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国共几个玛祖庙?分别在哪?

作者&投稿:席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全国有几个妈祖庙??~

据《世界妈祖庙大全》提供的最新数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 在这些妈祖庙中,有很多是很有特色的,这里介绍的仅是其中的几个。

湄洲妈祖祖庙: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据文献记载,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妈祖升天后,人们怀念她、纪念她,就在湄洲岛建庙祭祀,这庙宇就是最早的妈祖庙。当时的庙宇仅"落落数椽",但香火很旺。后来,经过历代受妈祖庇佑的人们和朝廷的不断扩建,到清乾隆年间,祖庙已颇具规模,成为一座有99间斋房、号称"海上龙宫"的雄伟建筑群。可惜的是,这些建筑及文物大都已在"文革"中被毁。 

1987年后,祖庙得以重建,先完成的西轴线工程,有大小建筑36处,包括牌坊、长廊、山门、香炉台、圣旨门、广场、钟鼓楼、正殿、寝殿、朝天闾、升天楼、佛殿、观音殿、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思乡山庄等。由清华大学设计的南轴线工程,现已建成寝殿、敕封天后宫殿、庑房、献殿、钟鼓楼、山门、牌坊、天后广场、天后戏台等,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举世无双。

泉州天后宫:是中国首个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妈祖庙,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它位于泉州市区天后路,占地面积约13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庙内除了保存较完整的大殿、后殿等古建筑外,近年来又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长廊、梳妆楼等多处建筑,是现存妈祖庙中规模较大、年代较久远的一座,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

泉州天后宫对妈祖信仰在海外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妈祖信仰由于泉州民众的不断向外移民和贸易活动而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因此,泉州天后宫至今在广大海外仍享有较高的声誉,许多海外同胞都称其为"温陵圣庙",每年大约有3000多个海外团队前来参观朝圣。

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后来又经过数十次重建和重修,是世界三大天后宫(福建湄州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之一。它位于天津旧城东门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坐西朝东,占地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734平方米,从东至西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张仙阁和4座配殿组成,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因此曾有"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

天津天后宫曾于1954年、1982年先后两次被天津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又以其天津民俗文化发祥地之地位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除保留天后宫复原陈列外,还陆续开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风为基础内容的陈列展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漕运、婚育、商业、民间生活、民间艺术及民间信仰等习俗内容,并兴建了长69米的天后碑廊,描绘出一幅幅极具个性的、地域文化的历史风俗画卷,成为中外人士观光游览的胜地。

芷江天后宫: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妈祖庙,位于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建于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属于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妈祖庙融古代建筑、浮雕艺术于一身,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其前坊后宫的石坊上刻有50幅浮雕,栩栩如生,雕刻技艺精湛,有"江南第一坊"之称。
由于130余年未曾大修,历史风雨的剥蚀和人为的因素,使木质结构的天后宫木柱、横坊、板墙等损毁严重,因此,从1999年起,芷江侗族自治县开始对其进行整体维修,经过3年努力,并花费数百万元资金后,2002年,该天后宫已重新对外开放。

澎湖天后宫:台湾最早的妈祖庙,相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庙内雕梁画栋,刻工精细,古香古色,美不胜收。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神诞日,澎湖天后宫都要举办大规模的"妈祖海上绕境"活动,借以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

澎湖天后宫后殿藏有台湾最早的一块碑刻,上刻"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几个大字。据说十七世纪初叶,荷兰人利用其经济军事实力,占爪哇,设东印度公司,企图与我国贸易。但当时明朝实行海禁,非朝贡国不得通商。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提督韦麻郎用大泥(今泰国境内)华侨潘秀之策,致书明朝疆吏,望允荷通商,因无回音,旋率舰于7月12日登陆澎湖,以便打探。闽中大吏闻此情,急派都司沈有容往见韦麻郎于妈祖宫(即天后宫),铿锵陈辞,晓以利害。韦麻郎知通商无望,求战亦无胜算,乃于10月25日灰溜溜离澎而去,书写了中国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辉一页。

庙岛显应宫:中国北方建造最早、影响最大的妈祖庙,建于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经元、明、清几朝皇帝册封,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娘娘庙"而名扬于世,庙岛也因此在长山列岛中独领风骚,成为南北岛屿之间文化交流的中心,历时800多年之久,故长山列岛现亦称庙岛群岛。

显应宫在"文革"中曾遭到破坏,1983年在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下得以修复。它座落在山东长山列岛中庙岛的北部,南北傍山,东西临海,四周有诸岛环卫,整组建筑群包括前、中、后殿和戏楼等,南北长166米,东西宽66米,总面积万余平方米。大殿东侧还建有中国第一个县级航海综合博物馆,开设有中国造船史、海运史、航海技术史、海上兵事史和郑和纪念馆等。

2003年8月,显应宫举行了福建湄洲"妈祖"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妈祖"移驾安奉仪式,同时,还将庙中所存的清咸丰皇帝御笔亲书的"神功济世"匾重新修复,为南北民俗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妈祖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增添了新的内涵。

澳门天后宫:2003年10月4日刚刚落成,历时2年半,耗资2亿澳门元。它坐落在澳门路环岛的叠石塘山上,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澳门迄今规模最大的庙宇。整个建筑按照闽南古建筑风格设计建造,并参照福建、台湾等地妈祖庙的传统规制布局,宫前有长达60余米的阶梯,厚实华丽的牌坊式山门、汉白玉围起的祭坛和由回廊连为一体的大殿、梳妆楼、钟楼和鼓楼等。主殿坐西朝东,气势恢弘,楼台宇顶雕龙飞檐,金色琉璃熠熠生辉。宫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高达3米的妈祖塑像凤冠霞帔,慈眉善目,仪态端庄。

作为世界上惟一以妈祖命名的城市,澳门早在1488年就在内港建起了第一个妈祖庙(又称妈阁庙),并从此香火旺盛,经年不断。上个世纪末,澳门已经在叠石塘山上建造了一座高19.99米、重500多吨的妈祖汉白玉塑像。据说,这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妈祖娘娘塑像。

世界上三大妈祖庙分别是:莆田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
1、湄洲妈祖祖庙
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妈祖林默的庙宇,其建设年代为世界之最。建造于999年的还保存完好的莆田平海天后宫,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妈祖的分灵宫庙。
1992年10月,湄洲岛被辟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岛还与妈祖的名字连在一起。 2006年05月25日,妈祖祖庙和祖庙的“妈祖祭典”分别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天津天后宫
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比天津设卫建城还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一说。
3、台湾云林的北港朝天宫
是台湾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妈祖庙,也是全台妈祖信徒的圣地。

扩展资料妈祖庙的祖庙:
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妈祖庙(宫)的祖庙。经过千百年的分灵传播,随着信众走出国门,妈祖也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一尊跨越国界的国际性神祇。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妈祖庙(宫)2500多座。根据1987年台湾报刊统计的数字,台湾省的妈祖庙(宫)有800多座;香港、澳门地区有57座。
国外有135座,分布在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菲律宾、美国、法国、丹麦、巴西、阿根廷等17个国家。全世界妈祖信众约有2亿人,单台湾省就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信奉妈祖。
妈祖传说:
传说妈祖每次在海上救难后,都要给每位遇险者一碗热气腾腾,芳香扑鼻的兴化寿面,吃后不但会驱寒暖身,而且能逢凶化吉.久而久之,兴化寿面即被称为“妈祖平安面”。
且闻名遐迩,成为保佑平安吉祥的首选食品.每逢亲友来访,寿诞喜庆,逢年遇节,家人团聚,都要吃“妈祖平安面”,以求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台湾的医神保生大帝诞辰。保生大帝台湾民间俗称“大道公”,宋代福建同安县白礁乡人,因其精通医术、救人无数,被尊奉为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妈祖庙

“升天古迹”摩崖题刻在妈祖庙寝殿后的一块巨大石壁之上,旁有一行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尚叩立世原洋。石壁上隐约可见千年前仅“落落数椽”的“神女祠”、“人”字形造型。伫立此处,举头西望,对岸贤良港隐约可见。相传,默娘就是在此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的。

开台妈祖庙

 位于台南市安平港,为台湾岛上历史较为悠久的妈祖庙之一。建于清康熙七年 (1668年),为迎取福建湄洲岛妈祖神像而建,建时称安平妈祖庙。1683年妈祖被敕封为天后,安平妈祖庙遂被改为开台天后宫。现台湾有许多妈祖庙内的妈祖神像均是从此庙中分灵出去的。

其他妈祖庙

据《世界妈祖庙大全》提供的最新数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
  在这些妈祖庙中,有很多是很有特色的,这里介绍的仅是其中的几个。
   1、泉州天后宫:是中国首个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妈祖庙,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它位于泉州市区天后路,占地面积约13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庙内除了保存较完整的大殿、后殿等古建筑外,近年来又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长廊、梳妆楼等多处建筑,是现存妈祖庙中规模较大、年代较久远的一座,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
  泉州天后宫对妈祖信仰在海外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妈祖信仰由于泉州民众的不断向外移民和贸易活动而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因此,泉州天后宫至今在广大海外仍享有较高的声誉,许多海外同胞都称其为“温陵圣庙”,每年大约有3000多个海外团队前来参观朝圣。
  2、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后来又经过数十次重建和重修,是世界三大天后宫(福建湄州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之一。它位于天津旧城东门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坐西朝东,占地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734平方米,从东至西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张仙阁和4座配殿组成,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因此曾有“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
  天津天后宫曾于1954年、1982年先后两次被天津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又以其天津民俗文化发祥地之地位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除保留天后宫复原陈列外,还陆续开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风为基础内容的陈列展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漕运、婚育、商业、民间生活、民间艺术及民间信仰等习俗内容,并兴建了长69米的天后碑廊,描绘出一幅幅极具个性的、地域文化的历史风俗画卷,成为中外人士观光游览的胜地。
  3、芷江天后宫: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妈祖庙,位于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建于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属于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妈祖庙融古代建筑、浮雕艺术于一身,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其前坊后宫的石坊上刻有50幅浮雕,栩栩如生,雕刻技艺精湛,有“江南第一坊”之称。
   由于130余年未曾大修,历史风雨的剥蚀和人为的因素,使木质结构的天后宫木柱、横坊、板墙等损毁严重,因此,从1999年起,芷江侗族自治县开始对其进行整体维修,经过3年努力,并花费数百万元资金后,2002年,该天后宫已重新对外开放。
  4、澎湖天后宫:台湾最早的妈祖庙,相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庙内雕梁画栋,刻工精细,古香古色,美不胜收。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神诞日,澎湖天后宫都要举办大规模的妈祖海上绕境活动,借以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
   澎湖天后宫后殿藏有台湾最早的一块碑刻,上刻“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几个大字。据说十七世纪初叶,荷兰人利用其经济军事实力,占爪哇,设东印度公司,企图与我国贸易。但当时明朝实行海禁,非朝贡国不得通商。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提督韦麻郎用大泥(今泰国境内)华侨潘秀之策,致书明朝疆吏,望允荷通商,因无回音,旋率舰于7月12日登陆澎湖,以便打探。闽中大吏闻此情,急派都司沈有容往见韦麻郎于妈祖宫(即天后宫),铿锵陈辞,晓以利害。韦麻郎知通商无望,求战亦无胜算,乃于10月25日灰溜溜离澎而去,书写了中国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辉一页。  
  5、庙岛显应宫:中国北方建造最早、影响最大的妈祖庙,建于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经元、明、清几朝皇帝册封,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娘娘庙”而名扬于世,庙岛也因此在长山列岛中独领风骚,成为南北岛屿之间文化交流的中心,历时800多年之久,故长山列岛现亦称庙岛群岛。
   显应宫在“文革”中曾遭到破坏,1983年在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下得以修复。它坐落在山东长山列岛中庙岛的北部,南北傍山,东西临海,四周有诸岛环卫,整组建筑群包括前、中、后殿和戏楼等,南北长166米,东西宽66米,总面积万余平方米。大殿东侧还建有中国第一个县级航海综合博物馆,开设有中国造船史、海运史、航海技术史、海上兵事史和郑和纪念馆等。
   2003年8月,显应宫举行了福建湄洲妈祖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妈祖移驾安奉仪式,同时,还将庙中所存的清咸丰皇帝御笔亲书的“神功济世”匾重新修复,为南北民俗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妈祖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增添了新的内涵。
 7.北海涠洲岛天后庙 是涠洲岛渔民为驱邪求平安而建的一座古庙,也称三婆庙,原庙建于1732年(乾隆三年),后被山体塌方压倒,现有的三婆庙为近年新建。常有居民来此求签拜佛,四时香火不断。
8、澳门天后宫:2003年10月4日刚刚落成,历时2年半,耗资2亿澳门元。它坐落在澳门路环岛的叠石塘山上,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澳门迄今规模最大的庙宇。整个建筑按照闽南古建筑风格设计建造,并参照福建、台湾等地妈祖庙的传统规制布局,宫前有长达60余米的阶梯,厚实华丽的牌坊式山门、汉白玉围起的祭坛和由回廊连为一体的大殿、梳妆楼、钟楼和鼓楼等。主殿坐西朝东,气势恢弘,楼台宇顶雕龙飞檐,金色琉璃熠熠生辉。宫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高达3米的妈祖塑像凤冠霞帔,慈眉善目,仪态端庄。
   作为世界上惟一以妈祖命名的城市,澳门早在1488年就在内港建起了第一个妈祖庙(又称妈阁庙),并从此香火旺盛,经年不断。上个世纪末,澳门已经在叠石塘山上建造了一座高19.99米、重500多吨的妈祖汉白玉塑像。据说,这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妈祖娘娘塑像。
  8、新加坡天福宫:坐落在市区直落亚逸街(华人称源顺街)的牛车水(即唐人街)内,由新加坡华人所建,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庙宇之一,目前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在1821-1822年间,天福宫仅是一座简陋的菩萨庙。后来由于香火日旺,从1839年开始迁到直落亚逸街重建,1842年建成。宫内的花岗石柱和木祭台等都是从中国福建运去的,神像也是于1840年从中国运去的。
  整座宫殿气象巍峨,庙内宽敞雅洁。正殿最高处挂有光绪皇帝1907年赐的九龙匾,上书“波靖南溟”,字框四周是龙的浮雕。另一块题为“显彻幽明”的匾额是清政府派驻新加坡第三任领事左秉隆奉献的。宫的后殿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其对面是孔子的坐像。殿堂里还放有几块刻有当年捐款建庙者的姓名或船只的宝号的石牌。

广州市南沙区天后宫

妈祖庙在福建哪个地方
答:湄洲妈祖庙的文化价值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千百年来,妈祖文化随着渔民、船工、商贾的不断传播,遍布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信众近3亿人。湄洲妈祖祖庙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全球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是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妈祖信仰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为盛行,台湾民众信仰妈祖者更是高达...

中国最早的妈祖庙在哪里
答:俗称“娘娘庙”,坐落于庙岛之北的凤凰山前,东西临海,为圣洁灵秀之地。1985年,长岛航海博物馆设址于此。 庙岛妈祖庙建于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是中国北方最早妈祖庙.2.澎湖马公镇上的天后宫,可说是全台湾最古老的妈祖庙,也是全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古迹。据考,该庙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

中国有哪些祭祖圣地?
答: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5. 福建湄洲妈祖庙 湄洲妈祖祖庙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宫下村东北面,是妈祖信仰在祖庙的主要载体。妈祖是福建望族林氏后裔,北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几,年仅28岁的妈祖羽化升天。如今,全球有近2亿妈祖信众,妈祖庙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湖仔妈祖庙地址在哪里?
答:妈祖,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是妈祖信俗文化的核心。湖仔妈祖庙作为妈祖信仰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庙内供奉着妈祖神像,信徒们在这里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湖仔妈祖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充满了民族特色。庙内布局严谨,殿堂楼阁错落有致,显得雄伟壮观。在庙内,还...

请问一下大家!厦门妈祖庙在那里?
答:厦门的妈祖庙是何厝东澳妈祖庙,位于厦门市的东北角,具体位置在何厝香山段的何厝小学附近,本地人可以乘坐公交5路、512路、529路至何厝小学站。其东面是一个海湾,可以停泊船只,赴台湾的商船可在这里避泊,北面是一个更大的港湾,被称为五通港,历史上是厦门岛通往同安县与泉州港的主要港口。

妈祖的故乡在什么地方,妈祖诞生的地方
答:目前,妈祖庙已修葺一新,雕新画栋,金碧辉煌,成为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遍布我国台港澳地区及大陆各海口码头、内河岸埠,还分布到东南亚和日本、朝鲜、印度、美国、法国、丹麦、巴西、阿根廷等世界17个国家,必乎是有华人处就有妈祖信仰。 在台湾就有大大小小的妈祖庙...

福鼎南乾下楼岗妈祖天后宫地址在哪里?
答:福鼎南乾下楼岗妈祖天后宫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境内,具体地址是南乾下楼岗。妈祖天后宫,又称为妈祖庙,是为了纪念妈祖——一位深受中国人民尊敬和崇拜的海神而建立的。这座天后宫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庙宇内的雕刻和绘画工艺精湛,每一处都展现了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在庙内,...

妈祖的故乡妈祖的故乡和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答:与贤良港天后祖祠一起成为世界各地妈祖庙谒祖、分灵、妈祖信众朝拜诉求平安的圣地。 妈祖故居现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贤良港天后祖祠左侧,故居布置复原妈祖生前起居室,包括妈祖卧室,兄嫂卧房、织布机房、制药房等,成为妈祖故里港里村又一旅游景点。 妈祖历史上真有其人吗,她生活在什么地方? 个人...

海南妈祖庙在哪
答:古朴斑斓的庙堂,燃一柱香,许一个沉默的愿,怀想悠远的岁月往昔。据说是供奉中国汉字的创造者仓颉。清朝政府倒台后,庵堂无人管理,渔民不知所供何神,遂推倒重塑航海保护神妈祖。原建庙宇早已坍塌破败,1993年岛屿的开发建设者又将其重建。妈祖庙的传说:相传清代有位名叫吴华存的道人,遍游海南诸岛...

妈祖信俗的分布
答:妈祖的诞生地福建是中国大陆妈祖信仰最盛的地方,仅在妈祖的家乡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妈祖庙,在民国以前,福建沿海各府县,每县都有几十座妈祖庙,福建各地的妈祖庙数量仍十分庞大,香火旺盛。妈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内陆的闽西客家山区。福建的妈祖庙中有三座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