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整体结构浇筑探讨?

作者&投稿:韩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混凝土工程包括配料、搅拌、运输、浇捣、养护等过程。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各工序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如果其中任一工序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本文论述了通过规范的浇筑顺序及浇筑方法,合理留置施工缝,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浇筑质量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但要具有正确的外形,而且要获得良好的强度、密实性和整体性,因此在施工中如何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浇筑质量是比较难控制的,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混凝土整体结构有框架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
一、框架结构浇筑的施工程序
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有基础、柱、梁、楼板等。其中框架梁、板、柱等构件是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的,因此,一般按结构层来分层施工。如果平面面积较大,还应分段进行,一般按伸缩缝划分施工段,以便各工序流水作业。在每层每段中,浇筑顺序为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防止一侧倾倒混凝土挤压钢筋造成柱连接钢筋的位移。柱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浇筑,以便利用梁板模板作横向支撑和柱浇筑操作平台用;一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向中间推进,以防柱模板在横向推力下向一方倾斜;当柱子断面小于400mm×400mm,并有交叉箍筋时,可在柱模侧面每段不超过2m 的高度开口,插入斜溜槽分段浇筑;开始浇筑柱时,底部应先填50~100mm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
随着柱子高度的上升,混凝土表面将积聚大量浆水,因此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亦应随着浇筑高度的上升予以递减。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 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浇筑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在浇筑与柱连成整体的粱或板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排除泌水,而后再继续浇筑粱或板。肋形楼板的粱板应同时浇筑,其顺序是先根据粱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而且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当粱的高度大于1m 时,可先单独浇粱,并在板底以下20~30mm 处留设水平施工缝。浇筑无粱楼盖时,在柱帽下50mm 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应对准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再连同楼板一起浇筑。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厚度大于或等于1.5m,长、宽较大,施工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低于25℃的混凝土结构。一般多为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如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整体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高炉转炉设备基础等。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通常不允许留施工缝。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各工序协调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选择如下浇筑方案:
1、全面分层
在整个结构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在初凝前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采用此方案,结构平面尺寸不宜过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必要时亦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
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和振捣设备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方案。浇筑混凝土时,结构沿长边方向分成若干段,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分段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斜面分层
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3 倍的情况。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 而形成斜面,斜面坡度为1:3,施工时混凝土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大,易使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降温和收缩。任一降温差包含水化热引起的温差和收缩当量温差,又都可以分解为均匀降温差和非均匀降温差两类。前者产生外约束力,它成为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后者引起自约束力,形成表面裂缝;只有同时控制好这两类降温差,才能减小和避免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如下适当措施:
(1)尽量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即混凝土的绝热温生小,抗拉强度大,线膨胀系数小。为此,选用高标中低热硅酸盐水泥并掺入粉煤灰和外加的减水、引气、缓凝、早强等多种添加剂,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生;
(2)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
(3)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即降低出机温度和混凝土入模温度,在气温较高时,可在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覆盖草包等隔热材料,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4)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必要时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5)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排除泌水,必要时进行二次振捣;
(6)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故可采用草包、炉渣、砂、锯末、油布等不易透风的保温材料或蓄水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和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降温速率;
(7)加强混凝土的温测工作,为施工组织者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的采取温控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在特殊情况下,可在施工期间设置作为临时伸缩缝的“后浇带”,将结构分成若干段,以有效削减温度收缩应力;待所浇筑的混凝土经一段时间的养护干缩后,在后浇带中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分块的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的间距一般为20—30m,带宽1.0m 左右,混凝土浇筑30—40d 后用比原结构强度高5—10N/mm2 的混凝土填筑,并保持不少于15d 的潮湿养护。
三、结论
本文对在混凝土整体结构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框架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总结了近年来混凝土整体结构浇筑的经验,基本上反映了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混凝土整体结构混凝土浇筑量大、浇筑工作连续、整体性好等特点,合理划分施工层、施工段,规范混凝土浇筑顺序,详述浇筑方法,从而提高混凝土整体结构浇筑质量。
(2)在框架结构浇筑中,详细阐述了梁、板、柱等整体结构的施工缝位置留设及施工缝处常用的细部处理方法,为施工组织者提供了可靠的施工依据。
(3)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常见的结构裂缝问题,分析成因,并列举了七项防治措施,施工组织者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采取其中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建筑施工中的楼面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答:按照标准施工流程,新浇筑的混凝土需待强度达到12MPa以上,楼面才能承重,确保安全。这意味着,至少需要等待三天,才能在新浇筑的楼面上进行施工作业。隣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面混凝土需要充分凝固,即“来劲”,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这一过程对于两种结构类型都是至关重要的。️平顶防水...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
答:3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一旦产生裂缝,就会对土木工程建筑质量造成很不利的影响。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如下。3.1温度影响 一旦混凝土结构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就容易产生裂缝。外界温度有高有低,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同样会面临温度变化,此时,混凝土会在温度的变化下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这一应力会...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及验收注意事项
答: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框架结构的混凝土过了28天养护期,砼主体验收结束以后就可以砌墙。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及验收的注意事项。️分层分段施工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柱子浇筑顺序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答:连续浇筑时要做好后勤工作,合理安排人力,以免造成人员过度疲劳引发的安全事故。需要监理旁站时,有必要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旁站及告知现场工程师。1、材料及施工机械准备 为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速度工程主体结构全部采用商品砼,施工前需要制作试块并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留样送检,检测资料...

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探讨?
答:2)按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申请,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选工作。3)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泵送入模。4)为满足地下结构防渗要求,基础底板同地下室外墙下部0.25m高墙体一起连续浇筑。5)混凝土底板浇筑时,采用斜面分层法,从西北角开始分块浇筑,循序渐进,分层浇捣...

钢架结构浇筑混凝土屋顶?这些细节你需要注意!
答:根据目前的建筑技术,使用钢结构建设两层甚至更多层建筑完全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想在钢架结构上浇筑混凝土屋顶,就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些细节,帮助你更好地实现这个想法。️基础承载能力如果从2层开始使用钢梁柱,需要核算一层的基础承载能力。同时,一层的墙和柱能否承受增加的荷载也需要考虑。...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
答:本文将深入解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分层浇筑法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施工的流畅性,我们通常采用分层浇筑法。关键在于,确保在下层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制定浇筑方案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整体性要求、结构尺寸、...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无缝设计控制分析?
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m~30m,后浇带处混凝土40d~60d后再浇筑,后浇缝的留置、清理、支模等工序繁多,时间跨度长 , 施工成本高 , 且难以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处理不好易成为渗漏的隐患。大量工程实践证明,留缝并不能较好地解决混凝土构造物的开裂问题。当...

关于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答案】:C 2021版教材P112/ 2020版教材P111 ( 4 )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不大于 30mm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5) 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1 ) 粗骨料料...

混凝土浇筑中的关键技术
答: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过程。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浇筑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导管、水下混凝土、人工挖孔和泵送混凝土等方面。导管的作用导管在混凝土浇筑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它需要深入桩底,随着浇筑的进行而适时拔出,确保管口始终在混凝土浇筑面以下,以避免泥沙混入,影响桩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