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风俗是不是不可以连续几天送殡

作者&投稿:甘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潮汕地区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

潮汕地区老人将要断气时,会将其移入厅堂。断气后,其亲属必须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边,丢下钱币“买”回水。然后用这水为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为死者理发整容,并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
亡殓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一面,然后才可入棺。入棺前棺底要铺上纸钱,再用纸钱叠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尸体下棺后又在额上、肚脐、脚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后封棺,用斧头钉上六颗钉。
大殓后,死者家属亲眷要披麻戴孝,“成服上孝”,这也是古礼之一。棺材抬到大路口或桥头,送葬的人,无论亲疏内外,一律与死者拜别回家。

扩展资料
潮汕地区信“风水”,死前便多选择风水宝地来“筑生居”。所谓“生居”就是为未死的人修的墓。
除了预先选择墓地外,潮汕地区有的还提前准备棺木、寿衣。棺材通常选用梓木、樟木、柏木等细密坚固的优质木材。民间丧葬用棺视其家资而定,富者置棺不惜千金,精雕细作,髹漆结彩,极尽奢华;穷者薄板白棺,简易粗糙。
寿衣的制作要择日选时,制成后要单独收藏,不能被其它衣物所压。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应该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除去霉气。

当然可以,虽然各地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尤其是白事丧葬,但像你说的这种情况,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未结婚男性女性就不让参加出殡,送去世的亲人一场,应该的。

没有听说有这样的习俗。
潮汕丧葬习俗有哪些
一、筑生居
潮人信“风水”,死前便多选择风水宝地来“筑生居”。所谓“生居”就是为未死的人修的墓。为什么人没有死,就要修筑坟墓呢?人们普遍认为:一块墓地风水的好坏,会关系到一家子孙的福灾,此所谓“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寿延促,亦由坟垄所招”。故此,人们选择“风水”时总是十分慎重,务必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宝地选定后,即可开工修筑“生居”。“生居”修筑完毕,便可树墓碑。一般人死后碑文上的字要涂绿色油漆,而生居的碑文上要涂上红色,以示人尚未死亡。
二、预购棺木、寿衣
除了预先选择墓地外,有的还提前准备棺木、寿衣。棺材通常选用梓木、樟木、柏木等细密坚固的优质木材。棺材的形制多呈长方匣状,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构成,尺寸大小视死者的躯体而定,以适中为度。民间丧葬用棺视其家资而定,富者置棺不惜千金,精雕细作,髹漆结彩,极尽奢华;穷者薄板白棺,简易粗糙。寿衣的制作要择日选时,制成后要单独收藏,不能被其它衣物所压。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应该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除去霉气。
有人认为,提前制作棺材、寿衣,有所不祥。其实,人之垂老,死在旦夕,谁也无法预料。如果及早将这些东西准备妥当,老人一旦撒手归西,就不会仓皇失措。
三、丧葬程序
老人将要断气时,应将他移入厅堂。断气后,其亲属必须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边,丢下钱币“买”回水。然后用这水为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为死者理发整容,并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一般是男的着双数长衣,女的着单数衣裙。俱是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活人。其实,担心其家属睹人伤情,过分伤心也是一大原因。死者脚尾摆一盏豆油灯,叫做“脚尾灯”。“脚尾灯”据说可以在地府给死者照明引路,所以千万不可吹灭。灯旁置饭一碗,称为“冥饭”,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在过去,还有一道“报钟”程序:停尸后,死者儿孙俱执白灯笼,列队前到土地庙或者城隍庙“办哭”,向土地神或城隍爷“报告”家中死了亲人。报钟后,即派人到亲戚、死者生前友好的门口报丧,称“赶老”。报丧的人不能直接进入人家家门,只能在门口谈。当亲戚朋友得知消息后,便送报丧的人一点“脚皮钱”,一表示惊悉,二来向报丧者表示谢意。这就是潮汕俗话所说的“买水报地头”。
然后是“收殓”,即将尸体收殓入棺的仪式。收殓前举行“饲生”礼,由孝子、儿媳用筷子夹一小块豆腐、几粒米饭喂到死者口里。这是古代丧礼中“饭含”的承延。古人认为,饭含是尽孝之道,“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注),使亡故的亲长和生人一样享受饮食乐趣,同时也报答死者抚养之恩。殓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一面,然后才可入棺。入棺前棺底要铺上纸钱,再用纸钱叠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尸体下棺后又在额上、肚脐、脚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后封棺,用斧头钉上六颗钉并念:
安头钉,万事兴;安二钉,仔孙昌盛;安三钉,三朝元老;安四钉,四季兴隆;安五钉,五代同堂;安六钉,安到圆,内外仔孙富贵万万年。
如果死者是男,棺木油红漆,并由族中上辈封棺。如果死者是女,棺木油黑色,并由外家上辈封棺。这就是大殓。
成服上孝。大殓后,死者家属亲眷要披麻戴孝,“成服上孝”,这也是古礼之一。丧服的形式有五种,就是所谓的“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死者亲属按亲疏关系而穿用不同服饰。“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意思是割布作衰,不言裁割而言斩,意思是取悲痛至极的意思。这种丧服用极粗的生麻布作成,不缉边,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没有装饰,衣缝向外,裳缝向内,裳前三幅,后四幅。胸前缀一块长六寸、宽四寸的布条,谓之“衰”;冠用厚纸作成,宽三寸,长跨过头顶,再用一根麻绳缠在额下,谓之“武”;多余的麻绳从两耳边垂下,谓之“缨”;头和腰部各缠以单股和双股黑麻,谓之“至[右边加绞丝旁]”手持竹杖,脚穿草鞋或麻鞋。“齐衰”用粗麻作边,缉边,衣、裳边和下际皆缝起,其他形制与斩衰相似。“大功”意思是指做工粗糙,用熟麻布做成。麻布经过加工,色白较细。“小功”意思指作工细小,用较细的熟麻布作成,质地比大功细密。“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极细的麻布制成,作工更加讲究。
孝子手执由族中长辈或母舅赐给的哭丧棒,并念:
日落西山,母舅赐杖;儿孙有孝,代代荣昌。
父亡子手执竹杖,因竹有节,意为节哀;母亡子手执桐杖,意为哀痛同于丧父。
灵柩在厅堂里放置一天,在这期间,亲戚、朋友便前来凭吊。办丧事的人应该在门口放一盘石榴枝叶和红头绳扎成的小花朵,吊唁者走出灵堂时各拿一枝,以示除去晦气,带来幸运。一天后即出柩,也即送葬。出葬时,棺材上盖上一张描龙绣凤的缎棺盖。当棺材抬起的时候,要将安置棺材的两只板凳踢翻。这时,死者亲属必须放声大哭。出柩时,前头是挽联唁轴开路,然后是一个人在棺材前面撒放纸钱,贿赂孤魂野鬼,以免骚扰。左边扶棺的是孝子、孝孙、孝婿;右边扶棺的是孝媳、孝女。跟随在后面的是亲戚、生前好友及本族老人。以前,亲属送葬必须穿白长衫,所以潮俗说“穿白长衫缀行”。现在则只穿素色衣服就行了。
棺材抬到大路口或桥头,送葬的人,无论亲疏内外,一律与死者拜别回家。这时死者亲属要端出一盘糖让送葬的人吃,以示祛邪。送葬人回到家中,不能直接跨进家门,而是应在事先置放在门口的一盆浸有红花与菝草的清水中洗涤。
棺材由孝子孝婿护送到墓地安葬,棺材在途中不能歇息。不然的话,会使死者阴魂流落荒野,无可归宿。故俗语说:“棺材扛上肩━━孬歇。”所以,每次抬棺材必须有两组人马,若是其中有人累了,才有人来接替。
棺材到了山上时,先在圹里播种子,拿出一些稻谷也好,麦种也好,撒在圹里,并念道:
种子落土万年青,内外仔孙大发家。
一种落土万种收,内外仔孙富贵盖亚洲。
种子播落坟山,福荫子孙做大官。
种子落土发四季,内外子孙大富贵。
种子叠坟头,亲朋友人人富齐齐,
仔孙代代富雅敖[下面加力字]。
种子播到圆,内外子孙富万万年,
亲朋戚友人人赚大钱。
最后收一些种子回去,并念:
种子播来播去播有剩,分乞仔孙去大赚,
人人富过曼谷阿陈弼臣。
葬毕,送葬者脱去孝服,孝子在墓前点焚大贡香,把亡灵请回家中祭祀,称为“回灵”。亡灵到家后在家中设灵堂,逢七日祭奠一次,称做“头七”。到“七七”(49天)或百日始毕,称“脱孝”。脱孝时,要请“师公”诵经超生,保佑亡灵安宁,并早日投胎出世。这时,家属要糊纸床纸被,金童玉女,以供亡灵享用,并做“白馃”分送亲友。
在过去,还流行着二次葬的习俗,据《潮州府志》载:“陋俗相沿,葬后10年或20年,则易其棺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黑者另觅佳城,不经甚矣。非一二缙绅明理之家,鲜不为俗所移者。”,风水的选择关系到后代人的福灾,所以必须在踝骨、腿骨、脊椎骨等按顺序取出来。打扫干净后,又按蹲坐姿势把骨骼一一装进一个口小腹大像花瓶一样一陶坛,这个陶坛就叫做“金罐”。捡骨头时要小心,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小部位,更不能摆错位置,如果骨头显金黄色,说明风水好,可重新将金罐埋进去;如果,骨头呈黑色,则说明风水欠佳,必须重新找墓地。

潮汕地区风俗是不是不可以连续几天送殡
答:报丧的人不能直接进入人家家门,只能在门口谈。当亲戚朋友得知消息后,便送报丧的人一点“脚皮钱”,一表示惊悉,二来向报丧者表示谢意。这就是潮汕俗话所说的“买水报地头”。然后是“收殓”,即将尸体收殓入棺的仪式。收殓前举行“饲生”礼,由孝子、儿媳用筷子夹一小块豆腐、几粒米饭喂到死者口里。这是古代丧礼中...

一年可以过两次生日吗,买两个蛋糕吗?潮汕地区的风俗可以这么做吗?
答:可以啊,一个阳历,一个阴历

潮汕娶粽风俗要满4个月吗
答:对四个月。潮汕地区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结婚禁忌习俗。在当地,新婚四个月内,有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忌在外过夜等禁忌,除此之外。

为什么在潮汕地区里,传统习俗会保留的众多?
答:潮汕地区的许多传统习俗都是由于该地区的封闭或孤立而保留下来的。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经济往往依靠少数黑白大亨从事非法产业,进而固化宗族势力和潜规则,为“传统文化”提供长期基础,由此形成恶性循环。1.物质封闭 那么,潮汕文化的保存,最重要的是它的物质封闭性。这个地区东、西、北三山环抱,南临大海,...

潮汕结婚风俗三天回娘家路上不能说话是什么意思?
答:因此,当面纱揭开,新郎见到新娘的容貌时,新娘的沉默可以为他带来惊喜。这种说法虽然带有浪漫色彩,但也缺乏实际依据。总之,新娘在回娘家的路上不说话的习俗,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非实际的生活需求。新婚夫妇遵循这一传统,往往是为了维护习俗的连续性和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潮汕各地区的春节习俗
答:潮汕地区有着许多和其他地方相同又不同的习俗! 1、掼春 在春节期间,潮汕地区最具民俗特色的活动就是“掼春”。“春”是一种分成三四层、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在拜礼时会成对使用,因此也被称为“担春”。掼春主要是因家中有已出嫁的女儿,娘家的兄弟需在大年初一准备礼物放在“春”中,送去女儿家。当女儿收...

为何潮汕的地区风俗保留至今的那么多?
答:文化自信的动力与支撑。很多习俗对营造良好风气、立德树人、健康生活等,确实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对这些习俗,人们信得很自觉,承得很自然。同时,也坚持了与时俱进,在历史的进程中,又将优良的元素融入传统的习俗当中,人们学得很容易,传得很舒畅。什么可以属于潮汕地区传统文化,潮剧,由于外来人口少...

潮汕人结婚风俗
答:返厝就是俗话中的回娘家。潮汕的回门礼是连续三次,头两次回娘家只能在新娘娘家吃午饭,晚饭之前必须回家,但第三次回娘家是可以在娘家过夜的。三次回娘家之后,返厝就结束了。潮汕地区谈婚论嫁中的禁忌 1. 挽面 新娘出嫁前夕,要进行挽面美容。挽面,又称“开脸”、“修容”,因为这是一个女孩子一生...

潮汕婚礼习俗流程:择日迎客回礼
答:因此选定的时间多在晚上。5. 迎新娘: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迎亲。新郎会亲自前往女方家中,将新娘接回。6. 归厝:归厝意味着新娘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潮汕地区的归厝仪式需要连续进行三次。前两次,新娘需在中午前回到夫家,而第三次则可以在新娘家中过夜,标志着回访的结束。

潮汕人结婚习俗细节繁多要注意
答:在旧时代,潮汕的婚礼习俗很传统很复杂。现在21世纪,潮汕人结婚习俗已越来越现代化,但还是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需要了解一下,也许能对你的婚礼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颇多,在潮汕地区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结婚禁忌习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潮汕人结婚习俗有哪些。 潮汕人结婚习俗——潮汕男女婚嫁禁忌 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