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那章有什么重点吗?

作者&投稿:侯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考试有哪些考点啊?是重点吗?~

重点: 1、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及计算 3、大气压强的测定 3、什么是浮力 4、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难点:1 、正确理解压力的概念与压强的区别联系2、深刻理解P=F/S和P=ρgh 的两个公式 3、理解并正确判断物体的沉浮,掌握沉浮的条件。 4、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1、怎样理解“压强”这一概念压力产生的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两物体接触时的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产生的效果是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决定的。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则压力作用效果就大;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小,则压力作用效果就小。仅用压力的概念就不能完全表示其作用效果了。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来反映压力作用的效果,这就是“压强

浮力和压强的所有公式
F浮=P液gv排
F浮=G-F拉
F浮=F上-F下
平衡法:F浮=G物
漂浮时:P物/P液=V侵入体积/总体积
压强:P=pgh
P=F/S

怎样做好物理浮力题
无论是初学“浮力”,还是中考复习,都感到这部分内容越学问题越多,题目越做越难。经常在中考临近时还有很多好同学从各种渠道拿一些“浮力”习题来请我解答。对于该现象,我从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浮力问题是在力、密度、压强学习之后才引入的。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内容本身就在中考知识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学浮力有一定的难度就不足怪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并不知道中考的要求,所以感到难学就拼命解题。尤其是一些教师也认为题目越难越有成效,中考把握越大,不惜把一些超纲题、竞赛题也大量地给学生演练,弄得师生都不堪重负,这种高成本(指付出的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好“浮力”是否更好些呢?
一、学好浮力的关键是把力、二力平衡、密度和压强的知识理解透彻
因为浮力实际上是上述知识的一个应用。或者说是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其难度大、题型多就成为必然。
例:如图,同一物体分别浸在不同的两液体中,受到浮力分别为F1和F2;物体底面受到两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压强分别为P1和P2,液体密度为ρ1和ρ2,则:F1F2,F1’F2’,P1P2,ρ1ρ2(皆填<,=,>)这里若立即用浮力的几个关系式去计算,实际上是不必要的,也十分困难。但若冷静地看到,物体在A、B容器中,都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漂浮和悬浮的特例),则立即可知F1=G物,F2=G2物,因此F1=F2;其次,联想到浮力是液体向上托住物体的力,该力本质上就是浮力,即F1和F1’,F2和F2’是同一个力,当然有F1’= F 2’。根据压强关系P=FS,因为同物体底面积相同,压力相同,因此P1=P2。最后,可根据F1=F2有ρ1gV1=ρ2 g V 2牞因为V1<V2则有ρ1>ρ2。
二、注意浮力问题中二力不平衡和三力平衡的问题
一般来说,初中物理三力平衡的问题较少,目前正式出现在教材考纲上的为弹簧秤问题,对于这类题,一定要学会简单的受力分析,但不可任意去拓展。
例:2003 年上海中考卷有一浮力题为:体积为1×10 -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浮力为
牛,若物体受到的浮力重力的合力为20牛,则物体的重力为牛。对于第一空,很容易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代入数据计算出浮力为9.8牛,但第二空,重力G与浮力方向正好相反,只有G>F浮,才有 G - F 浮=20 牛,因此 G= F 浮+20 牛=29.8 牛三、浮力变化题首先注意因密度或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导致浮力变化。例如:某潜水艇从东海潜入长江,浮力是否变化?有的同学认为潜水艇处于悬浮态,故浮力不变,这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注意到V排不变,液体密度变小,故浮力变小。
其次注意把物体放入盛有或盛满某液体的容器中,受到浮力问题是要十分当心的。因为盛有必须考虑盛满和未满两种情况。
例:某物重10牛,轻轻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溢出2牛的水,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本题若轻易地认为F浮=G排水,就会立即得到F浮=2牛,但这仅仅是在盛满水的情况下的答案。若仔细分析“盛有”,要考虑到未满时,应在放物体后水位上升,先满再溢出,则浮力应大于2牛,而物体若最后漂浮或悬浮所受浮力最大,F浮= G=10 牛,故答案为10牛≥F浮≥2牛。四、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综合题浮体问题例如:某船体截面可视为5000 米2的矩形,在长江中装货后船体下沉了6米,问装货为多少吨?该题应考虑货在船中却浮在水上,因此G货=F浮=G排水,所以G排水=G货,即M货G=M水G,M货=ρ水V排=ρ水hs=1000 千克/米3,且空气、氦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29 千克/米3,0.18 千克/米3,0.09 千克/米3,求该球分别充入空气、氦气、氢气后,所受浮力为多大?
该题只需计算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即可,因充三种气体浮力都一样。
答案是:F浮=ρ液gV排=1.29 千克/米3×9.8 牛/千克×10 米3=126.42 牛总之,不要盲目做题,特别不要做大量难题,因为浮力并非中考中要求较高的知识点。

搞清楚浮力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的压强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说直接原因是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重点、难点:

1.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作用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F浮=G排。
3. 物体的浮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当F浮<G物 下沉
当F浮=G物 悬浮
当F浮>G物 上浮
4. 漂浮:物体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另一部分在液面上方,此时浮力等于物重。
三. 知识点分析:
1. 浮力的产生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以正方体为例,它的左右、前后四个面在同一深度,所受的压力互相平衡。上、下两底面由于深度不同,则压强不同,下面的压强比上面的压强大,从而使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这两个压力之差就形成了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2. 应用阿基米德定律应注意:
(1)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所在的深度无关。
(2)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3)阿基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物体在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的重量。
3. 用阿基米德定律测密度:
(1)测固体密度: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而后把物体完全浸在水中,称出物体在水中的重量,两次重量之差便是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便可算出物体的密度。
(2)测液体密度,称出某一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在水中的重量及被测液体中的重量。根据物体在水中重量与在空气中重量之差用阿基米德定律可算出物体的体积即排开被测液体的体积,根据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在被测液体中的重量之差可以知道物体所排开的被测液体的重量,于是便可算出液体的密度。
4. 有关浮力问题的解题思路
浮力问题是力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浮力问题时,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下选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重力G(mg或ρ物gV物)、浮力F浮(ρ液gV排)、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3)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明确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等。
(4)写出各力的关系方程和由题目给出的辅助方程。如体积间的关系,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等。
(5)将上述方程联立求解。通常情况下,浮力问题用方程组解较为简便。
(6)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典型例题】
[例1] 在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4牛;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牛,求该物体的密度。
分析:固体的密度ρ=m/V,浮力F浮=ρ液gV排,物重G=mg。如果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时各力的关系,物体全浸时V=V排的关系等,求出物体的质量m、体积V,便可确定物体的密度。
弹簧秤的示数表示秤对物体拉力的大小。物体在空气中时,可认为秤的示数为物体的重力;物体浸在水中时,可认为秤的示数为物重与浮力的差值。
解答:设物重为G,物体密度ρ、体积V、水的密度ρ水,弹簧秤两次示数F1=4牛,F2=3牛。
G=ρgV=F1 G-ρ水gV=F2
两式相减,得ρ水gV=F1-F2。此式与ρgV=F1相比,得

将F1、F2及ρ水=1.0×103千克/米3代入,可求出

[例2] 将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的物体,放进食盐的水溶液中,物体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求:
(1)食盐水的密度是多大?
(2)若将物体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总体积的十分之几?
分析:把物体放入盐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液面,那么物体体积的浸入盐水中,由于物体漂浮在盐水液面,从受力情况看,此时应满足:所受浮力与该物体的重量G相平衡。由阿基米德定律: 而
同理,将这个物体放入水中,设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总体积的,此时该物体所受浮力应为,同样应满足。这样便可求出露出水面部分在总体积中所占的比例。
解答:(1)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

(2)设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总体积的

即露出水面部分为总体积的

平底茶壶的重力是4牛顿,底面积是40立方厘米,内盛六牛顿的开水,水面高度是据湖底12厘米,放置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中央。问: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F浮=P液v排g,也就是和P液,V排大小有关.
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3.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浸没时,当F浮大于G时,上浮,最后漂浮;当F浮小于G时,下沉;当F浮=G时,悬浮.

浮力阿基米德



初中物理章节知识总结
答:初中物理章节知识总结 浮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归纳总结: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浮力的定义式为F向上-F向下,计算公式...

初二物理浮力谁能给我讲明白?
答:2、有一个正方体的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它的上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是98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196N,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方向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 C、在液体表面上,一部分浸入液体内部,或全部...

初中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浮力与升力
答: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1)秤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目标九年级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答:《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

物理浮力重点?
答:我们也刚刚学过浮力 针对于授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大纲考纲要求,我刚刚发表了文章,在我的空间中,我粘贴来,希望帮到你 怎样做好物理浮力题 无论是初学“浮力”,还是中考复习,都感到这部分内容越学问题越多,题目越做越难。经常在中考临近时还有很多好同学从各种渠道拿一些“浮力”习题来请我...

物理浮力应该掌握什么主要知识!
答:根据压强关系P=FS,因为同物体底面积相同,压力相同,因此P1=P2。最后,可根据F1=F2有ρ1gV1=ρ2 g V 2牞因为V1<V2则有ρ1>ρ2。二、注意浮力问题中二力不平衡和三力平衡的问题 一般来说,初中物理三力平衡的问题较少,目前正式出现在教材考纲上的为弹簧秤问题,对于这类题,一定要学会...

有关于物理浮力
答:我的学生以前跟你一样。但我告诉他们,在初中物理计算题中,一旦没有思路的时候,一定要用倒推法。百试百灵,呵呵。但是对于浮力章节来说,你还要注意点东西。做浮力题有这么两个要点:1.最重要的并不是浮力=液体密度×g×排水体积,而是几种沉浮条件。因为你在做题的时候最先要用沉浮条件来对条件...

八年级物理教案:《浮力》
答:以下内容为 收集整理八年级物理教案:《浮力》,供大家学习参考。《浮力》一课,是前面学过力学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知识。它综合运用到了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

初中物理 浮力谁能给我详细讲讲浮力该注意什么,是要
答:初中的浮力,在大小上,等于物体浸入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公式是F浮=M液g=ρ液Vg,这里的体积可以使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如果算的出来,不过一般会另外用烧杯接着测量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可以用物体上下压力差,不过一般不用这么计算。最后就是物体浸入的状态不同,浮力大小计算可以不同 比如,物体...

初二期末浮力会考什么??
答:阿基米德浮力原理: p蜡块*g*V酒精=p水*g*V水 又V酒精=4g/(800kg/m3)=5cm3=5mL 0.9g/cm3*5cm3=1.0g/cm3*V水 所以排出的水的体积为4.5cm3 二:初中物理浮力题目. 问:重48.06N的铜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收到的浮力多大.?(P铜=8.9*10的3次方kg/m的3次方,g取10N/kg)解:由G=mg=ρVg,得铜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