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判断余额是在借方还是贷方?

作者&投稿:徐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区分期末余额是在贷方还是在借方?~

资产类期末余额:是正数就在借方,是负数就在贷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是正数就在贷方,是负数就在借方

1、资产增加,为了保证等式成立,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和必然增加,要么是只增加负债,要么只增加所有者权益,要么都增加,但是这个时候借方是资产,那么只剩下贷方了,因此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计入贷方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当然就跟上面所说的方向相反了
3、收入增加或者费用减少都会导致利润增加,这个时候你的资产是变多了(因为挣钱了),而资产增加计入借方,因此收入增加、费用减少、利润增加都计入贷方
4、期末的资产 = 期初的资产 + 本期增加的资产(减少就为复数)=期初负债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本期的利润 = 期初负债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本期收入 - 本期费用,给它变一下 期末的资产+本期的费用 = 期初的负债 + 期初的所有者权益 + 本期收入,左边的记在借方,右边的记在贷方。理解借贷方向,有一句口诀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就是说每一笔分录都有借方、贷方,而且每个科目的借贷两个方向的总的金额是相等的。
在六个要素中有两个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是资金的去向(因为都是你花钱买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金的来源(找人借的是负债,自己掏腰包是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扩展资料:

记账规则

基本要求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主要原理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但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它们对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外乎是以下的几种类型。即:

(1)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贷方。

(2)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金总额减少。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借方。

(3)发生经营收入,一般会导致资产和收入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收入账户的贷方。

(4)发生经营费用,一般会导致资产减少与费用增加,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费用账户的借方。

(5)资产内部项目互相转化,即两个项目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资产账户的贷方。

(6)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一、看科目余额方向

1、首先要确定这个科目属于哪类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2、资产类、成本(费用)类的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余额,一般贷方。

二、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所以,余额应该在借方。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算出期末余额后如果是正数余额就在记账符号增加的那方,如果是负数则在记账符号减少的那方。

根据不同类型账户,以增加数和减少数判断。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具体如下:

1、贷方登记减少数;

2、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

3、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

4、损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5、损益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区分借方和贷方的方法有:

1、先理解什么是借贷方向。记住口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每一笔会计分录都有借方、贷方,而且每个科目的借贷两个方向的总的金额是相等的。

2、熟记会计科目。分清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类科目增加,计入借方,负债增加、收入增加、费用减少、利润增加都计入贷方。

3、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再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1、确定这个科目属于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还是损益类。

2、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科目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类、收入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成本、费用、损益科目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

3、看科目余额方向 。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资产科目的余额都在借。负债科目的余额都在贷方。

如果资产科目的余额在贷方,则说明该科目属于欠帐,也就相当于负债;如果负债科目的余额在借方则说明该科目是公司的资产,需要回收。

应收账款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企业应收的款项,如果余额在贷方,则相当于企业的负债,是应付的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会计学(第三版)第二章



你好,一点通网校回答你的问题
告诉你一个简单方法:假如期初为零,本月只发生一笔业务,例如短期借款,本期增加一笔,短期借款增加放贷方,因此期末短期借款余额在贷方。
考过是硬道理,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2012辅导会计证通过251人,通过率91.13%,2013年辅导通过227人,通过率83.87%,说到一定能查到,才能让人信服。368元保证通过考试

根据借方与贷方合计金额孰大孰小判断。

怎么判断会计科目的余额方向
答:2、成本类借增贷减,一般有余额在借方,制造费用可能没余额。3、费用类借增贷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于损益大类)。4、负债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性质为负债,如在借方则由负债表为资产。5、...

会计中怎么辨别贷方和借方
答:(3)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4)收入、利润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3、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看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4、从借贷记账法的试算...

请问专家你是怎么区分会计分录中的借和贷的?
答:一、借、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表示不同的意义。1、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位置:左借右贷。2、与不同账户结合,分别表示增加或减少:比如资产类账户,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而负债类账户却相反,贷方增加,借方减少。3、表示余额的方向。比如:资产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借方,负债、...

在借贷记账法下,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还是贷方?
答:细细了解一下这些借方余额:1. 损益类科目期末没有余额,期末的意思是指年度终了时无余额,如果采用表结法,它是在年度中有余额的,而账结法是无余额的。2. 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是指资产类科目中的非备抵科目一般没有,有的可能有在贷方,如应收账款,就可能有贷方余额,备抵科目是可以有余额...

会计借方贷方怎么区分
答:2、负债类账户:增加负债的交易应该计入贷方,如借入贷款、应付账款等;减少负债的交易应该计入借方,如归还贷款、支付应付账款等。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应该计入贷方,如资本注入等;减少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应该计入借方,如股利发放等。借记和贷记的判断,取决于交易类型以及账户类型。

会计科目中各个科目余额应记哪方?贷方还是借方?怎么来判断?
答:一般情况下资产类账户余额在借方,负债类和权益类账户余额在贷方。损益类账户期末没余额。可根据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等号左边借方,右边贷方。备抵类账户的借贷方向则相反,如资产类的“待摊费用”,若有余额,则余额在贷方。

怎么区分会计科目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
答:理解借贷方向,有一句口诀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就是说每一笔分录都有借方、贷方,而且每个科目的借贷两个方向的总的金额是相等的。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在六个要素中有两个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是资金的去向(因为都是你花钱买的),负债...

会计做帐中的借方和贷方是怎么区分的?按照什么标准来区分?
答:(3)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4)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3、从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看 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3会计中的借方,贷方是...

哪些账户期末无余额,哪些账户有余额,有余额的在贷方还是借方,求...
答:1、资产账户一般都有余额。主账户余额在借方,备抵账户余额(坏账准备、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等)在贷方。2.负债账户一般都有余额,一般在贷方。3、在成本科目中,生产成本一般有结余,结余一般在借方反映在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和辅助成本科目一般不结余,应在月末全部结转至生产成本科目。4、所有者权益账户...

在会计学中,如何区分借或贷呢?是不是支出就是借,收入就是贷
答:借和贷的含义借贷记账法是指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复式记账法。因此会计分录中的“借”与“贷”是一种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借”和“贷”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