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技术标准研制修订与升级

作者&投稿:利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重要标准制修订推进工程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规划、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土地市场管理、地质调查、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储量管理、地质环境以及国土资源信息化等16个领域,进行重要标准制修订推进工作。
2)2011~2013年,计划修订标准108项,重点制定标准220项。
3)2013~2015年,一是计划部署研制标准363 项;二是开展新一轮标准清理评价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标准清理评价结果急需组织修订部分标准;三是对目前正在试行的标准,待试行成熟后发布,或者根据下一步工作需要和技术发展需求,适时升级为行业标准。

“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标准化重点任务主要在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基础研究、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1)标准制修订工作
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总结吸收各领域实践经验,以土地、地质矿产对标准的需求为导向,计划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08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20项,部署研制国家、行业标准363项。对正在试行,在以往工作中作为部门文件实施和地质调查内部工作用的标准进行研究评价,待试行成熟后或相关理论、技术成熟后,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升级为行业标准。
(2)国土资源标准化基础性研究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趋势和科技进步的作用,以及国土资源管理职能调整落实,系统分析土地和地质矿产业务流程,依据《国土资源标准体系表》的基本框架,完善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国土资源信息化等三个子体系;结合需求,制定国土资源标准化发展战略,开展国际标准化跟踪研究工作;系统开展国土资源标准实施效果评估,从系统性、协调性、完整性等方面评估国土资源标准体系的适用性,从技术、方法、程序等方面评估标准的适用性,从推广应用、宣传、服务等环节评估国土资源标准化推广实施的有效性。
(3)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信息支撑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包括国土资源标准制修订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国土资源标准资源数据库、国土资源标准化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以及国土资源标准化人才数据库等的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信息支撑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国土资源标准制定实施、管理、服务、咨询等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标准化对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技术支撑。

一、部署重点

“十二五”期间:部署安排大区地质调查中心、省级地质调查院、院校等单位,每年完成约30项技术标准研制和修订,累计完成约150项技术标准;每年开展5~8个技术标准的推广与培训。

“十三五”期间:继续安排标准研制和修订工作,每年计划完成约25~30项技术标准研制和修订,共计完成约125~150项技术标准;每年开展5~8个技术标准的推广与培训。

二、部署建议

1.工作现状

50多年来,经过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地质勘查标准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具备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地质勘查技术标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区域地质、海洋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物化探、遥感、探矿工程、地质测绘、信息资料、地质实验测试等各专业都程度不同地制定了相应的通用标准、专业通用标准、专业门类标准和一系列操作规程。根据地质勘查工作需要,先后按阶段发布了一些急需的国家标准、地矿行业标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为各类地质勘查工作内容和方法的统一、工作精度的保证、质量的衡量、成果的验收提供了标准依据。促进了地质勘查和水工环地质调查等地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全面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实现新的找矿重大突破,增强地质环境调查监测能力,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虽然现有的各类标准基本上满足了当前地质调查勘查工作的急需,但与目前地质调查工作、技术方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海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遥感、资料管理、实验测试等专业领域还有一大批新标准需要研制,区调工作尚没有制定出完整的覆盖区和城市区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矿产勘查缺少综合整理等操作层面的技术规程,信息化方面缺少通用类标准,对专业信息化工作缺乏指导作用等。其次,原有国2标、行标中的一批物化遥、测试技术方法标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标准已不适应,工作内容和精度要求等需要调整。第三,现行标准之间存在重复交叉现象,许多标准需要整合、拆分和调整。第四,新技术标准还需要及时、全面的推广应用。

2.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研制基岩区、覆盖区和城市区域地质调查标准,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环境调查与监测和海洋能源资源调查标准,大比例尺矿产勘查和矿产综合利用标准,地下水水质、污染、动态评价、环境、灾害等调查标准,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方法技术应用标准,地质实验测试领域分析方法和管理标准,地质信息和资料管理标准等一批新标准;修订一批不适应当前技术发展需要,而在地质调查工作中需要使用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升级一批技术上成熟且有广泛应用基础的局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推广一批对地质勘查工作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标准,使地质勘查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研制、修订和完善重点成矿区带、重要工程区、重要经济区区域地质调查标准和基础图件编图规范,海洋地质调查与监测、海洋矿产勘查、矿产勘查、矿产综合利用、勘查技术方法,地下水调查调查评价、浅层地热、灾害监测和防治,地质实验分析测试、地质信息技术和资料管理标准等;搞好标准升级、推广;开展地质勘查标准体系和相关管理标准研究,全面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3.工作任务

开展急需地质调查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研制。重点研制1:5万基岩区、覆盖区和城市区域地质调查标准、不同岩类区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1:5万~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滨海湿地综合地质调查标准、海洋地质图编图规范、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技术要求、陆地石油气调查规范和矿产综合利用标准,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标准,井中磁测等物探标准,航空遥感摄影技术、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等遥感标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分析、土壤有机污染物标准方法等地质实验测试标准等。

修订一批不适应当前技术发展且标龄超过年限的行标和国标。修订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地质数据建设指南、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总则、固体矿产勘查规范,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大洋金属结核矿产勘查规程,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术语,时间域激发极化、重力测量技术、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遥感解译指南、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1:2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原始地质资料阅卷归档规则等标准。

以多媒体教学片、标准汇编和单行本,培训班、网络版等多种形式推广新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区调、海洋地质、矿产、水工环、物化探、遥感等技术标准和方法。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监测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展望
答:【摘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对地质灾害体的监测十分必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当前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方法及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指出了地质灾害监测工程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我国在本领域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地质灾害 监测技术 应用 展望 自然地质环境和人为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两大主要原因。在最近...

调查参照执行的技术规范
答:GB/T14158—93《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规范》;DZ/T151—95《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DZ/T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区域生态环境...

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
答:在我国北方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西辽河平原、山西六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11个主要平原盆地,选择地下水开采强烈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点经济规划区和开发区开展1:5万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调查,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地面调查、遥感、地球物理勘查、钻探、地...

(三)规范修改前后内容对比
答:5.在资源量估算指标中,增加了煤层的最低发热量和最高硫分的标准 煤层的最低发热量是根据原煤炭部和许多煤矿的意见,并经过对煤矿的大量调查研究后确定的。...作为固体燃料矿产的泥炭,其形成的地质原因、赋存条件、勘查手段等与煤炭基本相似,故将泥炭与煤炭归并为同一规范。其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本次修订也纳入新规范中...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的...
答:重点要对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城市地质等重要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矢量化,整合形成可满足不同需求的系列化、集群化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 3.坚持互联互通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格式,开发统一兼容的服务平台,通过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技术手段把各领域的地质资料进行有效整合与关联,实现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

重要经济区基础地质调查
答:(二)三维数字城市地质调查 1.工作现状 为适应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3年起先后启动了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目前,上海、北京、杭州等3个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已经完成,天津、广州和南京城市地质即将完成。初步形成了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建立了城市地质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能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模式架起了桥梁
答:以北斗系统为主体的中国卫星导航加上云计算技术,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产业的核心要素与共用基础。它对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综合数据业等多个产业改造升级有促进作用。对传统地质调查工作来说,智能地质调查和智慧地质调查就是现代地质调查的典型标志,而导航与位置服务、云计算和网格计算等技术为智能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的调查规范
答:1:20万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暂行规范》,1978年颁发了 《1:5万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暂行要求》(试行稿);1983年中国地质矿产部颁发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要求(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编制了《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前苏联也曾颁发过类似的文件。

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
答:广义上,地质调查成果可以表述为:在一定的地质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地质方法和手段,由专门的地质技术人员对客观地质体取得的认识。在社会经济的应用当中,地质成果是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阶段性或最终的矿产资源储量和地质资料”。 在上述的成果定义中,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理解: (1)地质调查成果是在一...

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答:地质调查工作是地质工作的先行和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区域开发、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等许多方面,地质调查工作既要满足来自国家层面的需求、市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