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苏麟一生写了1首诗,全诗只有2句话,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陆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京东购饰,悦享生活,璀璨夺目,品味非凡,诗意珠宝,选你所爱~

文|飞鱼说史

说起古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即便是现在三岁的孩童,也能张口背出几首来。

古诗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人才华的一种体现,那么古诗为何在现在备受欢迎呢,除了古诗说起来朗朗上口外,更能彰显一个人的内涵。

比如说一位友人即将远行,要去很远的地方高就,这势必要来一场送行酒。

当你端起酒杯的时候支支吾吾,不知道谁什么好时,想了很久憋出了一句:这么多年的交情,啥也不说了,都在酒里了,你先干了,我随意。

朋友听了这样的话,想必也会一饮而尽,但或许会从心里说出一个字:俗。

但是如果你心中有万卷诗书,熟背很多古诗,这种场景下,便可以这样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仅仅14个字,便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不舍,当然也达到了让两人共同举杯,共同加深友谊的目的,毕竟这句诗说出来,根本让人没法拒绝。

所以说,古诗并不是单单只是背会了便好,还得会用才行,不然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能把填空题写对而背诗,这又能让人记住多久呢?

或许记忆力好的人可以记住很久,但想必不少人在毕业之后早已经把学到的知识,背会的古诗都还给了老师,至少,我已经把不少古诗都还给了老师。

有古诗,就得有诗人,不然这些古诗又从哪里来呢?

古代的诗人有很多,但能被人熟知的却并不多,想想也是,毕竟古往今来,李白也仅仅只有一位。

但我们本次要说的并不是知名度颇高的这几位诗人,而是北宋的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超级懒的诗人,此人叫苏麟,他一生只写1首诗,全诗只有2句话,不过现在几乎人尽皆知。

究竟是什么诗呢,我们一起来看。

苏轼:如果按照年纪来算,苏麟应该算我的爷爷辈

说到北宋姓苏的文人,很多人会想到苏洵、苏轼、苏辙,毕竟这一门三学士都成功地跻身进了唐宋八大家,那么苏麟和苏轼这几个人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其实没有,至少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苏麟大约出生在公元969年,而苏轼出生在公元1037年,两人之间相差了近70岁。

而苏麟其实比苏轼的父亲苏洵还要年长近40岁,所以按照年纪来算,苏麟应该是他的爷爷辈,不过由于两人并不是亲戚,所以论起来这辈份倒也没有什么意思,两人唯一的联系便是都姓苏,或许在几百年前,是一个老祖宗。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麟是个有很才能,并且对自己有着很大期待的人,他的梦想是当个大官,学而优则仕,毕竟大学问和高官才更配。

范仲淹:苏麟是谁,谁是苏麟,我怎么没有什么印象

北宋时期,想要当个大官并不容易,不是考试考得好便能如愿,关键是要得有在职高官的举荐,苏麟想要当大官,自然也得走这条路,他找的高官是谁呢?

是范仲淹。

范仲淹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气的好领导,不少官员都想着在范仲淹手下为官,毕竟有时候有个好领导,会直接让自己少奋斗数十年,而这些官员亲近范仲淹,也是想着靠着范仲淹的职位,得以让自己的升迁之路更加顺畅。

当范仲淹镇守钱塘时,就有很多人经过他的举荐当了官,包括后来的一代名相富弼和一代名将狄青等等,都是范仲淹举荐为官的,而在此之时,苏麟的官职是杭州属县巡检,也就是经常需要巡逻州邑的官。

这样的官自然不会像一些在办公衙门成天坐着的官,他们在长官面前露脸的机会更多,所以范仲淹提拔来提拔去,都没注意到苏麟,甚至根本不知道苏麟是何许人也。

而总想着高升的苏麟,自然对此很是不满,毕竟谁都想着可以少奋斗几年,轻松成为人上人,走向人生巅峰,有了这一情绪,苏麟觉得不能忍,于是便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

苏麟:为了能高升,我也是拼了,还为后世留下了2句名诗

苏麟作为一个文人,自然不会很老套的给范仲淹写一个求职信,信中洋洋洒洒,声泪俱下地写个好几千字,然后用情感动范仲淹,进而谋求一个高升的机会。

苏麟对自己的文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决定写一首诗,一首只有两句的诗,内容是: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这句诗表面上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只要是靠近水边的楼台,总是能够先被月光照到;而偏向太阳的花木,也总是能够先体会春光。

范仲淹是一代大文豪,他看到了苏麟的两句诗,自然理解了表面背后的话语,很显然,这是苏麟在责怪范仲淹,责怪他把周边的人,能举荐的都举荐了,而对他这个经常不在身边的人,却忘得一干二净,自己明显不是近水楼台,也明显不是向阳花木。

范仲淹理解了诗文背后的意思,又通过这两句诗看到了苏麟的文采,觉得他也是一个人才,而后考核了一下苏麟的工作,觉得符合自己的举荐标准,便为苏麟写了一封推荐信,使得苏麟得以高升,而苏麟也凭借这两句诗,让自己少奋斗了数年。

苏麟的故事貌似很是励志,一些好事之人,便把这件事情给传了出去,但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有些人就认为苏麟没有本事,只是靠着范仲淹的关系而升了官。

而苏麟写的这两句诗,也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成语,不过其意思已经变成了用来讽藉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信捞取好处的那些人了。

一生只写1首诗,全诗只有2句话,而现在这两句诗却几乎人尽皆知,虽然不少人并不知道苏麟究竟是何人,但是能以作品流传后世,而被后人熟知,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而史上最“懒”的诗人这一称号,或许就非北宋的苏麟莫属了,谁让他只写了两句诗呢。

对此,您认同吗?

参考文献:《清夜录》、《诗话总龟前集》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内容是他的上半生过得非常不好,下半生终于能够如意,他感到很欣慰。

内容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借此暗指范仲淹举荐周边人,把自己忘得一干二净,最终范仲淹为他写了一封举荐信。

这首诗非常有名,其中的名句被代代相传,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是他向范仲淹埋怨的诗词,却成为一代经典永传!

哪个诗人一生只写了一首诗
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此人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懒”的诗人了。这位“懒诗人”,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同时代的苏麟。

古代最懒的一位诗人一辈子只写了一首诗
答:古代最懒的一位诗人一辈子只写了一首诗:苏麟。苏麟简介:1、苏麟(969~1052前后),宋杭州属县巡检。见宋俞文豹《清夜录》、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2、近水楼台:此故事出自宋俞文豹编撰的《清夜录》。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对部下很宽厚,常举荐随员做官。据说,他在浙江做官时,部下...

北宋诗人苏麟一生写了1首诗,全诗只有2句话,内容是什么?
答:但我们本次要说的并不是知名度颇高的这几位诗人,而是北宋的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超级懒的诗人,此人叫苏麟,他一生只写1首诗,全诗只有2句话,不过现在几乎人尽皆知。究竟是什么诗呢,我们一起来看。苏轼:如果按照年纪来算,苏麟应该算我的爷爷辈说到北宋姓苏的文人,很多人会想到苏洵、苏轼、苏...

最懒的诗人是谁写了哪两句
答:最懒的诗人是谁写了哪两句如下:他就是被称为史上最懒诗人的苏麟,一生只写了这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相信这两句诗人人都会背了。这首断句诗表面上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是诗人在为自己的仕途勇敢自荐。在此之后,苏麟并没有其他诗作流传下来,或者说他忙于其他事情,并没有...

古代最懒的一位诗人一辈子只写了一首诗
答:古代最懒的一位诗人一辈子只写了一首诗的是:苏麟。一、苏麟(969~约1052),北宋诗人,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两句传世。宋杭州属县巡检。二、近水楼台:此故事出自宋俞文豹编撰的《清夜录》。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对部下很宽厚,常举荐随员做官。据说,他在浙江做官时...

历史上最“懒”的诗人是谁?他写过最短的诗是什么?
答:史上最懒的诗人是苏麟,他一生只写了一首诗,这一首诗还只有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他也是北宋最幸运的诗人,凭借这两句马屁诗得到了范仲淹的慷慨提携。北宋年间,范仲淹在杭州任职,对手下的人有不少提点,很多人都因此晋升,但他手下职员很多,不可能全员兼顾,其中就有这么一...

为啥苏麟一生只写了一首诗
答:苏麟一生只写了一首诗的原因分析:其实就是苏麟是个有很才能,并且对自己有很大期待的人,他不甘心自己这辈子不上不下。由于没有得到重用,所以苏麟一直郁郁寡欢。于是乎,这个敢于拼搏的人便前去找范仲淹了。而且写下了经典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也是个聪明之人,他看到了...

一生写了1首诗,全诗有2句,北宋诗人苏麟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古代一生只写两首诗的诗人是唐朝的诗人张若虚。张若虚只有两首诗传世,巜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之一,可谓是流芳百世的佳作。张若虚也因此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的前八句是写景。春江潮起与海面相平,好像是与大海相连一样。明月出海上,一片月光洒下,波光粼粼,广阔无垠的大海上一片银光,...

苏麟被戏称为史上最懒的诗人,原因是什么呢?
答:听见苏麟这个诗人,可能没有很多人知道他,但是提起近水楼台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虽然这个成语表面上是只靠近水边的楼台亭榭,但是它的实际意思并没有那么简单,它是一首断句诗化而来的,并且蕴含着一个感人故事,和北宋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有关。而为什么苏麟因为这一句诗成名,还被戏称为史上最...

近水楼台先得月整首诗只有两句 苏麟凭借断句平步青云
答: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诗广为人知,可是写出这句诗的苏麟,却渐渐被后人所忽略。苏麟其实算不上是个称职的诗人,因为他这一生中,只写过一首诗,而且这首诗,通篇只有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出自苏麟的《断句》,其下一句便是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是北宋人,跟范仲淹是同一历史时期的,范仲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