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气神?

作者&投稿:武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精气神指的是什么?~

  精气神:是指精、气、神,道教内丹学术语。一般用语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精,泛指有形状态之精微物质,比如粒子状态的基本粒子。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体或液体状态。
  气,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比如波动状态的基本粒子。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无形元素,常呈气体状态。
  神,泛指精气之活力,比如基本粒子的形态功能变化。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形态功能变化活力,比如: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过程,显然是由浑然天成、与生俱来的一套自组织自稳定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运作。
  广义的调神,泛指调整我们的这种生命活动自动控制系统,使之接近更加健康的境界。所谓顺从神,即是顺从更加健康的生命活动自动控制系统。
  狭义的调神,即是指调节心理活动。


养生,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古人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何谓精气神? 精,物之精华。看看“精”字,左边是“米”字,右边上面是“生”字的简化,“生”字下面是“月”,“月”,古代通“肉”。“米肉生”为精,指的是食物的精华。养生的首要在于良好的饮食。米肉,一素一荤,荤素结合。良好的饮食在于均衡营养。我们现在常用的“膳”字,也是这个意思。“膳”字左边是“月(肉)”,右边有草,是素,说明饮食要荤素结合,以求均衡,为养生之首要。精,主要就是从良好的饮食中获取。 古代“精”字中的“月”,又是“丹”字的变形,“丹”,寓意井中出丹,上面“生”字,表明良好的饮食是最好的灵丹妙药。 气,甲骨文的“气”字,是三根长短不一的横线,表示地气蒸腾而上,直达天际。为什么是三横?三横象征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老子说:“三生万物。”天地万物,包括人,乃由气聚散化生。气于天地人之间流动沟通,具有催发天地万物生长的能量。对于人来说,气从何来?从饮食中来。看看“吃”字,为什么“吃”是口乞,正是“以吃补气”。饮食化精,“练精化气”。 广义上可以说万物皆有气。具体说来有三种,也就是气的三种写法所表达的意义。第一种是外在之气,对于人而言,空气是人类生活的根本需要。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的生存也很重要,对于环境,我们常用“地气”、“清气”;第二种是食物之气,可以写作带“米”字的“气”,实际上就是养生学上常常提到的精气;第三种就是人体的元气,道家谓之“气”。 再看看“神”字。“神”字由“示”和“申”两字组成,“示”上两横,表示上面的天,其下“小”字,为日月星之象。“申”,是闪电的象形。古人认为闪电威力无边,神秘莫测,便对它顶礼膜拜,奉为神灵。闪电是古人敬奉的最原始的神灵之一,是上天的代表,万物的主宰。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因此,神在人身上,表示人的最高主宰,这就是人的思想、心灵、精神和灵魂及其表现。我们常说“气质”、“神气”、“心气”、“正气”,可以说,神也是气的一种。 中国养生学乃至中国哲学,往往是神物一元的,并不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对立。“神物”之间,由“气”来统一为一体。精气神,构成中国传统养生和生命学说的重要部分。 《灵枢·本藏篇》说:“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者失守而阴虚;阴虚者无气,无气者死矣。“从这一段经文也可以看出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五藏藏精,精为神之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积精“,才可以会神。精伤了,神就无所舍,是为失守,这是精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精为体,神为用。精不但为神之舍,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精气神,精是基础,是地;神是主宰,是天。气游离沟通其间,催发乃化生“精神”。所以《太平经》说:“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三者统一于气,并互相增强和促进。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精气神的修炼,犹如林中火起。精是火,气是风,神是光和热。火起则空气流动—风加剧则火更大。风、火更大则光、热更盛。但是,火需要林木才能燃起。对于精来说,这个“林木”就是合理的膳食营养。 中国历来的养生之道,强调饮食要以素为主。对一般人而言,素食更易于正神,但是脑力体力劳动强度十分大的人,也应适当补充肉食,补充均衡的营养,以补充消耗的精气。 再来谈谈养气。养气首先要重视环境之气。我们都喜欢生活在环境清净、空气清新的地方。喧闹嘈杂的环境、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更不用提养生了。《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之说,呼吸,是一种吐纳养生功夫,以此沟通内外精气。历来养生得道者,为什么喜欢隐居深山?就是为了有一个好的环境,吸取天地之精气。我们生活在城市中,也应该尽量居住在一个安静、清洁的环境中。其次要重视食物之气—精。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要注意饮食均衡,荤素结合,因人而定。 再次养精神之气—养神。儒家注重道德修养,以道德修养来培育人的精神。孟子更提出养“浩然之气“,实际上就是道德之正气。陶渊明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使生活在喧闹的环境中,也如同在偏远清净之地。长寿的人,大多心胸开阔、心地善良、性情温和。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佛教和道教,对于精神的修养也很重视,如修道要讲虚心、学佛要有慈悲心等等。现代的医学也证明了人的精神能够影响到身体健康。 修炼以上三气的根本目的,在于培植身体的固有元气。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行气导引的方法,如一般人可以通过合理运动、气功练习,道家通过内丹修炼,佛家通过静坐禅定等方法,来增强元气,进一步促进化生精、神,达到精气神的统一和圆满,成就养生的最高境界。 常言说:“生命在于运动”。正确的运动,不仅使肌肉得到锻炼,也常常会涉及到呼吸导气,促进精气运行,实际上促进了“练气化精”,“练精生气”,进而达到养“神”的效果。因此运动以后,常常会达到一种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的状态。但是过量的或者不恰当的运动,则可能导致伤精、动气、劳神,其结果则适得其反。(中国中医)

8神的简介



精气神是什么意思
答:精气神的意思:精神力气。读音:jīng qì shén。解析:精泛指有形状态之精微物质,比如粒子状态的基本粒子。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体或液体状态。气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无形元素,常呈气体状态。神泛指精气之活力,在人,则指构成...

"精气神"指的是什么
答:精神气,是指精、气、神,道教内丹学术语。道教内丹学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

什么是精气神啊?
答:精又名精气、有、形、象、器、质、万物,气又名行气、五行气、五行、五气、炁、风、火,就是水、木、火、土、金这五种物质,神又名元气、道、易、无极、真气、正气、内气,神和气又合称为六气,也简称为气。六气物质就是虚物炁体,又叫做虚、无、无有、风水。 精气神三物都是气物质的产物,是气物质的不...

精气神是什么意思
答:精气神意思是精神力气。拼音:jīng qì shén。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一:“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书法作品中的“精气神”既是书画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内在精神。筋骨血肉,精神气脉,本是人的躯体和神志的组成要素。古代书家...

请问什么叫精气神
答:按照简单的理解就是精是精神,指便面,面相;气可以指声音的气势;神可以指灵魂;总的讲就是一个人的面相红润,声音洪亮,眼睛有神,可以说是精气神不错

什么是精气神?
答:何谓精气神? 精,物之精华。看看“精”字,左边是“米”字,右边上面是“生”字的简化,“生”字下面是“月”,“月”,古代通“肉”。“米肉生”为精,指的是食物的精华。养生的首要在于良好的饮食。米肉,一素一荤,荤素结合。良好的饮食在于均衡营养。我们现在常用的“膳”字,也是这个意思...

精气神是什么意思
答:精气神意思是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1、精 泛指有形状态之精微物质,比如粒子状态的基本粒子。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体或液体状态。2、气 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无形元素,常呈气体状态。3、...

精气神是什么意思
答:精气神是一个道教内丹学术语。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

精气神是指什么精什么气什么神?
答:精气神指精神力气。具体如下:(1)精,泛指有形状态之精微物质,比如粒子状态的基本粒子。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体或液体状态。(2)气,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无形元素,常呈气体状态。(3)神,泛指精气之活力,在人,则指构成...

精气神是什么意思?
答: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1、精 用现代语言来理解,所谓精:就是具有潜在特定功能的物质。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说,精包括精、血、精液,2、气 气的含义,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