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中人称代词的一个问题

作者&投稿:宦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文中第二人称代词不分男女同为女、汝、尔、若。
下文为引用,若有侵权,敬请见谅。
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又叫对称代词,是称呼听话者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②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列传》)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④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
⑤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一年》)
⑥我胜若,若不我胜。(《庄子·齐物论》)
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内部也有许多差异:
1、“尔”、“女”、“汝”多用于上对下、长辈对晚辈、平辈或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称呼,其它场合下以“尔”、“女”、“汝”称呼对方则是不敬的表现;“若”是一般的称呼;“而”、“乃”只表示单数。
2、“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活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表示尊称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
1、称人之字。
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
②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子卿”是李陵称苏武之字,“君实”是王安石称司马光之字。
2、称人以美德之辞。
美称词语,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
例如: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史记·留侯世家》)
④(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我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3、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这些情况的用语较多,一般因人而定。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②高帝曰:“相国休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如:
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③执事服官有年。(方苞《与安徽李方伯书》)
④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归有光《上万侍郎书》)

伊是她。你知道的,古人一般不对女人直接说话。
不过袁枚《祭妹文》里,就是直接的“汝”。
要是嫌年代近呢,我们看看古典的…… 诗经里有用的,也是“汝”。

综上,祝你写文成功哟哟~~

尔,汝,这是一个字的

应该是”伊”吧~

可能是汝吧

文言文人称代词
答:文言文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余、我、予。此外,臣、愚、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是谦称;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尔、若等。此外,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做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您”。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

文言文第一个
答:4. 古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你”有哪些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

文言文见起称代的例句
答:“于王”是一个介宾结构,后置,是“欺”的主动者,“见欺于王”,即被王欺。文言文形成了一种固定格式:见+行为动词+介词于+行为实施者,归纳为:“见……于……”。再如:“见重于当时”;“见笑于大方之家”。‍ 5. 课文中的文言例句 全部奉上,请参考!代词1.人称代词,他(第三人称)(们)(的)例子:各...

文言文中的三种人称代词都有什么?
答:第一人称代词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 余:余闻而愈悲 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外:“臣、愚、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臣本布衣 愚以为宫中之事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 安陵君其许寡人 第二人称代词:汝:汝亦知射乎 尔:尔安敢...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的运用
答:吾"、"我"、“余”的区别和用法 在上古汉语中,我和余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余收尔骨焉 等 。吾可以做主语,定语,但不可以做宾语,如今者吾丧我,就不可以说成今者我丧吾(余),但是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前,又可以同吾了。如居则曰:不知吾也 汝”、“...

文言文第三人称代词
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称代词 3. 文言文第三人称 文言文中常用的第三人称有如下几个 1.“之”作第三人称代词时一般作宾语,意思是“他(她/它)”,如“求之不得”。也有作指示代词,定语,意思是“这”,如“之二虫又何知?” 2.其,既可作主语、宾语,“他”,如“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可作定语,“他...

文言文中的代词是什么意思?
答:文言中的代词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类词。弄清代词的分类及用法对阅读理解文言文意义重大。从用途上看,文言中的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 先说第一类,人称代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人称代词也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余、予、朕等。 这几个词虽然都用来做...

文言文的名词复数
答:4. 古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你”有哪些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

文言文中表人称的词
答:第一人称:吾、我、余、予 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我的”“我们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第二人称:汝(先秦古籍中也作“女”,音rú)、尔(ěr)、若、乃、而 说明:第二...

文言文中的“代词”是什么意思?
答:文言文中的代词是起替代、指示作用的词。古代汉语里的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无定代语、特殊代词等五类。 一、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等。例如: 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夫子加齐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