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怎么发现的

作者&投稿:左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络是怎样发现的~

经络俑的发现,比之前发现早一千多年,不起眼的竹简是部医学典籍

经络俑的发现,比之前发现早一千多年,不起眼的竹简是部医学典籍

1960年代,北韩有一个名为金凤汉的科学家,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这个发现轰动了全球医学界,也引发了各国对经络研究的兴趣,日本随即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进行经络的研究,扬言在十五年内解开经络之谜。当然视中医为祖先遗产的中国也很紧张的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到北韩去实地学习,并加紧研究,深怕这个祖先遗产的谜由其它国家先解开来。接下来的几年,全球科学家不断要求北韩公布研究成果,北韩却始终拿不出具体的证据,最终金凤汉由于拿不出具体的证据而跳楼自杀,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这件事使得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非常尴尬,许多人放弃了研究,更有偏激的人根本否定了经络的存在,经络成为谜信的一部份。一直到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国政府在北京向美国代表团实体演示针刺麻醉下的开心手术,那种血淋淋的神奇场面,使得参观的美国专家们惊得目瞪口呆。但是此时的中国医界,分成了两派,一派人认为没有经络只有穴位,否则不能解释针刺麻醉的现象,另一派人还是坚持经络的存在,但是提不出具体的证据,这些讨论也就愈来愈低调。

19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高层认为经络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必需投入资源加以研究,可是当时主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多数专家都反对,只有复旦大学的费伦教授(本书的指导教授)认为经络存在了几千年,虽然我们至今没有找到具体的证据,但是也有可能是我们过去使用的手段不对,或科技能力不足,今日科学进步了,也许有新的方法可以找到经络的证据。因此,力排众议,该项目以十三比一的投票比数差点被否决。由于反对的声浪太大,因此,这项研究仅拨了很少的经费,由费伦教授成立项目进行研究。

由于费教授是一个精于分子物理学的化学家,不是一个医生,因此对这项研究采取和过去的研究完全不同的方法。首先放弃传统上成立正式组织的方式,采用一种名为虚拟组织的新式组织,项目中没有全职的研究人员,完全视研究需要机动的调集上海各种相关科学家及设备,花了近十年时间,终于找到了几项经络存在的具体证据。

这个研究首先认为解剖学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一定不会有任何未发现的线状或管状组织,因此,将寻找的目标放在经络附近的组织分析,由于现代生物分子学进步,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远较二十年前进步得多,加上这个小组的成员不再以医界专家为主,而以化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基本科学的专家为主,从物质最基本的规律做起,因此成功的机会特别大。

在这个研究之前,天津有一个小组在经络研究方面,曾经发现当针刺入穴位时,会使穴位周围产生大量的钙离子。那份报告并没有说明这些钙从那里来,从常识判断人体的钙主要在骨头中,但是骨头里的钙不可能在针刺的瞬间释放出来。因此,判断在人体的穴位附近应该存在着可以随时释放钙离子的钙库。找到这个钙库应该可以找到部份穴位的物质存在证据。

小组首先在活人身上对穴位进行三维定位,并在磁共振 (MRI) 设备下观察针刺时的实际落点。同时备用一条离体的人腿,同步进行解剖。中医的穴位依照不同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层,针灸时,到了每一层会有针感,患者会感觉到酸、胀、麻,而施术的医生则会有粘针的感觉,这个实验瞄准的是腿上胃经的地层。经过穴位定位进行解剖后,发现小腿上的胃经所有穴位的地层均停针于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骨间膜上,这是一种结缔组织,以往对它的了解仅止于是人体组织之间的连结功能。

于是小组将该片骨间膜割下来,送到物理实验室,用质子加速器进行分析,发现有七种元素钙(Ca)、磷(P)、钾(K)、铁(Fe)、锌(Zn)、锰(Mn)、铬(Cr)等,在穴位和非穴位上的含量有40-200倍之间的明显差异,而一个穴位的直径约五至八毫米,所有这些富集的众多分子都只存在于骨间膜的表层,约一个微米的厚度。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成果,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经络存在的物质证据,从此没有人可以怀疑经络和穴位是虚无飘渺的了。

经络是中医对人体结构的一个独特的描述,可是到现在人们还没有能够弄清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到中医院去扎针灸,在诊室的墙上往往都挂着几张经络图,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穴位点。穴位又叫腧穴、气穴、气府,《黄帝内经》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有340个穴位;现行教科书上有361个穴位;还有人统计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其实人体的穴位远不止这些。 经络和穴位是怎样发现的呢?《黄帝内经》说:“以痛为腧”,意思是说当人有了疾病以后在人体的体表总会出现一些压痛点,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可在相应的体表的某一点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按压或针灸这些压痛点,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唐代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中说:“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或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相传古时医生为病人治病,一直在摸索治病的方法。偶尔无意中按到病者某处,病者的痛症得到舒缓。后来医者再遇见病人就在其身体的部位进行按压,直到病人呼喊“啊!是这里,是这里了。”于是在病人有压痛或感觉异常的部位按压或者针刺、灸疗,果然使病情转好。于是孙思邈根据病人喊声将这些穴位命名为“阿是穴”,阿是穴又称为“天应穴”。中医认为“有诸于内,形见于外”,意思是说人体内部发生疾患,必然会在体表有所反映,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就是根据这种原理来确定的。 最初古人发现腧穴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只能是一对一的关系,即某穴能够治疗某病,但是随着这种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发现穴位与穴位之间存在某些联系。给你讲个故事,也许能够明白,从前有个人,肚子疼得厉害。不知怎么的,突然不疼了。他于是和别人讲, 发现有些人和他有同样的情况。于是大家拼命回忆,发现有一个巧合, 很多人都是脚不小心碰到了硬物。于是有心人就总结出通过碰脚趾头可以缓解肚子疼,这样就把腹部与脚趾头的穴位联系起来了。把具有某些相近治疗作用的穴位连成线,形成了初步的经络概念。 另外,中国古代传统的观念是“天人合一”,认为人体自身就是一个小宇宙,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那么大地上有江河,人体内也应该有流动的沟渠。原始的解剖虽然粗糙,但也发现人体内确实有不少的管道,更印证了古人的这种推想,这样经络的概念就形成了。但是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古人并没有真正弄清人体内各种管道的走向,只能将这些管道作为经络的直观参照物,而对经络结构和走向的描述,却是根据穴位的治疗作用和针刺后针感感传的体悟而提出的,所以经络的发现虽然有解剖的基础,但更多的是一种感悟。这是一种“闻道”即内求的方式,是通过一种东方人所特有的修炼方式而实现的。我们可以把“闻道”或内求的方法称之为非理性的方法或直觉方法。这是中国(东方)与西方的认知方法最明显的不同。

早期的气功家修练气功,内景反照。气流循经,得出规律

经络俑的发现,比之前发现早一千多年,不起眼的竹简是部医学典籍



这篇应该算是一家之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eff248010140lg.html

简述经络现象的现代研究方法
答:1、物理检测法:通过测量经络线路上的电阻、电导、磁场等物理量,探索经络现象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早期的研究者使用电阻测量法发现经络线路上的电阻值较低,这被认为是经络不同于非经络组织的一个特征。2、声、光、热、电等检测法:通过测量经络线路上的声波、红外线辐射、微波辐射、电场等物理现...

关于《黄帝内经》,谁知道经络的起源,最佳答案者奖20分
答:6、《灵枢•经脉篇》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7、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

经络的发现人
答:我来给你粗浅地介绍经络是谁“发现”的问题:那是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的同时,好友与自然环境作斗争,与疾病作斗争。当时没有什么医药可谈。人体某处有了病痛,很自然就会用手去揉按或者捶击,从而使病痛得到缓解,有时候偶然的情况下被火灼伤,或被乱石、荆棘所刺伤,结果使身体某部的...

古人在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前提下,是如何发现人体的经络学位的,而且...
答:经络的本质是什么,是中医学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现代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也没有发现经络的存在。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的经络学位的,是与气功的功能有关,气功修炼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具有内视看光功能。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吐故纳新,吸收氧气(元气、精气),排出废气。废气(病气)如果在人体内积聚不散发...

经络是如何被古人发现并使用的?
答:现代科学知识与具有内视功能人的观察能力,再加上中医的现有的理论知识结合到一起,可以确定经络是确实存在的。人的大脑具有辐射和接收脑电波的能力,具有内视功能的人可以通过脑电波的信息观察到,人体内存在不同颜色的光。健康人与病人身上辐射的光是不同的,健康人的光是浅蓝白色,病人辐射的光是红、...

经络和穴位真的存在吗?它们是通过什么被发现的?
答:现代对经络的研究大概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的,开始使用的方法都是比较流行的物理方法,如声、光、电、热、磁等。 比如电。当时测量了经络的电阻,发现它的电阻低于非经络的电阻,于是得出了经络是良导体的结论。 由此推断经络中运行的经络气可能是生物电。 后来从声、光、热、磁等方面。,我们发现了其他一些可以用这些...

古人是怎么发现经络的
答:生理知识的启发。就是经络的发现是因为首先发现了许许多多零散在身体的点(穴位),然后将这些零零碎碎的点(穴位)串起来就形成了今天所谓的“经络”了,于是就有了经络学说。这种思维其实就是用西方人还原论思维方法来理解中医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是先有“术”,然后才会有的“理”。

经络是怎么发现的
答:在这个研究之前,天津有一个小组在经络研究方面,曾经发现当针刺入穴位时,会使穴位周围产生大量的钙离子。那份报告并没有说明这些钙从那里来,从常识判断人体的钙主要在骨头中,但是骨头里的钙不可能在针刺的瞬间释放出来。因此,判断在人体的穴位附近应该存在着可以随时释放钙离子的钙库。找到这个钙库...

请问中国是如何发明奇经八脉的??
答:1、认为经络学说一方面来源于古代的人体解剖知识,但更多方面则来自古人长期的医疗实践。这是教科书的观点。他们认为,最初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因偶然机会,身体某一部位受到撞击、挤压或损伤的刺激后,局部或另一部分病痛得到解除,渐渐认识到刺激点的治疗作用。以后经过长期体验,刺激点的发现越来越多,进而...

人体经络是如何被发现的
答:两边太阳穴各有一个太阳,产生出蓝白色的神光往神庭汇聚。胃部有时会蠕动,胃液激荡,发出咚咚的声音,那个地方就是涌泉。气海所在的地方的东西都能充气,比如小肠,大网膜。可见这些穴道的命名很明显与气功有关。经脉也就是这样被发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仍能发现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