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歌曲和山歌的特点区别

作者&投稿:龚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草原歌曲的特点~

草原歌曲的特点:草原歌曲比较著名的多为长调,蒙古长调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以真声唱法为主。
歌名:《呼伦贝尔大草原》
编曲:乌兰托嘎
填词:克明
演唱:降央卓玛
歌词: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安
林海茫茫云雾间,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白云朵朵飘在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我的思恋
我的心爱在河湾,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
草原母亲我爱你,深深的河水深深的祝愿
呼伦贝尔大草原,白云朵朵飘在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我的思恋
呼伦贝尔大草原,白云朵朵飘在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我的思恋

扩展资料: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呼伦贝尔市的市歌,也是藏族歌手降央卓玛的2009年的专辑《金色的呼唤》中的第三首。
其他改编、翻唱版本:
1、乌兰图雅演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收录于专辑《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发行于2018-04-18,该张专辑包含了1首歌曲。
2、布仁巴雅尔演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收录于专辑《天边》中,发行于2005-02-01,该张专辑包含了12首歌曲。
3、于海燕演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收录于专辑《花湖草原》中,发行于2008-03-21,该张专辑包含了13首歌曲。
4、陶培力演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收录于专辑《草原天弦》中,发行于2011-12-14,该张专辑包含了12首歌曲。

不同地方的山歌的特点是不同的!比如客家人客家山歌具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民俗性和包容性。首先,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创造的艺术,它所表现的艺术内容来自于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跟客家社会的生产生活内容紧紧相连。而表现的艺术手法,也必然受到其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和限制。
“客家”,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原著人和“先入为主”的“主家人”而得来的称谓。“主家人”早就占据了当地利于生产生活的好地方。而后来者的“客家人”,只能到边缘地带、山区定居生活。这样,一方面使他们与外界社会相对隔离,创造的艺术具有浓重的“俗”气;同时,也避免了外界“繁杂”(包括高尚的和低下颓废的)的艺术渗透和污染。因而,这种“俗”的艺术的内容比较纯真,表现手法大多采用白描或浅白、直接的比喻。因此,他们创造的艺术——“歌”,从内容,大多与“山”有关,与“情”有关;表现的手法比较简粗、直接。客家山歌,若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发展,内容丰富,但始终离不开“山”味和“情”调;形式多样,但大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粗放易学的情歌、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
其次,客家山歌吸纳了中原直至往南等地文化的养分,特别是平民文化的精华而发展起来。客家者,自魏晋时代即开始由中原不断南迁至明清间逐渐在赣、闽两北、粤东北定居的汉族人。由于他们的生活习俗及语言中还保留着一些原北方人的特征,所以便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汉民族的一系。据客家源流考证,客家先民自两晋由中原大量南迁,其先居地均在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正是“十五国风”流行的黄河、长江流域一带。“客家山歌”的修辞手法,正是上承诗经之“十五国风”,以“赋、比、兴”为主并常用“重章叠句”,尤以“双关”见长,以抒情为主,而修辞手法则至今不变。其特点亦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客家山歌”亦以抒情居多。1986年梅州搜集的近万首山歌中,情歌就约占80%。此亦是其上承“十五国风”,以“以情歌为主”的见证。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与当地土著相处,也吸收了各民族、民系民歌的优点。如,采用“双关”语手法,就与古代江南“吴歌”有相似之处。在山歌活动形式方面,也受南方少数民族对歌、斗歌形式的影响。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
至于草原歌曲,从载体来说可以说是属于山歌的

草原歌曲是空旷 粗犷 或是嘹亮的
山歌是婉转的 悠扬的
个人认为草原比较大 空 所以是一种沧桑或者豪迈的氛围
大山是丛林密布的 所以声音大 悠扬 并且山中小调是十八弯的那种感觉

草原歌曲民族唱法,多以草原等特色民族乐器配合,也加入了现代元素,大部分唱出了草原名族的风格,带有纯音乐的元素,适合喜欢安静舒心的人群,多反映草原生活等。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有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拍、节奏较自由、旋律进行起伏较大、上下句结构的较多、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

山歌有哪些
答:山歌是一种民间音乐形式,通常在山间、田野等自然环境中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山歌类型及其特点:1. 信天游 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地区,是当地人民在劳作和生活中即兴创作的一种山歌形式。它的曲调高亢激昂,节奏自由灵活,常常伴随着悠长的拖腔。信天游的歌词多以爱情、生活、...

中国民歌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自在旋律.节奏.歌词上有什么特点?
答:畲族的各种山歌等。草原的“牧歌”,水乡的“渔歌”,平川的“田歌”或“田秧歌”,都与山歌的性质相类似。山歌的风格有的悠扬秀丽,有的豪放粗犷。各地山歌都有一些代代相传的曲调,歌者即在这些曲调上即兴编词歌唱。其曲调的节奏较自由,有字密、腔长的特点。乐段结构常见的有2乐句乐段、4乐句乐段...

山歌这个词语要怎么解释
答:山歌区、丘陵地区,人们在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就是通常所说的山歌。另一种看法认为,从体裁特征而言,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因为它们同样具有...

中国南北方民歌的特色各是什么
答: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

民歌 红歌 山歌 怎样区别啊?
答: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中最常见的内容是爱情和苦难。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山歌往往在音乐的一开始处便出现全曲的最高音,感情充沛,表达强烈。在...

中国民歌常见体裁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山歌起源于人们在田间地头的劳作时互相沟通或是抒发情感,为了能在旷野中穿透力更强,山歌一般曲调高昂、歌声嘹亮,对唱的形式较多,代表作有《兰花花》、《放牛歌》。小调曲调流畅、风格众多,应不同的体裁而变,倾诉情感时则委婉细腻,传递节日气氛时则活泼热情,调侃说笑时则幽默风趣,著名的作品有《...

什么是民歌?分为那三类?每个类别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类别分别举出5首例 ...
答:中国民歌的分类方法多样,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此外,还有根据民族和区域风格、题材内容等多种分类方法。2. 中国民歌的分布 中国民歌根据不同...

蒙古歌曲的特点是什么?
答: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大体上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鄂尔多斯民歌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则显得沉着而有耐力。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

为什么我国民歌有的叫“山歌”
答:我国民歌体裁上还有重要的一类———山歌。山歌是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它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不受劳动节奏和动作的制约。山歌的演唱形式有个人抒发胸怀的独唱,有对唱、领唱与和腔等多种。山歌在各地还有不同的名称,如在草原称为牧歌,在水乡称为渔歌,在...

中国歌曲的分类
答:3. 蒙古族音乐 蒙古族音乐与游牧生活相联系的民歌和说唱为主。有传统的古老圣歌、赞歌、宴歌以及许多反映牧民生活的歌曲。蒙古民歌根据其音乐特点分为"乌尔吐"歌曲(即长调子歌曲)和"乌火尔"歌曲(即短调子歌曲)两种。前者有着自由的节奏和悠长的气息,速度缓慢,音域宽广;后者则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