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文物在哪里出土?

作者&投稿:惠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文物在哪里出土?~

  1987年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发现”中华第一龙”。

  1987年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发现”中华第一龙”。在一个墓室中部的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虎图案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状,形下山之猛虎。墓主人的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
  1988年正值农历龙年,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学术界和新闻界,并引起海外的广泛关注。1998年是农历“虎年”,画家李燕在首都报纸著文指出“中国的龙文化是相当丰沛的,‘中华第一龙’就出自我们的老祖宗黄帝之孙——颛顼的老家濮阳。
  1987年为解决化工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濮阳市在老城西南隅的西水坡修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在配合施工的考古调查中,于调节池的西南部发现一处内涵非常丰富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从当年6月起,濮阳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收获很大。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是在仰韶文化第四层下清理出四组用蚌壳摆砌的龙虎等图案,简称蚌图,以B1、B2、B3、B4表示之。B1为墓葬,编号M45。8月17日在137号探方中发现(以下探方用T表示),墓主人为一老年男性,头南足北,身长1.84米。在其两侧分别为蚌壳龙虎图案。龙虎相背,龙在东侧,长1.78米;虎在西侧,长1.39米, 皆头北尾南,墓主人、中足北还有一蚌壳堆;B2在B1南20米处,9月10日在T176中发现,其内容有龙、虎、鹿、石斧等,虎在西,鹿在东,头皆向北,相向而立。龙在虎南,张嘴伸舌,可见上下牙齿,嘴南有近圆形蚌堆。龙身迭压在虎身之下。龙头之东有像蜘蛛的图案,再向东放置一石斧。B2南北通长2.1米,东西通宽1.33米;B3在B2南边25米处,11月23日在T215中发现。内容为一只奔虎,头西尾东,背南足北作跷尾奔跑状。与虎背对背为一龙,头东尾西,昂首作腾飞状, 龙背骑一人;B4在B3西南,因被两个晚期灰坑打破已辨不清形象。
  三组蚌图,造形独特、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在仰韵文化考古史上是首次发现,专家们一致认为,蚌龙在考古断代上属仰韵文化早期的遗迹无误,在形态上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的正宗祖先。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该遗迹的蚌壳标本作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600年,误差不超过135年(经树轮校正),专家们遂誉称蚌龙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轰动了海内外。国内外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西水坡蚌龙作为龙文化的源头,其深刻的内涵正在被揭示,而蚌龙本身的现实意义已超出了学术研究本身。

希望你满意!中华第一龙
赤峰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赛沁塔拉嘎查口,竖着一座10米高,刻有“中华第一龙”字样的巨碑。“中华第一龙”的发现者张凤祥,就生活在这个嘎查。

1971年9月的一天下午,18岁的张凤祥和7位农民受生产队委派,到村北的小北山上平整树坑。在休息时,随手用铁锹翻着土,突然发现翻开的石头下面有一块儿石板,在石板下的井字形石坑里找到一块月牙形的东西,上面生满了厚厚的黑乎乎的土锈。当时以为是破铁,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收工回家的路上,张凤祥把这个东西拿给7位农民看,有一个叫杨德成的农民想用铁锹敲掉上面的土锈,却怎么也敲不掉。杨德成说:“这么块儿破铁有啥用?”说完便扔了。张凤祥也没有去拣,继续往家走。快走到家的时候,张凤祥突然想:“那块儿铁咋说也有1斤重,能卖4分钱,可以买好几块儿糖呢!”想到这里,他回去把那块儿东西拣了回来。

回到家后,张凤祥将它扔在了屋子的角落里。几天后,张凤祥4岁的弟弟张凤梁发现了这块儿东西,觉得好玩儿,便用一根绳子拴在上面的小圆孔上,拖着到处玩儿。粘在上面的土锈逐渐被磨掉,张凤祥的父亲张金贵仔细观察后,认为这块儿东西可能是玉。随后,张金贵先把这东西送到生产队,人家不要,后又去了翁牛特旗文化馆。该旗文化馆的负责人凭着多年的经验认定这东西应该有些价值,便将它留了下来。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见张金贵不容易,便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30元钱给了他。

1985年,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对这块玉器进行鉴定后认为,这是一块儿红山文化时期的碧玉龙。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了定论:这是一件沉睡了5000多年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碧玉雕龙,是举世无双的国宝。

碧玉雕龙通高26厘米,周身光洁,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给人以升腾神秘之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它的出土将中华古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年。

现今,放置在赤峰市博物馆的红山碧玉龙是复制品,真品已经被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调走。
中华第一凤
他是属虎的,却与凤有缘,而且是“中华第一凤”。

谈起发现第一凤的过程,张军说,纯属偶然,那还是2002年的秋天,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妻子给备好干粮和水,他便开着车下乡了。出发前,他想了想,还是去解放营子(乡)吧,那里有文化遗址,老乡手里的东西多。到了地方,有户人家问他:“有个‘鸟碗’你要不要?”……

张军哪里想到,他得到的是一件国宝级文物,这个看似平常的陶土制成的“鸟碗”,实际上是距今6800年左右的赵宝沟文化的器物,远远早于同在翁牛特旗出土的“中华第一龙”,文物专家给它起名叫“陶凤杯”。陶凤杯上的凤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极为相似,将“凤”的原形完全显现,且相当完整,这在史前文物中还是首次发现,当属“中华第一凤”。龙和凤是中华民族远古初民的图腾标志,过去认为,凤是南方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而今,凤出现在北方龙的故乡,引发了人们对北方文化与中华文明渊源关系新的思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说是偶然,其实必然,张军已有十几年的文物收藏历史,这次他向政府捐献的文物就有2894件(组)之多,其中包括“中华第一凤”。为了收藏,他花尽了所有的积蓄,还贷了款。他爱文物,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只要觉得有点价值的,他总是不惜钱财买下,很少讲价。因此,他结交了若干农民朋友,他们愿意把自己得到的“货物”首先告诉他。就这样,张军的信息越来越多,“货”源越来越充足,他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文物收藏家。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红山碧玉龙的出土,使得有关龙的诸多谜团逐渐被解开……
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尚玉之邦。红山碧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在红山碧玉龙出土的前后,红山文化遗址还有大量的玉器出土,玉器群中有龙、鱼、龟、蝉的形象,有取自然现象融入艺术构思的璧、环、勾云纹佩饰等,意象兼备,精致脱俗。
  自红山碧玉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后,以蚌壳精心摆塑的龙形图案在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山西省吉县狮子滩也发现了鱼尾龙形岩画;用石块堆塑而成的巨龙图案在辽宁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此三地均将各自发现的龙形图案称为“中华第一龙”。顾名思义,所谓第一,自然就应该只有一个,突然冒出这么多“中华第一龙”来,争论自然在所难免。
  不过,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考古中都发现了不少龙的图案,可是在今年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玉文化玉学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认为,在辽河流域出土的红山碧玉龙堪称“中华第一龙”。
  专家们指出,红山碧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刘国祥认为,红山碧玉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龙形的龙。
  会上,辽宁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田广林认为,红山文化的发现,证明龙在辽河流域至少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则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8000年以前。中国人崇龙礼俗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县发现过有六七千年历史的蚌塑的龙,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过距今5000年前的鲵形龙,但这些都是龙的初级形态。红山碧玉龙是中国崇龙的最标准形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崇龙礼俗的最终形成。从崇拜各种动物到统一到玉龙,体现了中华龙文化起源的一个基本过程。红山文化是中华龙文化、玉文化的一个直接根系,是中国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基本标志。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他指出,除年代早以外,辽河流域的龙,还有形成类型多、成系列等特点。辽河流域考古发现的早期龙可以分8个类型,按年代早晚排列大致为摆塑型、浮雕型、木雕型、刻画型、彩陶型、泥塑型、玉雕型和彩绘型。在辽河流域出土的红山碧玉龙形象,证明了龙确实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这些动物原型中有猪、鹿、熊和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经过人们不断的艺术加工提炼最终定型为龙的形象。
  玉龙精神扎根赤峰
  龙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是吉祥、智慧的象征,也是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被赋予了主宰风雨、载人升天、降临祥瑞等神奇功能。在中国古代,龙还被引入到古天象学、命理学以及帝王政治等领域,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由于人们在想像中赋予了龙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因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各种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龙的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争论哪条龙才是“中华第一龙”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考古研究,让人们知道了在数千年前,先民们通过对龙的崇拜,已经开始了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出土红山碧玉龙的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赛沁塔拉嘎查村口,竖着一块儿高约10米,刻有“中华第一龙”字样的巨碑。巨碑顶上,一个被放大了几十倍的红山碧玉龙雕塑昂首欲飞。贯穿于嘎查间的一条油路也被命名为玉龙路。在玉龙路的东南侧,还有一个玉龙度假村,游客不绝。赤峰市目前也即将建成市内最大的玉龙广场,总面积达12公顷,绿化率将达60%左右,整个广场中玉龙的形像随处可见。
  作为凝固历史文明的文物,红山碧玉龙所拥有的文化价值深深地影响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在赤峰市境内,红山碧玉龙优美的图案随处可见,赤峰人说起红山碧玉龙来,无不流露出自豪的神情。我突然感悟到,真正的文化传统,绝不仅仅停留在考古的层面上,“中华第一龙”那种昂首欲飞、积极向上的精神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老百姓的灵魂,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中去了

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发现的仰韶文化蚌塑龙虎遗迹,龙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曲颈躬身,长尾,龙姿遒劲,爪麟逼真,几欲飞腾。经碳14测定(树轮校正)距今大约6400年,被国内考古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为故宫7万条龙找到了祖先,这祖先就是“中华第一龙

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文物在哪里出土?
答: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红山碧玉龙的出土,使得有关龙的诸多谜团逐渐被解开……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尚玉之邦。红山碧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

中华第一玉龙在哪发现的?
答:回答: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红山碧玉龙的出土,使得有关龙的诸多谜团逐渐被解开……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尚玉之邦。红山碧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

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文物在哪里出土?
答: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该遗迹的蚌壳标本作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600年,误差不超过135年(经树轮校正),专家们遂誉称蚌龙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轰动了海内外。国内外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西水坡蚌龙作为龙文化的源头,...

我们很有文化历史的那个玉器叫什么名字? 看上去像一条龙,半环形的,世...
答:红山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是在1971年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重要文物。这件玉龙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红山文化的象征,同时也使得赤峰市获得了“中华玉龙之乡”的美誉。红山玉龙是一件墨绿色的玉器,整体呈勾曲形,颈部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平面形状如一“C”字。

中华第一龙指的是那一条龙?他有哪些特点
答:1987年濮阳县出土的龙虎图案,是迄今为止全国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龙图案,科学测定其年代为距今6460±135年前,因此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全国新闻界和史学界,并在1988年的《人民画报》上以19种语言发行至120个国家。国内主要报刊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

红山碧玉龙 在哪里收藏?
答:红山碧玉龙也被称为中华第一龙。1971年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小北山出土。红山文化遗物,距今已有近六千年的历史。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龙”,1980年后被正式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作为国家永久收藏的文物。

红山玉龙凤:中华第一龙与最早的凤,揭示了怎样的文化渊源?
答: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小北山,发掘出了一件珍贵的文物——1971年8月出土的玉龙,被命名为C形玉雕龙。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观民及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等专家鉴定,这是一条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玉龙”,属于红山文化,距今已有约六千年的历史,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成为无可...

濮阳为什么被称为龙乡
答:因为在1986年,在濮阳出土了距今六千四百多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四百多年,被国内外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因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据此命名濮阳为"龙乡"。当时发现的是仰韶文化遗址,经过发掘,出土了三组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以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

中华第一龙---原文?
答:“中华第一龙”就有着600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为龙的子孙的事实。 话说中华第一龙的出土,要追溯到1987年濮阳市为解决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在濮阳县城西南处修建了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施工中发现一处早期仰韶文化遗址。遗址南边,是五代后梁修筑的濮阳古城墙。经国家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科学发掘,在仰韶文化第四层...

考古发现远古文物,被誉“中华第一龙”,古人或许隐瞒了什么呢?_百度知...
答:4. 是否存在真正的龙,古人是否有所隐瞒,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的遐想。1970年代,中国出土了一件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远古文物——红山玉龙,引发了对这一话题的更多探讨。5. 红山玉龙是在红山遗址发现的,该遗址是中国最古老的远古遗址之一,被视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6. 红山玉龙的发现并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