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蒙县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麻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尔伯特部的历史沿革~

奎蒙克塔斯哈喇有子二,长博第达喇,次诺们达喇。博第达喇第八子爱那嘎驻牧嫩江左畔之后,称其部为杜尔伯特部,爱那嘎成为杜尔伯特部始祖。在史籍中有关爱那嘎的记载很少。爱那嘎子阿都钦(也有称阿都齐的),是明末人物。公元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明朝天启四年)农历二月,科尔沁部首领奥巴修书于努尔哈赤,奏请会盟。努尔哈赤立即“遣巴克什库尔缠、希福往,与科尔沁台吉奥巴、阿都齐达尔罕……等会明,刑白马黑牛,置酒一器,肉一器,骨血及土各一器,焚香誓曰:满州科尔沁二国,愤察哈尔侮慢,是用缔结盟好,诏告天地。”①参加这次会盟的阿都齐就是爱那嘎之子,杜尔伯特部部长,赐达尔罕称号。从此,嫩科尔沁部归附于后金国,称臣纳贡,尽忠报国。公元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明朝崇祯二年)农历十月,阿都齐与其子色楞参加二十三位贝勒会兵,出征伐明,皇太极设宴送行。阿都齐伐明归部后于公元1638年(后金崇德三年,明朝崇祯十一年)卒。关于阿都有齐的卒年史籍说法不一,《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与《蒙古世系》均持公元1629年说,但是在《清实录》中记载为公元1637年农历十一月,还有阿都齐活着的记载。从公元1638年开始,再未见其活动历史,因此,阿都齐的卒年最早应在公元老派638年。阿都齐之子色楞于公元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征明后,“入农安口,克遵化,进围明都,败宁远、锦州援兵,师还。”②公元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明朝崇祯七年)农历六月,色楞率部征叛贼班第、色本、额古三人部落,为表彰色楞征叛之功,将叛贼三部人口的五分之一拨给杜尔伯特部。当年七月,从征明,攻大同,克十堡。公元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农历十二月,色楞属下额林臣台吉于嫩江得一石,石中隐有水色,赤如琥珀,内空青石,病目者以此石拭之即愈。额林臣将此石献给太宗皇帝,受上赏赐。公元1636年,(后金天聪十年)农历二月,蒙古四十九贝勒会集沈阳,其中就有杜尔伯特部酋长色楞,这次会议以皇上功德隆盛,合议恭上尊号,并从五月改国号为清。崇德元年色楞被封为辅国公。公元1637年(清崇德二年)农历五月,色楞率二百名杜尔伯特骑兵,随承政尼堪出会宁由朝鲜征瓦尔喀。先中到吉木海之地败平壤巡抚、安州总兵和安边道援兵。农历五月十九日,凯旋而归乌喇地方,从乌喇反回杜尔伯特部。同年十一月,与清皇室联姻,色楞你阿都齐达尔罕,遣根策布,送其生女于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大贝勒的长子固山贝子岳托为妻。受到多勒贝勒豪格福晋、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福晋、固山贝子托罗福晋的欢迎,并在演武场大宴根策布,赐马牛、蟒缎、雕鞍、布匹等。公元1638年(清崇德三年),色楞率杜尔伯特部骑兵继续从征明朝,先会浑河入明朝边,然后西进收义州(义县),平广宁中左所(锦县),攻左屯卫(锦州市)、宁远卫(兴城),最后南下围广宁中后所(绥中)。同年杜尔伯特部色楞属下卦尔察部归顺清朝,其头领扎玛奈、布赞特去朝迁进贡貂皮。公元1640年(清崇德五年)正月,杜尔伯特部色楞进朝献珍珠、黄金、彩缎、马匹。同年四月,清朝赐色楞属下军事向导得勒布、索朗嘎、阿木保等朝衣、薹带、撒袋、画鞍等物,以表有功。公元1641年(清崇德六年)正月,杜尔伯特部噶尔玛进朝贺元旦。同年十月噶尔玛、诺尔布进朝庆贺万寿节。公元1642年(清崇德七年)农历二月,杜尔伯特部色楞进朝朝觐,皇帝赐宴于礼部。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农历六月,杜尔伯特部噶尔玛随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征明大捷,朝廷赐噶尔玛银二百两,貂镶朝衣一袭。同年七月,随征黑龙江部落,“清师袭黑龙江,色楞以其属导擒索伦部长博木博果尔,赐号达尔汉。”③八月色楞以征明大捷,率众进朝,上表称贺。朝廷以功晋升色楞为镇国公。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农历七月,色楞随豫亲王多铎追剿苏尼特叛人腾机思,至鄂特克山,斩台吉茂海,俘孥属。公元1648年(清顺治五年)农历四月,以其父阿都齐达尔汉举国投诚功封杜尔伯特部镇国公色楞为杜尔伯特旗札萨克固山贝子。此为杜尔伯特建旗之始。公元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农历八月,朝廷廷遣官赉敕慰谕杜尔伯特旗扎萨克固山贝子色楞,赐缎匹。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农历六月,杜尔伯特旗台吉温布率军赴荆州驻防,讨逆贼吴三桂。公元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农历十一月,杜尔伯特旗驻防荆州的三等台吉俄木布(温布)凯旋,受朝廷内大臣塔达的迎劳。公元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农历十月,建黑龙江至乌喇驿站时,杜尔伯特旗派两名向导协助户部郎中包奇、兵部郎中能特、理藩院郎中额尔塞等丈量里程。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朝廷为杜尔伯特旗敕建富余正洁寺。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正月,杜尔伯特旗扎萨克将年例贡品牛、羊诸葛物直接送至黑龙江军前。同年四月,派兵二百五十人,在墨尔根至雅克萨之间,设驿奏报军情,支持雅克萨战争。公元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农历十一月,杜尔伯特旗扎萨克派兵,沿克鲁伦河进剿噶尔丹,次年七月,撤军回旗。公元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农历八月,杜尔伯特旗扎萨克固山贝子沙津朝觐,朝廷赐袍褂、缎匹等。公元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农历八月,村尔伯特旗札萨克固山贝子沙津朝觐。九月呈奏:杜尔伯特旗连年亢旱,粮食不收,兵丁饥饿,牛羊倒毙。朝廷动用齐齐哈尔粮仓赈济,并动库银,为穷苦人民买牛羊,缓解灾情。公元1732年(清雍正十年)农历十月,杜尔伯特旗札萨克固山贝子班珠尔奏呈:杜尔伯特旗饥荒。理藩院速行文,要求黑龙江将军卓尔海会同该处御史,查明情况,动用库银、谷仓,救灾赈济。公元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赏札萨克固山贝子喇达纳巴拉双眼花翎。公元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赏札萨克贝子敖斯尔乎雅克图双眼花翎。公元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复赏黄马褂。公元1830年(清道光十年),敖斯尔乎雅克图向朝廷贡马千匹。公元1853年(清咸丰三年)农历五月,杜尔伯特旗奉命派遣军队前往热河木兰围场扎营,等候剿匪。公元1868年(清同治七年)农历三月,派员克蒙额等,探察杜尔伯特旗地界,认为该旗生齿日繁,游牧地少,经请示,将省城东南空地一块,赏给该旗,以资生计。公元1870年(清同治九年),赏杜尔伯特旗札萨克固山贝子格力克巴喇珠尔双眼花翎。公元1871年(清同治十年),杜尔伯特协理台吉那顺乌力吉擅自招垦蒙荒,屡禁不止。理藩院传哲里木盟盟长及杜尔伯特贝子,将招民驱逐出境,并对那顺乌力吉及色德恩、霍尔查毕力格等有关人员均革职,永不叙用。公元1877年(清光绪三年),赏札萨克固山贝子喇西朋斯克双眼花翎;公元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正月,复赏黄马列褂。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赏罚分明札萨克固山贝子希拉布罗丕勒双眼花翎。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赏杜尔伯特旗协理四等台吉达木林扎布花翎。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杜尔伯特札萨克固山贝子希拉布罗丕勒晋升为多罗贝勒。民国伊始,杜尔伯特旗直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和东北政务委员会蒙旗处管理,但辖属黑龙江省,不再会盟,有事同省会商解决,所以在黑龙江省议会中派员议事。民国元年,黑龙江省第一届会议,选举依清阿为杜尔伯特旗特派员;民国七年,省第二届议会仍选依清阿为杜尔伯特旗特派员;民国十年,省议会第三届议会选举普勒布为杜尔伯特旗特派员;民国十三年,省议会第四届会议选举普勒布为杜尔伯特旗特派员;民国十六年,省议会第五届会议选举选举普勒布为杜尔伯特旗特派员。特派员负责直协调旗札萨克与省政府之间的事务。公元1916年(民国五年),希拉布罗丕勒勒卒,其嗣子色旺道尔济当年十一岁,袭杜尔伯特旗札萨克多罗贝勒。公元1923年(民国十二年),18岁时批准正式执行。

杜尔伯特大草原在辽阔、美丽的杜尔伯特大草原上,有一个驰名中外,令人神往的好去处,这就是连环湖旅游度假区。它犹如一处世外桃源,清新而又自然,又如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浪翻滚的草原上,闪闪生辉,为草原带来了无穷的活力与生机。杜尔伯特靠山草原位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城东南20公里处。总面积1056万平方米,为原始草场,属草甸草原类型,以中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建群种,丛生和根茎性禾本科牧草占优势。土壤主要为草甸土和沙土,草层高度平均为0.45米,植被覆盖度为95%。禾本科牧草有羊草、野古草、隐子草、贝加尔针茅和洽草;豆科有兴安胡枝子、细叶胡枝子、五脉山黧豆、野苜、山野豌豆和黄芪等。该场在1981年被确定为畜牧现代化项目区。在靠山总场门前的一片大草原为松嫩平原草场保存得最好的草场之一,草质优良,至今保持着草场原始独特的风貌,在草场周围有3万平方米林地,水域面积约310万平方米。 连环湖景区位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部太白公路21公里处,是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国际水禽狩猎场。由18个湖泡组成,水域面积580平方公里,栖息着220多种水禽,其中可猎水禽达40多种。连环湖,按字面意思解释,它的特点即昭然欲揭:该湖由一连串娇小的浅水湖构成,这些湖的名字就很形象:哈布塔泡、他拉红铴、马圈泡、德龙泡、北津泡、羊草壕泡、西葫芦泡、二八股子泡、小尚泡、红源泡、亚门气泡、敖包泡、那什代泡、火烧黑泡、铁哈拉泡、阿木塔泡、牙门喜泡、东湖,共18个象气泡般的小湖泊就组成了连环湖。这些湖泊平均深度只有半米,最深处也只在2米左右,是典型的湿地地区的浅水湖泊。蔚蓝的天空,飘香的气息,荡澜的湖水,婆娑的树影,摇曳的芦苇,成片的蒲草,空旷的田野,鲜活的鱼儿,游动的野鸭,爽口的拌生鱼,喷香的烤全羊……连环湖景区是全县最早开放的集水上狩猎、陆地狩猎、沙滩摩托、骑马、垂钓、射箭、打沙包、小动物射击、歌舞厅、篝火等项目于一体旅游区,旅游区备有高中低档客房,能够接待各种会议、职工度假,大、中、小学生假日游、夏令营、三区一线游、全鱼宴、全羊宴、农家宴,餐餐可口、丰俭由人。连环湖旅游区内有中国第一家国际水禽狩猎场,栖息着240多种禽鸟,可猎禽鸟40多种,供中外狩猎爱好者尽情狩猎。有全省最大的淡水养殖场,18个形态各异的湖泊,58万亩水域水天相接,烟波浩淼。蓝天下,云霞中,沿岸草木青幽,湖中鱼翔浅底,鸥飞鸟鸣,风推苇浪,水展浮萍,湿地景观气势独特,令游人望而生叹,流连忘返。为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同时也考虑狩猎爱好者的需要,连环湖狩猎场新开辟陆地狩猎项目,猎物主要是人工养殖飞禽或小动物,狩猎爱好者也能通过真枪实弹狩猎,丛中体验狩猎的惊险、刺激。连环湖水域面积580平方公里,栖息着220多种水禽,其中可猎水禽达40多种。日月岛位于连环湖场部西13公里处,幅员1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涨水时该岛呈圆日形,枯水时该岛形如弯月,自然风貌保存完好。这里水陆狩设施齐备,游乐设施齐全。 寿山休闲度假村位于林肇公路71公里处。因一代抗日、抗俄爱国名将袁寿山将军安葬于此而获其名。寿山休闲度假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畅达,通讯方便,为举世闻名的油城大庆的远郊公园。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均极具个性,如同诗画般优美传奇,似一颗未经雕琢的美玉闪烁着纯朴自然的光泽,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到此休闲度假,访古探幽,寻找大自然乐趣。寿山休闲度假村地域辽阔,水丰山奇,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1世纪末叶土著杜尔伯特蒙古族人就在这里进行牧猎活动,至今还完好地保持着奇特的地域性民族文化。故蒙古族人称寿山休闲度假村谓“额勒斯锡博”即“沙地栅栏”或“沙地部落”,带有典型的游牧民族地名色彩。寿山休闲度假村规划发展重地域民族、民俗特色。走进度假村正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巍峨的雕塑“索永堡”,它象征民族团结,坚不可摧,自由、勇敢,民族兴旺发达和永恒,沿着宽阔的大路走去,便是风光如画的沙地植物园,沙地植物园三面环水,峰峦起伏,绿荫叠萃,植物繁多,尤以古榆长势最为奇特,园林专家评论这里的古榆百对百形,喻沙地植物园为神奇的盆景,天然的根雕园。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龙虎湖湖水浩瀚无垠,水清沙洁,是理想的天然浴场,又是游泳、滑水、驾舟、沙浴、消夏避暑的好地方,著名的湖天浴场就设在东侧湖湾,湖水无风时细波鳞鳞,若遇风雨天气,倾刻间惊涛拍岸,大浪淘沙,如同大海涨潮,极为壮观,在北国内陆草原地区极为罕见。湖岸石板街宽敞明亮,新建的民族歌舞台每逢周末都将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内容为蒙古族传统歌舞等。饱览秀美的山水风光后,游人自然要品尝蒙古大菜、渔家风味等地方佳肴,一饱口福。寿山休闲度假村蒙古族风情浓郁,具有吃、住、娱乐等多种功能的蒙古度假村(草原部落),无论蒙古包的特色及活动内涵,均沿袭传统的文化生活设置。到此一游可领略到居毡帐,食乳肉,酒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舞之不足,蹈之的草原狂欢场景。草原部落的古风引得许多国内外游客到此采风、度假。南有林则徐、北有袁寿山,一代盖世名将,两个民族英雄,为中国抗御外辱历史,谱写了共同光辉的篇章。在黑龙江省的黑河、齐齐哈尔均有纪念抗日、抗俄爱 国将军袁寿山将军的场所,但寿山将军的真正归宿却在寿山休闲度假村背山面湖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袁寿山,字眉峰,明末名将袁崇焕裔孙,汉军白旗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英勇善战 ,受到清政府嘉奖。1899年任黑龙江将军,时值沙俄入侵黑龙江,袁寿山将军率部抵抗,直至壮烈殉节,因其夫人系杜尔伯特旗扎萨克(王爷)希拉布罗丕勒之女,故该王爷为其女婿在杜尔伯特旗选定现在墓址安葬。为了缅怀先烈,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美好的杜尔伯特,大庆市决定建设碑林风格的寿山将军公园,使之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 当奈湿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烟筒屯镇境内,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总面积57万亩,据考证,是目前亚洲已知仅有的两块原生态湿地之一。现在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原始风貌,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生物类别多种多样,这里有丹顶鹤、大雁、野鸭等珍贵鸟类200多种。每到夏季,蓝天碧水,芦苇荡漾,群鱼戏莲,百鸟欢歌。 由于地势低平,小兴安岭流下来的乌裕尔河和双阳河在这里滞留成湖,演变为大片湿地,总面积达3万多公顷,湿地周围水际生态系统交错替代形成的半湿润半干燥的环境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是大片草原和芦苇沼泽,在数万公顷浩浩芦苇荡中,苇林如海,水网如织,景象壮美,是黑龙江西部地区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当奈一词蒙古语谓“danghi ni ,蒙古语义是“仙女”或“女神”的称谓。这个名字与古代杜尔伯特蒙古人母系文化崇拜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和延续。当奈曾经有座蒙古喇嘛庙名叫“syalugqsum”,汉名普教寺建于公元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在它之前此地有否女神庙或女性敖包一类祭祀类型构造物,当奈的普教寺兴建有这样一个历史传说。当奈屯附近的腰灵泡、花篮泡、纳金泡苇荡里春夏秋季节栖息着无数的野鸭、天鹅、仙鹤。有一年清康熙皇帝行猎到此,被一老者认出,惊动了周围百姓,于是他们前来跪拜皇帝祈福,康熙大为感动,按百姓意愿赏银建造喇嘛庙,并赐名普教寺,愿百姓吉祥。可惜这庙解放后被扒掉了,若存在该是308岁。当奈人居生态村规划本着保护湿地原有特色、变消极保护为积极的开发式保护的原则,将生态村建设成为大庆湿地核心旅游区,我国湿地人地关系的标准景点和重要的湿地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当奈村民风淳厚,民居古朴,农家特色饭菜远近闻名。当奈菜系为农家菜系,有当地产的纯天然的泥鳅鱼、老头鱼、鲫鱼、麦穗鱼、柳根鱼、嘎牙子以及珍贵的龙虱,还有自家产的茄子干、豆角干、干白菜等,主食有大饼子、包米碴子、小米饭等。是观光、休闲、度假、科研的最好去处。几年来,在大庆市和杜尔伯特县委、县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本着“边规划、边建设、边规范”的原则,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了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各方面建设。多方面累计筹集资金400余万元,实施了包括景区大门、停车场、垂钓园、码头、仙鹤居、万米百鸟园、千米苇海长廊、百米旅游商品购物长廊和鸟类表演区建设,同时引进武夷山竹排60余张,构建了芦荡撑排、湖中捕鱼、鸟园观鹤、长廊赏莲、休闲购物、品农家特色等一系列旅游项目。每年都接待国内外游人3万多人次,旅游业已成为拉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骨干产业。

清初,1648年(清顺治五年),将杜尔伯特部改设杜尔伯特旗,隶属哲里木盟。清末, 1906年2月(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将杜尔伯特荒段靠近中东铁路安达站一带划归安达厅。同年10月,于多耐站(今东吐莫东南)设置杜尔伯特沿江荒务行局,开始出放时、和、年、丰四段荒地,后为泰来设治局辖地;1927年4月设置泰康设治局,又新放民、康、物、阜四段。实行旗县分治。中华民国时期,杜尔伯特旗隶属黑龙江省管辖。东北沦陷后,1933年10月 1日,将泰康设治局改为泰康县。隶属黑龙江省。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1940年5月,撤销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伪旗公署迁至泰康街(今泰康镇)。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杜尔伯特旗划归嫩江省管辖。1946年4月,旗、县分设,泰康县政府驻泰康镇;杜尔伯特旗政府驻巴彦查干(王府)。县、旗均隶于嫩南行政区。同年5月,改由嫩江省管辖;8月2日,撤销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旗政府驻泰康镇。1947年2月至9月,隶属黑嫩联合省第四专区,黑嫩联合省分开后,仍隶属嫩江省。1949年5月,撤销嫩江省,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54年8月,改属新设之嫩江专区。1956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杜尔伯特旗,设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自治县人民委员会仍驻泰康镇。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专区曾一度撤销时,改由齐齐哈尔市领导。1984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1992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划归大庆市领导;省政府于9月26日下发通知,从12月 1日起变更隶属关系。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992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下游东岸。西邻泰来县,西南与吉林省镇赉县隔江相望,南与肇源县毗邻,东靠大庆市,北与齐齐哈尔市、林甸县接壤。全县总面积6003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1个乡、镇。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23.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4万人;蒙古族人口4.28万人,满族、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约4700人,其余为汉族人口。县政府驻地泰康镇。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泰康县 位于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北部。中华民国时期设治,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27年4月28日,黑龙江省长公署发布训令,于“泰来县东境杜旗时、和、年、丰暨新展之民、康、物、阜八段内,设立泰康设治局,委任马汝郲为设治员。……定于本年5月1日为该局实行开办日期,暂借小蒿子站清理时、和、年、丰四段荒务办公室办公。”隶属龙江道。同年11月14日,省长公署决定,将安达县属之喇嘛甸子站以西一带划归泰康设治局管辖。1929年2月,省长公署又令,将铁道以西林甸县各地及小蒿子街一并划归泰康设治局,同时将泰康设治局改由黑龙江省直辖。东北沦陷后,1933年10月1日,按伪民政部规定,将泰康设治局改为泰康县,县署驻小蒿子站(今泰康镇)。隶属黑龙江省管辖。 据《满洲地名考》载:县之区域由时、和、年、丰四段及民、康、物、阜四段构成,前四段为了和泰来县分开用了“泰”字,预定在后四段的康字段修筑县城,遂取名泰康县。1934年12月,改隶龙江省。后因“县小人少”,于1940年5月将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4月,恢复泰康县,县政府驻泰康站,隶属嫩南行政区,同年5月改由嫩江省管辖;8月2日撤销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原为泰康县。泰康名称的由来,是因此地由时、和、年、丰四段与民、康、物、阜四段组成。前四段是从泰米县划出,故取泰字。又因城址筑于后四段的康字段,放取康字。命名为泰康。杜尔伯特为蒙古科尔沁十旗之一。
此地金属蒲南路;明属福余卫,清初设杜尔伯特旗。此地居住着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等族.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泰康设治局,隶属黑龙江省。日伪大同二年(1932年)设县公署,隶属于黑龙江省,为了类具。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泰康县与杜尔伯特旗同时存在,隶属于龙江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取消了伪龙江省,泰康县与杜尔伯特旗均划属嫩江省。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此地又划属黑龙江省所辖。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五日建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后撤销泰康县。
2000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辖4个镇、7个乡。总人口22053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为: 泰康镇 53439 胡吉吐莫镇 10120 烟筒屯镇 20365 他拉哈镇 19207 一心乡 22184 克尔台乡 14067 白音诺勒乡 15790 敖林西伯乡 15277 巴彦查干乡 14890 腰新乡 20155 江湾乡 9589 绿色草原牧场虚拟乡 544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辖4个镇、7个乡:泰康镇、烟筒屯镇、胡吉吐莫镇、他拉哈镇,江弯乡、一心乡、克尔台乡、白音诺勒乡、腰新乡、巴彦查干乡、敖林西伯乡。面积6054平方千米。将135个行政村调整为82个。



杜蒙县的历史沿革
答:清初,1648年(清顺治五年),将杜尔伯特部改设杜尔伯特旗,隶属哲里木盟。清末, 1906年2月(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将杜尔伯特荒段靠近中东铁路安达站一带划归安达厅。同年10月,于多耐站(今东吐莫东南)设置杜尔伯特沿江荒务行局,开始出放时、和、年、丰四段荒地,后为泰来设治局辖地;1927...

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邮编是什么
答:2021年1月4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六批)名单,杜蒙县上榜。2020年1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确定杜蒙县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020年1月2日,农业农村部认定杜蒙县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2018年2月22日,杜蒙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