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同盟国与轴心国军队在萨勒诺交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月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中,轴心国与同盟国在马耳他岛的战斗经过是怎样的?~

1942年上半年,德军对马耳他岛实施了一系列狂轰滥炸,摧毁了岛上大量英军作战飞机。5月中旬,凯塞林认为他已完成了摧毁马耳他防御的任务,遂将第二航空队的部分部队调往东线。放松了对该岛的封锁,使该岛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英国趁机加强该岛的空、海军兵力。与此同时,美国航空兵也陆续投入地中海作战。5月底,盟军再次在整个地中海建立了空中基地,恢复先前的战斗力和防御力。尤其是在马耳他岛,从4月19日到6月5日,航空母舰给岛上一共运送了178架战斗机。更为重要的是,调往马耳他的新型鱼雷机具有更大的作战半径——从1939年的100海里达到1942年的400海里,超越了整个地中海的范围。因此,轴心国的运输船即使采取最远的迂回航线也难以逃脱英国飞机的攻击,甚至连拜尔迪耶、图卜鲁克和马特鲁港内的轴心国舰船也难逃脱被攻击的命运。轴心国实际上已不可能保护船队免遭英国飞机的袭击。凯塞林只好集中力量轰炸该岛的机场。在一次轰炸中,德机共投掷700吨炸弹,摧毁地面的17架飞机。但是,德国轰炸机同时也遭到英国战斗机的有力反击,损失飞机65架,而英军仅损失36架“喷火”式战斗机。到7月15日,德国轰炸机不得不实行打了就跑的战术才能维持原有的实力。
6月中、下旬,轴心国在北非取得胜利之后犹豫不决,终于放弃占领马耳他岛的“大力神”计划。马耳他岛的守军和居民凭着英勇无畏的顽强精神,经受住敌人无数次的打击,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7月初,英军统帅部决定将4、5月间被迫撤离马耳他岛的潜艇重新派回,恢复该岛的进攻基地的作用。7月20日,第一艘潜艇抵达马耳他。潜艇部队的作用很快便显露出来:8月份,共击沉7艘轴心国运输船,总吨位达4万余吨。到9月份,马耳他已完全恢复了它作为水面战舰、潜艇和战斗机基地的作用。

战争的残酷后果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在欧洲,苏德战场为对抗德国的主要战场,也是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场。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陆地侵略的任务。在太平洋,美国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海洋侵略的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6000万人死亡(其中苏联为2700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万死亡),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官方数据明了,中国死亡约1800万,但是依然有很多学者质疑不足1800万。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伤亡在6000万,其中死亡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苏联伤亡多为男性,导致战后的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42万人在二战中死亡,英国有27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而法国则最少,有约二十万人死亡。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战的元凶,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   也正是由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等法西斯轴心国。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谢谢您对本团队的支持

艾森豪威尔原计划让英军第8集团军8月23日在亚平宁半岛南部登陆,吸引德军注意,以掩护在萨勒诺的登陆。但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表示他目前只有能够运送4个营部队的船只,要求将登陆推迟到9月3日。

8月31日,盟军出动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对第8集团军登陆地区圣乔瓦尼镇至佩萨罗之间的海岸进行了预先舰炮火力准备。

9月2日,盟军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再次对登陆地区进行舰炮准备,德军发现盟军在西西里岛集结了大量登陆工具,意识到盟军的登陆即将开始,但德意军实力太弱,根本无力抗击盟军的登陆,凯瑟林便命令第29装甲师只在卡拉布里亚一带留下2个营,主力向后退却,避其锋芒。

9月3日,盟军以22艘坦克登陆舰和270艘其他小型登陆舰艇,运送第8集团军第13步兵军的两个师(英军第5步兵师和加拿大军第1步兵师)横渡墨西拿海峡,在卡拉布里亚雷礁以北登陆,登陆部队得到了海军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的舰炮火力支援,此外还有英军第30步兵军全部军属炮兵的炮火支援,几乎未遇任何抵抗,意大利海防部队纷纷投降,一位随军记者甚至在报道中写到:“登陆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是一只从动物园里逃出来的美洲豹!”

9月4日,第13军开始向北推进,德军第29装甲师一边撤退,一边凭借复杂地形实施迟滞作战,英军的推进十分缓慢。

卡坦扎罗以南的德军第16装甲师与后撤的第29装甲师会合,随即合力向英军实施反冲击,一度迫使英军后退,并解救出部分被围的小股部队。

英军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由于道路受到严重破坏以及船只的不足,补给物资的供应发生问题,大批物资不是滞留在西西里岛无法及时启运就是堆积在登陆滩头,难以送到需要的部队手中。因此英军的攻势在卡坦扎罗一线停滞下来。直至9月8日,英军才向北推进了25至50公里不等,距离萨勒诺还有70公里之遥。



二战中,同盟国与轴心国军队在萨勒诺交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答:艾森豪威尔原计划让英军第8集团军8月23日在亚平宁半岛南部登陆,吸引德军注意,以掩护在萨勒诺的登陆。但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表示他目前只有能够运送4个营部队的船只,要求将登陆推迟到9月3日。8月31日,盟军出动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对第8集团军登陆地区圣乔瓦尼镇至佩萨罗之间的海岸进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与同盟国在非洲战场的损失有多少?
答:北非作战3年来,轴心国在非洲战场总计损失95万人,损失舰艇240万吨、飞机8000架、火炮6200门、坦克2500辆、车辆7万辆。同盟国伤亡约26万人,其中英军22万人、法军2万人、美军1.9万人。同盟国占领北非,从根本上改变了地中海的形势,为后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战时期盟军和轴心国各有多少兵力?
答:东线轴心国总兵力达181个师14个旅共计550万人,火炮47260门,坦克3712辆,飞机4950架。○二战中后期。德军损失大补充也快,根据约德尔将军的记录,至1943年11月,德军在俄国方向仍有390万人,在芬兰驻有17.7万德军,在挪威和丹麦驻有48.6万德军;其它轴心国军队28.3万人。是时轴心国东线部队共有484...

二战同盟国与轴心国双方军队阵亡人数对比
答: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伤亡在6000万,其中死亡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苏联伤亡多为男性,导致战后的苏联男女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突尼斯战役的最后阶段盟军是如何粉碎轴心国军队...
答:在突尼斯战役的最后阶段,盟军统帅部预料敌人将会通过海路或空运从邦角撤走,于是,同盟国海、空军在德意军交通线上的作战活动发展成为对海岸的封锁,旨在将轴心国军队全歼在非洲大陆上。为此,护航运输船队暂时停止开往马耳他岛,也不在近海区内活动,全部兵力集中封锁突尼斯的敌军。在这里盟军首次进行了逼近...

二战时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区别是什么?
答:二战时同盟国和轴心国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政治立场、军事行动以及对战争的态度和目标。首先,同盟国主要由反法西斯的国家组成,他们致力于维护国际秩序、捍卫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同盟国包括美国、苏联、英国等,他们在战争中采取了积极的军事行动,对抗轴心国的侵略行为。例如,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德国的...

美国和日本怎么和好的
答:呵呵,二战中日本战败投降,美军15万军队在日本本土登陆,对日本实施单独占领,麦克阿瑟为占领军最高指挥官,这期间美国对日本开展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改造,迫使日本由旧的军国主义毒菜政府转向在美国控制下的更加MinZhu化的现代化君主立宪政体,其后由于40年代末大陆局势和50年代初朝鲜半岛...

二战同盟国和轴心国各是谁
答: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义日三国同盟条约》(即: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就战略角度,德国攻占南俄,日本攻占蒙古,意大利自北非跨苏伊士运河攻占中东,德日意军队再共同于伊朗会师。1943年9...

同盟国与轴心国二战中的全球战争
答: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矛盾激化,国际关系紧张。1939年9月1日,德国侵略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由英国、苏联、美国等国组成,轴心国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战争进程 欧洲战场 德国在短时间内攻占了波兰、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等国,形成了...

二战是谁和谁打
答:同盟国和轴心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