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伯散文

作者&投稿:许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左伯年纪不大,六十刚出头。退休后感觉自己还有点余热可以发挥,就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做了一名保安员。

  左伯做保安员不象有些人,象根木头一样坐在门卫室一动不动就看着个大门。左伯做保安员不仅尽职尽责还助人为乐。

  上夜班的邻居半夜回来了,楼道灯坏了或停电漆黑不方便上下楼,他总是事先准备好手电筒一个一个地照着上楼;哪幢楼道脏了,他拿帚把去打扫干净;哪家小孩一个人从楼道上下来,身边没大人跟着他不放心,担心小孩走失邻居着急,他会抱着送回家。所有的这些热心和好事,都是小区邻里喜欢他的理由。上下班在路上碰到慈祥的左伯,大家都热情地喊声“左伯!”,这是邻居对他的尊敬,也是对好人好事最好的答谢。而此时的左伯也总是和善地笑笑点点头。

  由于左伯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还以助人为乐,所以每年年底小区评先进个人邻里自然都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左伯。

  评上先进个人,小区负责人按贯例要请先进者吃饭还开会发奖金,可左伯总是轻言细语地对大伙说:“我是为了邻里的方便才做这些事的,不是为了评个先进得些奖金。”

  一句极普通又实在的话语,道出了老人诚实的心声。在这渲嚣的俗尘金钱至上的年代,还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在闪耀,还有一群被感动的邻里在拥爱支持,这真是难能可贵的风貌,也是一个和谐的滨湖小区。

  左伯人个子并不高大,所做的事也是生活中小之又小的。但只有这种性格好做事细心又不图名利的人才可以做到,而且还是持之以恒。

  这年头一个人做点好事都不容易,但一个退休老人年年尽心尽力地做热心事就非常难得。

  就说今年七月那场暴雨吧,唏哩哗啦下了个几天几夜,把个左伯居住的滨湖小区淹齐了裤裆深,小区邻里进出都不方便,特别是上街买菜的老人和补习功课的小孩就更难。左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着法子要帮助小区人解决暂时行路难的问题。

  左伯找些木板树料,又用铁钉铁丝把这些料子捆扎在一起做成小木排。

  平时左伯做些小事老伴也就不说些什么,但这水里来水里往的,老伴就有点心痛不放心,于是抱怨左伯:“你平时做那些热心事也就罢了,这雨天水里来回地接送人就不太安全,要是在水中滑倒穿着水裤爬不起来如何是好?”

  左伯没有说话,望了望老伴一眼,还催她一起抬了木排到水边。

  年轻人不好意思坐左伯的小木排,但当他们出门看见左伯穿着水裤站在水里时眼圈都红了,个个夸左伯“人真好!”

  在这个涨水的季节里,左伯上班时都是穿着水裤在水里用自己做的小木排接送小区的老人和小孩,当他(她)们被送到岸上或接到楼口时都主动地塞给左伯一块钱,左伯赶紧退给他们并说:“乡里乡亲的`我那是图这个钱?我只是给你们暂行个方便!”

  一句简单的语言,一口暖心的话语,一生感人的故事,这就是彭泽县城滨湖小区人称好人的左伯。

  水退去了,水迹还留在墙上,垃圾漂浮物还遗在小区内,于是左伯又招聚小区的老人一起抹墙擦水迹,铲淤泥捡垃圾,几天下来把个小区又还原得干干净净。

  小区人是被左伯的热心所感动才向周围的我们传颂他的故事,有心的我是被左伯的美德打动才宣扬他的事迹。

  真心的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举被人理解!愿好事人人做点,愿社会因此更加团结和睦!

左伯散文
答:左伯找些木板树料,又用铁钉铁丝把这些料子捆扎在一起做成小木排。平时左伯做些小事老伴也就不说些什么,但这水里来水里往的,老伴就有点心痛不放心,于是抱怨左伯:“你平时做那些热心事也就罢了,这雨天水里来回地接送人就不太安全,要是在水中滑倒穿着水裤爬不起来如何是好?”左伯没有说话...

苏轼,康有为论书法翻译
答:二、 古人说:“初学写字之人应使质地较次的笔,(这样才能)使他今后不挑剔笔的好坏”,虽然这么说,但是做事(在此指写字)的器具如果不好,也不能将它做好。因此师长们都声称如果不是细绢锦帛,不会乱下笔作书。像子邑纸这样的纸张品种(东汉东莱(今山东掖县)人左伯精于造纸,精良盖世。用字子...

历史假期作业题
答:杨朔:烟台蓬莱人,当代著名作家,著有〈〈茶花赋〉〉、〈〈荔枝蜜〉〉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左伯:东莱掖县人,东汉"左伯纸"的发明人,著名的学者与书法家。王汝起:烟台龙口市人,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二师师长,1940年5月21日在黑龙江饶河与日军作战时牺牲。(具体事例可以查查)古迹:蓬莱阁景区...

艾子杂说(苏轼著)的全部译文
答:有个营丘人,虽学识浅陋,却总喜欢跟人家瞎争。一天,问艾子:“大车下面和骆驼的颈项上,大都挂着铃,这是为什么?”艾子说:“大车和骆驼都是很大的东西,它们在夜里走,如不挂铃,狭路相逢就来不及避让,铃声可提醒对方早作准备。”营丘人又问:“塔上面挂铃,难道也为了叫人准备让路吗?”艾子...

报纸的故事是谁写的?
答:我认为《大公报》上的文章好。它的社论是有名的,我在中学时,老师经常选来给我们当课文讲。通讯也好,还有赵望云的风俗画。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副刊,它有一个文艺副刊,是沈从文编辑的,经常刊载青年作家的小说和散文。还有“小公园”,还有艺术副刊。说实在的,我是想在失业之时,给《大公报》投稿,...

姓氏起源》左
答:另外,由于淮南王外家姓左,故有左吴、左修事淮南王,此际其外戚见诸史册者还有一位女性——寡妇左阿君。表明左姓在此际已定居于今安徽南部一带。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左姓愈多,左圣、左雄叔侄为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左原为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人,左伯为东莱(今山东省掖县)人,左慈为庐江(今属安徽省)人,左...

“左”姓的由来
答:表明左姓在此际已定居于今安徽南部一带。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左姓愈多,左圣、左雄叔侄为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左原为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人,左伯为东莱(今山东省掖县)人,左慈为庐江(今属安徽省)人,左恢为吴郡曲阿(今江苏省丹阳)人。另有两支左姓家族值得关注,一为清河国(今属河北省)王妃,后贵为汉安...

左 这个姓是怎么来的
答:1、以官名为氏。左史,原为周代史官。周穆王时有左史戎父,春秋时楚灵王有左史倚相,其后皆有左氏。2、据《姓考》及《吕览》所载,古有左国,以国为氏,黄帝臣左彻为其后。一说左彻为左姓之始。3、出自姜姓,为春秋时齐国公族之后。据《广韵》所载,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