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具体指什么?

作者&投稿:方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有哪些?~

三十六计是指三十六条计谋,具体如下:

  1. 第一计 瞒天过海

  2. 第二计 围魏救赵

  3. 第三计 借刀杀人

  4. 第四计 以逸待劳

  5. 第五计 趁火打劫

  6. 第六计 声东击西

  7. 第七计 无中生有

  8. 第八计 暗渡陈仓

  9. 第九计 隔岸观火

  10. 第十计 笑里藏刀

  11.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12.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13.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14.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15.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16.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17.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18.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19.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20.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21.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22.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23.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24.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25.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26.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27.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28.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29.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30.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31.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32.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33.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34.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35.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36.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谁知道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每计的意思?
答:第三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予迎头痛击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

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分是是那三十六计?
答: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这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巢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

孙子兵法36计的全称和解释
答: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第一计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第二计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第三计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第四计 ...

孙子兵法有哪36计
答: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分别有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整解释是什么?
答: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整解释如下: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

三十六计各是什么?
答:孙子兵法之第三计---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其意是借别人的手除掉对手。邹忌和公孙阅用此计,借楚王之手陷孙膑和田忌于死地。孙子兵法之第四计---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一语出自《孙子兵法》,其意思是保证自己,养精蓄锐,迫使敌人疲惫不堪,处于不利地位,从而战胜敌人...

三十六计有哪些?
答: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三十六计背景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

三十六计按照顺序分别有哪些?
答: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包括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按照顺序排列就是如此了。

三十六计都有哪几计?
答: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