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拍摄飞鸟

作者&投稿:武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拍摄飞鸟~

拍摄野生动物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拍摄飞翔中的鸟类也是如此。但如何拍好飞鸟,仍然需要坚强的毅力,并能熟悉你所使用的器材,还要多练以摸索经验。
许多被摄体是静止,或者至少他们能处于你的控制之下,在按快门之前,可以花较长的时间进行构图和决定曝光。而大多数的自然摄影却不然,被摄体快速运动,不容你有富裕的时间构图,必须寻找机会抓拍。尤其是一些鸟类很机警,一旦感觉到你的存在就会溜之大吉。因此,除了具备摄影师应有的技巧外,还要善于隐伏跟踪。
拍摄飞鸟重要的是选择器材。器材必须轻便。适应长途旅行,相机和镜头必须易于追踪飞鸟。另外,必须了解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对天空测光。出于这些条件,选择带有马达和光圈优先的35 毫米相机是比较理想的。通常,拍摄飞鸟往往受到镜头的限制,开大光圈的同时,你还必须尽可能使用高速度,以便捕捉飞鸟的双翅和身体运动的动作,选择镜头也很重要,理想的镜头是,焦距尽可能地长,重量尽可能地轻,光圈尽可能地大。许多飞行鸟的体型都很小,要得到一个相当大的影像,需要很大的放大率。为了防止颤动和轻便,300毫米镜头是比较理想的镜头。比较而言,400毫米以上的镜头不易对焦,而且也容易晃动,而反射式长焦镜头却很实用,它轻便,易聚焦,操作方便,唯一令人不满意的是口径偏小,而且只有一个光圈值。由于使用长焦镜头时相机和镜头加起来重量较大,拍摄飞鸟又要长时间等待、构图,所以手持相机坚持不了多一会儿,最好是把相机支在三角架或独角架上。
湖畔和海边,树林和水库是飞鸟经常出没的地方,拍摄前应对被摄鸟类和地点有所了解,掌握最佳拍摄时机,另外,要了解季节,光线对拍摄鸟类的影响,了解什么样的光线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A:拍摄静止的鸟
就从拍摄静止的、或者是移动缓慢的鸟说起,拍鸟的第一技术要素便是手稳,我们都知道拍摄鸟儿这种灵活的物体需要足够的快门速度才能凝聚瞬间的影像而使照片不模糊,但是要知道“足够的快门速度”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手的稳定性而言的。手晃动得厉害,对快门速度的要求自然更高,这点尤其在使用300mm以上的超长焦时格外重要!想保持手稳,关键功夫可不仅仅在手上,而更在于身体的姿势,只有保持最平稳的坐姿或站姿手也才能端稳相机。一般来说如果不使用三脚架的话,采用半蹲或坐姿拍摄是最有助于手稳并且相对省力的。
如果手持姿势得当,则不必使用很高的快门速度就能把静止的鸟拍清楚,这样意味着可以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低的ISO值以得到更好的画质!就以我为例通常如果是坐姿手持拍摄的话,200mm的焦距使用1/125s的快门速度都是可以的。
当然也有很多人拍鸟都会选择使用三脚架支撑相机,但是我是不推崇使用三脚架拍鸟的。对于拍静止的鸟,如果实在对抖动要求很严格的话,带上个三脚架还是很保险的(当然如果不嫌沉的话),三脚架在天色昏暗的时候尤其有用,因为这时快门速度会更慢,手持拍摄会相当困难。
然后要说的是拍什么,静止的鸟虽然相对好拍,但是并不等于静止的鸟容易拍好!比如你经常去动物园拍一种鸟的静止状态,则到最后很有可能发现自己拍到的全是千篇一律的鸟——照片里就是鸟,什么也没有!那么这种照片就只可能是一种简单的记录,仿佛全都是在说明:“看!我拍到了一只鸟!”
为了避免机械性的记录般地拍片,拍摄者就必须尝试从不同角度、配合不同背景、带有目的地拍摄一张鸟片,给这张鸟片赋予一定创意和意义,而静止的鸟可以任由你去构思如何拍摄,这是再好不过的了。于是,拍摄静止的鸟时,不要把它当作“一只鸟”,而就当成是你的一件作品,比如你肯定有某些方面的照片拍得好,那拍鸟也带着同样的期待去拍,这样往往拍到的鸟片才会令自己感觉是摄影作品而不是科考记录,自己的鸟片才会不断进步。
B:拍摄飞行的鸟
拍摄飞鸟是拍鸟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就我所拍摄的鸟片中的鸟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飞行状态的。与静止的鸟不同,飞行的鸟很容易离开镜头的视线,于是这里需要最考验技巧与毅力的追踪拍摄,镜头焦距越长、飞鸟速度越快、相机距离飞鸟越近,就需要越快越精准的追拍。
好在当今有了数码相机,它功能强大,拍摄照片没有数量限制,我们便可以更大胆地按下快门,但是追拍飞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对焦,对焦无法成功则即便追拍再精准拍出来的照片也是模糊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手里数码相机的对焦模式有所了解。包括数码单反在内,现在的数码相机基本都有两种对焦模式:第一种是单次对焦,即半按快门之后对焦完成就不再改变;第二种是连续对焦,此模式下即便半按下快门,对焦也不会确定,而是随景象变化而不断重新调整焦点,连续对焦模式特别针对运动物体设计,如果视野中出现移动物体,则对焦传感器的对焦识别将以运动物体为准,试图对焦在运动物体上。
在看过相机说明书后,很多人第一次尝试拍摄飞鸟可能会选择把对焦模式设为连续对焦,但其实连续对焦是恰恰不能追拍飞鸟的!如上已经讲到,连续对焦的设计特别针对画面中的运动物体,而追拍飞鸟时,飞鸟在画面中是相对静止的,画面中相对运动的是背景而不是飞鸟,如果追拍时使用连续对焦模式结果就会发现照片全部对焦在了背景上而不是飞鸟!那你就会问,难道用单次对焦模式吗?
答案是使用单次对焦!但是用法和一般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我们拍照片都使用的是单次对焦模式,半按下快门完成对焦后焦点就会锁定,此时我们可以重新构图,然后再把快门按到底,于是就拍出了一张焦点和构图都符合我们需要的照片;然而追拍飞鸟时使用单次对焦模式,一但对焦完成,我们根本没有时间重新构图,因为飞鸟还在运动,相机与飞鸟的距离每一刻都在变化,于是在使用单次对焦模式追拍飞鸟时需要在一开始就把快门按到底并继续保持追踪——相机在没有合焦前是不会拍照的,只要继续保持对飞鸟的稳定追踪,相机最终就肯定会对焦在飞鸟上,而对焦完成的一瞬间,快门才会释放,就在对焦完成的一瞬间释放快门,就会拍到清楚的飞鸟照片!这就是拍摄飞鸟最核心的关键所在!
快门按到底并继续保持追踪,合焦的一瞬间相机才释放快门!
画面中有不止一只鸟时也要用单次对焦模式,连续对焦只会犹豫不决
当背景很复杂以致可能干扰对焦识别时也不要慌张,始终保持追踪就会让背景在视野中处于相对运动状态,相对静止的鸟依然是可以成为准确对焦主体的
这种拍法大至飞机,小至麻雀,只要能确保准确追踪,一切规则飞行的物体都是能拍清楚的。
现在就要讲手上功夫了,上面我拍的这些照片很多使用的是达到500mm的超长焦镜头,装在数码单反上视角不足1°,我只凭手持还能够准确追踪飞鸟!很不可思议是不是?原因一点不深奥,就在于练!我介绍一下我的练习过程吧:
一开始练习追拍飞鸟可以尝试借助一个转动灵活的三脚架架起相机,一手握三脚架的转动把手,另一手控制快门按钮或最好有快门线。当一只飞鸟从左向右飞过时,立刻转动相机对准那只鸟,我用的是单反相机,所以是右眼取景,左眼不能闭上,要时刻留意飞鸟的动向,我用的是200mm的焦距,尝试始终追踪飞鸟并不让它离开镜头的视野,一开始会发现非常困难,但是熟练以后使用更长焦距的镜头也就具有基本功了。如果您用的是傻瓜机那更好,可以直接盯住显示屏并转动三脚架追踪,有些时候比单反相机还要容易!
但是我说了,我是不推崇使用三脚架的,就像我现在拍摄飞鸟无论用多长焦距的镜头都不使用三脚架,原因是三脚架对于拍摄飞鸟有个致命缺陷:三脚架限制了相机的视角!当飞鸟快速越过你头顶时如果你还在使用三脚架就要完全丢掉这个机会!再比如拍摄野生鸟类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你的前后左右有多个目标可拍,你需要时刻环顾四周并且快速把相机对准其中的某一处以捕捉飞鸟的动作,如果使用三角架则会极大程度上丧失了主动性,缺乏机动性就意味着效率要大大减低——试想你不远万里带着三脚架跑到一个地方拍摄野鸟,因缺乏主动性且视角受限而错过了许多精彩的照片,结果同行的人却因为是手持拍摄的而最大限度地捕捉到了这些瞬间,难道你会为补回那些照片的遗憾而再来一次、两次或者更多次来达到和人家只来拍摄一次就得到的同样的成果吗?
所以我拍飞鸟是不用三脚架的。可是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你需要更高超的技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还是练!既然我能做到你肯定也能做到!
手持拍摄就是为了获得最广的视野,最大的机动性,和最高的效率!这对于拍摄飞鸟很多时候都会成为成功的关键!
当然,手毕竟是有抖动的,这需要提高快门速度来抵消,把相机的ISO值提高是很好的解决方案,数码单反使用ISO1600甚至ISO3200都是问题不大的,傻瓜机也可以把感光度设到400以上,这样就能用很快的快门速度了。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说的操作,就是使用连拍。现在的数码相机基本都有连拍功能,从一些傻瓜相机的每秒1张至高级单反的每秒10张甚至更快不等,拍摄飞鸟建议使用连拍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你一次按下快门可以捕捉到数个瞬间的鸟的飞行姿态,更重要的是连拍也可以弥补手抖的不足——一张没拍清楚就再来一张,反正连拍几张里面肯定有清楚的!我拍飞鸟时使用高速连拍大概每秒6张左右,我每次按快门大约拍摄2张至4张不等,这样就足够挑出精彩的飞鸟照片了!不过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连拍对相机的损耗也是巨大的,我的数码单反刚买来时就由于连拍用得太狠两个月就拍到了18000张结果快门废了,重新更换了快门……
总之合适的相机设定配合熟练的手上功夫是拍好飞鸟的必要条件。
鸟儿迎面飞来其实是比较难拍的,不过只要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可以拍好那还是能拍好的。追踪时不仅要留意飞鸟的动向,还要注意背景中出现的东西,追踪时等待画面中出现与飞鸟具有强烈反差的景物是突出飞鸟的绝佳手段。
飞行是鸟类最具代表性的活动,拍摄飞行的鸟是非常有意义的,摄影者可以拍摄特定情景下的飞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
同时留意飞鸟的动向和背景的变化,在满足自己预期效果的时候按下快门,那这张照片便被你赋予了内涵。
C:没有真正的“抓拍”
很多朋友看了我的鸟片都评论“抓拍得真棒”之类的话语,其实我早就想说,拍鸟是谈不上“抓拍”的,因为鸟的动作真的太快,以致当你发现时总是来不及把镜头对准它,更不必说还要有零点几秒来按下快门并对焦了!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拍鸟凭的都是预测,预测它们下一刻可能的行为动作或移动方向。
可是你会问具体怎样预测?连那种鸟都从未见过怎么能预测它们的行为?所以这就需要长期的观察积累,你对一种鸟观察越久,就会越了解它们的行为习性,自然下一次拍摄时对其行为的预测就会更准啦!懂得预测鸟的行为活动,才是源源不断拍出精彩鸟片的终极保证!而这个我也确实没什么具体可说的了,世界上鸟太多,想拍哪种那就自己去了解、观察吧!只要记住,拍鸟不存在真正的“抓拍”,某次拍到了一张精彩的鸟片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如果那只是抓拍到的,自己又不增进对鸟的了解与认识,则这张照片就很可能不具有可重复性了——你还想拍出一张却发现再也拍不到了……
学习预测是学习拍鸟过程中真正最长也是永无止境的环节。即便达到鸟类专家的水准也是不可能100%预测出一种鸟在下一刻的具体活动的,不过总比一点都预测不到要强得多!真正的震撼就在于某一瞬间,所以我给自己定的拍鸟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预测并捕捉这些瞬间……尝试预测,这是拍摄鸟类必不可少的技术,但是这种技术要远远高于仅仅是照相层面的一般技术。

除了器材之外,拍摄鸟类也有自己特定的一些拍摄和操作方法。
对焦。抓拍飞行中的鸟,需要使用连续对焦模式,由相机自动选择焦点。专业机身会自动判断画面中的移动物体,准确找到真正的拍摄对象,有些相机甚至能针对不同运动方式和轨迹的物体设置对焦模式。如果你使用单点对焦,那就要需要较强的跟焦能力,尽量保持对焦点位于飞鸟的眼睛上。
连拍。尽量使用连拍功能抓拍,给后期选图留下余地。飞鸟的速度很快,靠人眼捕捉单张照片的成功率很低。同样,专业相机与入门相机在连拍速度上也有较大差距。如果你的相机连拍能力不足,应该使用JPEG格式而非RAW格式,因为后者会大大降低连拍速度。
蹲守。蹲守是很有用的一种拍摄方式。蹲守时应该寻找你希望拍摄的鸟经常活动的地方,但这需要对拍摄对象有一定了解。你也可以在希望拍摄的地方投食,引诱飞鸟来吃食,并隐藏在附近准备拍摄。但要注意投食不能污染环境或对鸟类造成伤害。

策略1──低姿前进
你可以蹲在地上,或者趴在地上,或者跪在地上──无论怎样,降低自身的高度。如果你能让鸟儿相信你是一根树桩或者是一个油桶,或者至少不那么像一个人,那么你的靠近策略就成功了一半。

策略2──不要咄咄逼人
在靠近的过程中,无论我们怎样隐蔽,日国始终保持不断前进,那么鸟儿会很快感觉到环境的变化,警觉起来逃走。所以我们必须在前进的同时用余光观察鸟类,一旦它们显露出丝毫的紧张,我们就必须要停下来,甚至略微后退,等待它们放松下来再继续前进。

策略3──避免和鸟类对视
整个过程中切忌虎视眈眈地直视鸟类。绝大部分的鸟兽都把这种目光的直视视为巨大的压力,往往被持续盯视几秒钟后它们就会逃走。所以在拍摄之前,所有对鸟类的观察都是通过余光完成的,以眼角监视动物的动态即可。

策略4──循序渐进
在靠近的过程中不要指望一下子达到理想的拍摄位置,可以前进一小段,先拍摄一张,然后前进几步,再拍摄一张。这样更容易使我们的心态变得平稳,不那么急于冒进,而一旦鸟儿被惊飞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

策略5──迷彩
在鸟类和兽类拍摄时,一定不可以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比如大红、亮蓝色,都是野生动物十分警觉的颜色。多数鸟类摄影师喜欢土黄色、绿色、灰色或黯淡的迷彩色系的衣服。在阳光强烈时,我们手中器材的反光也会让动物警觉,用迷彩布包裹镜头可以防止类似的情况发生。

策略6──利用汽车
鸟类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它们并不太害怕汽车。以湿地鸟类为例,很多野鸭和大雁,只要远远看到有人扛着三脚架和镜头准备靠近,就马上警惕地扬起头颈,一有风吹草动就要逃之夭夭。即使不跑,它们也会在水下悄悄划动脚掌,不管你怎么靠近,你们之间的距离总是保持在一两百米,难以拍摄。
有了汽车,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多鸟类对于汽车都相当容忍,平时和人安全距离至少有几十米的红头潜鸭,可以接受汽车开到离自己只有几步的位置,还安心地觅食休息。这种情况下我们放下车窗就可以足不出车地进行拍摄。
如果要让野生鸟类更加放松警惕,可以再考虑在车窗上面加上一个窗帘,只要把镜头从窗帘缝隙之中伸出来拍摄。这样一来鸟类完全看不到人的轮廓,它们在镜头面前,可以像平时一样放松地呈现各种各样的行为。
如何拍摄鸟类飞行
在拍摄鸟类的飞行时,我们通常推荐使用“伺服对焦”模式。当你半按下快门,在这种模式之下相机不停地根据对焦点所对准的物体修正镜头的焦距。这样一来,在空中飞翔的鸟类──无论它是离你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只要你用焦点始终死死锁住它的身体,就可以完成精确的对焦。很多镜头上面提供了对焦范围的选择。比如佳能的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就提供了两档选择:1.8m~无穷远;6.5~无穷远。前一种是在镜头许可的整个范围之内对焦,而后一种则是放弃1.8~6.5米这个范围,仅仅在6.5到无穷远这个范围之内对焦。因为镜头在后一种的工作范围更小,所以对焦会更为迅速。这样在拍摄飞鸟的时候可以提高成功率。
另外,不同的鸟类又不同的飞行特点。比如红嘴蓝鹊喜欢飞直线,而鹡鸰喜欢呈波浪形飞行,翁类喜欢在空中翻飞后回到同一个枝头。通过观察不同鸟类的飞行特点,我们可以预测它们在空中前进的方向,提高我们的拍摄成功率。
有些镜头对焦速度很快,而且相对而言不算非常沉重,非常适合拍摄飞行的鸟类。比如佳能的EF 300mm f/4L IS USM 定焦镜头,就是拍摄飞行鸟类非常好用的工具。

  许多被摄体是静止, 或者至少他们能处于你的控制之下, 在按快门之前, 可以花较长的时间进行构图和决定曝光.而大多数的自然摄影却不然, 被摄体快速运动, 不容你有富裕的时间构图, 必须寻找机会抓拍.尤其是一些鸟类很机警, 一旦感觉到你的存在就会溜之大吉.因此, 除了具备摄影师应有的技巧外, 还要善于隐伏跟踪.   通常, 拍摄飞鸟往往受到镜头的限制, 开大光圈的同时, 你还必须尽可能使用高速度, 以便捕捉飞鸟的双翅和身体运动的动作, 选择镜头也很重要, 理想的镜头是, 焦距尽可能地长, 重量尽可能地轻, 光圈尽可能地大.许多飞行鸟的体型都很小, 要得到一个相当大的影像, 需要很大的放大率.   为了防止颤动和轻便, 300 毫米镜头是比较理想的镜头.比较而言, 400 毫米以上的镜头不易对焦, 而且也容易晃动, 而反射式长焦镜头却很实用, 它轻便, 易聚焦, 操作方便, 唯一令人不满意的是口径偏小, 而且只有一个光圈值.由于使用长焦镜头时相机和镜头加起来重量较大, 拍摄飞鸟又要长时间等待、构图, 所以手持相机坚持不了多一会儿, 最好是把相机支在三角架或独角架上.

张家口国家湿地观鸟园拍鸟攻略玩法播放
答:拍摄技巧 拍摄鸟类的技巧有很多,但最基本的还是要找到正确的角度和姿势。首先,要尽量与鸟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它们的生命力和活力。其次,要找到舒适的拍摄位置。如果您想要拍摄完美的飞鸟瞬间,建议选择离水面较近的位置,这样可以更好地拍摄鸟儿从水面起飞的瞬间。最后,要时刻关注...

怎样拍摄飞鸟
答:拍摄飞鸟往往受到镜头的限制, 开大光圈的同时, 你还必须尽可能使用高速度, 以便捕捉飞鸟的双翅和身体运动的动作, 选择镜头也很重要, 理想的镜头是, 焦距尽可能地长, 重量尽可能地轻, 光圈尽可能地大.许多飞行鸟的体型都很小, 要得到一个相当大的影像, 需要很大的放大率.为了防止颤动和轻便, 3...

如何拍摄野生鸟类
答:因此,除了具备摄影师应有的技巧外,还要善于隐伏跟踪。如何拍摄野生鸟类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拍摄野生鸟类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拍摄飞鸟重要的是选择器材,器材必须轻便,适应长途旅行,相机和镜头必须易于追踪飞鸟。另外,必须了解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对天空测光。出于这些条件,选择带有马达、具有光圈优先、点...

怎样拍出飞鸟,单反拍飞鸟的参数设置?
答:飞鸟的特点是飞行速度快,而且运动状态不规律。于是,用单反相机拍摄飞鸟就需要使用适当的参数设置才能拍好飞鸟。一般来说,拍摄飞鸟应该用大光圈、高速快门、高感、高速连拍的设置。之所以要用大光圈,是为了确保足够的进光量。之所以要用高感,是为了给高速快门提供条件,避免高速快门状态下曝光不足的状态。

鸟类摄影,如何正确的曝光
答:一、测 光 拍摄飞鸟时,建议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因为它对比整个取景测量会形成一个更准确的曝光。此外,还需要偶尔使用曝光补偿功能,这针对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的情况,比使用矩阵测光模式要方便。在一些极端特殊的照明条件下,主体和背景受到光照的差异很大,点测光是最适合的。尽管如此,使用的是评价/ ...

如何拍摄鸟
答:这样在拍摄飞鸟的时候可以提高成功率。另外,不同的鸟类又不同的飞行特点。比如红嘴蓝鹊喜欢飞直线,而鹡鸰喜欢呈波浪形飞行,翁类喜欢在空中翻飞后回到同一个枝头。通过观察不同鸟类的飞行特点,我们可以预测它们在空中前进的方向,提高我们的拍摄成功率。有些镜头对焦速度很快,而且相对而言不算非常沉重,...

高难度的飞鸟拍摄技巧
答:摄影的范畴很广,热爱鸟类摄影的朋友亦有不少人。常在各大摄影网站看到前辈们分享的毒照,非常令人赞叹;当中,尤以捕捉飞鸟的难度算是最高。拍摄飞鸟的前辈与神人非常多,阿泰在这里不敢班门弄斧,仅就近日热腾腾的五色鸟拍摄做心得分享。(以下照片都是在同一位置拍摄)五色鸟筑巢(挖树洞)、求偶、抱蛋...

拍摄飞鸟是单点对焦配合高速连拍实用,还是多点区域对焦实用?
答:自然有人发问,既然是区域对焦或多点对焦,会不会将与主体无关的元素也拍摄得很清晰、很实在呢?这种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担心大可不必。我们拍摄的飞鸟,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旷、单色的天空间动作,这些单色的天空,完成拍摄时,根本不会让飞行的鸟与背景在同一个“平面”,就是说,一定是鸟在前...

如何拍高速飞行的鸟?有什么相机推荐?
答:附图一其实拍了十二张,因重叠太多,才放了这几张上去。图二是距离七米左右拍的大翠,没裁过,原图,懂的人会知道这种拍摄难度(对机器的对焦追焦能力要求极高)。图三是拍的飞版夜鹭,可以数毛的飞版,而且可以看出色彩表现和焦外都还不错。拍摄飞鸟,器材因素分相机和镜头。 相机要尽量做到高速、高感,连拍性能强,...

尼康D850拍飞鸟时如何选择对焦模式?
答:感谢邀请。尼康D850拍飞鸟时如何选择对焦模式?尼康D850其中比较牛的地方之一就是,153点的动态区域自动对焦模式,在相机的说明书里,也是建议在拍鸟时使用该模式!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不管是多少点的自动对焦模式,最后的焦点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那个焦点,甚至根本没对上焦,因为自动对焦模式下,即使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