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建筑的秦阿房宫

作者&投稿:宗圣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房宫的主要建筑~

在今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 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2年至2007年的考古研究成果,阿房宫前殿占地约800亩,相当于9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磁石门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磁石门的准确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三辅旧事》指为阿房宫北阙门,《雍录》指为阿房宫西门,《三辅黄图》指为阿房宫前殿之门。其位置据《西安地方志丛书·汉代长安词典》载:“磁石门遗址在今咸阳东南的双楼村(今三桥镇双楼寺)。”20世纪90年代,在三桥镇阿房宫殿遗址北面(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院内)发现夯土层,文物部门推测此处可能是秦磁石门遗址,并设有磁石门遗址的保护标志。 兰池宫是秦始皇的一座寝宫,又名仙岛。因筑于兰池之畔而名之。《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地理志》相关史料,以微缩形式营造,高7.35米,长宽16米x16米。为了突出其“仙岛”氛围,建宫于兰池之中。 上天台是秦阿房宫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长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重现的上天台,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8 米x16.8米,高19.8米。 祭地坛是秦阿房宫中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场所,专供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用。古代曰:“社”。“社”代表国家 。“稷”为谷神 。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发源于黄土高原远流长的农耕文化。重现的祭地坛,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米 x16米,高11米。 上林苑为古宫苑名。秦都咸阳时置,周围二百多里,包括长安、户县、周至等地。秦始皇35年(前212年)营建朝宫于此。汉初苑内荒芜,武帝时复为宫苑,内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宫、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作《上林赋》,极言其宏伟壮丽。

名字由来: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后来,秦末起义军项羽率部进入咸阳,项羽的部下“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朝宫化为一片焦土。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那么,这座宫殿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此,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我们查考史书,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P可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又都能自圆其说。因此在没有发现更新的确实有说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难断定孰是孰非。所以,对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阿房是中国的文化,而历史上,项羽火烧阿房,则另人百思不得其解.

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楚霸王项羽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逦不断,形成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当地称为“郿坞岭”。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骊山修建的豪华宫殿。阿房宫遗址位于秦都咸阳上林苑内,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牧曾经写过《阿房宫赋》,认为此宫殿被项羽焚烧。清代画家袁耀也曾绘制过《阿房宫图》。秦朝此宫殿仅完成地基而已,也未被火焚烧过,项羽焚烧的是咸阳宫。
阿房宫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宫殿。《史记》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自觉功绩可以与三皇五帝相比。他嫌都城咸阳的宫室太小,不足以展现自己君临天下的威仪。在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他下令在王家园囿上林苑所在的渭河之南、皂河之西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群落。“先作前殿阿房”,随后,以阿房宫前殿为中心,在周围建造了270余座离宫别馆。宫室之间以“空中走廊”连接。这些走廊又依地势直达终南山下,在山顶建宫阙作为阿房宫大门。这座宫殿究竟有多大?《史记》说,那座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秦代一步约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合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前殿东西大概宽690米,南北进深约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后人推测,阿房宫包含两大建筑群,一是前殿建筑群,另一是“上天台”建筑群。
杜牧描绘的这幅阿房宫盛景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的脑海里。这位从事宫殿考古40年之久的研究人员很清楚,这仅是文学描写,出土资料才是还原历史的最可靠手段。
阿房宫基础夯土台基东西北三面建筑有高大的城垣,故又称阿城,其名称的出现不会晚于汉代。《汉书·东方朔传》载:“举籍阿城以南。”唐颜师古注:“阿城,本秦阿房宫也,以其城壁崇广,故俗呼为阿城。”
考古发现,阿城的北垣长1270米。由于夯土台基的西部和东部为现代村庄覆盖,故西墙和东墙的详细情况还不清楚。
2007年12月,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保考古所联合进行的阿房宫遗址考古活动终于结束了。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表示,此次活动基本摸清了阿房宫及其周围秦汉宫室建筑的情况。结论显示,阿房宫只有一座建了一半的前殿。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中那些宏大宫室场景的描写,勾勒的是该组宫殿的设计蓝图而已。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传闻也缺乏考古证据的支持。  尽管考古队员将钻眼打到每平方米5个之多,还是没有发现任何灰烬层。项羽火烧阿房只是一场历史误会。
尽管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只有一座前殿,根本称不上是一座“宫”,更不用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宫殿了,但关于这座神奇宫殿的传说却流窜于各种历史文献之中。后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为了预防刺客,秦始皇让人用磁石建造阿房宫的北阙门,这样身怀利刃的刺客经过此地时就会被发现。《三辅旧事》则说,秦始皇将东方六国的兵器收集起来,铸造成12个铜人,安置在阿房宫门口,作为显赫功绩的象征。



阿房宫建在什么地方?现在有一点遗址遗物吗?
答:”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

昙花一现的阿房宫为何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答: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阻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宫,触怒二世,三人被送交司法官署问罪处死。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 。二世既死,阿房宫最终完全停工,直到秦帝国灭亡。阿房宫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属建筑"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长时间...

阿房宫,是我国哪个朝代最重要的宫殿建筑?
答:阿房宫,是我国历史比较神秘的宫殿之一,就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样,在历史上只有一些美丽辞藻的描述而没有真实风貌的展现。尽管很遗憾于见不到这么美丽的建筑,但我们依然能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曾经的灿烂辉煌。所以,对于这一座没有建成的华丽宫殿,除了对秦朝很重要,还有更多深远的意义。一、秦...

相传阿房宫规模非常宏大,它到底有哪些特点?
答:其特点是天下第一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宫室大,都城大。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记忆 。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为什么会叫阿房宫?
答:并且,当时通讯并不发达,其他地方就算有类似的建筑,中原人也很难知道。而关于阿房宫的种种描述,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代代相传,因此就成为了大宫殿的代称。其实,在秦朝覆灭的时候,阿房宫就已经毁于一旦,阿房宫的修建工艺虽然宏伟,然而后世的许多宫殿也早就已经超过了阿房宫,阿房宫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

阿房宫是()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
答:【答案】:A A[解析]:阿房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渭河以南修建的豪华宫殿。据史书记载,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

阿房宫是为谁建的?
答:阿房宫主要建筑:1、前殿 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2、磁石门 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

秦始皇修建了阿房宫,阿房宫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答:但是,从史籍来看,秦始皇在阿房宫的淫乱忘政之举也很少提及,说明秦始皇也不是经常去。而且其后面几年基本在天下巡游,也没时间常住,所以啊,阿房宫的象征意义更大一些,其是为了显示皇权的尊严、皇帝的尊严!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由...

秦始皇的阿房宫里有些什么?
答:这座2000多年前建筑在这片台基上的恢宏壮丽的宫殿,就是千古留名的阿房宫。秦孝公、秦惠文王时期,主要宫殿都坐落在咸阳原上。秦始皇登上历史舞台后,以咸阳为大本营,用10年时间灭了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当时,秦始皇每灭一国,都仿照那里的宫室建筑风格,在咸阳...

秦始皇的宫殿为什么叫“阿房”
答: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阿房宫亦曰阿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一十四里。”所以,唐初著名儒学家颜师古解释说:“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阿房”一词来自于阿房宫的建筑风格,认为“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