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钝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

作者&投稿:顾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计算钝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

解析:
  (1)高中阶段,对于三角函数,将会给出全新的定义,扩展至任意角度。
  (2)作为初高中阶段的过渡,钝角α的三角函数
  sinα=sin(180°-α)
  cosα=-cos(180°-α)
  tanα=-tan(180°-α)
  cotα=-cot(180°-α)

sin(kπ/2+θ)k为偶数,还是正弦k为奇数,变成余弦假设θ在第一象限,判断kπ/2+θ的象限,来确定sin(kπ/2+θ)的正负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令其钝角为α。

sinα = sin(180°-α)

cosα=-cos(180°-α)

tanα=-tan(180°-α)

cotα=-cot(180°-α)

secα=-sec(180°-α)

cscα=csc(180°-α)

钝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在钝角三角形的外部,另一条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之和小于钝角度数。

扩展资料:

在三角形中,当平面上的三点A、B、C的连线,AB、AC、BC,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ACB为直角。对∠BAC而言,对边a=BC、斜边c=AB、邻边b=AC。

对于大于 2π 或小于等于2π 的角度,可直接继续绕单位圆旋转。正弦和余弦变成了周期为 2π的周期函数:对于任何角度θ和任何整数k。

周期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叫做这个函数的“基本周期”。正弦、余弦、正割或余割的基本周期是全圆,也就是 2π弧度或 360°;正切或余切的基本周期是半圆,也就是 π 弧度或 18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钝角三角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角函数



可使用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180-45)=sin45=根号2/2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通常作为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压轴题出现,考察同学们灵活运用公式和定理能力,是中考一大难点之一。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一览: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介绍,锐角三角函数公式(特殊三角度数的特殊值,两角和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锐角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应用题。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三角函数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此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如图:我们把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都叫做∠A的锐角函数。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初中数学主要考察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
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
二、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关于初中三角函数公式,在考试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特殊三角度数的特殊值。如: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cos30°=√3/2
cos45°=√2/2
cos60°=1/2
tan30°=√3/3
tan45°=1
tan60°=√3[1]
cot30°=√3
cot45°=1
cot60°=√3/3
其次就是两角和公式,这是在初中数学考试中问答题中容易用到的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除了以上常考的初中三角函数公示之外,还有半角公式和和差化积公式也在选择题中用到。所以同学们还是要好好掌握。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三、锐角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四、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应用题
已知:一次函数y=-2x+1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A在B的右侧).
(1)当A(4,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B点的坐标;
(2)在(1)的条件下,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A(a,-2a+10),B(b,-2b+10)时,直线OA与此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交于另一点C,连接BC交y轴于点D.若BC/BD=5/2,求△ABC的面积.
考点: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答:
解:(1)把A(4,2)代入y=k/x,得k=4×2=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8/x.
解方程组y=2x+10
y=8/x,得x=1 y=8
或x=4 y=2,
∴点B的坐标为(1,8);
(2)①若∠BAP=90°,
过点A作AH⊥OE于H,设AP与x轴的交点为M,如图1,
对于y=-2x+10,
当y=0时,-2x+10=0,解得x=5,
∴点E(5,0),OE=5.
∵A(4,2),∴OH=4,AH=2,
∴HE=5-4=1.
∵AH⊥OE,∴∠AHM=∠AHE=90°.
又∵∠BAP=90°,
∴∠AME+∠AEM=90°,∠AME+∠MAH=90°,
∴∠MAH=∠AEM,
∴△AHM∽△EHA,
∴AH/EH=MH/AH,
∴2/1=MH/2,
∴MH=4,
∴M(0,0),
可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mx
则有4m=2,解得m=1/2,
∴直线AP的解析式为y=1/2x,
解方程组y=1/2x,
y=8/x,得x=4 y=2
或x=?4 y=?2,
∴点P的坐标为(-4,-2).
②若∠ABP=90°,
同理可得:点P的坐标为(-16,-1/2).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4,-2)、(-16,-1/2);
(3)过点B作BS⊥y轴于S,过点C作CT⊥y轴于T,连接OB,如图2,
则有BS∥CT,∴△CTD∽△BSD,
∴CD/BD=CT/BS.
∵BC/BD=5/2,
∴CT/BS=CD/BD=3/2.
∵A(a,-2a+10),B(b,-2b+10),
∴C(-a,2a-10),CT=a,BS=b,
∴a/b=3/2
,即b=2/3a.
∵A(a,-2a+10),B(b,-2b+10)都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
∴a(-2a+10)=b(-2b+10),
∴a(-2a+10)=2/3
a(-2×2/3a+10).
∵a≠0,
∴-2a+10=2/3
(-2×2/3a+10),
解得:a=3.
∴A(3,4),B(2,6),C(-3,-4).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px+q,
则有2p+q=6
?3p+q=?4,
解得:p=2q=2,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x+2.
当x=0时,y=2,则点D(0,2),OD=2,
∴S△COB=S△ODC+S△ODB=1/2
ODCT+1/2ODBS=1/2×2×3+1/2×2×2=5.
∵OA=OC,
∴S△AOB=S△COB,
∴S△ABC=2S△COB=10.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小编推荐同学继续浏览《初中数学知识点专题汇总》。对于想要通过参加初中数学补习班来获得优质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学习技巧,使自身成绩有所提升的同学,昂立新课程推荐以下课程:

初二数学双师定向尖子班

初二数学名师网络辅导课

初三数学定向尖子班
初三数学名师网络辅导课

中考数学自招名师网课
(以上课程是热门推荐课程,更多相关课程,可登陆官网浏览。)
初中数学学习课程分网络和面授,有小班制,大班制,1对1,1对3形式,授课校区分布在上海各个地域,面授班课时以昂立新课程官网颁布课时为主,具体费用可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4008-770-970。

sin135=sin(90+45)=sin90*cos45+cos90*sin45
去百科查一下,好多公式呢

数学急求解
答:cosA=3/5 所以可得:sinA=4/5 cosB=12/13 所以可得:sinB=5/13 cosC=-cos(A+B)=-cosAcosB+sinAsinB =-3/5x12/13+4/5x5/13 =-16/65 因cosC=-16/65<0 所以有:90°<C<180° 所以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钝角的三角函数是什么情况?
答:钝角(obtuse angle)大于直角(90°)小于平角(180°)的角叫做钝角。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关于角度的函数。也可以说以角度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两边的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叫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它的两个边长度的比值相关联,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

钝角三角函数边角关系
答:都是 a/sinA=b/sinB=c/sinC 如果A钝角有:b^2+c^2a^2

钝角三角函数两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详细)
答:1,三角函数两角和公式适合任意的角度,和锐角钝角无关。2,先证明 cos(a+b)=cosacosb-sinasinb, 其他公式都是以此为基础推导的。

有什么公式是计算钝角三角形的?
答:满足性质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C=(a^2+b^2-c^2)/2ab CosB=(a^2+c^2-b^2)/2ac CosA=(c^2+b^2-a^2)/2bc 勾股定理只是其中的一种特例 如果cosA,cosB,cosC中由一个小于零,那就是钝角三角形 ...

怎样求钝角的正弦值。
答:这是由正弦定理推出来的,a/sinA=b/sinB=c/sinC,这个定理应该是前人画出各种三角形以后,再实地通过量角器和尺子测量得出的结论。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ABC=120°的等边三角形ABC。设钝角为β,对β作向其对边的垂线,与对边相交于点D,这样就把钝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并且...

三角函数。
答:sina+cosa=2/3 (sina+cosa)^2=4/9 1+2sina*cosa=4/9 sin2a=-5/9 所以:2a>180° a>90° 所以,选答案B.钝角三角形

钝角的三角函数是什么啊?
答:钝角平角优角之类去讨论三角函数,就需要把角的概念推广了。考虑到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出现下面的问题:譬如开车,发射炮弹等,这时我们会说左转30度,右转30度等等 所以我们定义角的概念变为 从始边射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后,形成的图形 当始边所在射线被我们定义为x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

钝角三角形面积公式 用三角函数表示。
答:一样!(1/2)ab×sinC (1/2)ac×sinB (1/2)bc×sinA

钝角三角形的正切值怎么算
答:晚上好,可以先利用这三个公式,把钝角减去90度变成锐角,再求相应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 cos(α - π/2)= sinα sin(α - π/2)= cosα - cot(α - π/2)= tanα 纯手打 望采纳 可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