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施工要求

作者&投稿:干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框架结构构造柱的布置规范及施工要求~

【结构工程师】
【1.】框架结构的柱子为框架柱,由计算得来。具体施工要求详《11G101-1》关于柱平法的部分。
【2.】框架结构的填充墙中才有构造柱,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3.3.4-4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 或层高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且一般可采用《06SG614-1》具体构造措施。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本人认为楼主所说的与框架结构施工要注意的问题不全面,在框架结构施工中应该注意的是钢筋的锚固及钢筋的规格,型号,以及搭接长度,在梁与柱的结合的锚固,至于轴线误差,钢筋的位移这些是在施工规范中是有要求的,涨模对于结构是没有多大关联的,混凝土的塌拉度也没有关系,塌拉度是在施工中是根据天气等情况来定的,实际框架结构施工中应该注意的是结构钢筋的搭接,摆放的位置,及加密区的钢筋和架力筋,摆放位置。

梁的截面尺寸
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采用梁宽
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梁小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梁的钢筋配置
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粱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12-29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梁的纵向钢筋配置
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2)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
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柱的截面尺寸
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mm.
柱的钢筋配置
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2-3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0.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
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柱的箍筋加密范围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取全高。
(4)框支柱,取全高。
(5)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肢距
一级不宜大于200mm,一般而言,二、三级不适合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适合大于300mm,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采用拉筋复合箍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
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注:①普通箍指单个矩形箍和单个圆形箍;复合箍指由矩形、多边形、圆形箍或拉筋组成的箍筋;复合螺旋箍指由螺旋箍与矩形、多边形、圆形箍或拉筋组成的箍筋;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为同一根钢筋加工而成的箍筋;
②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比表内数值增加0.02,且体积配箍不应小于1.5%;
③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时不应小于1.5%;
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其非螺旋箍的箍筋体积应乘以换算系数0.8.
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
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宜按本章6.3.8条采用,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分别不宜小于0.12、0.10和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核心区上、下柱端的较大配箍特征值。



框架结构施工方法大揭秘
答: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构成的,它们以刚接或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共同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的作用。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结构。️三种施工方法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主要分为三种: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和现浇。不同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需要根据...

框架结构主体应采用什么施工顺序
答: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的施工流程是什么?
答:可分为基础、主体、屋面及装饰工程三个阶段。它在主体工程施工时与砌体结构房屋有所区别,即框架柱、框架梁、板交替进行,也可采用框架柱、梁、板同时进行,墙体工程则与框架柱、梁、板搭接施工。其他工程的施工顺序与混合结构房屋相同。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基础土方开挖→...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设计与施工要求
答:1、建筑结构设计应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适用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在平面和竖向结构应尽量均匀规则,根据建筑的特点合理确定结构形式,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1条“一般规定”要求。 2、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原则。装配...

框架结构分两部分施工(无伸缩缝),后施工的框架梁需预留钢筋,梁板钢筋...
答:首先施工缝位置应留置正确,应在梁板跨中1/3范围内。钢筋接头位置也必须留置正确:梁板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梁楹下部钢筋在边跨1/3范围内,梁板钢筋按焊接或机械连接必须错开50%(即一长一短),长短错开距离要根据钢筋品种、规格、混凝土强度、抗震等级进行计算,详图集11G101—1的锚固及构造要...

关于混凝土整体结构浇筑探讨?
答: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但要具有正确的外形,而且要获得良好的强度、密实性和整体性,因此在施工中如何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浇筑质量是比较难控制的,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混凝土整体结构有框架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一、框架结构浇筑的施工程序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有基础、柱...

建筑施工中的楼面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答:对于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面混凝土需要充分凝固,即“来劲”,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这一过程对于两种结构类型都是至关重要的。️平顶防水材料平顶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有限,如挂瓦或平顶防水等,需一次性使用。因此,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材料对于确保建筑物的长期性能至关重要。框架结构如果楼房采用框架结构,也...

框架梁柱节点浇注砼:确保质量与结构的秘诀
答:在钢筋砼框架的施工中,框架梁柱节点的浇注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确保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优化砼骨料粒径与振捣方式我们选择细砼并调整骨料粒径,辅以人工铲灰下料和小型振动棒,确保砼表面浮浆消失,达到最佳的密实度。灵活调整钢筋位置在浇注前,我们解开部分钢筋,为下料机...

现代建筑结构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答:1、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它是支撑建筑物的重要支撑结构,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美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因此,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最重要的因素。2、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建筑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抗震性 能,耐久性和稳定性,可以承受建筑物...

框架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一)
答: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