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三位书屋”,三味是哪三味,名字有什么含义?

作者&投稿:枕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啥意思?~

鲁迅先生的名作《三味书屋》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作品,但也有人问“三味”代表的是什么,“三味”主要指的就是鲁迅私塾老师说的“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在儿时学习的私塾地方,当时的私塾老师把私塾名字定为“三味书屋”,而鲁迅先生写的《三味书屋》里面也多是关于儿时的趣事,是对于儿时的回忆。
鲁迅先生的私塾老师也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面对当时的时代动荡和贪官对人们的剥削是十分痛恨的,不愿同流合污的他自己办了私塾教书育人,对当时的时代,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于是就认为“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各有各的感悟和滋味,这三味是代表了知足常乐的思想,也是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不愿追逐名利的淡泊。
“三味书屋”是鲁迅儿时上学之处,自然也就包含了很多关于儿时的回忆,鲁迅先生也是借用这个私塾名字,来纪念自己的儿时快乐回忆。因为“三味书屋”是私塾老师创造的,所以人们有采访私塾老师的儿子,在私塾老师看来“三味”代表着安于贫苦生活的平静生活,但可能在鲁迅先生看来“三味书屋”应该也包含了很多儿时快乐的意味,对于往日儿时生活的追昔。
人们关于“三味”讨论的很多,有人也认为是“三余”的别称,不过私塾老师的后人也明确了“三味”的意思。就是私塾老师对于安定生活的知足,不愿去追求名利,而把自己初心给忘掉,也是私塾老师想想教给学生们的道理,不要为了所谓的名与利而忘记自己,而对于“三味”的正确理解,这对于现代的我们也是一个十分好的教导。

最早听到“三味书屋”还是在鲁迅先生的那篇描写童年生活妙趣的作品中看到的,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先生童年时曾在这里学习。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篇文章里,并没有介绍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而且,各种版本《鲁迅全集》注解里对此的解释也不一样。
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三种味道来形象的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但此典出于何处,已难查找。”后来有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所言:“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认为“三味”可能出自于此。

同时,寿镜吴吾老先生对“三味书屋”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寿镜吾老先生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寿宇老先生,5岁时就进入三味书屋和他的祖父寿镜吾学习,直到14岁时去上海。关于三味书屋,他无疑是一个很权威的专家。

含义: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

出处: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所言:“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三味”可能出自于此。

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扩展资料

寿镜吾之孙寿宇先生认为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味书屋



何为“三味”?100多年来,众说纷纭。三味书屋的第五代主人寿宇予以澄清,“三味”终于有了公认的定论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篇文章里,并没有介绍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而且,各种版本《鲁迅全集》注解里对此的解释也不一样。因此,即使读了这篇散文,一般读者也难解“三味”的真正含义。

寿宇老先生,5岁时就进入三味书屋和他的祖父寿镜吾学习,直到14岁时去上海。关于三味书屋,他无疑是一个很权威的专家。

他说:“我们家本是河南中州人,家谱中记载,当日尧的一个儿子封在一个叫铸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铸’字的金字边去掉作为姓,于是,就有了我们寿家。不知过了多少年,我们家的一支人迁到绍兴,定居在偏门外的镜湖之畔,一直到我的高曾祖寿峰岚。”

清朝道光年间,为了子孙的出路,原想做大老板的寿峰岚决定进城办学。起初,他给自己的私塾馆取名为“三余书屋”。“三余”出自三国时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应当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努力学习。“三余书屋”开业,寿峰岚特意请大书法家梁同书题写了牌匾。

有一天,他的儿子寿韵樵挥笔将匾上的“余”改为“味”。寿韵樵的书法造诣高深,改过后的匾额上的字竟也浑然一体,如同梁同书本人改的一样,据说一些书法家也没看出破绽。但是,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对此,历来说法不一。

有人说,这是从苏东坡那里化来的。苏东坡对董遇的“三余”之说颇为赞赏,曾做诗曰:“此生有味在三余”,寿宇对此不认同。

有人说,“三味”源自《李淑书目》。李淑说:“诗书为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对此,寿宇也不认同。

寿宇的叔父寿洙邻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于何处,已难查找。”此说影响甚大,鲁迅的三弟周建人也倾向之。然而,寿宇还是不认同。他说:“这样的解释淡化了祖先对清王朝的反叛精神。我小的时候,我祖父寿镜吾亲口对我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寿宇说,寿镜吾生前曾对他说:“这三味的含义不能对外人说,也不能见诸文字,这是祖先韵樵公定的一个家规,因为‘三味’精神有明显的反清倾向,一旦传出去可能要招来杀身之祸。”这也是后来人们主观臆测出来众多说法的主要原因。

寿宇对“三味”的解释曾发表在《鲁迅研究资料选刊》上,并且很快得到学术界许多人的认可。

一般对“三味书屋”的解释,都说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含义: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
出处: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所言:“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三味”可能出自于此。
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望采纳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的是哪三味?
答:【三味书屋简介】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是三...

三味书屋指的是哪三味
答: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分别是经味、史味、诸子百家味。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

鲁迅的三味书屋什么意思,他的作品有哪些。
答: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三味书屋”之味: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所提到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那么,为何叫“三味书屋”呢?原来,“三味...

三味书屋指的是哪三味 三味书屋指什么
答:2、三味书屋,那是清末民初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原名为“三余书屋”,取自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一句话“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寓意是要充分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努力读书,切莫荒废了光阴。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鲁迅祖...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的是什么?
答:古人有两种说法:1、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2、“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哪三味
答: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味书屋,原名为三余书屋,是清末民初绍兴城内的私塾,取自 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是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要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努力读书,不要虚度光阴。三味书屋是鲁迅年轻时候求学的地方,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
答: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是寿镜吾的儿子解释的.又有一说: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里著名的私塾,鲁迅先生童年时曾在这儿学习。一般对“三味书屋”的解释,都说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

三味书屋的「 ”三味”究竟是指哪「 ”三味”呢?
答:1891年正月,12岁的鲁迅入三味书屋,跟随绍兴城中「 ”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镜吾先生学习。多年后,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这样写道:「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

鲁迅的三味书屋为什么叫三味?
答:”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其三,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苦。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2.“三味”即“三昧”,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
答:林辰认为这“三味”一词的取义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参见《鲁迅和三味书屋主人》)他们的解释可能源于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张向天则认为,“三者”,非数目一二三之三,乃是一再,再而以至无数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