方的尊严。 第12计避免争辩 ◎说话时最怕碰到没有反应的人,所以和别人谈话时要随时加以反应, 可以点头,可以微笑,有时可以随声附和。 ◎专家研究:凡是去攻击对方的人,绝对无法在争论上获胜,反而能够尊重对方人格的人,往往能够改变对方的想法,甚至能够按自己的想法操纵对方。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们只在不关痛痒的旧事情上才能『无伤大雅』地认错。」由此可以证明,愿意承认错误的人不多,这就是人的本性。 ◎在争论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只顾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要有耐心、诚意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 第13计沉默是金 ◎人的言语即是行为的影子,我们常因言多而伤人。一个冷静的倾听者,到处受人欢迎。 ◎言多必失,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不至於被出卖。保持沉默便是保持不伤人。 第14计守口如瓶 ◎为人处世一定要把好口风,什麼话能说,什麼话不能说; 什麼话可信,什麼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多想一下。 第15计游刃有余 ◎尴尬是一种情绪反应,只要想办法使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稳定下来,就会从容得多了。 第16计化敌为友 ◎要避免树敌,首先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绝不指责别人, 而对於他人明显的谬误,也最好不要直接纠正。 ◎一个人不论多麼坚强、能干、有成就,仍要靠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保持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 ◎友情是需要照顾的,我们要重视和善於交际, 也包括重视和善於重修旧好和化敌为友。 ◎要想精神愉快,就要心理独立,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固然很好,而他人不理解或者误解,能求个心安也无妨。 第17计和而不流 ◎朋友之间,在非原则的问题上应谦和礼让、宽厚仁慈,多点糊涂。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则应保持清醒,不能一团和气。 ◎乐於忘记是一种心理平衡。 所谓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 第18计宁缺勿滥 ◎在实际交往中,常会碰到一些性格怪异孤僻的人, 即使施展了浑身解数,也无法跟他们接近, 与其软硬皆施,还不如敬而远之。 第19计水涨船高 ◎当你向一个还不熟悉的人自我介绍时,不要过於谦虚, 可以适当地夸张一下,这样对方才会感到荣幸,愿意与你交往。 ◎夸张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夸张得无边无际。 ◎把具体的事实摆出来。 这就是一种能力的夸张,也是一种合理的夸张, 但若把再下一步的打算也告诉对方,那就有吹牛之嫌了。 第20计高朋满座 ◎人生在世,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朋友愈多就愈有勇气面对人生,也对自己本身愈有帮助。 第21计酒宴应酬 ◎把吃饭当成一种享受,既不拘泥於形式, 又能够轻松享用美味的食物,这才是懂得交际的现代人。 第22计深藏若虚 ◎如果你想证明什麼,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著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 ◎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必张扬,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与人共事时有较大的转圜余地, 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也是让旁人敬佩的一种内在气质。 ◎经常保持神秘感的人,就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山,能够吸引大家的兴趣。 第23计夹紧尾巴 ◎在特定的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 有意暴露自己某些方面的弱点,可以说是一种高明的交际策略。 因为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 第24计火眼金睛 ◎人的心思可由显现於外的表情、动作、言谈等流露出来。 即使是面无表情者,其心理状态也无法完全不表现在举止之间。 ◎眼睛比嘴巴更会说真话,它能够帮助我们探测到他人的内心世界。 无论一个人心里打什麼主意,他的眼睛都会忠实地反映出来。 第25计闻一知十 第26计一笑千金 ◎说话时要把每一句话都说得很轻松, 即使是一些很重大的问题也要用一种轻松 自如的口气,面带微笑地讲出来。 第27计慷慨做人 ◎信任是友情不可或缺的条件,有了信任, 在面临危机时才会有人鼎力相助。有了信任,才不会遭到背叛。 第28计保持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随著见面次数的增加而加深, 久不见面的朋友自然会日渐疏远。 ◎珍惜老朋友的态度,也是吸引新朋友愿意主动与我们交往的力量。 第29计巧用道具 第30计不卑不亢 ◎与大人物接近,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忽略了他们也是人。 第31计以诈取诚 ◎在人的世界里,你有必要学会运用「拟态」和「保护色」, 尤其当你呈现明显的弱势时,更应该好好运用这两种本能。 ◎英国人文主义者阿谢姆说: 「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比伤害人的真话要好得多。」 ◎人性丛林里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强与弱。 懂得「遇强示弱,遇弱示强」,是不错的人生武器。 第32计心有灵犀 第33计唯命是从 第34计避实就虚 第35计棉里藏针 ◎朋友交往应该是「淡而不断」。 ◎学会说「不」,会使交际生活更轻松、更成功。 第36计气定若闲 ◎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关键。 ◎失意与不满,怨恨与烦恼的罪魁祸首就是过高的期望。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 个性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由自己决定的。 ◎一个人的情绪与精神的活力,都会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计-瞒天过海◎
是使用伪装的手段,利用机会,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行动,让人措手不及。古时有名的有:薛仁贵瞒天过海、太史慈奇谋突围楚、楚庄王示弱灭敌、贺若弼施计渡江等。
◎第二计-围魏救赵◎
利用敌人的精锐去攻打别的国家,当二军相持不下时,趁隙攻占敌方的本土,待敌回国的时候,在途中予以迎头痛击,并把他们消灭掉,这是孙膑的做法。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古时有名的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敌。
◎第四计-以逸待劳◎
乃占有利的形势,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一面养精蓄锐,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再败魏军於马陵、陆逊以逸待刘备。
◎第五计-趁火打劫◎
趁著人家的家里失火时,闯入屋内掠夺财物,也就,是说趁著敌人处於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刘邦毁约灭项羽、齐国趁虚攻燕、宋襄之仁。
◎第六计-声东击西◎
利用巧妙的方法诱敌,使敌人产生错觉,再乘机消灭敌人。古时有名的有:官渡之战、周亚夫敉平七国之乱。 ◎第七计-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是将没有假装成有,使出虚虚实实的手段,以混淆对方判断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张巡以稻草人借箭、淝水之战、张仪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此计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假装要出兵攻击,诱使敌方注意,集中兵力防备,我方却从另一个方向予以突击。这即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吕蒙巧夺荆州、邓文识破敌计。
◎第九计-隔岸观火◎
静观对岸火势,按兵不动,不论遇到任何事,就静静的观察变化。古时有名的有:曹操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表面上露出笑容,态度和善,使人疏於防备,而自己却秘密策划,准备充份后,一举打败对方,这是表面柔和,却暗藏杀机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曹操机智除患、荆轲示好刺秦王、关羽大意失荆州。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就是舍弃李而获得桃的策略。也就是用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胜利。古时有名的有:孙膑以下驷敌上驷、程婴杀子报恩、公子寿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原来的意思是说,在路上看到一只羊,便顺手把它牵回去的意思,就是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把人家的东西拿走。古时有名的有:满清顺手拿走大明江山、沿路撒财以保命。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以木棍挥打四周的草丛,使躲在草中的蛇惊惶奔走,进而加以捉捕。当敌情不明时,应切实掌握情况后,再展开行动,如此才不会陷入敌人的埋伏中。古时有名的有:打草惊县官。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原意是指,已失去的效用东西,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古时有名的有:李铁拐借尸还魂、刘备掠蜀自立、田子春为主讨兵权。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老虎是山中之王,因此若想打虎,必须要先把老虎从山中引诱出来,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老虎离开了山区后,威风尽失。这句话用在战略上,就是说当强敌一但离开其根据地,失去了优势后,再予以攻击。古时有名的有:韩信背水之战、虞诩调虎离山脱困解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以退为进,却抑先与的策略。在包围攻击时,故意放纵敌人,并不是任意的放纵敌人,而是先放松一下,不把敌人逼的太紧,所谓的逼则兵反,纵则灭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散而后擒,兵不血刃。古时有名的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郑武公巧计灭胡邦、王邑围攻昆阳。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其意是指:利用没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珍贵而有价值的策略。有以小易大、以贱易贵的意思。古时有名的有:常健求诗、刘邦轻率受困、魏王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挽弓当自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先俘虏其领导人,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力。古时有名的有:张巡计擒子奇、曹操机智解危。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就是抽薪止沸,彻底根除的意思。换句话说,当敌人势力强大,我方无法以实力与其相对抗时,就要运用策略以削弱敌方的气势,进而屈服对方,出其不意的打击对方的弱点。古时有名的有:吴汉冷静退敌、薛长儒勇挫敌人士气、曹操火烧乌巢。

◎第廿计-混水摸鱼◎
原意是指搅混池水,使鱼儿昏头转向,然后加以捕捉。利用敌人内部混乱,失去主体性时再予以攻击,即可以轻易击溃对方。古时有名的有:益二州之计。
◎第廿一计-金蝉脱壳◎
在千钧一发之际,设法留下伪装的假像,以掩人耳目,然后暗中逃走,这种巧妙的脱身方法就是金蝉脱壳。古时有名的有:刘邦金蝉脱壳、王守仁脱身之计、齐景公换装脱困。
◎第廿二计-关门捉贼◎
当贼跑到屋内时,将门窗关紧,让其无路可退,再加以捕捉,有瓮中捉鳖的味道。也就是说紧紧的包围对方予以一网打尽。古时有名的有:秦赵长平之战、夫差未断祸根。
◎第廿三计-远交近攻◎
照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与远方的国家缔交联盟,以攻击邻国。古时有名的有:秦始皇远交近攻统一天下。 ◎第廿四计-假途伐虢◎
就是趁小国有危难的时候,藉著救援之名而加以并吞。古时有名的有:赵燕唇亡齿寒、晋献公假途伐虢。 ◎第廿五计-偷梁换柱◎
就是暗中将对方的主力调换,削弱战力的策略。和偷天换日、偷龙转凤的意义相同的。古时有名的有:秦始皇以谋略灭齐、赵高矫诏立胡亥。
◎第廿六计-指桑骂槐◎
势力强大者要使弱小者屈服,应不露痕迹,委婉的提出警告,是一种间接的指责方法。古时有名的有:优孟辞相谏庄王、司马穰苴统驭人心之法。
◎第廿七计-假痴不颠◎
便是装成痴呆状,让对方消除戒心,其实内心非常的冷静,等最佳的时机就立刻行动,和扮猪吃老虎是同义的。古时有名的有:司马懿诈病欺曹爽、狄青掷钱振军心、燕王假痴不颠。
◎第廿八计-上楼抽梯◎
以利益诱使对方深入困境后,再彻底的予以消灭,不留后路。和过桥拆板和过河拆桥意思是一样的。古时有名的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项羽破釜沉舟之计。
◎第廿九计-虚张声势◎
当己方处於劣势的时候,隐瞒自己的实力,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让敌方摸不清相,以便能出奇致胜,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古时有名的有:李世民计救隋炀帝。
◎第卅计-反客为主◎

由被动的状态转为主动,进而掌握到控制权,与喧宾夺主意义相同,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一有机会就立刻把握住,进而掌握主导权。古时有名的有:刘邦忍辱负重、司马氏反客为主、郭子仪化被动为主动。
◎第卅一计-美人计◎
兵强攻其将,将智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以利御寇,顺而相保。美人计就是用美女来迷惑对方,使其耽溺於享乐,失去战斗的意志。古时有名的有:西施绝色媚夫差、纣王女色亡国、孙权贴了夫人又拆兵。
◎第卅二计-空城计◎
这是一种心理战,让敌人心生疑虑,以为我方有埋伏,而不敢贸然出击,以佯装来扰乱敌人的判断力,使其嶨动退兵而解除危机,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若被敌方识破的话,可能会全军覆没。古时有名的有:诸葛亮设空城计、张守珪空城退敌。
◎第卅三计-反间计◎
利用间谍传播假情报,以达到离间分化的目的。古时有名的有:陈平离间范增遭贬、岳飞反间破贼兵。 ◎第卅四计-苦肉计◎
故意伤害自己,利用血泪换取敌人的信任,再行反间颠覆敌人。古时有名的有:黄盖的苦肉计、王佐断臂说文龙、要离刺庆忌。
◎第卅五计-连环计◎
就是计上计,先用一个计谋混淆敌人的判断力,再以另一个计谋加以攻击,如此计中生计,使敌人内部互相矛盾,以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古时有名的有:王允施连环计、张仪巧计纵横天下。
◎第卅六计-走为上策◎
走为上策不是三十六计中最明智的计策,而是说当情况非常危险的时候,走到恰到好处,走到让人觉得聪明的做法。古时有名的有:曹操的鸡肋战术、檀道济走避魏


楼主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用哟。 如果好,请采纳,谢谢!

○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2007-02-24 11:04回复

关于三十六计我就不介绍了,楼上已经都说的非常详细了,我想在介绍一下系统提示:亲爱的用户,您提供的答案与已有答案相似,提交后可能被编辑人员删除,确认要提交?所以我就不介绍了,如果你想知道“都在什么时候用最好?怎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我建议你去看下这部连续剧《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它以电影这种形式向观众娓娓道来,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又不乏味,比你看书有趣多了。视屏连接地址: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1192616o1p0.html

36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分别是:(按顺序)
答: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

三十六计是哪三十六计?
答:三十六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

《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具体指什么?
答: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

三十六计是哪些?各计是什么意思?
答:第八计 暗度陈仓 故意暴露行动,以牵制敌人在某地结集固守,然后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发起突袭,攻敌不备,出奇制胜。第九计 隔岸观火 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方应静待地方形势的恶化。届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我方要采取顺应的态度,然后伺机行事,坐收渔人之利。第十计 笑里藏刀 ...

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
答: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都用在了哪?三国时期的,谁用的
答: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第三套〖攻战计〗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第15计 ...

谁知道36计都有啥啊
答: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一、胜战计 1、瞒天过海 2、围魏救赵 3、借刀杀人 4、以逸待劳 5、趁火打劫 6、声东击西 二、敌战计 1、无中生有 2、暗渡陈仓 3、隔岸观火 4、笑里藏刀 5、李代桃僵 6、顺手牵羊 三、攻战计 1、打草惊蛇 2、借尸还魂 3、调虎离山 4、欲擒故纵 5、抛...

孙子兵法里面的36计按顺序都是哪些?
答: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

《三十六计》共六套分别包含的计策有哪些?
答: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a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

三十六计按照顺序分别有哪些?
答:《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1、胜战计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2、敌战计 无中生有、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