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的来历

作者&投稿:拱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什么样子的~

我国是文明古国,图书出版的历史十分悠久,因而买书、藏书蔚然成风。 文人藏书喜欢在自己的书上盖上自己的藏书章,一示书是自己的;二示纪念。藏书章一般由本人篆刻,也有请人代刻的。历史的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藏书章,这种风气甚至于影响了一些皇帝,他们为了附庸风雅也有自己的藏书章。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章印上刻的是什么“天子御鉴览之宝”一类字样。而且,藏书章除盖在图书上外,还加盖在字帖、书画等艺术珍品上,以示垄断和占有。在我国一些博物馆和图书馆中所收藏的历代图书、绘画和碑帖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类印章,有的上面多达几十个,凡见过这些珍品的皇帝都在上面盖了印。 欧美一些国家在掌握了中国传入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图书事业也逐步发展了。因为他们使用外文字母(如拉丁、希腊、西里尔、罗马字母等)无法刻制藏书章,于是,不甘寂寞的欧洲文人发明了藏书票。据说,藏书票最早出现在五百年前的德国。德国名画家丢勒就创作了不少藏书票。 藏书票的功能和作用与我国的藏书印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它贴在书上,而不是盖在书上。藏书票也可以复印多幅,供人收藏。 欧美以至日本等国的藏书票多为小型版画,一版可印多次,最初是以木刻画形式,尔后又发展到铜版、锌版等范围。藏书票除有收藏者自己的姓名、藏书时间外,一般都统一印刻着拉丁文EX.LIBRIS,意思是我的藏书。有的藏书票除刻有图画外,还印有收藏者喜爱的关于书的格言、谚语、警句等等。 藏书票传入日本后,一些文人巧妙地将之和日本的“浮世绘”艺术结合起来,他们刻制的藏书票很有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柔情,是近年国际藏书票界喜欢收藏的珍品。 在我国,由于藏书印章十分普遍,只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开始有藏书票。首先使用藏书票的是一些从欧洲留学归来的学者,其中最早的是著名作家叶灵凤先生。 藏书票传到我国后,很快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融合,不只有版画藏书票,还创出了篆刻、剪纸藏书票。我国的一些著名画家,如李桦、彦涵、李平凡、韩美林等都制作了许多精美绝伦且十分珍贵的藏书票。 制作精细、构图巧妙的藏书票的价值和珍品邮票一样宝贵,是人们收藏和搜集的又一门类的艺术品。现在在世界许多国家和我国许多地区都有以收藏藏书票为主的团体和组织。 藏书票除了有实用性、装饰性外,其中还有一定的寓意性,并且是藏书者本人的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水平的集中体现。它是艺术的奇葩之一。 藏书票的流行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有很大关系。

  藏书票的来历:
  藏书票出现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藏书票是德国人1450年制作的。西方的藏书票上通常还有拉丁文“EX-LIBRIS” (属于我的书)。书票的图案最初多半以家徽、神话传说、英雄美人等为题材,以后题材越来越广泛,有风景以及与个人生活、工作、爱好有关的各类图案。作为一种艺术品,藏书票在欧美各国非常流行,有很多藏书票收藏家和专门收藏各种书票的博物馆,很多国家都有藏书票爱好者的各种组织,国际藏书票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双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及藏书票的交换,同时举办国际藏书票双年展。在亚洲,最早制作藏书票的国家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藏书票与传统的浮世绘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藏书票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的。鲁迅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木刻家李桦组织的现代版画会在进行版画创作的同时也创作藏书票。1935年出版的《现代版画》第9期即为藏书票艺术品专辑。郁达夫非常喜爱藏书票,唐弢也广泛搜集藏书票,在其所著《书话》一书中收有陈仲纲等刻的藏书票。80年代初,中国藏书票研究会成立,参加了国际藏书票双年会。1987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藏书票展,中国的藏书票曾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为德国人约翰内斯·克纳贝恩斯贝格(Johannes Knabensberg)所有,署名勒戈尔(Lgler),制作时间在1470年;画面上的刺猬,脚踩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衔一朵被折下的花, 上面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 “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

藏书票是供藏书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个人收藏的一种标记。通常藏书票在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x-Libris,意为“我的藏书”。

藏书票的黄金时期出现在19世纪的下半叶。欧洲的文人几乎都自己动手或请人设计属于个人的藏书票,有些书店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制作藏书票。当然藏书票的审美风格也有时代性。当工业革命的巨浪铺天盖地冲击欧洲各国时,人们厌烦机械的僵硬的几何图案,于是以弯曲变化的植物枝叶为构图的藏书票便得以流行。

如1897年德国人克莱朵夫设计了以蒲公英和野花作为背景,加上飞翔的天使的藏书票,那流畅的笔触传达着浪漫主义的韵味。所以藏书票的发展,经历了由纯粹实用性到逐步注重个性化和艺术鉴赏性的一个过程。

扩展资料

在亚洲,最早制作藏书票的国家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藏书票与传统的浮世绘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国的藏书票是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的。鲁迅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木刻家李桦组织的现代版画会在进行版画创作的同时也创作藏书票。1935年出版的《现代版画》第9期即为藏书票艺术品专辑。

郁达夫非常喜爱藏书票,唐弢也广泛搜集藏书票,在其所著《书话》一书中收有陈仲纲等刻的藏书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藏书票研究会成立,参加了国际藏书票双年会。1987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藏书票展,中国的藏书票曾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中国国家图书馆从馆藏图书中发现一枚迄今所知最早的中国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这枚书票贴在1910年出版的《京张路工摄影》集中,画面为一古代书生在满室书卷中夜读的情景,具浓厚的书香之气和中国古典文化神韵,是一枚构思巧妙与藏书主题紧扣和契合的书票。

图画工致精美,上方“关祖章藏书”五字,秀逸刚劲。同样的“关祖章藏书票”还出现在1913年出版的一本《图解法文百科辞典》中,为台湾出版人吴兴文发现并收藏。关祖章为广西赴美留学人士,归国后曾在交通部任职,他热爱西方文化并制作这枚藏书票供自己使用。据分析,关祖章可能是中国最早制作和使用藏书票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书票 (微型版画用于标记图书收藏者)



  藏书票的来历:
  藏书票出现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藏书票是德国人1450年制作的。西方的藏书票上通常还有拉丁文“EX-LIBRIS” (属于我的书)。书票的图案最初多半以家徽、神话传说、英雄美人等为题材,以后题材越来越广泛,有风景以及与个人生活、工作、爱好有关的各类图案。作为一种艺术品,藏书票在欧美各国非常流行,有很多藏书票收藏家和专门收藏各种书票的博物馆,很多国家都有藏书票爱好者的各种组织,国际藏书票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双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及藏书票的交换,同时举办国际藏书票双年展。在亚洲,最早制作藏书票的国家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藏书票与传统的浮世绘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藏书票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的。鲁迅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木刻家李桦组织的现代版画会在进行版画创作的同时也创作藏书票。1935年出版的《现代版画》第9期即为藏书票艺术品专辑。郁达夫非常喜爱藏书票,唐弢也广泛搜集藏书票,在其所著《书话》一书中收有陈仲纲等刻的藏书票。80年代初,中国藏书票研究会成立,参加了国际藏书票双年会。1987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藏书票展,中国的藏书票曾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据考证,藏书票发源于德国,早在1188年德国的一个修道院院长亨利,赠给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一本非常精美的书,在书的扉页上画着一幅皇帝率十字军东征的形象。腓特烈看了十分高兴,就把这幅画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这就是最初的藏书票。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书籍可以成批地出版,购书、藏书的人越来越多,对藏书票的发展颇有助益。大约在1490年前后,有的藏书家就尝试着用木版或铜板印制藏书票。现在人们见到的最古老的藏书票,是标有“1498年”字样的德国主教泰拉莫努斯�6�1里姆贝格的藏书票。

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为德国人约翰内斯·克纳贝恩斯贝格(Johannes Knabensberg)所有,署名勒戈尔(Lgler),制作时间在1470年;画面上的刺猬,脚踩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衔一朵被折下的花,上面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 “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比邮票早300年左右。最早的藏书票是德国勃兰登堡家族使用的“天使”藏书票,又有人说是LGLER(刺猬)藏书票,其实它们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藏书票初期是作为藏书标记使用的,内容大都是贵族家族徽志图案。后来,藏书票传到法国、英国以至整个欧洲,19世纪初又衍传到美洲和亚洲,内容和题材有了新变化。这时不少著名的画家如马狄斯、高更等亦参与创作藏书票,福楼拜、雨果等作家也来使用藏书票,使藏书票的功能由单纯藏书标记的实用性开始向艺术审美层面发展,藏书票变得更精美。
  作为一种艺术品,藏书票在欧美各国非常流行,有很多藏书票收藏家和专门收藏各种书票的博物馆,很多国家都有藏书票爱好者的各种组织,国际藏书票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双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及藏书票的交换,同时举办国际藏书票双年展。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
答:学生对藏书票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没有系统、完整地赏析过其艺术特征,对其特点和来历比较陌生。此外,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纸版画的制作,但用此工艺来制作藏书票还是第一次,特别是要制作出画面简洁、有情趣的藏书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让学生掌握技巧,感悟...

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的来历
答: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为德国人约翰内斯·克纳贝恩斯贝格(Johannes Knabensberg)所有,署名勒戈尔(Lgler),制作时间在1470年;画面上的刺猬,脚踩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衔一朵被折下的花, 上面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 “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藏书票是供藏书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

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的来历?
答: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为德国人约翰内斯·克纳贝恩斯贝格(Johannes Knabensberg)所有,署名勒戈尔(Lgler),制作时间在1470年;画面上的刺猬,脚踩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衔一朵被折下的花, 上面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 “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藏书票是供藏书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

书签的来历
答:宋朝以后书签式样基本定型,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由于过去物质生活的匮乏,市场上书签的数量极其有限.书签在市场上指甚至大量出现,只是近年来的事.但即便如此,书签的数量比起邮币票卡来,还是相对要少得多.而书签从某一角度而言更能准备、生动地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方寸书签,如一面镜子,窥千年文化,映百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