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我国出现过科学吗,那些技术算得上吗?

作者&投稿:但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华大学一名教授曾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四大发明不属于科学”。这个言论在国内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以至高的爱国情怀来反驳到:中国古代科技远远领先于西方,何谈没有科学。当然也有很多人理智的说到:四大发明的确不是科学,而是技术。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呢?

一,科学和技术有什么区别

要 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科学。从古到今,关于科学的定义,已经有了很多人去说过。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

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辞海》

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法国百科全书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科学主要是在于研究事物的规律,而且需要运用定理、逻辑等思维方式去探索。因此,科学在西方也被称为“自然哲学”,也就是自然界的规律。

而许多人却把科学和科技搞混,注意的是,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合称,科学和技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如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发明都是技术。“技术通常不涉及如数学定理等发现”,也就是说,技术和逻辑定理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技术研究

二,科学必须追问为什么?

说到科学,就不得不说到古希腊。在古希腊,人们把神学之外的知识叫做哲学,哲学就是不愚昧的,聪明的智慧。从泰勒斯开始,希腊人就开始探索宇宙之间的规律、数学的演算法则以及物理定理等自然哲学。古希腊人面对大自然的种种现象就会去追问:这是为什么?有什么规律可循?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正是科学的精神。


希腊三哲

如泰勒斯在古埃及学会了许多算术知识,但是他并不满足仅仅停留在了经验的计算层面,而是试图去证明为什么这样是正确的。他回到希腊之后将这些算术知识逻辑化和理论上,形成了六条数学定理:

直径平分圆周;

三角形两等边对等角;

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三角形两角及其夹边已知,此三角形完全确定;

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在圆的直径上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


泰勒斯

随后的毕达哥拉斯等继续讲数学演绎化,以至于能够发明无理数等。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他们是建立了逻辑证明基础之上的几何理论,因此他们能够发现根号2等无理数。



在物理学的领域,古希腊的科学家也往往试图去探究其中的规律,虽然早期的探索带有很多朴素的色彩。如泰勒斯认为世界的元素是水,后来很多哲学不断提供新的元素,到了德谟克利特提出世界的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原子”,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也就是不可分割的概念。



在研究天文学的时候,古希腊人思考宇宙的运转秩序,试图寻找各星球的运行规律,如泰勒斯曾计算太阳的直径,认为太阳的直径是黄道周长的七百二十分之一,已经比较准确。他还能预测日食的发生,说明已经掌握了日食的规律。毕达哥拉斯推动月食的形状推断出地球是一个球体,从此古希腊之后的西方科学家普遍认为地球是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原子组成,并且在做旋涡式的运动,质量大的处于旋涡的中心。一些科学家如阿里塔斯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被认为是“古代的哥白尼”。


银河系

相反,中国的天文学则不同。中国古代的《春秋》《竹书纪年》等历史文献记载了日食、月食、流星雨、太阳黑子、彗星等天文现象,但是并不会去追问为什么。甚至,中国古代将天文和和社会联系起来,将天文现象演变成为了天人感应的谶纬。中国古人研究天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制定历法,直到农业生产;二是用来算命,搞灾异学说,风水等。

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义失者,罚出岁星。岁星赢缩,以其舍命国。所在国不可伐,可以罚人。其趋舍而前曰赢,退舍曰缩。赢,其国有兵不复;缩,其国有忧,将亡,国倾败。其所在,五星皆从而聚於一舍,其下之国可以义致天下。——《史记·天官书》

三,古代中国是世界第一技术强国

中国古人不善于研究科学,就是不善于去证明和演绎自然界的规律,不过中国古人善于从经验中总结出技术。如中国的数学,基本上都在实际运用上的总结,中国古代著名的算术作品《九章算术》也就是一个个的实际计算例子组成的书籍。

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亩。

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百六十八步。

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此积谓田幂。凡广从相乘谓之幂。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不仅数学如此,中国的医学、农学等依然如此。中国古代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在中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中国产生了大量的农书,这些农书基本上都是历朝历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其中有代表的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而中国古代的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也是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劳欲再。犁廉耕细,牛复不疲;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秋耕,一感反青者为上。比二三至冬月,青草复生者,其美与小豆同也。初耕欲深,转地欲浅。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菅茅之地,宜纵牛羊践之,践则根浮。七月耕之则死。非七月,复生矣。——《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在农业如此,手工业领域也是如此。中国古人会把古代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技术不断进行记录总结,最终汇编成为了书籍,如春秋战国有《考工记》,宋朝有《梦溪笔谈》,明朝有《天工开物》。这些作品为我们保存了大量古代制造业的经验和技术,但是在理论上很缺乏。而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却能够将这些技术上升为杆杠原理、浮力原理等。

凡铸钟高者铜质,下者铁质。今北极朝钟则纯用响铜,每口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于内。成器亦重二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双龙蒲牢高二尺七寸,口径八尺,则今朝钟之制也。——《天工开物》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就是是非杰出的技术发明,如中国人炼丹的过程中发现了火药,知道了火药的配方,但是中国古人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在医学领域,中国的中医同样来源于对经验的总结。中国的中草药在于反复的运用和实践中得到其总论,即所谓的“神农尝百草”。中国古代就将药物称为“本草”,如唐朝写的叫做《唐本草》,宋朝有《宋本草》,明朝的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实验总结,最终写下了《本草纲目》。那么中医有理论吗?中国的中医的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其中以阴阳五行来解释人体的许多问题,这不是一种逻辑理论,而是和天人感应对应的阴阳学。当然,中医也是长期遥遥领先于世界,因为其总结的经验有几千年,沉淀十分丰富。


中医理论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黄帝内经》

到近代以来,西方的技术和科学实现了融合,因而能够推动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而中国古代的技术一直来源于经验,重视实用,当这些经验总结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很难有巨大的突破。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就进入了技术的大规模总结时代,出现了《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大型的总结性的作品。而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出现了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人类进入了经典力学时代。



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答:目前,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城市...

中国历史上科学最辉煌的时代是什么时候,当时有什么发明?
答:宋朝的《武经总要》所记录的三个火药配方,是世界上最早公布的最完整的火药配方。所以说,宋代诗中国历史上科学成就最辉煌的时代,不仅如此,宋代科学成就遍及科技领域的各个分支,从 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医药、农学等学科,到机械、造船、航海、印刷、陶瓷、建筑、纺织、冶金 等技术工程...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什么会说“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
答:看到这里爱因斯坦不懂中国文化,但是爱因斯坦觉的科学的诞生本来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那么科学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中国诞生呢?通过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不必对中国文化有过多的了解。在西方人努力的用望远镜发现规律的时候,闭关锁国的中国人终于被鸦片敲开了大门。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也曾经来到过中国,...

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有哪些?
答: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

我国历史上,哪五大史前发明是极有可能存在的?
答: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上曾出现过许多的文明,有一些神秘的远古文明,他们离奇消失,却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些史前文明。一、利莫里亚文明 利莫里亚是一个传说中的文明之地,拥有高度的精神与健康文化,是最早结合了身心灵健康的文明,远古时沉入海中。利莫里亚(Lemuria) 是一个传说...

伽利略和牛顿这样的伟大科学家,在我国古代为何没出现过?
答:最后一点,你现在享受的现代文明的所有便利,都不是中国人所发明,从手机到电脑,从空调到冰箱,从抽水马桶到电灯……如果靠你的老祖宗,你的生活标准只能参考清朝。没有科学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看不上“奇技淫巧”。当然,中国历史上也没有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没有具备足够逻辑能力的...

为什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一直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
答:其实对我们来说,有很多科学家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确实是属于古代科学文明的标志,但是之所以进展没有出现现代科学也是因为中国文明属于农业文明,所以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所以闭关锁国导致科技停滞不前,这也是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摇篮的原因,总的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思考问题...

5.我国历史上早就有过四大发明,今天也能够攀上科学高峰。
答:我国历史上不是早就有过四大发明,难道今天不能够攀上科学高峰?

欧洲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科学家,为何中国却没有如此强悍的科学家...
答:牛顿曾经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而我国古代却有一种门户之见,每个人都要把自家绝学保密,不肯拿出来交流分享。于是很多古代的研究成果都随着时间,遗失在了历史长河当中。因为古代的这种观念,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很多东西都要自己摸索,无法得到前人的经验,也就没办法站在巨人的...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什么?
答:《氾胜之书》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在《汉书·艺文志》中,该书被记录为“《氾胜之》十八篇”,而“《氾胜之书》”这一通称则是在后世广泛使用。作者氾胜之,是汉成帝时期的人物,曾担任议郎一职。他在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指导农民耕作,取得了显著的丰收成果。这部著作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