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在文言中有“粮食”这个意项吗? 比如“唯是脯资”,这句怎么翻译?

作者&投稿:唱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在文言文翻译中有一点儿的意思吗~

曾在文言文中没有一点儿的意思。
曾céng或zēng
1.曾 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2.曾 zēng ①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治平篇》)

②动词。通"增",增加。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③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余在文言文中的翻译:
〈动〉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have eaten one’s fill;be full]
余,饶也。——《说文》
剩下;剩余 [remain;leave orer]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形〉
剩下的,多余的 [surplus;spare]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余润(利润);余资(剩余的钱);余师(很多余地;[空余的地方]的老师)
残留的;遗留的 [remaining]
孤嶂秦碑在,荒城 鲁殿余。—— 唐· 杜甫《登兖州城楼》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余)杯。——唐· 杜甫《客至》
又如:余蔌(剩余的菜肴);余庆(祖先留下的福泽。即因前辈的善行而使子孙得到某些好处);余水(剩余的水);余芳(残花;死后遗留的美名);余杯(杯中残余的酒);余珍(前代遗留的遗物)
次要的 [second]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辛弃疾《鹧鸪天》
又如:余光(落日残余的光辉);余春(晚春,残余的春光)
不尽,无穷 [infinite;endless]
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古诗十九首》
又如:余哀(不尽的哀思);余思(不尽的怀思);余音袅袅(歌声的余音回荡缭绕);余霞成绮(用以称赞文章时含有无穷的意味)
其余,其他,以外 [other]
大儿孔文举,小儿 杨德祖,余(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后汉书·祢衡传》
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又如:余子(其他的人);余事(另外的事,其他的事);余业(副业);余论(指本论以外的议论)
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odd;over;more than]
一车炭重千余斤。——白居易《卖炭翁》
有竹一顷余(余),乔木上参天。——唐· 杜甫《杜鹃》
又如:六百余米;五十余岁
〈名〉
闲暇 [leisurely]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
又如:余功(余暇,空闲);余闲(余暇)
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I, my, me]
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左传·僖公九年》
余弟宗玄。——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余于仆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此地适与余近。——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余之游将自此始。
余亟叹其技。——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余闻法人好胜。
余既为此志。——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余一人(古代天子自称。也写作“予一人”);余小子(古代天子居丧时的自称。也写作“予小子”)
〈名〉
农历四月的别称 [the four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四月为余。——《尔雅》

资在文言中作名词时,有粮食这个义项。例如:
唯是脯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只是干肉和粮食
资穷困。《国语·晋语四》——粮食极其匮乏。
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后汉书》——南军谷物匮乏,而且粮食储备不如北军。

资 zī 郑码:TDRL,U:8D44,GBK:D7CA除部首外余下6画 总笔画数:10,部首:贝,笔顺编号:4135342534字形结构汉字首尾分解: 次贝汉字部件分解: 冫欠贝笔顺编号: 4135342534笔顺读写: 捺横撇折撇捺竖折撇捺[1]汉字释义(1) 、计算:所费不~。(2) 、费用,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合资购买。(3)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4) 、资助;助:~助。~敌。(5) 、资质:天~。(6) 、资格:~历。论资排辈。(7) 、姓。(8) 、提供:可~借鉴。以~参考。名词(1)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2) 同本义 资,货也。——《说文》资,川也。——《广雅》怀其资——《易·旅》丧乱蔑资。——《诗·大雅·板》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一》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战国策·燕策》应得之资。——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富者捐资。——《广东军务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清·方苞《狱中杂记》[2]厚资而遣之。——清·周容《芋老人传》(3) 又如:投资(把资金投入企业);内资;外资;集资;薪资(工资);茶资(茶钱);资业(资产);借资(4) 费用 问几月之资。——《仪礼·聘礼》致马资于有司。——《礼记·少仪》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三国志·诸葛亮传》(5) 又如:资斧不裕(旅费盘缠不宽裕);资装(盘缠与行装);川资(旅费);邮资(邮费);资值(衣食之值);开资(6)资历;资格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世说新语·言语》愔自以资望少。——《晋书·郄愔传》资轻望浅,舆论不孚。——《大波》(7) 又如:资履;资任(资格;资历);资名(资历名望);资级(资格和品级);资秩(资历和品质);资籍(资格履历)(8) 天赋;天资 然大王资侮人。——《汉书·陈平传》绝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魏源《默觚下·治篇》(9) 又如:资质愚钝(天资愚鲁、蠢笨);资质甚鲁(天资愚笨);资略(才智、见识);资补(天资素质);资望(丰姿仪容)(10) 条件 三资者备。——《战国策·秦策一》(11) 资料;材料 每相见必以欧战为一谈资。——梁启超《欧战蠡测》(12) 粮食  唯是脯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资穷困。——《国语·晋语四》。注:“资廪也。”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后汉书》(13) 又如:资饟(粮饷);资粮(粮食)(14) 水名。发源于湖南省武冈县,北流入洞庭湖(15) 凭借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世说新语·文学》以资切磋。——清·刘开《问说》(16) 能力;作用 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资乎。——邹阳《狱中上梁王书》(17) 姓动词(1) 资助 供给资之以币帛。——《韩非子·说疑》固大王资余兵。——《史记·项羽本纪》中权有资于后劲,擘画而榆镇立通。――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2) 又如:资馈(馈赠;出资帮助);资禄(提供俸禄);资给(供给财用);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从问业者云集,稍资束修,以供甘竁。——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3) 给予王资臣万金而游。——《战国策》如姬资之三年。(“资”,为……悬赏,为动用法;“之”,指杀如姬之父的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4) 又如: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5) 救助 帮助尧何以助汝?——《庄子》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6) 又如:资全(周济);资政(帮助治理国政);资辅(资助;帮助)(7) 蓄积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令也。——《国语·越语上》(8) 又如:资聚(积聚);资储(积蓄,贮备)(9) 取,取用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王安石《与马运判书》(10) 又如:资取(获取;取得);资福(取福,求福);资纵(取用无度)形容词(1) 锋利旅于处,得其资斧。——《易·旅》(2) 又如:资辩(利口善辩)资在文言中作名词时,有粮食这个义项.见名词的第12义项即是。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您在我们这里呆的太久了,只是干肉和粮食要枯竭了。
脯资:干肉和粮食。亦泛指食物。杜预注:“资,粮也。”一说,“脯资”当为“斧资”,即旅费。见沈钦韩补注。
饩牵:指猪牛羊等牲畜,泛指粮、肉等食品。

资,钱财。。

写粮油的文言文
答:5. 稼穑艰难的译文(是文言文) 古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务农艰辛的道理,是为了让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 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相互问候了。 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着...

可以益粮,且不资于寇 文言文翻译
答:[原文]:可以益粮,且不资于寇。[译文]:(这)不仅可以增加粮食储备,而且(麦子)也不会用于供给贼寇。

救济粮食文言文
答:这是我自己翻译的,如有不妥之处请谅解 3. 文言文分粮救荒 阅读答案 《分粮救荒》【原文】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骆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居无子,则统甚衰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征赋钱粟以实仓库翻译
答:3、征收赋税和粮食也是国家实现其治理和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历史上,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征收赋税和粮食的传统。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满足军队的需求,征收赋税和粮食的力度往往会加强。学习文言文的好处 1、理解古代文化:文言文是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有助于...

富郑公赈灾 全文翻译
答: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埋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募为兵者万计。帝闻之,遣使褒劳。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救之而实杀之。弼立法简尽,天下传以为式 【译文】宋代富弼在青州当知府...

粮食的食应该读什么音,轻声吗??
答: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食说文解字:文言版《说文解字》:食,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凡食之属皆从食。白话版《说文解字》:食,一粒米。字形采用“皀”作边旁,采用“亼”作声旁。也有的人说,字形是由“亼、皀”会义。

论语三则在陈绝粮文言文
答: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5. 在陈绝粮 这个? 卫灵公第十五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②穷,小...

关于投资的文言文怎么说
答:我的声音在政治问题上也被听到了,正是这一点,我发现它很有用。 4. 翻译文言文:《刘晏理财》 刘晏又召募善走的人,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山东东明县人,...刘晏从中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全国经济和市场动态,然后加价卖给盐商,训练军士运粮,使江船不入汴水,将江淮的粮食运至长安。这样比过去用江南民工直运的方法提高了...

赵资清简文言文翻译
答: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荐他为孝廉,但...

“嘉庆十有九年……”文言文翻译
答:然而没有一定钱财的人,不能买进粮食。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食,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人,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因为这,齐彦槐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到了今年三月,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然而(而且)殷富人家,喜欢做善事,又在受灾的期间用粥来赈济,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共计所捐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